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女儿的家庭和有儿子的家庭,吃饭真的有区别吗?

重男轻女,一个对女子不公平的思想,从古至今,一直都有。尤其,在农村,更为严重。生儿子,才能传宗接代,生女儿,迟早要嫁出去,是别人家的,是泼出去的水。那么,欢迎围观今天的主题,农村有女儿的家庭和有儿子的家庭,吃饭真的有区别吗?答案是,以前真的有区别,如今,有的地方没有区别,有的地方依旧有区别。具体的区别,如下;

第一,有女儿的家庭,吃饭看婆婆颜色;有儿子的家庭,吃饭优先。

我妈是农村人,嫁的老公也是农村人。因为,我妈妈生我是女儿,所以,被嫌弃了。我妈说,她婆家的人,看我一眼是女儿,就头也不回的走了,把我扔在医院和我妈一起。我妈妈伤心,自己回家后,坐月子也没有做,吃饭都是最后吃的。于是,很伤心的把我带回外婆家,让我外婆抚养我了。而别人是有儿子的家庭,他的母亲就是最先吃饭的,婆婆煮好了,先端去和儿媳吃,儿媳吃饱了,吃不下了,他们家里才去吃的。

第二,如今,一部分,有儿子和有女儿的家庭,吃饭都没区别了;

我农村的二舅,小舅他们老婆给他们都是生女儿,而且,还是两胎都是女儿。生第二胎发现还是女儿的时候,确实开始有些失落。不是不喜欢女儿,而是更多的怕被别人说闲话,在农村,没生儿子总会让别人看不起的样子。不过,后面我舅舅他们都女儿都很好,我外婆对我舅妈们也很好。

虽然,在农村条件有限,可还是会去山上抓一些野味给儿媳做月子,去河里钓鱼给舅妈们补补身子。平时我们家里吃饭,也是大家围在桌子一起吃饭的,并没有分什么先后,也没有谁可以吃肉谁不可以吃肉的区别哦!

第三,有女儿的家庭,女人不上桌子吃饭,有儿子的家庭,女人可以和儿子一起入座吃饭;

在一些思想比较落后的农村家庭,目前,还是有一部分人吃饭是有区别的;就说我初中女同学家里吧。有次,他们家请客,我去他们家吃饭,他们上菜是先给客厅的男人的那桌上的,而我们这些女孩子和我同学的母亲,被安排在客厅边上的一个小孩子用的桌子。并且是等那些男人的桌子的菜都长齐了,才轮到我们女的这边上菜。他们男人的菜有7.8样,有肉有汤,菜比较少;而我们女的这桌就4.5个菜,并且是3菜2汤一荤。

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家庭,因为,平时去同学家吃饭的次数也少,我们家也不这样。后来,我回家,偷偷告诉我外婆,我外婆才说,你同学和她母亲命不好,嫁了那样的家庭,又连续生了3个女儿

她母亲那会都快40岁了,而我目前才三十几。而同学隔壁邻居的的母亲,是连续生2个儿子,厉害的狠,他们家吃饭,儿子的母亲可以和儿子一起入座上桌子吃饭。不过,也是先喂完儿子吃饱,母亲才能吃。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你们那边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吗?你们又结婚了吗?是生女儿还是儿子?在家里的地位有没有什么不一样?

感谢围观,期待转发,评论和关注一下,觉得生儿生女都是宝贝,更愿意是女儿的我,大恩不言谢啦!

农村有女儿的家庭和有儿子的家庭,吃饭真的有区别吗?

以前重男轻女,儿子劳动力强,要挑担,要生儿子,传宗接代,没有机械化靠手工劳动,做出来的,总的来说喜欢儿子,吃苦吃甜跟着儿子!

现在现代化时代,农村有女儿的家庭和有儿子的家庭去别不大,吃饭真的有区别吗?旧社会来说,要儿子,养儿防老,老思想,现在用不着了,都是机械化了,不用手工劳动,不用挑担,都机械化男女都会做,跟儿子,跟女儿吃饭没有什么去别了!

只有有些父母重男轻女的想法和做法不对,给儿子省些节约为儿子,女儿这里吃了不心痛,吃了儿子的东西怕心痛,吃了女儿的东西不心痛,这也只有极少数的父母!大多数父母都心痛自己的儿子女儿的,吃女儿,儿子饭没有区别,缺钱问儿子拿,要钱靠儿子,照顾靠女儿!

现实社会养儿子吃苦头,买房,买车,养女儿吃满头!

农村有女儿家庭,有儿子家庭吃饭有区别吗?养儿子吃苦果,养女儿吃平果!

农村有女儿的家庭和有儿子的家庭,吃饭真的有区别吗?

其实儿女都没啥大的区别,而区别都是来自自身,养了女儿当然要注重自身形象,说话的语气,教育的方式等等,不然为什么对儿子的说法叫,养儿,而对女儿来说叫,育女,,,吃饭时,是儿子的家庭要严肃一些,也讨厌老爸喝酒,,,儿子也许希里胡涂一吃了事就走开了,因为你平时对儿各方面都要粗鲁一些,或者,,,有女儿的家庭吃饭时则会怡然化一些,女儿会给摆上碗筷然后会问你喝点酒不,饭后也会收拾碗筷卓子,,,因为你育的是女儿你不会很粗暴更不会骂粗话。反正我!个人觉得,女儿对父母的衣,食,住行都会比儿子细致入微得多。

农村有女儿的家庭和有儿子的家庭,吃饭真的有区别吗?

要看人的心态了,我们村有一家两个儿子的,也有两个女儿的,两个儿子的,是省吃俭用,什么都舍不得吃,肉都很少吃过的,衣服都是捡别人家的旧衣服,真的是到了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地步,因为孩子上学要花钱,买房娶媳妇要花钱。日子过的是相当苦的。有一家有两个女儿的,吃的很好的,平时肉都没断过,冰箱里啥时候都是有肉的,肉可以说是天天吃,衣服买的也很多,女儿一来就给买了很多的衣服,穿的可好了,女人天天在家打个麻将,日子过的别提多舒服了。不过也有几个女儿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所以说要看人看不看的开了,所以说要看人怎么个活法的。

农村有女儿的家庭和有儿子的家庭,吃饭真的有区别吗?

农村对于儿女在养育方面是有区别的,过去有、现在还有。咱就以我的成长经历,从作为儿子被优待和现在以父亲身份来对待子女的真实感受来回答这个问题。

当年作为儿子我是幸运的。

我出生在农业社的那个年代,儿子是封建社会流传下延续香火的“后人”及农业合作社中能以“全劳”来养家糊口的双重身份。

当然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待遇就不一样。我在家庭中是“第二碗饭”,父亲是头碗饭,依次才是母亲、姐姐和妹妹。有好吃的,第一份是我的,通常的汤面条我的那份往往是多捞几筷子,以父母的思想我将是肩负未来承接父亲养家的重任,常有念叨说∶他是儿子,正在长身体,以后要凭体力养家。女子娃,好呆饿不着就行了。

不但在吃的方面,在上学的问题上也是不一样。姐姐和妹妹天资聪颖,学习也很刻苦,学习成绩比我强过百倍。在她们都刚读完初中被强行辍学,用父母的话讲∶女娃念书没用,会写名子就行了。对于她们放学后总是除了割草、拉土粪,根本不让写作业,而对我则是不停的督促写字学习。

现在我还会问到姐妹对父母过去的偏心恨吗?她们都会说∶那就是命运,过去人的思想都很守旧,咱父母也是常人,也不能例外。我到现在总有愧疚,一直在心里为她们感到不公平。

我为人父,同样会对子女在生活上不同对待。

“儿要穷养,女要富养”是我对子女的不同态度,当然这些只是在生活方面的不同对待。

男孩子生性坚强,能经受住锻炼。在吃饭穿衣上就应该苛刻一些,要让其明白好的生活条件必须要经过努力才能赢得。轻易的让他满足会对未来造成懒惰思想,以后会不思进取,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终将会被淹没。

对于男孩子穷养还可以让他们在生活上学会克制,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在他们未来走上社会后的人生规划、知恩图报及独力生活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

男孩子适合在逆境中成长,在风雨中磨练才会出“利器”,顽强的毅力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他在人生旅途中的制胜法宝。

我对儿子如同“仇人”,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女孩子生性懦弱,情感上也相对脆弱。同时好吃爱打扮是所有女孩子的共性。我对儿女在生活上都是尽量满足她们,本身吃饭就挑剔,好爱在穿着上攀比,作父母的也不能为此而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包括我儿子也经常给我提意见∶偏爱“小棉袄”、冷落了“皮大衣”,对妹妹总是柔声细语的,对他总是冷言冷语的训斥。

这话我承认,对儿子给他是有好心而不给好脸,被他的误解但愿其成年后能明白父亲的一片苦心吧。

在农村父辈们的“偏心”有着其历史背景,这里没有报怨他们的意思。而现在我们的“偏心”是激励孩子们在人生路上走出辉煌。是时代发展中的观念转变,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

农村有女儿的家庭和有儿子的家庭,吃饭真的有区别吗?

重男轻女家庭多的是。男孩吃好些,女孩吃差点。我小的时候我母亲就是这样对待我和哥哥的,好的东西全部留给哥哥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