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的套路和招式如果苦练十万遍形成本能反应和发力结构能用于实战吗?
当然可以用于实战!
古人云:一招鲜,吃遍天。只要将一个招式练习的炉火纯青,必然具有一定的实战效果。更不要说有一定攻击或防护功能的武术套路、招式。一个普通的动作,如果苦练十万遍,则会形成超越常人的攻击力度,这种力度对于功力差的人,在实战中足以KO对手。
那么,武术的套路和招式如果苦练十万遍形成本能反应和发力结构能用于实战吗?我认为当然可以,我的理由如下:
首先,武术的套路和招式经过十万遍的苦练,至少具有了二十年以上的功夫。
按照常理计算,每天坚持认真练习一种武术10遍,那么一年就是3650遍,10年就是36500遍,10万遍就应该是20年以上,练习武术套路20年,对于任何武术套路已经是相当熟练了,不说是大师,也距离大师不远了。20年的功夫,放在任何场合,应对一般的实战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其次,武术的套路和招式经过十万遍的苦练,会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应对各种实战或攻击时会习惯性的动作敏捷。
古人云:拳练百遍,身法自然。拳练千遍,其理自见。学过武术的朋友都知道,对于初学者,当一种拳术简单基本的套路学会后,师傅一般都要拆解拳术,就是破拳吧,一个基本简单的动作经过师傅的拆解,你会发现它有许多的作用和意义,包括什么情况出什么招应对等。
中国武术的动作,不外乎拳、掌、勾、踢、腾、挪、闪、跳等,二十年里,这些动作,经过十余万次的练习以及师傅的讲解,已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每个动作在进攻、防守时的注意事项应该是烂熟于胸。这种熟练程度,如果在实战中,巧妙灵活运用,取胜的概率很大。
最后,武术的套路和招式经过十万遍的苦练,已经具有相当的力度和抗击打能力。
我们都知道,武术的实用性,不光是能不能打人取胜,而首要功能是经过长期的练习,具有异于常人的强硬的筋骨,具有一定的抗击打能力。在实战时,只有能够挨得起对方的打击,那么就有取胜的可能。如果对方较大力度的一招二招都接不了,或者被对方一招重拳就放倒了,那么,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习武之人,实战中处于下风就在所难免了。
大家都熟知的《隋唐演义》里的程咬金就是这种人,因为没有什么高深的武功,而只是凭他的蛮力气,在任何地方,与任何人对阵都是前三板斧非常有杀伤力,碰到功力差的人,这三板斧足已让对方吃不消,所以就只有大败而逃。
但是,如果遇到厉害的对方,接住了这三板斧,那么,程咬金就没有什么好怕之处了。
《隋唐演义》第35回,程咬金要给秦琼的母亲献寿礼,碰到罗成一帮也去给姑母上寿礼,但是两人不相识,于是打了起来。罗成开始时一看来程咬金抡起大斧砍了过来,来势凶猛,待罗成托枪架住,程咬金又是一斧头砍来,罗成赶忙双脚踹镫,身子往后一仰,使了个金刚贴板桥,程咬金的第二板斧又走空了。
等罗成刚坐直身子,程咬金又一板斧直奔罗成的脖项抡了过来,程咬金嘴里还喊着:“小子,掏你的耳朵”。吓得罗成赶紧缩颈藏头往下一伏身,程咬金的大板斧擦着罗成的头巾砍了过去,头巾上插着的绒球被大斧砍掉。
程咬金使完这三斧,没有取胜,他自己都有点心慌了。于是又故技重施,将他那三招又使了一遍,罗成看到这里,原来他就这几招呀,于是,挥枪就进攻,仅仅几枪,程咬金可就手忙脚乱了。
罗成是什么人?他可是隋唐第七条好汉,程咬金则是排不上名的一个莽夫而已,但是就程咬金的三板斧也让罗成有点害怕了,如果不是罗成武功超群,说不定就被程咬金的三板斧给收拾了。
无独有偶。小说《水浒传》里的李奎也是属于这种人,前三板斧非常厉害,但是,他就是凭这三板斧在水浒英雄排座次里面,还排到了天天罡星第22名。其实像燕青这样的相扑高手,只要躲过了李奎的三板斧,摆平李奎是没有悬念的。
武术的套路和招式如果苦练十万遍形成本能反应和发力结构能用于实战吗?
武术套路与招式历经苦练形成一定的本能反应和发力应变能力是存在的 用于实战是远远不够的 前者是设计好的按套路出招其目的是有健身为表演服务的 后者是要实战经验 以战止战 以战应战 不变应万变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快 准 狠的实战能力克制不同的对手 只有不断地挑战自我 战胜困难 不怕输就能赢 才是真正实战中能力的武功高手
注 图片网络
武术的套路和招式如果苦练十万遍形成本能反应和发力结构能用于实战吗?
套路是套,招式是招式,拳法,肘法,膝法,擒拿脱打,各种摔法,如果经常上实战中去运用,时间久了,就必然能行成自然反应。
武术的套路和招式如果苦练十万遍形成本能反应和发力结构能用于实战吗?
张安邦聊聊武林中的事!
很多人没搞出套路跟实战的区别在哪儿?张安邦这样给你解释吧:套路是主观的练法,我假设对方怎么来打我,我怎么还击,如果单纯的练套路的话就是这样的;但是实战是客观的事情,对方怎么打,我就怎么攻防;大家想想我们用主观意愿去决定客观事实,即使我们重复千遍、万遍,也解决不了客观决定主观的既定事实,这事,我知道,在网上是将不明白的,但是作为一个武术从业者,我还是忍不住多说几句——
武术套路苦练十万遍,也仅仅是在自己演练中不去想动作,已经动力定型,身体牢牢记忆中了动作,这是自己去演练的时候,自己指挥自己,而不是对方的攻击刺激出的下意识动作。即使是传统武术套路,你得了真传的情况下,发力结构非常正确,也仅仅是控制自己,实战是控制对手的事情,不是自己跟自己玩,是致人而不致于人的艺术,不是自己致自己。
要学习实战,套路或单式仅仅是开始,其实也属于实战的基本技能之一,这时候更多是在实战中学习实战,通过双人攻防模拟来强化身体反应和下意识的反应,当然动作技术的精简也要跟上时代的进步,不然你传统武术打传统武术可以,碰到时下与时俱进的现代拳击或搏击还是不行,当然我这是讲的徒手搏击。
大家很多人会说张安邦,长他人之,灭自己威风。我是希望我们自己更强大,师夷长技以制夷,只要捍卫的是中国功夫的荣誉,我觉得其他都可以放一放,弓箭可以换成枪炮,这只是个我个人的比喻,并不完全恰当,因为套路中,尤其是传统武术套路中有很多的精华,需要去伪存真,去繁就简,更重要的是张安邦提倡的与时俱进!
关注张安邦,聊聊武林中的事!也欢迎南京就近的朋友来我工作室喝茶聊天,赚钱养家之余,多交个朋友呗!
武术的套路和招式如果苦练十万遍形成本能反应和发力结构能用于实战吗?
光练武术套路和招式就想参加实战是不行的,必须得经过反复的对打和散打锻炼,掌握了对打和散打的技巧,知道怎么进攻,何时进攻;怎么防御对手的进攻,反击时机的把握。等这些技术技巧都能熟练的掌握了,就可以尝试实战了。
武术的套路和招式如果苦练十万遍形成本能反应和发力结构能用于实战吗?
我知道一个武林前辈的故事,他是习练八极拳的,只练师父教的进步贴山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天天就此一招,几乎没有几个人能顶得住他这么一贴一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