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慕容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是吟风社,荟聚文史爱好者,致力于持续输出文化、历史等领域优质内容。
慕容复失败的根本原因有四个:
1、所谓时势造英雄,想要复国首先要有乱世的时局,但就天龙一书的时代而言,大宋朝的统治还算过得去,并未出现民不聊生、民怨四起的情况,也就是说不具备百姓揭竿而起出现乱世的情况。
2、慕容家名声不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名头在武林人士看来很不友好,我自己的绝学为何会被你慕容家学去?而你慕容家时不时的搞各种武林中奇案,哪天会不会轮到我啊?虽然目前来看,天龙书中传闻的那些案子大多数慕容家可能只是背锅,然而次数多了,就形成了惯性,一有新的奇案往往一股脑栽到了慕容家身上,例如丐帮的马大元案,即便是真相大白,丐帮出于面子也并未说明清楚,慕容家就是背了个大锅。
而慕容这个姓氏,稍微学问的人都是知道这个姓氏出自鲜卑,甚至就连丐帮这种粗人居多的帮会都有徐长老知晓,徐长老道:“‘慕容’两字,便是胡姓。慕容氏是鲜卑后裔,与契丹一般,同为胡虏夷狄。”天龙的大背景中,由于宋辽两国相争,中原人对所有的胡人都深恶痛绝,在这种大背景下,慕容家即便起兵,后续发展也是很不乐观的,慕容博、慕容复却很奇怪的好像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3、高压的驭下手段,慕容家除了四大家臣之外,对待其余附属帮会门派,慕容家采取的完全就是高压手段
慕容氏若有人持此小旗来到青城山,要钱则十万八万,要人则一千八百,【青城派非奉承应命不可,否则转眼间便会覆灭】。
做慕容家的附属可着实是高危行业,一不如其意就有灭门之祸。再有慕容家对待四大家臣这种核心下属则过于放纵了,包不同到处抬杠得罪人,风波恶满世界惹事打架,这两人的行径却又从不见慕容家约束。这种内宽外严的双重标准,慕容家的那些附属帮会是什么感觉书中没有明说,但可以想见,这些附属帮会对慕容家这个宗主绝不会产生归属感,只会感到自己只是受慕容家压榨的外人。
4、整天在江湖跑动,想要复国,结交的应该是高官大将,而慕容博和慕容复整天想拉拢一些江湖门派跟着造反,根本行不通。
《天龙八部》慕容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慕容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燕国没了,鲜卑没了,他要起兵复国,兵从哪里来
慕容复在慕容家族中谈不上出色,他祖先都没有完成的事业,他凭什么能够完成?光复大燕王朝,已经成为慕容家的魔咒,数代人为此劳碌终生,最终却一无所有。
慕容复固然不可能完成复国大业,就算他的儿子、孙子、子子孙孙,都不可能完成这个目标。
一,慕容家缺乏复国的“群众基础”燕国灭亡之后,慕容家时时刻刻都想着要光复燕国,要复国就必须起兵,组织和武装起一支队伍。
一支队伍要有战斗力,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利益、有共同的追求,慕容复能给他们吗?难道告诉大家:我们要光复大燕,光复之后,你们都是有功之臣,论功行赏。
问题在于:燕国灭亡之后,鲜卑经历了一系列的融合,早已经融合到了华夏文明之中,不再是一个单独的族群,谁还会怀念鲜卑,去建立鲜卑人的国家啊!
一个族群消失、融合了,绝不可能走回头路,没有任何“死灰复燃”的可能。就算鲜卑人还有族群,可慕容皇朝的统治,貌似也不怎么得人心,好好的人不当,干嘛要重新去当孙子?
二、天下大势注定慕容氏没有复国的可能慕容复所处的年代,是北宋哲宗赵煦年间。除了北宋之外,西边有吐蕃、西夏、西南有大理段氏,北边有大辽,天下早已经瓜分完了,再也容不下一个新玩家了!
几个国家之家,有强有弱,却相互牵制、虎视眈眈,谁也没有能力吃掉另外一个,保持着微妙的军事和政治平衡。
如果慕容复拉起一支队伍,那么,这支队伍从哪个国家拉?活动在哪个国家?在哪里建立根据地?
这天下,早已经瓜分完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容许自己的境内出现一支“反贼”的队伍,必定会全力扑杀!没有根据地、没有兵源、没有战略支持和纵深,慕容复的队伍如何生存?
此外,天下虽分,每个国家的境内却相对和平稳定,老百姓图的就是安安稳稳过日子,谁愿意去干杀头的买卖?
三、慕容氏一开始就选错了路燕国虽灭,慕容氏却没有灭亡,仍然代代相传。这个家族,依靠深厚的底蕴和积累,成为了武林中赫赫有名的慕容家庭,在江湖上享有盛名。
从书中的情节推断,慕容氏谋求的是复国,却把目标放在了江湖武林上,这实在是南辕北辙了!
武林中人,哪怕是像丐帮、少林、武当、逍遥派这样的超级大派,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力都是极其微弱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
聚贤庄之战,在地方保正眼里,也许就是聚众斗殴吧!少林寺一战,在地方眼里,就是一个武术交流大会,或者是非法聚会吧。真正能够引起官方重视的,是耶律洪基兵临雁门关下吧!
江湖人再厉害、武功再高,也就是一群无组织、无纪律、没有规模化战斗力的门派,官方从来没把这些人放在眼里。慕容复奔走江湖,结交那么多武林人士,有什么用?和复国有什么关系?
结语:慕容复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也曾经想到谋取西夏驸马等方式,借助国家势力达成个人的野心。可惜的是,造化弄人啊!被虚竹抢先一步,徒唤奈何!
此外,慕容复可能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武功还不错,但是谋略、手腕、胸怀,却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武功并不是最重要的。
《天龙八部》慕容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慕容复的大燕王朝终归成为南柯一梦,说到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哪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野心家、阴谋家总会被现实碰撞地粉碎。慕容氏父子也只是后燕的后裔而已,并没有那种悲悯天下苍生的格局和胸怀,也缺少包藏宇之机的气量,仅仅会些武功和阴谋诡计也想改天换地,翻转乾坤,实在的螳螂当车,蚍蜉撼树不自量力。为一己之私,挑起江湖纷争,趁机混水摸鱼,不惜天下苍生百姓安危而达到个人的目的,实是痴心妄想。从道理讲就行不通,勿须详尽地去论证分析。最后慕氏父子也都遭到了应有的惩罚。大概也是善恶有报的因果使然吧?
《天龙八部》慕容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天龙八部》里,慕容复确实是一个失败者,丢失了爱情、亲情、友情,乃至于丢失了自己全力追求的所谓“复国”之梦本身。他的失败的原因,郎文孝,赵智岗说得好:那是“理性的缺失。”
一、慕容复图谋复国的做法很荒唐。略举数例:
1、慕容复企图收编“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岛岛主”,以为己用。
所谓“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岛岛主”,本是天山灵鹫峰天山童姥以武力震慑的一批乌合之众。
慕容复企图凭借自身高强武功,压服这些人,进而收编他们,作为他复国的力量。
殊不知,“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岛岛主”作为灵鹫宫的下属,探知天山童姥有恙,立即图谋反抗。乌老大甚至直接上了天山灵鹫峰,捉住了返老还童的天山童姥。
天山童姥被虚竹救走,众人随后追赶,被虚竹一把松球杀死数人,其他人立即做鸟兽散,逃之夭夭。
不相统属,一团散沙的“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岛岛主,焉能作为什么“复国”的力量?形同儿戏!
2、慕容复企图击败乔峰以统帅江湖群豪,用以复国。
乔峰率领燕云十八骑来到中原,寻找阿紫。慕容复联合不人不鬼人品低下的游坦之,和人人谈虎色变的武林公敌丁春秋,企图杀了乔峰,去掉这个与自己齐名的“北乔峰”。
慕容复的如意算盘是,杀死了乔峰,既替大宋灭了这个“契丹胡虏”,又替聚贤庄的中原武林好汉报了仇。等到杀了乔峰之后再设法杀了丁春秋和游坦之。“南慕容”一枝独秀,自己就理所当然成为了武林领袖。中原武林就成为了他复国的力量。
那一战,慕容复差点命丧段誉之手。
退一步说,那一战即使慕容复如愿以偿,杀了乔峰,他就能成为武林领袖?即使成为了武林领袖,就能“光复燕国”?显然不能!
3、慕容复妄图认段延庆为父,继承大理国皇位,进而颠覆大理国政权,用以复国。
包不同说:“公子忠于大理段氏,则不忠于慕容氏,忠于慕容氏则不忠于段氏,是为不忠;认段延庆为父,孝于段氏,则不孝于慕容氏,孝于慕容氏则不孝于段氏,是为不孝;以后图谋复国,屠戮大理群臣,是为不仁……” 慕容复因为包不同大庭广众之下揭露了他的阴谋,盛怒之下一掌击毙了包不同,他自己说:“我卖友求荣,是为不义!”
慕容复没有如其所愿,最后被段誉的六脉神剑杀得落荒而逃。
慕容复的这种做法,只能证明,他在忠孝仁义诸方面全面缺位,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
二、慕容复失去了亲情、友情、爱情,乃至失去了一切。《天龙八部》的主人公段誉,苦苦追求的“神仙姐姐”王语嫣,就是慕容复的表妹。王语嫣离家出走,寻找她无时无刻不念兹在兹的恋人,她的情郎慕容复。
所有人都认定王语嫣与慕容复的爱情关系,是确凿无疑,板上钉钉的。慕容复当然知道王语嫣深爱自己,但是他却几乎视王语嫣为无物。为了当上西夏驸马,他任凭王语嫣跳井,见死不救,终于使王语嫣倒向了段誉的怀抱。
慕容复为了逼迫大理镇南王段正淳让出皇位给段延庆,以利于自己“光复燕国”,亲手杀死了自己的舅妈王夫人。
慕容复为了拜段延庆为父,企图继承大理国皇位,亲手杀死了辅助他十几年,忠心耿耿的家臣包不同,导致了邓百川等其他三个家臣弃他而去。
……
慕容复失去了爱情、亲情、友情,最后身边除了一个丫鬟阿碧陪着他坐在坟头上做皇帝梦以外,一无所有。
慕容复连他全力追求的“复国”梦本身也丢失了,他的家臣邓百川说得好:
“公子这等认他人为父、改姓叛国的行径,已经与光复燕国背道而驰。我们此生决意尽心竭力,辅佐公子兴复大燕、光大慕容氏之名,却决不是辅佐公子去兴旺大理、光大段氏的名头!”
慕容复成为了孤家寡人,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三、慕容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理性的缺失。当皇帝,拥有一个国家政权,不是想有就有的。已经灭国的皇帝的后裔,不一定就能不顾天时地利人和,重新获得政权。
慕容氏灭国已久,从五胡乱华的西晋时代,到宋哲宗时代,已经历时六百年,经历了隋唐等年代,天下已经不是西晋那时的天下。大宋周边虽然有辽国、西夏虎视眈眈,有吐蕃、青唐唃厮啰等政权存在威胁,但大宋国力不弱,足以抵御外侮。
大宋内部虽然有新党、旧党之争,有帝后之争,但并未造成国家分裂。
慕容氏全无复国之机。
慕容复除了一张“大燕皇家世系表”,一套“斗转星移”武功,姑苏燕子坞几处庄园,四大家臣,三个丫鬟之外,一无所有。谈何复国?
即使慕容复做了西夏驸马,也全无可能借西夏之力“光复燕国”。历史上大宋与西夏的洪德城战役,平夏城之战都是西夏大败亏输。
即使慕容复做了段延庆的儿子,也同样全无可能借大理国力量“光复燕国”。段延庆自己就说过:“大理国小国寡民,自顾不暇,有何力量对大宋妄动刀兵?”
慕容复的复国无非梦想而已!何止理性缺失,简直毫无理性!
金庸先生最后把慕容复写成了一个疯子,慕容复的所作所为,也的确是疯子的做法!
《天龙八部》慕容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慕容复的失败在于他做了一个注定会失败的事情。
他的理想和现实相差太远,根本不可能实现。
大家想想,大燕国想要复国,谈何容易。
且不谈如何复国,就算复国成功,如何能够在大宋、辽国、西夏、吐蕃等军事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下来。
就算大宋也可以出兵五六十万去打你,试问慕容复靠什么去抵抗,就靠他的四大家将和王语嫣表妹?
以大理国来说,地理位置独特,由当地土著支持,又有相当的实力,仍然向大宋和吐蕃称臣以求存。
以慕容复的实力来说,想要成为大理国国王也是白日做梦。而就算他拥有了大理国,稍有不慎就会亡国了。
慕容复要做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大家注意,要说钱财,慕容复肯定是有一些的,但距离建立军队、国家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如果不是这样,慕容复的老子慕容博也不会去杀伏牛派掌门人“柯百岁”,夺取他的家产了。
要说势力,他基本没有势力,除了四大家将以外,连王语嫣他妈王夫人都和他保持距离,不愿意来往。
而且慕容家人太傲气,仇敌太多,整天被人上门寻仇,自身难保。
说武功,一个段延庆,就能打败慕容复加上四大家将,你还复什么国。
所以,慕容复根本不可能复国成功。
就算他真的成为西夏驸马,西夏国王能够允许他去恢复燕国,成为自己潜在敌人吗?
更倒霉的是,慕容复其实根本不算燕人了。
他汉化的彻彻底底,甚至比汉人还汉人。尽管他不自觉,始终也是以汉人的公子哥自居的,也以汉人的琴棋书画的造诣自傲。
自己都不是燕人了,还怎么复国?
慕容复就是这么一个出境,聪明的话就应该放弃妄想。
然而,慕容复却拼命挣扎,不惜放弃一切追求理想。
他的性格最大的问题就是冷血无情,自己的情人和兄弟也可以随便牺牲,最终成为孤家寡人又一事无成,是必然的。
好在还有阿碧对他一往情深。
《天龙八部》慕容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天龙八部》中,慕容复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谋略上的错误、没有认清形式慕容复想要光复大燕,但大燕国早已经灭亡了。他所生活的正统王朝是大宋,然而大宋政权也不是很稳定的,北有辽国、南有大理、西有吐蕃、西北有西夏。这几个国家对大宋王朝都是虎视眈眈,尤其以宋辽矛盾最为突出。双方十分仇视,辽人称宋人为“宋猪”,宋人称辽人为“辽狗”。
慕容复前期复国的基本策略是利用自己名声来笼络武林人士,并当上武林盟主,让中原武林为他卖命。所以他总是装作假好人的样子,无论好人坏人,他都不得罪。最后却也没有发展出自己的势力。
后期因为武林盟主的幻想破灭,他的复国策略有所改变,变成了攀附他国势力,借他国之手复国。如:讨好恶贯满盈段延庆、竞选西夏驸马等。最后也是空算计一场,徒劳无功。
反观他的计划,个人认为是不妥的。他最好的选择是帮助大宋王朝抵御外辱,因为大部分中原武林人士是爱国的,他这样做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一旦宋辽大战开启,宋朝无力回天,他就可以乘机取势,光复大燕。
二、武功不到家、难以压住场江湖上皆称“北乔峰、南慕容”,但综合看来,慕容复的武功要比乔峰低得多。他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斗转星移”、“参合指”等武功都没有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经常被虐。
实际上慕容复家的武学渊源是非常深厚的,在外部条件上,他是可以成为武林绝顶高手的,况且还有表妹王语嫣这个奇才相助。但奈何他功利心太重,缺乏一丝恬淡,这对练就上乘武学来说是非常有害的。
功利心太强、平静恬淡不足慕容复一生以光复大燕为己任,在他的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为这件事情努力。“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个人功利心太强,往往会适得其反。
他为了光复大燕,无所不用其极,拜恶贯满盈段延庆为父亲,甚至连自己的好兄弟以及舅妈(王夫人)都可以杀害。他这是丧失心智的,是疯狂的。所以最终难免会失败,最终落得众叛亲离。
总结慕容复在《天龙八部》中是一个悲剧性的角色,他是一个被家族使命压垮的人。如果没有光复大燕这个计划,慕容复应该是一个为人正派的谦谦君子。
(文/若木 图/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