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时候在农村晚上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是70后,小时候没有电视看,更没有手机玩,所以小伙伴们就只有在一起做各种小游戏。

白天的游戏很多的,女孩子们会踢毽子,跳蝇,跳房,男孩子们跳皮一些,自然是干一些跳皮的事,上树掏鸟蛋,下水捉鱼虾,时不时的还去女孩子那是捣乱一下,在女孩子的骂声中,洋洋得意的跑了。

到了晚上,有的小游戏就做不了了,自然又有别的小游戏,比如坐在一起吹牛,大围成一圈,每个人表演自己的拿手小节目,当然,最受大家喜欢的是捉迷藏。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一次捉迷藏了。有一年夏天,天气干旱,父母亲有时候晚上也要去给秧苗放水,这时候我就一个人在家了。

有一天天黑后,父母吃过晚饭,又去给秧苗放水了。我也和小伙伴们在村里的大院坝上玩耍,大家先是玩了表演小节目,后来实在没有表演的了,就玩捉迷藏。

轮到我藏的时候,我藏在了一个非常隐秘的地方,他们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我,过了好久,听他们在外面喊:xx,你岀来吧,我们不玩了,要回家了。

我以为他们找不到我,故意这样喊,好叫我岀来。于是我藏在那里一动不动,任他们叫喊。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竟然迷迷糊糊的睡着了。等到我醒来的时候,也不知什么时候了,我来到大院坝里,没有一个人在这里,一只老鼠从我面前跑过,我吓得大叫一声,刚好又听到了一只猫头鹰吓人的叫声,我吓得蹲在地上,哭了起来。

正当我吓得不知所措的时候,隔壁的一个爷爷从外面放水回来,他见了我问我怎么一个人在这里,我把情况说了,他就带我去他家,和他孙子一起睡,然后又岀去找我父母,直到第二天睡醒,我父亲才来接我回去。

美好的童年,再也回不去了,留下的只是永恒的回忆。

还记得小时候晚上玩的游戏吗?

以前小时候在农村晚上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六十年代,我们小的时侯,一到晚上,几个小伙伴,就聚集在一起,夜幕下玩骑马〈骑在同伴肩膀上),我骑在同伴的膀子上,同伴扛着我使劲地跑。有时候我也上同伴“骑”着走。跑着跑着,一会儿的功夫就满头大汗。高兴的合不拢嘴。回想起我的童年也很有趣。

以前小时候在农村晚上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小时候农村没有电,有月亮的夜晚,感觉天地是那么亮堂。大人们三五成群坐在街门口,聊着家长里短、外面的世界;我们小孩子聚在街上,借着明晃晃的月亮地儿,玩捉迷藏、看瓜园、跳房子的游戏。

“十七十八,黄昏摸瞎”,每月过了农历十五,月亮出来的越来越晚,我们最喜欢的事就是串门,同龄女孩在一起打扑克、纺棉花、学绣花……有时候也围坐在炕沿上,在如豆的煤油灯橘黄色的灯影下,听爷奶、爹娘讲那过去的故事。

以前小时候在农村晚上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谢谢邀请。小时候在农村晚上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感觉?

说到小时候,每个人可能记忆里都是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只可惜,我的这种快乐的时光只是在父亲去世前。也就是说从六、七岁到十一岁这段时间。

那时候哥哥还没结婚,在铁路工程队上工作,两个姐姐一个己经结婚,另一个在农场工作,家境还算是不错的。

记得每年夏季晚上,村头老槐树下,同村的父老乡亲总是在这里乘凉聊天拉家常。村里还有位姓丁的邻居,因为爱看书有见识,人们都称他为“丁秀才”,他也在常乘凉时为邻居讲故事。那时候其它的小伙伴们总是在周围或做游戏,或嘻戏打闹,而我却只愿听他讲故事。像《三国演义》《梁山伯祝英台》,《封神演义》,《狸猫换太孑》,《大八义》,《小八义》等等。那时我几乎天天晚上都去听故事。至到后来一邻居要听《金瓶梅》,他不让我听,让我去和小伙伴们玩去。见我赖着不肯走,又吓唬道,这故事有鬼怪,专门晚上抓不听话的小孩。我只好怏怏不乐地回家。后来自已读书了,才明白那位“秀才”的用心。至今想起来那位讲故事人,还难以忘怀。

以前小时候在农村晚上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听老人说“鬼”👻的故事太多,一到晚上基本不敢出门,而且家家户户都是煤油灯或者一根蜡烛,那时候没有电灯,三个字怕、怕、怕[捂脸]

以前小时候在农村晚上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感觉就是“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因为乡村比较空旷,也很宁静,所以晚上的星空就显得分外的明亮和美丽!

70年代初,我出生在梅州一个乡镇的农村家庭。

那时,家里还没有通电,当然也就没有电视机和各种电器了。每家每户都是靠点的洋油灯来照明的。(也称煤油灯)

那时的洋油可是很金贵的,都要省着来用。有时读书读得晚一点了,妈妈都会说 : “别看啦,等会儿又没有洋油了,早点睡吧!”

一到晚上,在没有月亮的夜晚,屋外都是黑漆漆的一片。

每当天晴气朗的夜晚,都会听到屋前屋后清晰而又响亮的蟋蟀🦗鸣叫声,和青蛙🐸等一大帮小动物的大合唱,此起彼落,一唱一和!有时听着,会让人觉得烦躁,恨不得把它们捉来狠揍一顿,好让它们赶紧闭嘴!

碰上月朗星稀的夜晚,有时我们几个小毛孩也会出去撒撒野,玩过痛快!

打着手电筒在土丘上找蟋蟀,在池塘边上或者田埂上抓青蛙,在晒谷场上追逐打闹,反正是有玩不完和玩不厌的节目……

其实小时候最让我怀恋的,是跟父母和姐姐们在一起度过的那无数个夜晚 ……

那时,每到夏天天气晴朗的夜晚,我们吃完晚饭后,我都会和姐姐拿一张席子出来,铺在门前的地板上,再去端来三张木板凳子,一张给大姐,一张给二姐,中间那张放一盏灯,给两个姐姐做作业和读书用。

因为那时候还没有风扇,夏天在房间里是很闷热的,所以晚上一般都会带一把扇子出来乘凉,享受自然风,比呆在房里舒服多了。

父母则会端来两张椅子,坐在姐姐们读书的另一边,边照看我们边聊天。

而我呢,那时候是最开心最悠闲的了! 四仰八叉地往凉席上一躺,自在地翻来滚去,一会侧耳听听姐姐们读书,一会儿指着天空中的星星问父母 : 三颗星星连在一起的是什么星?七颗星星连在一起的又是什么星?那颗最大最亮的又是什么星?反正就是指着天空中的星星问过不停,高兴得像个叽叽喳喳的小鸟。

而母亲也会耐心地在为我一一解答: 三颗星连在一起的是扁担星。还有牛郎星也是三颗星连在一起的,母亲说,中间那颗又大又亮的是牛郎,两边的是他挑着的两个箩筐装着他们的两个孩子。中间的是银河,而银河对面那颗又大又亮的就是织女星了。七颗星星连在一起的是北斗七星……

而我有时躺得无聊,就会枕着双手认真地倾听两个姐姐的诵读和谈话,那时姐姐读的好多课文,等她们背熟时,我也听得差不多都背熟了!

这也许就是我读小学时,为什么成绩那么好的原因吧!因为那时我都还没有读书,可好多的课文我都已经背熟了,这不等于先预习了课文吗?

因为大姐比我大六岁,二姐也比我大四岁,那时农村的孩子读书都读得晚,一般都是九岁到十岁才开始上学。所以,大姐读小学时,我都还没有开始读书呢。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晚上,我正躺在席子上悠闲地享受着我的幸福时光,突然听到大姐对二姐说,我来考考你: “一张桌,四个角,锯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二姐不假思索地答: 还剩三个角。

大姐说: 错!还剩五个角。

二姐疑惑地说: 四个角减去一个角,不是还剩下三个角吗?哪里来的五个角?

只听大姐说: 是锯去一个角,不是减去一个角!不信你过来看。大姐拿起笔来就在纸上画给二姐看,我也好奇地凑过去看,果然,那个角给锯掉后,在锯掉的地方又出现了两个角。所以,加上原有的那三个角,就成了五个角了!

原来这道题是大姐前两天数学考试的其中一条试题,而大姐答的也是“三个角”。后来试卷发下来后,听了老师的讲解,才明白过来的。

说来也巧,当我读三年级时,有一次到别的学校去竞试,数学的试卷上赫然就出现了这道试题,不用说,我当然是答对了!

在夏天的夜晚,我也经常会依在母亲的腿边,双手抱着她的双腿,把头搁在她的腿上,边享受着她的爱抚,边享受着她扇子挥动所带来的清凉……

分开“单干”那时,我刚开始上学不久,应该是一、二年级吧。

碰上家里收庄稼的日子,晚上就要帮忙干活了。

摘花生啊,脱稻谷啊,摘番薯啊,穿烟叶啊,刮木薯皮啊,这些晚上都是要帮忙做的,作业只能先放一边了!

尽管以前的生活艰苦,可因为有了姐姐们的陪同,又有了父母的疼爱,所以现在每当想起,我的心里还是会有很多的眷恋和怀念……

也许我怀念的不是那时候的生活,我怀念的是那时两个姐姐朗朗的读书声;我怀念的是母亲的爱抚和臂弯;我怀念的是我那无忧无虑的童年吧!

(好奇怪,我有四个哥哥,可我小时候夏晚的记忆里却没有一丁点哥哥们的影子。他们那时候究竟都干嘛去了?[思考])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