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水浒传》宋江如果不上梁山,照样有所作为,你认为呢?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是吟风社,荟聚文史爱好者,致力于持续输出文化、历史等领域优质内容。
恰恰相反,宋江正是因为难有所作为才最终上了梁山。
宋江上梁山的导火索是江州题反诗,被黄文炳发现,险些引来杀身之祸。然而宋江为何要题反诗呢?因为当时宋江病情刚好,想找几个朋友吃酒,但那戴宗、李逵、张顺都恰巧不在,于是一个人吃闷酒,猛然想到,自己年过三旬,功不成名不就,心中苦闷突然爆发,便题了这两首反诗。
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
在宋代,宋太宗曾明令“禁吏人应举",只能长期服役,没有做官升迁的发展出路,地位卑微,更提不上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宋江作为一个小吏别看他在江湖上扶危济困,风光无限,但他最关心的仕途,实际上早就到头了,若无特殊机遇,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成为一个官。
所以他自己心里是很迷茫的,江州题反诗“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完完全全是谋反的语调,因为宋江的出路来说,要想当官除了谋反还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宋江在水浒中的小吏中算是很特殊的一类,阎婆惜曾骂道“公人见钱,如蝇子见血”,但宋江真不是这类人,他不但不贪钱,还到处撒钱,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宋江家产丰厚,但另一方面说白了宋江还是希望通过在江湖上结识的好汉,未来也许能让自己有个其他的出路,亦或者宋江没想那么多,大把撒钱结交好汉纯粹是对自己仕途无望的一种寄托,有个虚名就比普通的小吏特殊了,也就是自己骗自己了。
有人说,《水浒传》宋江如果不上梁山,照样有所作为,你认为呢?
不管怎么评论水浒传,为了国家统一,归顺是正确的,总之不管那个社会朝代,都要为人民谋幸福求发展,人民就会拥护,才能长治久安,兴国安邦,一统天下,命运共同。
有人说,《水浒传》宋江如果不上梁山,照样有所作为,你认为呢?
凡人凡语:宋江不上梁山,照样有所作为,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有他性格所决定的。
原因一:宋江为人处事,古道热肠,江湖人称,及时雨,呼保义。由于他仗义疏财,所以在未上梁山之前已扬名江湖,深得江湖众兄弟佩服,也就是有很高的群众基础和江湖地位。就像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一样,虽无心天下,但广结天下好友,已是无冕之王。正所谓得群众者得天下,有了众兄弟支持,大有作为就是必然。原因二:宋江虽是刀笔吏出生,性格谨小慎微,日常不故意刁难他人,一直是广结兄弟的处世态度。但是平生素怀雄心壮志,有大展宏图框定天下的意志。宋江大醉后浔阳楼题写反诗,就是最好的例证。一改平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处世态度,拿出过一把瘾就死的劲头,可见平日压抑太久,才会有如此反常的举动。原因三:王朝末期,纲纪混乱,军备废弛,“天下苦秦久矣”的社会风潮已经形成,一有导火线,便会有人揭竿而起,引发起义革命。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即使宋江无心天下,最终也会被兄弟们,推上“江湖盟主”的位置,进而成就自己的一番成就。其实总结起来,就是宋江有志天下是内因,天下奸臣当道社会混乱民不聊生是外因,又加之宋江乐于助人,有江湖地位,所以即使宋江不上梁山,也会以其他方式被时势造就,被历史选择,最终留名青史,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有人说,《水浒传》宋江如果不上梁山,照样有所作为,你认为呢?
宋江上梁山后打出的是“替天行道”大旗,一心只为招安,走上层路线当官光宗耀祖,结局《水浒传》一目了然,不再赘述。我想浅谈的是,假如宋江不上梁山,那后果如何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以他“及时雨”“呼保义”的秉性,宋江终将有所作为。
(宋江穿越玩手机)
咱也不能信口开河,仅以《水浒传》120回本为依据展开分析。
01 宋江的家庭成分人在社会上混江湖,家庭背景不可不察,虽然“英雄不问出处”,但古往今来,这“出处”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某种意义上起到了决定作用。我们很多人竭尽全力到达的终点远远低于某些人的起跑线,这是不争的事实。
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郓城县宋家村人,在县衙门上班,做押司,看着耀武扬威官多大似的,却是属于吏”的阶层,普通文书而已,永远没有升迁机会。母亲早丧,老父健在,有个弟弟宋清,大哥、二哥没有介绍,可能是家族大排行,父亲与弟弟务农,守着田园过活。
由此观之,用现在时髦说法,宋江就是个富农子弟,出身一般,远远算不上“富二代”,家庭不会给他的仕途带来多大帮助;再看他的工作,地位卑微,按宋代体制,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他一辈子都会是个平庸的小吏。偏偏宋江是“及时雨”“呼保义”的那个宋江,他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能迎难而上,实现仕途理想。
02 宋江的权术基因“原来故宋时,为官容易,做吏最难。”最难的宋江,按理说只有担风险的份,捞不了什么大好处,可《水浒传》中的宋江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尽力资助,挥金如土。按他的家庭条件及收入状况,哪来的挥霍资本?!可见宋江“吏道纯熟”的程度非一般人所比,一个小小押司能有如此灰色收入,手段端的是十分了得。
宋代当官,正常的途径是黄文炳那样走科举之路,暂时没位置就等着候补吧。宋江显然有其心无其才,参加没参加科举考试书中没提,但押司肯定不是通过科举获得的,即证明科举之路与宋江已绝缘。
宋江想实现当官夙愿,还需两个条件,要么花钱,要么像高俅一样有举荐关系。好在宋江有更牛的聪明脑瓜,或曰权术基因,没钱,可以“权”换钱,拿钱买关系,先把领导哄得乐颠颠的,有好处的事自然交给宋江去办,他“且好做方便,每毎排忧解难,只是周全人性命”,大事化小过,小事化了,说白了贪脏枉法、以权谋私,办事经济上的好处,名声上义气远扬,堪称宋江的系统工程。
宋江沽名钓誉的功夫确实不一般,他“人问他求财物,亦不推托”、“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赒人之急,扶人之困”,直至在“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
宋江办的“好事”多,感恩钱就多,上下打点的资本就更充足,办事成功率就更高,良性循环,久而久之,行情自然水涨船高,宋押司变成“名律师”,“事”而优则仕……
宋江的社会活动能力很强。从《水浒传》中可看出,宋江上梁山前,无论对上级,还是对同事,那关系都是杠杠的。他出事后,县官百般呵护,朱仝、雷横枉法私放;就是那因阎婆惜被杀一度对宋江不依不烧的张文远,都“平常亦受宋江好处”,加之平日受过宋江好处的同事们的压力,也只好做罢,不再为死去的情人出头……
再看宋江想投靠的三个去处:前皇家后裔柴进、官府中人花荣、土豪之家孔太公的庄子,命案在身,都有这般人收留,宋江的底气可谓足矣!
更不说黑道了,最不济还有梁山收底呢。
再补充一句,宋江未雨绸缪,提前就让他父亲告他“忤逆”而和他断绝法律上的父子关系,即使现代,几人能想到?!无论阳谋,还是诡计,宋江的“权术基因”甩吴用几条街。
03 结语一言以蔽之,宋江若不是因为偶然的“激情杀人”迫使最后无奈上了梁山,宋江凭他的“智勇权谋”,左右逢源,同样有可能官运亭通,而且不会落得最终惨死毒酒的下场。
一个蛰伏郓城县的小小押司,凭他的聪明脑瓜,江湖义气,一积攒钱财,二等待时机,一旦机会来临,“及时雨”“呼保义”宋江很有可能青云直上;只不过,中国四大名著就不存在《水浒传》这部鸿篇巨制了,对中华文化史是一大损失。
有人说,《水浒传》宋江如果不上梁山,照样有所作为,你认为呢?
难!难!难!实话实说,《水浒传》之所以伟大,就是这部书中有着诗意的真实。宋江有才干、有理想、是个人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会走向成功。
成功的条件,首先是你的平台,之后就是你能够通过自己的人脉调动多少资源来充实自己,让自己在平台上有一席之地,甚至举足轻重。做到这一点,有才干当然更好,没有才干,也不必太着急,毕竟你周围的人都是非富即贵,你也差不到拿去。
毕竟,人才不是金子,不会“总是发光”。
宋江就没有平台。他的身份是个押司,按照当时的人都知道,这个职位是吏员,永远也不会成为官。书中所反应的那个时代托名北宋,实际上城乡生活、市井百态其实是大元朝中后期的描写,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吏”早就不在属于“官”的范畴。
虽然自秦汉以来“官、“吏”二字便捆绑在一起,但越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吏”的地位就越发的下降。
到了两宋金元,官与吏虽然都算做国家公职人员,但是作“官”的都是人上人,也就是现代所谓的“领导”;而作为具体工作人员的“吏”,不仅不在政府的“编制”之内,还被法律定位为“二等公民”——一日为吏终生为吏,永远不允许“吏”逆袭为官。
和士大夫出身的“官”不一样,“吏”没有回避制度,所有的吏都是本地土著,在地方上有着复杂的社会关系。有时还是父子翁婿师徒相继,所以到了明末便有“无封建之官、有封建之吏”的说法。这些人的工作就是地方上夏税秋粮的征收、丁差徭役杂课的派遣,诉讼缧绁的程序……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这些手握小权力的小人物,足以领大家生活在恐惧之中。
但是,一旦进入衙门,这些“吏”虽然社会地位就极为低下,经常会被长官辱骂、虐待、毒打——一些年轻漂亮的吏员还有义务为长官提供同性性服务。
这在任何时候都是毫无尊严的生活。
所以,宋江做了“吏”基本就是彻底断送了做官的前途。在古代中国,大多数时候的程序正义都十分重要。而且“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被长官拉去当做出气筒、甚至于充气娃娃,那是一种不孝。这也就是为何宋太公以宋江学吏是辱没了农家的门风,所以“告了忤逆”,与之断绝了父子关系。
所以说,宋江他要是想做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除了造反之外还真没有别的什么办法……
有人说,《水浒传》宋江如果不上梁山,照样有所作为,你认为呢?
我觉得不可能大有作为,因为起点低了一点,宋江没有走仕途,也就不可能升官作载,刀笔吏相当于一个秘书,给人家当官的抄抄写写,跟个复印机是的,他刀笔纯熟,业务能力强,当官的肯定不撒手,有能力的人谁都会牢牢抓住不放,这样也就没了升迁的希望,即便是升迁也不可能做官,因为他没走仕途,也遇不到赏识他的人虽然他精通官场之道,更会钻营,也能左右逢源,从中取利,但真的想有一帆作为仍然很难做到,因为职权范围太小,总是一个给别人打下手的,没有话语权,和行动权,最终也就是个高级文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