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东海龙王在火云洞给孙悟空下私雨,玉帝为何不追究?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是吟风社,荟聚文史爱好者,致力于持续输出文化、历史等领域优质内容。

泾河龙王和东海龙王的下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玉帝已经下了圣旨,旨意告知泾河龙王必须下雨多少尺,在什么时辰下雨。然而你泾河龙王只因为跟凡人赌气就抗旨不尊,这种属于蔑视皇权,当然是死罪,罪名就是违背圣旨。

但是火云洞这里,玉帝没有下过旨不能下雨,也没有下过旨意只能下多少雨,那么龙王作为掌管下雨的龙神,当然也有一定的自由权限,可以决定给某个地方下雨与否。

这里的关键点在于是否有玉帝的旨意限定,像在凤仙郡,玉帝说了那里不能下,那就没人敢下。再有,荒山野岭和城市应该还是有区别的,城市里乱下雨干系到百姓的生存,而荒山野岭,住的是一群妖怪,那就是另说了。

最后,取经路上观音菩萨提前打了招呼,这也是个原因了。

菩萨道:“你当年未成人道,且肯尽心修悟;你今日脱了天灾,怎么倒生懒惰?我门中以寂灭成真,须是要信心正果。假若到了那伤身苦磨之处,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十分再到那难脱之际,我也亲来救你。你过来,我再赠你一般本事。”

菩萨应该跟玉帝提前打过了招呼,所以龙王可能事先也被授予了帮助取经组便宜行事的权力,所以下雨帮忙也正常了。

《西游记》中,东海龙王在火云洞给孙悟空下私雨,玉帝为何不追究?

首先说结论:天庭有天庭的法度,泾河龙王被斩杀并不只是因为他多下少下几点雨,而是因为他不遵旨执行,这实际上是很严重的态度问题,属于欺天之罪,而东海龙王下私雨,首先并不是走的官方流程,不存在程序上的问题,至于该不该下私雨,其实如果不是影响太大的话似乎不是那么重要,何况此事是取经团队所请,叫天天应,天庭方面本来就应该帮忙的,故而不会追究龙王的罪责。

泾河龙王被杀让人觉得似乎下雨在西游世界是件很神圣的事情,少下几点就要被砍头,但事实是这样吗?其实并不是的,泾河龙王的真正罪责实际上是抗旨不尊,“违了玉帝敕旨”,这是欺天之罪,性质很严重的。

仰面朝天冷笑道:“我不怕!我不怕!我无死罪,只怕你倒有个死罪哩!别人好瞒,只是难瞒我也。我认得你,你不是秀士,乃是泾河龙王。你违了玉帝敕旨,改了时辰,克了点数,犯了天条。你在那剐龙台上,恐难免一刀,你还在此骂我?”

这才是泾河龙王真正的罪责,说白了就是玉帝已经发话了该怎么做事,但你不按照老天爷的要求做事,当然就不会给你好果子吃了,所以泾河龙王是死有余辜的。

但反过来看东海龙王给孙悟空下雨的情况:

那龙王道:“大圣差了,若要求取雨水,不该来问我。”行者道:“你是四海龙王,主司雨泽,不来问你,却去问谁?”龙王道:“我虽司雨,不敢擅专,须得玉帝旨意,吩咐在那地方,要几尺几寸,什么时辰起住,还要三官举笔,太乙移文,会令了雷公电母,风伯云童俗语云,龙无云而不行哩。”行者道:“我也不用着风云雷电,只是要些雨水灭火。”龙王道:“大圣不用风云雷电,但我一人也不能助力,着舍弟们同助大圣一功如何?”

首先东海龙王声明了正常的降雨程序,但孙悟空不依不饶,只要雨水,按理来说这就属于程序外的降雨了,东海龙王实际上比较为难,但孙悟空的面子又不能不给,就想出了法不责众的办法,让四海龙王一起干事,这实际上是一个冒险之举,东海龙王也是迫不得已才做的,而且实际上这场雨虽然大,但于事无补,甚至还差点害死孙悟空

那雨淙淙大小,莫能止息那妖精的火势。原来龙王私雨,只好泼得凡火,妖精的三昧真火,如何泼得?好一似火上浇油,越泼越灼。

这也说明了龙王的私雨实际上是功能受限的,和正经的玉帝许可的天雨没法比的。而天庭方面并不在意这种功能受限的私雨,只要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天庭方面并不追究,这从孙悟空第二次求雨就能看出来了,龙王很爽快就下了

龙王道:“大圣呼唤时,不曾说用水,小龙只身来了,不曾带得雨器,亦未有风云雷电,怎生降雨?”行者道:“如今用不着风云雷电,亦不须多雨,只要些须引药之水便了。”龙王道:“既如此,待我打两个喷涕,吐些涎津溢,与他吃药罢。”

这说明之前的私雨天庭方面并没有追究,所以龙王这次很爽快的就直接打个喷嚏下场雨了。

《西游记》中,东海龙王在火云洞给孙悟空下私雨,玉帝为何不追究?

玉皇大帝是上界统治者,掌管着神界法律,当年泾河龙王因少下雨点而被斩首,但东海龙王为孙悟空下私雨却未被追究,这说明无论是人间法律还是天界法律都不是绝对的。

再说悟空是因保唐僧取经受阻,而传经是如来佛制定的无量功德,所以玉皇大帝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西游记》中,东海龙王在火云洞给孙悟空下私雨,玉帝为何不追究?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因为东海龙王为孙悟空下私雨,用的是海中的水,而不是天庭的水;他是为了帮助孙悟空降服红孩儿,这是对西天取经有利的事情,所以玉皇大帝不予追究。当然,东海龙王动用海中的“私水”也是经过玉皇大帝事前的授权的。如果是玉皇大帝钦定的雨,那么,无论是时间、地点还是降雨量等,无论是谁都是丁点不能改变的。

关于东海龙王帮助孙悟空下的这场雨,第四十一回做了详细的叙写:

“孙大圣回头叫道:‘龙王何在?’那龙王兄弟,率众水族 望妖精火光里喷下雨来。好雨!真个是:潇潇洒洒,密密沉沉。潇潇洒洒,如天边坠落星辰;密密沉沉,似海口倒悬浪滚。起初时如拳大小,次后来瓮泼盆倾。满地浇流鸭顶绿,高山洗出佛头青。沟壑水飞千丈玉,涧泉波涨万条银。三岔路口看看满,九曲溪中渐渐平。这个是唐僧有难神龙助,扳倒天河往下倾。那雨淙淙大小,莫能止息那妖精的火势。原来龙王私雨,只好泼得凡火,妖精的三味真火,如何泼得?好一丝火上浇油,越泼越灼。”

龙王的“私雨”虽然下的又大又多又猛,却降不住红孩儿的三味真火。要想降服红孩儿,孙悟空还需要想别的办法。最后,还是让观音菩萨降服了他。

从这里的引文不难看出,为了降服红孩儿,孙悟空和东海龙王都是尽了全力的。只是因为东海龙王的“私雨”只能灭得凡火,不能泼灭红孩儿的三味真火,才宣告这次行动失败。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并不是没有玉皇大帝的御旨就不能够下雨。在特殊的情况下,比如这次的东海龙王为了降服红孩儿而动用“私雨”,就是允许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西游记》中,东海龙王在火云洞给孙悟空下私雨,玉帝为何不追究?

孙悟空虽然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但是他齐天大圣的封号没有被捋夺。

也就是说孙悟空在东海龙王的面前还是与玉帝平级的齐天大圣。

在封建王朝里面,与皇帝平级的那叫做一字并肩王,就算降一个级别也是亲王了。

而东海龙王听起来虽然很厉害但是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天庭体系,充其量就算是一地方土豪。

所以,在封建年代,一个亲王找一个地方土豪办点事情,皇帝会追究吗?

就算皇帝要追究,那也是先追究那个亲王。

也就是说齐天大圣让龙王下一场雨,玉帝知道了肯定也是先找齐天大圣的麻烦。

龙王肯定明白这个道理,真出了什么事情有孙悟空帮他顶着,他根本不用担心。

《西游记》中,东海龙王在火云洞给孙悟空下私雨,玉帝为何不追究?

西游记中,天庭的玉帝对三界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即使开天辟地之祖太上老君、西方治世之尊如来佛祖等也要对玉帝称臣。而玉帝的统治权让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对司雨权的掌控,雨水是三界万物赖以生存的根本,只有牢牢控制司雨权,玉帝的权威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比如,泾河龙王为了和袁守诚赌胜,违了玉帝敕旨,改了时辰,克了点数,玉帝即令人曹官魏征将他押上剐龙台斩首,即使唐太宗李世民出面求情也不行,魏征在梦中也将其斩杀。可见,玉帝对司雨权的管控毫不含糊,任何人触碰了这条红线都是死罪。

原著第四十一回,东海龙王敖广向孙悟空详细介绍下雨的流程:龙王道:“我虽司雨,不敢擅专,须得玉帝旨意,吩咐在那地方,要几尺几寸,什么时辰起住,还要三官举笔,太乙移文,会令了雷公电母,风伯云童俗语云,龙无云而不行哩。” 还有原著第四十五回,天庭雷部正神邓天君又印证了龙王的话:天君道:"那道士五雷法是个真的。他发了文书,烧了文檄,惊动玉帝,玉帝掷下旨意,径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府下。我等奉旨前来,助雷电下雨。"

类似的内容西游记中还有很多,特别是在凤天郡求雨章节中介绍得更加详细,总之就是一句话,司雨权是玉帝最核心的权力,谁都不敢私自下雨,即使是太上老君、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等都不行。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一向胆小谨慎的东海龙王敖广,却私自下过两次雨。第一次,是孙悟空在火云洞对战红孩儿,因不敌昧真火,想到用雨水克制,于是来到东海龙宫请敖广降雨,敖广将降雨的规定讲给孙悟空听,结果孙悟空道:“我也不用着风云雷电,只是要些雨水灭火。”龙王道:“大圣不用风云雷电,但我一人也不能助力,着舍弟们同助大圣一功如何?”

这里,东海龙王清楚地传递了一个信息,就是如果不需用到风云雷电,他是可以直接下雨的,不过他一个人不行,需要其他三海龙王助力,其实是为了多几个人背锅。但不管如何,龙王在特殊情况下,玉帝赋予了他们临时机断权,就是可以下些"私雨"。

那么,何谓"私雨"呢?

且看原文:孙大圣回头叫道:“龙王何在?”那龙王兄弟,帅众水族,望妖精火光里喷下雨来。注意这里的一个关键词"喷",这个雨水来自哪里?原来是这些水族身体内喷出来的,由于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很厉害,需要大量雨水,敖广只好约集四海的水族一起喷水,才形成了"起初时如拳大小,次后来瓮泼盆倾"的大雨。

我们再看敖广第二次下私雨。第六十九回,孙悟空在朱紫国给国王治病,配药时需要无根水。原文:龙王道:“大圣呼唤时,不曾说用水,小龙只身来了,不曾带得雨器,亦未有风云雷电,怎生降雨?”行者道:“如今用不着风云雷电,亦不须多雨,只要些须引药之水便了。”龙王道:“既如此,待我打两个喷涕,吐些涎津溢,与他吃药罢。”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龙王或是水族如果不动用天上的"公水",仅用自己身体内的水来降雨,天庭其实是默许的。这种所谓的"私雨"不需要走程序,只要工作需要,龙王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毕竟这是人家肚子里"私货",未占用天庭的"公共资源",玉帝如果还要伸手管控,未免就管得太宽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