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再谈“联想事件”,但为何感觉前后两次看法表态差距如此之大?
说明胡锡进逐渐认清了国内主流舆论形势,及时修正了自己的观点!
作为公众媒体人的胡锡进,不可否认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独到的见解,以及犀利的言辞笔锋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无论任何人,任何时候最终还是要以社会、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声音为主流,才能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稳定、团结。
胡锡进于11月23日发文,评述事件时,没有什么明显的观点,说好听一点,是观点很中肯,说不好听,是观点很模糊。
而胡于11月30日的发文,则观点明确了许多,他没有再谈联想存在的问题以及柳传志高管们的高薪酬等问题,他用“左”和“右” 这样的观点,劝告人们不要”激进“,要稳定,要稳中求进,明摆的就是批评司马南先生涉嫌言辞激进,涉嫌极左或极右,受到大家的批评。
胡锡进于12月1日的发文,则明显地站在公众的一边,他在文中大谈联想存在的问题,明显批评联想的意味非常明显而浓厚,且明确提出联想高管柳传志高管们的高薪不合理,至此,胡锡进逐渐与社会呼声合拍,趋于一致。
那么,胡锡进再谈“联想事件”,但为何前后两次看法表态差距如此之大?我个人认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胡锡进再谈“联想事件”第一次时,他很任性地发表自己对此事的看法和观点。
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人们对于腐败,对于侵吞国家资产的集团或个人深恶痛绝。联想集团由最初的国营企业,经过一步一步的改制、操作,慢慢变成了中科院控制仅持有20%的股份制型的国际企业,完全脱离了国营企业的性质,造成国有企资产的重大损失,联想与柳传志等高管人员遭到国人的强烈谴责和批评。
此时,司马南先生站在国人一面,大胆揭批联想与柳传志等高管人员的龌龊行径,而就在此时,胡锡进却发文,涉嫌站队联想,为联想、柳传志等高管人物洗白。结果遭到国人的强烈谴责和批评,甚至还有几千人粉丝退出了他的团队。
其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
作为七百余万粉丝、《环球时报》总编辑的胡锡进,其言论与社会呼声契合时,其一言一行可以影响社会舆论,如果与社会舆论不相符合,甚至站在社会舆论的对立面时,难免不受到铺天盖地潮水般民众的批评和强烈谴责。
特别随着争论时间的增长,人们又扒拉出许多涉及胡锡进相关企业与联想集团、与柳传志蛛丝马迹的关系,更是让民众一边倒的支持司马南、批评胡锡进。
作为公众媒体人的胡锡进相信他比谁都更相信这种声音的压力,所以,他审时度势,清醒地认识到社会舆论的声音,于是,马上再发文,阐明自己对此事的看法,阐述在联想事件中自己的观点。
总之,当前社会是一个多元而开放的社会,既允许一个人犯错,更允许他改正错误。一个人有时候因站位不同,或思虑不周全,发表不合于多数人意愿的声音也难免,但是,只要及时予以更正,并逐渐与社会主流民意合拍,就是一个合格的大众媒体人。
胡锡进再谈“联想事件”,但为何感觉前后两次看法表态差距如此之大?
刚看完胡锡进最新的动态,关于联想事件他再次发出三个观点:
1.联想高管的上亿薪资不合理,应该降低调整。
2.公众质疑联想国有资产是否流失很正常,符合逻辑,联想应该直面质疑。
3.联想早已不是偶像企业,成了一个“大而平庸”的企业。
我们再来看看他上一次关于司马南质疑联想多个问题时,他怎么说的:
1.关于股权是否被贱卖?胡锡进说国有资产有没有流失,那是时代的产物,可以不再崇拜联想,但不能声讨联想。
2.关于联想高管上亿薪资?胡锡进说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这样的批评并加以思考。
3.关于国有资产是不是白送给了泰山会?胡锡进说此事如果反过来追究,将会对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造成影响。
——
前后态度到底有多大改变,各位自己看看吧,简直天差地别。
作为专业媒体人,老胡一向严谨,但感觉联想事件的两次表态,让人有点看不懂了。
胡锡进再谈“联想事件”,但为何感觉前后两次看法表态差距如此之大?
老胡这次是清醒了,司马南老师讲的也是民心所向!这是共产主义社会!
胡锡进再谈“联想事件”,但为何感觉前后两次看法表态差距如此之大?
老胡原本就是聪明人,也是很有政治智慧的人。他前面的一次表态产生的影响,他自己肯定已经意识到了。所以,估计正因为如此,才悬崖勒马做出另一方表态。
对他前面第一次的表态,我很认真地看过,毫无疑问,他确实是明显是支持L想、支持杨柳的,而且对司马的观点基本上是不太认同的。
但是,这一次老胡所表达的三个方面的观点,他的思想已经明显发生改变,开始跟司马走向一致。这究竟是因为他的政治智慧起作用了呢,还是因为他有了新的良心发现,目前似乎还未为可知。
L想的问题确实是太多了,实事求是地讲,无论是过去也好,还是现在也好,L想、杨柳的问题都不少。司马的六问都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不能因为L想现在成为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计算机公司,就把过去的一切问题都掩盖掉,这原本也是司马六问的意义所在。
广大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同时,大家也并不是想L想倒闭,而是希望L想越来越好。但是,里面的问题一定要搂清楚、解决好,这样才能更有利于L想的发展。
老胡的新表态,终算是意识到了问题的核心,这对老胡来说确实是一个进步,对司马来说也是一份压力的减轻。甚至对L想和杨柳来说,也不见得就一定是件坏事。
胡锡进再谈“联想事件”,但为何感觉前后两次看法表态差距如此之大?
感觉:可以这么说,胡锡进两次言论态度大变?主要因素有二:一是“中科院”发了相关信息,“联想”完全是靠中科院投资、出人出技术(主要是倪光南)、提供场所等才搞出来的,与柳教父没关系;而柳教父只是在改股中的所作所为,并从中撅取(窃取)了股份权……二是司马南的评论实实在在,以“联想”公布的数据为依据说话,非常理性,很有逻辑性;在这样的场景中,胡锡进只能见风转舵,改变态度;否则,难善其后……
胡锡进再谈“联想事件”,但为何感觉前后两次看法表态差距如此之大?
前一次胡锡进谈联想,我是批评他是糊稀泥,缺少在大是大非面前的认识,这次胡锡进再谈联想,比前一次立场明确,论点也较为客观公正。二次谈联想时间隔并不长,观点却从漠糊走向明确,或也许胡锡进看到了联想问题的本质,才会做了如些大的调整。中国不需要美式资本的联想,而是需要中式资本的华为,让个别富起来已经结束,共同富裕才是社会发展方向,而联想与共同富裕格格不入,必须加以快速整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