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女人,在老伴去世后,自己过的轻松自在”你怎么看?
66岁的罗阿姨,丈夫才刚刚火化下葬,她就背着小包包,拉着两个
好姐妹出门旅游了,一点也看不出这是一个丈夫刚去世的女人。
她脸上那灿烂的笑容,仿佛是中了头奖,更像学生考试考了第一名般,说不出的轻松愉快。
很多人对她议论纷纷,有人说她薄情,有人说她“缺心眼”,甚至还有人说她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不管别人说什么,罗阿姨已经出发在飞机上了,她对两个好姐妹说“剩下的日子就是我自己的,我想怎么过就怎么过,谁也别想对我指手画脚。”
罗阿姨这算是二婚,之所以是“算”,因为她头婚并没有领结婚证,甚至可以说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做了破坏别人家庭的女人。
听说当时她刚出社会,是某公司办公室里的一名小文员,也许是阅历太少,也许是对他人缺乏防备心,太容易相信他人。
在她22岁时,被一个大叔的甜言蜜语给骗了,不但婚前同居,还未婚生子。
当时,很多人都说她对婚姻太草率了,怎么能随随便便就跟一个认识不到3个月的男人同居呢?
关键是,同居就算了,还未婚生子,甚至连双方父母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把“生米煮成熟饭”了。
而罗阿姨的父母知道女儿的事时,却是罗阿姨在医院生孩子的时候。
因为需要父母照顾自己坐月子,罗阿姨才不得不把自己的事情说出来,而那个时候,她还不知道自己一心一意喜欢着、相信着的男人,根本就没有娶她的打算。
父母知道女儿的事情后,既生气女儿不懂事,更担心女儿会遇人不淑,毕竟,两人连双方的家长都没见过,就已经生孩子了。
另外,从让女儿未婚生子这件事情中,父母就不喜欢这个男人,父母觉得他不是一个负责任的男人。
罗阿姨的母亲甚至私下里骂她,说“如果他真心对你好,又怎么会让你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跟了他?一个真心对你好的男人,他是不会舍得让你吃这样的苦,更不会让你受这份委屈。”
可当时被爱情冲昏头脑的罗阿姨,哪里听得进去父母的话,她还为了维护男友而顶撞父母,甚至还扬言说如果父母不能接纳自己的男友的话,以后她都不回家了。
罗阿姨的话把她的父母的心都伤透了,如果不是心疼女儿,他们不会千里迢迢地赶过来,更不会把家里养的8只鸡都带了过来,只是希望女儿能够好好地坐月子,把身体养好。
可是,不但女儿把自己的到来当作理所当然,连这个还不能算是女婿的男人,对自己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
这让老两口非常纳闷,正常情况下,准女婿不是应该讨好未来老丈人和丈母娘的吗?他怎么一点表示都没有,不但没热情招待,甚至连句客气的话都没有。
不管怎么说,老两口从老家过来帮忙,而且还带了一车的土特产,这份情他总得认,毕竟,那是他的妻儿。
而更让老两口生气的是,这个准女婿太不是“东西”了,自己的老婆孩子还在医院,他却在外面陪别人的孩子过生日,还发朋友圈,仿佛那才是他的孩子似的。
父母看着还在病床上的女儿和那个瘦弱的孩子,一颗心被揪痛,他们怎么都想不明白,自己这个一向非常有主见的女儿,怎么就跟了这么一个男人?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月眨眼就过去了,罗阿姨的儿子满月了。
本来,罗阿姨打算简单地摆两桌酒席就算了,可是,她的男友却要大办一场,把能请到的人都请了,甚至连那些只见过一面、连对方的名字都叫不出来的人,他都请了。
他的原话是:我儿子的满月宴,当然要怎么热闹就怎么来,我受委屈不要紧,可不能让我儿子受到丝毫的委屈。
其实,大家都知道他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可想而知,很多人都没来,空了好几桌。
看着那些空出来的席面,大家都看穿不说穿。
后来,罗阿姨的儿子该上幼儿园了,但是,却还没有上户口,这时候,罗阿姨有点慌了。
因为,每次和男友商量孩子户口的事情时,男友都会找各种借口搪塞她,以前孩子还小还能拖,可孩子马上就3岁了,上户口已经是迫在眉梢了。
就在这紧要关头,罗阿姨家迎来了一个意外之客,正是这个人让她从幻想中醒过来,这个人就是她孩子实际上的爷爷。
可是,爷爷见到她和孩子并没有想象中的热情,甚至还当着孩子的面直接说“我已经有两个孙子了,我不会认这个孙子。”
也是在这一刻,罗阿姨才从老人的口中了解到,那个说已经和老婆离了婚的男人,一直都在欺骗自己,他根本就没有离婚,自己无意之间被动成为“小三”。
到了这时候,罗阿姨才算看清了这个男人的本质,但是,显然已经太迟了,大人可以说分手就分手,可他们之间还有一个孩子。
而罗阿姨做梦都没有想到,到了这个时候,这个男人还在耍赖、推卸责任。
当罗阿姨和他摊牌,让他给儿子出抚养费时,他表面上答应得非常爽快,还让罗阿姨先把协议书拟好,他一定会按协议书上的条款去执行。
但是,在罗阿姨拟好了协议书时,却再也找不到这个男人了。
原来,他已经回了老家了,而且,还是把工作辞掉后,一副不打算再过来的样子,另外,他的通讯电话也被拉黑了。
最让人无语的是,居然还有人拿着男人欠下的借条找到罗阿姨,让罗阿姨还钱。
看着男人留下的烂摊子,罗阿姨欲哭无泪,她只能怪自己识人不清。
后来,为了生存,她只能把儿子留在老家,而她自己则在外赚钱养家、养儿子。
而看着罗阿姨过得这么辛苦,她的父母经常唉声叹气,更是恨女儿不争气。
其实,罗阿姨是父母的老来女,母亲在生她的时候已经49岁了,她的侄子都比她大两岁。
本来,父母就没想过还会怀上孩子,只是,当时,父母还是决定把这个意外到来的孩子生下来,这个孩子就是罗阿姨。
可能因为是老来女,罗阿姨可以说是父母娇宠着长大的,从小到大,除了父母宠着她,两个哥哥更是到哪都带着她。
也许正因如此,才把她像温室里的娇花一样,把一切都理想化,觉得这世上个个都是好人。
吃了这么大的一个亏后,罗阿姨像是一夜之间就长大了,而为了让她不要过得那么辛苦,父母到处为她张罗对象。
而让他们紧张的另一个原因是:孩子正等着上户口。
可是,带着一个孩子改嫁,想要找到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的对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关键是,带着的还是一个男孩,这就加大了难度。
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罗阿姨和现任丈夫认识,这个男人家里做着生意,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唯一不好的是对她的儿子不好,而且,还非常妈宝男,什么都喜欢听父母的话。
当初,罗阿姨会看中他,大部分原因是他家里的条件还算不错,而且,他个人的能力也还行,另外,在谈对象时,他曾保证说一定会对继子好。
正因为有他的保证和他的综合条件,才让罗阿姨选择嫁给他。
婚后罗阿姨才知道,这个男人空有其表,不但缺乏主见,样样都要听父母的,对她也不是很上心,特别是在她和婆婆发生矛盾时,丈夫总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她,让她道歉。
其实,在他们还没结婚,还只是谈对象之前,罗阿姨就看出未来婆婆不太喜欢自己。
还记得第一次见男方父母时,按老家风俗,准婆婆需要给未来儿媳妇红包的,而且,还是有一定的额度范围。
如果低于这个范围的话,个中意思,大家都知道。
而当时,罗阿姨从准婆婆手中接过的这个红包就低于定额的范围,她就知道了准婆婆对自己的态度。
可是,她还是对这个男人抱有幻想,或者说她高估了自己在男人心目中的地位,在婚后她受尽了婆婆给的委屈。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劝她忍一忍,还说她已经是二婚了,还带着孩子,再也不可能找到比这更好的家庭了。
罗阿姨也以为只要她和丈夫之间有了孩子,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可是,现实证明并没有像她所预想的那样发展,当丈夫和婆婆发现她生的是女儿后,他们的脸都拉长了,特别是婆婆,连孩子都不多看一眼就走了。
坐月子时,还是她七十多岁的母亲来照顾她,有好几次,母亲都为女儿偷偷地掉眼泪。
本以为女儿能找到一个好的归宿,谁知却是另一个大坑。
只是,路是自己选的,除了继续走下去,还能怎么办呢?
女儿出生后,罗阿姨为了照顾两个孩子,就辞掉了工作,成了一名真真正正的家庭主妇。
没有了经济来源的她,过的才是真正的苦日子,看尽了婆家人的脸色,特别是给儿子交学费时,丈夫没有好脸色。
而平时更会常常说儿子是“白眼狼”,对他这个继父一点也不好。
可是,只有她知道,儿子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甚至还说过让她带着他离开这个家。
看着儿子,她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尽量避开这对“父子”碰在一起,免得他们互看两生厌。
只是,他们的忍让并没有换来婆家人对自己态度的改善,反而更加不把他们娘仨放在眼里,平时对他们的态度更加恶劣。
而一向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罗阿姨,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在两个孩子都上学后,她一改以前的好说话,变得非常强势,她跟丈夫摊牌说“这个家里只能有一个女主,你看着办吧。”
其实,丈夫和婆家人都不知道的是,罗阿姨经常借口打理生意的便利,偷偷为自己娘儿仨存了一大笔保障金,这笔钱足够支撑他们未来几年的生活。
这就给了她离开的底气。
而她也确实忍无可忍了,忍了这么多年,看着儿子受了这么多委屈,她不想再委屈自己和儿子了。
也许真的是“只要自己站起来,没有人能把你压下去”,变得强势后的罗阿姨,丈夫对她的态度也变了很多,甚至连婆婆也不敢像以前那么随便地对她了。
这时候他们的日子才算过得正常起来,孩子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都说“天有不测风云”,罗阿姨的丈夫在一次聚会回来后,突然晕倒了,送到医院抢救后,医生说病人这是中风,因为送医太晚了,会导致半身瘫痪。
这之后,丈夫去世前的十多年里,都是在床上度过的,他的生活根本无法自理。
罗阿姨对这个生活无法自理的丈夫,并没有太多的同情,只是出于人道,她还是给丈夫请了保姆。
但是,婆婆却不愿意让保姆照顾自己的儿子,她要自己亲自照顾儿子。
可是,婆婆都这个岁数了,能把自己照顾好就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大事了。
而面对婆婆的固执,罗阿姨只能妥协,毕竟,一个母亲要照顾自己的儿子并没有错,只是,为了给婆婆减轻负担,很多时候都是罗阿姨在照顾丈夫。
幸好她的儿子比较懂事,会心疼她,很多时候只要不忙,儿子都会回家照顾这个对他并不上心的继父。
后来,儿子结婚后就搬出去住,而儿子在搬出去之前,就找母亲商量,希望母亲带着妹妹和他一起生活。
可是,罗阿姨还是拒绝了儿子,她对儿子说“这个男人虽然不算好,但是,他起码养大了你,供你读书,让你有一个安稳的家,而且,这些年他也改变了很多,对我们真不算太差了。”
“再说,我们也不能要求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像亲人一样对待我们,这要求太高了,我们要学会知足,还要学会感恩。”
而十多年后,丈夫还是走了,在送走丈夫的这一刻, 罗阿姨觉得自己彻底地解放了,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了。
送走丈夫后,她就迫不及待地约上闺蜜,为自己放一个长假,几年下来,她去过很多地方,比很多老人都要过得自在。
她常说“原来生活可以过得这么美,这么自在,如果早十年发现的话,我肯定比现在还要过得滋润。”
以上就是一个老人在老伴去世后的美好生活,令很多人羡慕不已。
结语:其实,生活中,很多老人都容易被世俗的眼光或生活的碎事缠得无法脱身,哪怕有过很多想要做的事情,或想去的地方,最终也只能停留在想的象层面上。
特别是一些女性朋友,家庭观念非常强,在她们的观念里,一切都是以家为中心,子女长大后就以丈夫为中心。
很少人能够丢下丈夫独自出去狂欢,哪怕是一天也很难做到,特别是家里有一个行动不便的老头的话,她们更是放心不下。
照顾家人和丈夫似乎已经变成了她们下意识的想法和行动,很少有人能做到像文中的罗阿姨那样懂得为自己而活。
以上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两个道理:
一、应该有自己的空间。很多人都习惯了照顾丈夫子女,完全忘了自己,平时有好吃的,第一个念头是给孩子留着,如果遇到好看的风景或好玩的事情时,还会想着:老伴在就好了。
这样一个下意识的习惯,让他们忘了去考虑自己,更忘了自己的感受,这样的人可能会被很多人称赞,但是,他本身却过得很累,甚至很不快乐。
所以,笔者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空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哪怕像文中的罗阿姨一样,偶尔也任性一把,有条件的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毕竟,世界那么大,好风景多的是,哪怕去天安门,看升旗也是好的,或者爬一爬长城,再逛一逛故宫,这辈子也值了。
二、学会与自己相处。记得有人说过“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孤独地来,也孤独地离开,人生这条路,要自己去走完。”
确实,这也正如有些事情只能自己去承担,哪怕最亲的人,也无分担分毫。
而大部分老人都比较害怕孤单,有的老人在独处时会如婴幼儿般,极度地不安,更甚至还会有老人怕黑,晚上不敢上厕所。
这些都是出现在老人身上的一些自然现象,可能很多年轻人都无法理解老人这一种心理,他们会想:明明小时候不断地教育我们说不要怕,怎到老人倒反而害怕起来了?
而这种种现象表明了老人还不懂得该如何与自己相处。
为什么有些老人在家里待不住?还有一些人哪怕不看电视,也要把电视机打开,只是让自己能够听到一些声音,心里就会踏实。
这说明老人的内心不平静,他们急切想要通过外界某些东西来让自己平静下来,可是,往往向外求的东西都是求不到的,只有学会向内求,才有可能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学会与自己相处正是如此,首先要做的就是与自己对话并学会觉察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其实,真正来说,我们需要的东西并不多,而我们的欲望却很多,这也是造成我们不快乐的源头。
只有弄清楚自己内心的想法与需求后,再懂得做取舍,慢慢地,我们的心就会静下来,就会变得有力量,变得不惧怕任何东西。
以上乃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很多老年女人,在老伴去世后,自己过的轻松自在”你怎么看?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阎王爷喊你躲过的人没有,胡姐的丈夫走时像个半大的孩子,瘦的只有骨头架子,胡姐哭是哭了,哭的是自己,命不好啊。
我邻居胡姐姐,今年56 岁,丈夫去世刚好一周年,她丈夫患有胰腺癌,从发现到去世八年多。自确诊之日起,胡姐一步不离全程陪护,尽其所有到处打听买药做治疗,前期陪着去旅游,后三年人卧床了,胡姐更是尽心尽力伺候,明知道总归要走,还是要努力多活一天。
烧完七天纸,胡姐和闺蜜报团云南行,拍了好多漂亮的照片,每张照片都是笑容灿烂。回来后开始跳舞,旅游,拍抖音,每次看她抖音都是加了美颜拍了同款,漂亮到失真,但她喜欢,也沉醉其中。
其实这样也很好,活着时尽心尽力,走了再不想,对死去和活着的人都好。我有个亲戚,两口子关系亲密,丈夫肝癌去世后,她无法忘记,在家里觉得丈夫没离家,她不由自主的和空气对话,后来我帮她找了个工作,出来以后稍微好一点,但是,脸上总有黑气透出来,我们一起照相她的眼珠子是红的。
- 阴阳相隔,走了的走了,活着的活的健康,牵挂是互相的,你心里每时每刻都在放不下,如果真有灵魂,那已经死去的人灵魂也不会安静。
“很多老年女人,在老伴去世后,自己过的轻松自在”你怎么看?
这是不分年龄的。一方去世了,做为相伴一生的妻子肯定会痛苦万分,这是正解。事实上很多女人,包括中老年女性在内在丈夫离去后,反而心情舒畅,身体也比原来好,性格开郎,每天很快乐。
究其原因,这实在是不应该出现的情况。爱情本来是崇高,神圣又美好的,处在爱情中的男人与女人是何等幸福。世界上总会有这样那样做不如意,并不是所有女人的感情生活都是甜蜜的,遇到了渣男,或者是三观不合,从内心与精神世界上完全是两条道跑的车。选择离婚?不是这么容易,太多的牵跘和县体事物困绕着她们,儿子尚小,还有能淹死人的人言可畏,帮她们停下离婚的脚步,选择隐忍,忍受心灵中巨大的痛苦为了儿女,为了所谓的名声坚持这名存实亡的婚姻。此时,她们的心早已伤透和麻木不仁了。
还有一件情况,是女人一生中为了宁,丈夫,为了家庭,为了儿女付出的太多太多,青丝变白发,俏佳人变成老婆婆。而这些忍辱负重的付出并没有得到丈夫的认可,换来的家暴和岐视,相信天下每个女人遇到了这样的丈夫都会寒心。
所以,当丈夫去世后,这些女人没有了家暴虐待,也没有了三观不合带来的精神痛苦,一生的重负得以卸载,心中很轻松,所以,心态变好了,阳光了,愿意参加社会活动与人交流了。身体自然一天天好起来。
她们也崇尚美好热爱生活,希望嫁给一个好的知冷知热的好丈夫,但是命运没有眷顾她们,她们是不幸的。丈夫走了,再不会挨打受骂,也不用一日三餐,缝补浆洗,为琐事忙累,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去生活,随心所欲,快乐一天天。
这样的事实在是不该出现的,可是它偏偏出现。让我们祝愿天下有情人共沐爱河,幸福相伴一生。再不要有这样的事情出现吧。
“很多老年女人,在老伴去世后,自己过的轻松自在”你怎么看?
我认为,持“很多老年女人,在老伴去世后,自己过的轻松自在“看法的人,只看到了问题的表象,并没有看到亊物的本质,有失偏颇。
我是一位独居的丧偶老人,有资格回答题主的问题。
说实在话,平时健身散步时,小区有些中老年人,甚至个别小年轻,都很羡慕我的洒脱淡然。有的甚至当面说,李姐,你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不用操啥心多好。
我笑笑说,你要不要试试一个人的生活。她摇摇头说,放心不下老头和孙子一家老小。
然后顺便拉起了家常,说起了我的过往。她听后说,李姐,原来你的经历这么坎坷,要是我早就撑不下去了,真不容易。平时,只看到你潇洒自在,哪知道你遭这么多罪。
爱过知情深,醉过知酒浓。失去丈夫的那一刻,做妻子的悲痛欲绝,生不如死,甚至想自杀殉情,没有经历过的人,怎能知道她们当时的痛,又怎知她们这些年如何度过岁月的煎熬。在男人眼中,女人似水似草,柔柔弱弱,被称为小女人。但正是不起眼的小女人,挑起了家庭重担,为母坚韧坚强。
我青春丧偶,当时孩子只有二岁多。从殡仪馆出来的一刹那,失去了知觉。醒来时躺在急救室的无影灯下,不会说话。这样的情况,后来还发生过一次。
在处理他的后亊过程中,又遇父亲病故,诸亊叠加,终于精神体力不支,再次休克,送医救治,一下子住了四个月医院。
住院期间,孩子还小,没有丈夫父母家人陪伴,一个人瞅着点滴,扎着吊针提着吊瓶上厕所。回血了,让护士重扎,怕点滴打完睡着了,就跟护士学习拨针。学会面对,学会坚强。
出院了,提看药下乡办案,不是我觉悟有多高,而是哪个时代的精神,讲的就是奉献。
以我的工作、年龄,结婚再嫁丝毫不成问题。但是,孩子还小,再婚后继父是否会真心相待,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是否有影响,一切都很难说。
再说,我和丈夫自由谈恋,相知相爱。做人要有良心,不能丈夫刚走,自己就只顾自己,扔下他的家人不管,这有违我做人的道德底线。
何况,我幼年丧母,尝过受虐待的味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受过的罪决不能在孩子身上重演。
面对家破人亡,虽然悲痛,只好把眼泪往肚里咽。在工作的同时,既担负起抚养孩子的义务,又承担起照顾娘家、婆家双方老人的责任。
一个女性,要兼顾工作、孩子,还要照顾双方老人,这其中的艰难无助和无奈,没有经历过的人,有谁知道个中滋味。她难道不知道轻松自在,幸福快乐吗!几十年过去了,孩子已经长大,双方老人已经作古,我已夕阳西下。辛苦了一辈子,一切也该放下。走出阴影,珍惜拥有,轻松自在,活在当下,这就是我的回答。
各位朋友,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欢迎关注,欢迎讨论留言。
“很多老年女人,在老伴去世后,自己过的轻松自在”你怎么看?
关注情感话题,说说我的看法。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左右不了。但“有些老年女人,在老伴去世以后,自己过的轻松自在”,我认为这也是正常现象。你想啊,人的寿命就那么长,无论早走晚走最后都得走。我倒觉得,先走的有老伴亲自料理、有老伴送一程,反倒还是挺幸福的呢!
在几十年的共同生活中,两个人在一起恩恩爱爱也好,吵吵闹闹也罢,但毕竟磕磕绊绊地走过来了。无论是谁先走,剩下的肯定是很悲伤的。大多时候,想起的都是先走那个人的好处。即使原来很怨恨的事,此时也都彻底原谅了。之后的日子,就得靠自己一个人去面对了。
很多老年夫妻,一旦剩下一个人的时候,好像一下子就明白了似的。也舍得吃了、舍得穿了、舍得花钱玩了。因为她或他都觉得,人生真是无常。今天晚上把鞋脱下来,明早能不能穿上谁都不知道。干脆,看开一点、潇洒一点、乐乐呵呵地过好余下的日子。这可能就是别人说的“轻松自在”吧?
最后要说的是:老年朋友,趁咱两个人都在的时候,就“轻松自在”地活吧。不要等到走了一个的时候,才想起改变活法。从今天开始,咱真该好好地为自己活一回了。
(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老年女人,在老伴去世后,自己过的轻松自在”你怎么看?
谢邀回答!很多老年女人,在老伴去世后,自己过得轻松自在,不符合现实,有失偏颇,不能以点代面。女人的苦,男人不清楚,女人的心,慈祥针,女人的泪,男人看不见。城里退休的女人,在丧偶以后还可以独立,除了照顾孙子还得当孙子呢,自己不给自己一个微笑,沮丧给谁看啊,城里丧偶的老年女人见多识广,想得开,看得透,有保障有依靠,大多数都能过的轻松自在。
农村丧偶的老年女人大部都没有退休工资,儿女都有负担,有压力。很多老年女人在老伴去世后都想再嫁,都想再找一个有退休工资的老伴,最低也要有个生活保障。我在农村,我最清楚了,岁数大了的女人失去劳动能力,不想给儿女添累罪,无奈的选择。也有自持其力的人,因人而异吧。
希望所有的老年女人和老年男人,在老伴去世后,都能过的轻松自在。时代在发展,人的认识在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好转,缩小城乡差距,让丧偶的老年女人或老年男人都能安度晚年。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愿所有的老年人都过的轻松自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