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队当文书有什么优势?退伍后有发展前途吗?
有前进一大步的优势,也很有发展前途。
连队文书是协助连长、指导员处理文书类的接收送达,通知、命令的接收、传达,来队人员的接待、上级领导检查接待等各类具体事务的勤务人员。
为什么在部队当文书有优势,且退伍后有发展前途呢?
首先,文书是连队战士中的佼佼者。
连队领导在挑选文书时,肯定会将连队所人人员篦子梳头发一样过几遍,才会选择一个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且秉性、脾气、说话温和、长相俊秀、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等方面优秀的战士来负责,如果选到你,说明你已经属于连队的佼佼者。此后,连队有什么考学、转士官、学技术等之类的事,在综合考虑连里其他优秀的战士外,也会考虑到文书。
其次,文书接触的领导多,受影响也较多,能够约束自己进步,成长较快。
大家都认可环境影响人的道理,而且,更认可你与什么样的接触,你就是怎样在的人的道理,所以,你每天除了与连队的干部、战友接触外,还经常与上级领导接触。这样就决定了你的层次与众不同,领导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必定影响你,你也会受益匪浅,学到许多人生不可多得的经验。
最后,机会往往是给有准备的人。
你能当上文书,说明连队领导认可你,你文化方面高于你身边的其他战友,在连队已经是佼佼者。如果你再有悟性、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将你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通过经常与上级及连队领导干部接触时看到、听到、学到的知识、观点、好习惯等用于约束你自己,你肯定会百尽杆头更进一步。这样肯定会在你的战友中间脱颖而出。
按照辩证法的观点: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你文化程度高,又善于学习,又学到了其他战友所不具备的或不可多得的人生经验,如果你能将这些都用于你的工作、生活,无论将来继续留队转士官或考学,或退伍后以图东山再起,你不优秀都难。
我有一个战友,是1992年入伍的,入伍后,在新训期间,因为他文化水平较高,所以轮到他们连、排、班出节目,办黑板报、写表扬稿等都是由他来完成。
特别是一溜摆放在操场边上十多块文采飞扬,又质朴清新的黑板报,每个到新兵营检查工作的上级领导都要驻足观赏。特别是他的那块黑板报,因内容充实、丰富,板书也刚劲,所以看的人最多,所以,营长也向上级领导介绍他也较多。
其实,他的新训成绩也可以,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因为来自农村,虽然较城市入伍的战友反应迟钝,运动笨拙,但是,他深信“水滴石穿”的道理,只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没有学不会的动作。
这样,新训结束后,他被分配到机关特勤中队,几天后就被选拔到连队文书的岗位上。他在这个岗位上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处理好与连队领导、战友的关系。特别是遇到去上级单位取拿文件、或受队领导指派前往机关协助机关领导干部完成某项工作等,都以极认真的态度,保质保量去完成好,半年下来,就赢得了机关干部的好评。
后来,又率先听到考学、转士官、学技术等方面的消息,他都会有相应的思想准备。但是,他的目标就是考军校,所以,在面专心于本职工作的同时,一面忙里偷闲抓文化课的学习。连队干部看到他这样喜爱学习,也给他提供了许多方便。
无论是社会青年还是部队军人都喜欢枪械,当然他也不例外。1996年连队有一个枪械管理岗的士官名额,因为他在连队时就协助连队领导从事枪械管理工作,所以于当年他经过培训就被优先改选成了枪械管理岗的士官。
他由文书变为枪械管理员,身份变了,但是,两项工作基本没有分开过,他还兼着文书工作。他从事一年军械管理员以来,由于经常检查枪支、保养枪支,又被上级借调校正轻武器等,部队装备的所有枪械都让他来回摆弄了不下几十次,每一种武器他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但是,他仍然觉得还是要考军校,考取军校后就是军官,就是干部,而退伍退役后也是干部身份啊。这样,他私下利用其他战友玩的时间,加强文化课的复习,终于在转士官的第二年又顺利考取了军校,成为一名合格的指挥专业学校的学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