中外历史上,有哪些战争像“过家家”?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是吟风社,荟聚文史爱好者,致力于持续输出文化、历史等领域优质内容。

像过家家的战争不少,本文就举一个近代的典型例子,即段祺瑞和张勋的北京之战。

1917年6月1日,黎元洪召张勋入京。张勋进京后,解散国会,重新拥立逊帝溥仪复辟。7月2日,段祺瑞在天津组织讨逆军,进京讨伐张勋,一场奇特的战争拉开帷幕。

这场战争呈现“一边倒”态势。讨逆军总兵力达到六万五千人,从天津马厂出发,很快包围北京。张勋的辫子军仅四千三百人。段祺瑞原以为张勋会识时务,没想到张勋以死忠著称,拒不让步。这场城市保卫战就这样尴尬地开始了。于是乎,双方交了手。

一开打,“辫子军”就上演了搞笑内容。很多士兵战前就买好草帽,为啥?——方便遮挡头上的大辫子。有的提前将子弹收入仓库——没有子弹,无法抵抗,当然只好投降。更有甚者,早早开始售卖军粮充当逃跑军费。别人来买军粮,又敲诈勒索。

整场战争最激烈的战斗只有两处。一处为天安门,此处为清廷禁军守卫,均系旗人,支持复辟。双方架起大炮互相轰击,“发炮虽多,当无甚损害”。倒是把几个看热闹的百姓给轰死了。

另一处为前门箭楼。由原奉系将领汤玉麟、冯德麟率领四五十人,架起机关枪,居高临下扫射。讨逆军避开正面火力,包围箭楼,使其无发施展火力,直到停战。

都说巷战伤亡率大,但是这场战争却刷新了记录。京城内,辫子军与讨逆军运用野炮、机关枪、来复枪大打出手,万枪齐发。没多久,辫子军退入皇宫,与讨逆军继续战斗。段祺瑞还出动空军,将炸弹扔到了皇宫。辫子军力量弱,受到全面打击,溃不成军。有的丢弃枪械逃跑,有的向警察厅缴械,到12日最终投降。

英国《泰晤士报》记者、北京政府顾问莫里循目睹了这场战争,他写道:

我从前住过的房子附近,战火最为炽热。那天没有一只飞鸟能够安全越过北京上空。所有的枪几乎都是朝天发射的。攻击的目标是张勋的公馆,位于皇城内运河的旁边,同我的旧居恰好在一条火线上。射击约自清晨五时开始,一直持续到中午,然后逐渐减弱,断断续续闹到下午三时。我的房子后面那条胡同里,大队士兵层层排列,用机关枪向张勋公馆方面发射成百万发子弹。两地距离约一百五十码,可是中间隔着一道高三十英尺、厚六英尺的皇宫城墙。一发子弹也没有打着城墙。受害者只是两英里以外无辜的过路人。

最后,这位顾问刻毒地向中国政府建议,同意一个美国作家的看法,建议中国军队恢复使用弓箭,这样可以少浪费不少钱,而且还能对叛乱者造成真正的威胁。

中外历史上,有哪些战争像“过家家”?

1991年的时候苏联不是原地自爆了嘛,瞬间就炸成一堆乱七八糟的国家,比较知名的像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什么的,当然还有一些存在感不强的小国,比如今天故事的主角——摩尔多瓦。

摩尔多瓦的悲催往事

说来摩尔多瓦算是一个很悲剧的国家,从中世纪立国以来就被周围的邻居各种欺负,16世纪被奥斯曼帝国收拾成附庸,19世纪大片领土被沙俄侵占,好容易熬到20世纪更悲催,两次世界大战把他们切得七零八落,最后并入了苏联。

到了1991年他们独立之后,一个极其无语的问题摆在了面前,以后到底跟谁混?按道理说东边的俄罗斯瞅着没啥前途,跟西方混更符合国家利益。奈何摩尔多瓦的工业区德涅斯特河沿岸还在俄罗斯手里,那里是这小破国价值最高的地方。

当时苏联(俄罗斯)一直在德涅斯特河沿岸有驻军,不是随便就能打发的,况且整个摩尔多瓦就那边还有点钱,当地人也实在不想跟着玩农业的大哥们混,准备独立发展。两边越来越谈不拢,最后当然选择最原始的办法解决问题——开片。

把战争打成过家家

开片这种事情在其他地方很简单,但是在摩尔多瓦却非常复杂。之前也说了这国家小得出奇,总面积才3.38万平方公里,还没有辽宁省大,总人口不到300万,还没有沈阳市人多。摩尔多瓦和德涅斯特又都不富裕,打仗连个重武器都不多。

战争初期摩尔多瓦的火箭筒都是主要火力输出,打得德涅斯特人抬不起头,然而这样的优势也没持续几天,很快被一群德涅斯特大妈给破解了。那群大妈用身体做路障围困了一票俄国装甲部队,然后精锐俄军因无法抵挡大妈们的视觉冲击,放弃了10辆坦克和若干装甲车

看到俄军放水到这种地步,连德涅斯特人都觉得不好意思,所以他们第二次用这招的时候只弄了3辆坦克。无论如何德涅斯特的军事实力迎来巅峰,在装备上完全不落下风,那万把人的部队愣是打出一点钢铁洪流的意思。

可惜即使如此德涅斯特人也没占多少上风,倒不是俄罗斯的坦克不给力,主要是这帮家伙对那边敌意不强。前边也说这是个地少人稀的国家,大伙都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即使想法不同,也不太好意思下死手。

偏偏摩尔多瓦还有5千年的酿酒历史,培养了一大批酒鬼,交战双方白天战场上拼的你死我活,晚上却不约而同的冲进酒馆,继续在酒桌上拼的你死我活。等第二天来临,他们再出去上战场打卡上班,这样的仗能打出结果才怪。

一群酒蒙子抡圆架势互殴了快半年,在坦克和火箭筒的对射中拢共死掉1000来人,胜负没决出来,酒馆生意倒是越来越好。折腾到最后连俄罗斯都受不了这对逗逼,直接派驻军干预,总算结束了这场丢人的战争。

对这场形同儿戏却理念难融的战争吐槽机也很无语,都熟成这个德行了还打个毛线仗啊?酒桌定胜负也不是不能商量吧?只是转念一想,如果这世间的战争都能如此和谐,对人类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儿,扯淡完毕。

中外历史上,有哪些战争像“过家家”?

提起战争,人们一般会想到刀光剑影,硝烟弥漫。但中外历史上,还真有些战争给人一种“过家家”的感觉。

比如,春秋时期,宋襄公领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便去攻击宋国国都。在楚军渡泓水期间和渡河后排兵布阵时,都没有发动攻击。而是等楚军布好阵势,楚兵一冲而上时,宋襄公才动手,但为时已晚,宋军自然大败。

还有类似讲战争规则的。宋平公之子公子城和武士华豹在赭丘作战。华豹先向公子城射箭,结果未中目标。华豹还想接着拈弓放箭。公子城见状,鄙夷地喊:“双方一人一箭,你不守规则,岂不是太无耻了!”华豹就静静地等公子城搭弓。结果宋子城一箭射死了华豹。

还有临时“友情赞助”的。晋楚两国在邲地开战,晋军被楚军打败,逃跑时战车深陷泥中,动掸不得。追击的楚军便赶紧给晋军支招。晋军照做,终于顺利逃脱!

外国也有给弱者以帮助的。英国国王亨利一世去世后,外甥斯蒂芬抢先登基;外孙亨利二世就组织雇佣军攻打斯蒂芬。亨利二世由于经验不足,刚开始就囊中羞涩,军需匮乏。但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给斯蒂芬写求救信。斯蒂芬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

甚至还有化干戈为玉帛的。英国爱德华三世的两个儿子兰开斯特公爵和约克公爵的后代都对英国王位产生兴趣,于是就爆发了“玫魂战争”。在这期间,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娶了约克家族的伊丽莎白为妻,既然如此,两大家族索性合二为一,开创了新的王朝——都铎王朝。

中外战争,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他们只是为争个输赢,并非要你死我活。

中外历史上,有哪些战争像“过家家”?

鲟鱼战争--日不落帝国余辉

起因是冰岛和英国争夺冰岛附近海域的鳕鱼捕捞权,两国为此暴发战争,战争从1958年开始1976年结束,断断续续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期间共经历了3次战争。

第一次战争爆发于1958年,当时冰岛宣布将自己的领海扩大到12海里,并禁止外国渔船在其领海内捕鱼。从而引起英国不满,于是,英国携二战胜利之余威,派遣大量军舰为其渔船护渔。当时冰岛只有30w左右的人口,只有一些临时用渔船改装的 “炮艇”与之对抗。两者之间实力看上去实力悬殊,但由于双方都是北约的成员国,英国出于当心其它北约国家干涉,不敢大打出手,而冰岛也保持克制,虽然也炮击英国军舰,几乎没有造成英国水兵伤亡。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的渔船几乎无法捕鱼,最后,英国出于无奈,只得在61年承认冰岛的12海里领海。

第二次战争爆发于1971年,冰岛为了获得更多的捕捞量,将禁渔范围扩大到50海里。为此,两国两次暴发战争,冰岛的军舰多次炮击禁区里英国渔船,英国则派出军舰对冰岛进行恫吓。最后在北约的调停下,英国不得不再次让步。

最后一次战争爆发于1975年,起因是1974年冰岛再次将禁渔区扩大到200海里。双方再次开战,欧盟前身欧共体对此进行调停,但英国坚持不肯让步,最后欧共体在76年2月公开宣布欧洲各国的海洋专属区均限定在200海里。在众叛亲离之下,英国只能屈服。

在这次战争中英国连折三阵,原因并不是英国实力不如冰岛,奈何对手都是自己的盟友,使英国不想扩大战争。外加北约和欧共体的施压,使英国最终不得不 “输掉”了鳕鱼战争。

中外历史上,有哪些战争像“过家家”?

我是婧子,很高兴回答“中外历史上,有哪些战争像“过家家””这个问题。

历史中从不缺乏战争,而且战争向来都是惨酷的。但能把战争玩的跟“过家家”似的,我觉得还真有,印象最深的就是北宋的“澶渊之战”。

北宋开国后,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一直梦想收回燕云十六洲,这也成了北宋的一个梦魇。赵匡胤还没来得及收统一全国就崩逝了,而宋太宗赵光义曾三次御驾亲征收复燕云十六州,都失败了,尤其是雍熙北伐更是惨败。以后宋朝对辽就心存畏惧,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相反辽对宋却是步步紧逼并不断向南入侵宋朝。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御驾亲征至澶州督战。在此过程中,真宗还摇摆不定,想打退堂鼓。

宋真宗画像

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寇准不同意,说这是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最好机会,但真宗只想早点结束战争。

既然双方都有心和解,剩下的事情也就好办了,无非就是讨价还价上的问题了。赵恒贪图苟安,财大气粗,也不在乎钱,起先契丹派人说要宋朝归还被周世宗夺走的瓦桥关南之地,赵恒生怕失去合议机会,也怕割地求和,会遭后人唾骂,于是立即派曹利用去议和,并对他说:“只要不割地,能讲和,契丹就是索取百万钱财,也可以答应。”曹利用就问底线到底是多少呢?赵恒不假思索地道:“如事不得已,百万亦可。”寇准听到之后,又暗中把曹利用叫了过去,说道:“皇上虽有百万之约,但要是超过三十万,我就砍了你的脑袋。”

曹利用领命去了辽营谈判,最终达成协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两边都是御驾亲征,澶渊之盟却是宋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接受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一方面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也失去了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最好机会,至此也没有机会收回了。另一方面要输金纳绢以求辽朝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索取,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对辽国而言,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不过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中外历史上,有哪些战争像“过家家”?

一、

齐桓公有个小妾是蔡国人,一次两人在湖中乘舟游玩,蔡姬故意晃动船只,齐桓公非常害怕,让她不要晃,蔡姬不听,反而晃的更厉害。齐桓公一怒之下在没写休书的情况下,就把蔡姬打发回了蔡国。蔡国一看泼出去的水被别人送了回来,一气之下(古代女子出嫁后娘家不接是不能主动回家的)又把水泼到了楚国。齐桓公得知消息后非常震怒,自己老婆回了趟娘家,竟然就变成了别人的老婆,齐桓公表示这绿帽子我不要。

为了出这口恶气,齐桓公联合鲁僖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穆公、曹昭公等共同出兵攻打蔡国。蔡国国小力弱,根本不是联军的敌手。联军攻克蔡国后,继续南下攻打楚国。楚国一看,不得了哇,中原霸主杀过来了,这事儿可太严重了,于是就派使者与齐桓公交涉,对齐桓公说:“您在北方,我们楚国在南方,两国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你出兵楚国是几个意思?”管仲回答说:“以前召康公给了我们齐国征伐诸侯的权力。第一,你们楚国几年没向周天子进攻茅草了,以致于周天子的祭祀都没法举行,我们出兵的目的就是让你们继续向周天子进贡。第二,好多年前周昭王到南方巡游,却没有回去,我想来问问是怎么回事。”楚国使者听完,心中一万头草原神兽跑过,我去年买了个表,我都不记得我们楚国多少年没向周天子进贡了,你今天才想起拿茅草说事?至于周昭王,估计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辈的事吧,你爱问谁问谁去吧。于是楚使对管仲说:“没有向周天子缴纳贡品,确实是我们楚国的错误,我们马上就准备几车送到京师。至于周昭王,当初他是渡汉水出的事,您呀,去问问汉水好了。”

管仲听了,心说你们楚国这态度有点不端正啊,看来光打嘴炮是不行的,有必要好好教训你们一下,你们才会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于是联军继续向南进发,并在陉地驻扎。

楚成王一看,唉哟,这齐桓公给脸还不要脸了是不,我们楚国人民不吃这一套,于是就派屈完到齐军中交涉。为了展示齐国保护世界和平的决心,齐桓公令联军临时后撤到召陵驻扎,并请屈完检阅。齐桓公指着大军对屈完说:“你看看,这么精锐的部队,什么样的城池攻不下来呢?”屈完回道:“如果你用仁德来安抚诸侯,谁敢对你不服呢?如果你想用武力恐吓我们,那么楚国就把方城山当作城墙,把汉水当成护城河,你的兵马再多,恐怕也没多大用处吧?”

齐桓公听后心想,唉呀,这楚国看来是块硬骨头,有点不好啃啊,那就算了,反正楚国已经答应继续向周天子进贡了,我的面子已经找回来了,双方签个友好条约见好就收吧。于是,双方盟约,一场齐楚之间的争霸战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结束了。

二、

高纬是北齐皇帝,他有个宠妃叫冯小怜,生得是国色天香,玉体玲珑,凹凸有致,并且善弹琵琶,精于歌舞。高纬对冯小怜宠爱至甚,他甚至觉得,冯小怜这么美丽的女子只能自己独享那简直就是暴殄天物,让天下所有男人都能欣赏到冯小怜的玉体,那才是人间第一等美事。于是他就让冯小怜脱光衣服躺在案上,并且时不时做出各种动作,然后让大臣们排着队前来一览秀色。

576年,北周攻打晋州,边境告急,晋州派人紧急向高纬求援。然而,此时高纬正在同冯小怜打猎,晋州求援的使者来了三批,也没人敢去通报。直到傍晚晋州城已经失守,手下人才报告了高纬。高纬打算马上率军前去救援,但冯小怜还没打够猎,于是高纬陪着冯小怜又围猎了一次。

冯小怜尽兴后,高纬率军直奔晋州。到达晋州城下的时候,齐军正在奋力反攻。士兵们见到皇帝亲临前线,士气大振,很快就把城墙打开一个缺口。正在大军准备从缺口突入城中的时候,高纬却忽然下令停止攻城。将士们当场就懵逼了,皇帝这是整得哪一出啊?原来高纬忽然想到,冯小怜还从来没见过打仗的大场面,这种攻城略地的盛况应该让冯小怜来见识一下。可是冯小怜此时正在化妆,将士们只能无奈地继续等待。等了好半天冯小怜才化妆完,于是高纬一声令下,将士们继续进攻。可是,北周早就趁着这段时间把城墙的缺口经补上了,齐军的士气也已经消磨完了,于是晋州城就这样丢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