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叛逆孩子应保持怎样的心态?

孩子的叛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叛逆期,那么这个孩子的未来,很可能是为人马首是瞻,唯唯诺诺,很难担当大任,也不可能成为领军人物,在叛逆期,如果不加以引导,有很容易走向极端,过于放纵则可能危害社会,管的太严,有可能开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影响与父母的关系,也可能变得懦弱。那么怎样做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首先,消除代沟,这个时候,你是孩子的朋友,不是他的父母,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里,知道他们想什么,,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兴趣,比如陪孩子走出家门,看看外面的世界,让孩子为自己举办生日宴会,这个时候,只要孩子不做出格的事情,切勿事事都来干预,该放手的一定放手,用心聆听孩子的倾诉,不要随便打断孩子的谈话,哪怕是你不感兴趣的话题,也要很高兴的听下去,只有这样,你才会得到孩子的尊重 从而接受你的建议。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叛逆期而健康的发展。

对待叛逆孩子应保持怎样的心态?

很多父母逢人就会抱怨:我家的孩子太不听话了,老是动不动就发脾气,管不住。其实,不要认为孩子故意与你作对,在这背后隐藏着孩子渴望你理解、渴望你尊重的深层原因。

1.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情绪变化

孩子的烦恼并不仅仅是针对零用钱、衣服或者是课外书,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当孩子真正得到理解和尊重之后,他的一切消极、叛逆的情绪都会消失。

例如,当孩子考砸了,有的父母劈头盖脸地就会训斥孩子:“怎么回事?你怎么又不及格?隔壁家圆圆怎么考得比你好?还说想去游乐园,考试都不及格,取消!”

让我们来看看明智的家长是怎么做的:

男孩考砸了,回到家后,他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晚饭后,爸爸妈妈什么也没说。男孩实在坐不住了,他心想:难道是爸爸妈妈没有发现我的成绩单?于是,他悄悄地来到客厅,发现在他的成绩单旁边,爸爸妈妈给他留了一张便条。

儿子:爸爸妈妈知道你这次没有考好,但是你不要难过,也不必紧张,爸爸妈妈不会骂你。因为爸爸妈妈相信你肯定不会放弃努力的,所以,在下次考试时,我们不要求你考得多么好的成绩,只要下次比这次的成绩前进一点点,我们就会很满意。

落款是:永远都支持你的爸爸妈妈。

读了爸爸妈妈的便条之后,这个小男子汉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我是轻易不流泪的,但我被爸爸妈妈的理解和尊重感动得流泪了。在拿着成绩单进家门的那一刻,我都做好了与父母吵架的准备。但现在我知道了,那是没有必要的,我的父母是天底下最好的父母!

2.让孩子自由发泄

如果孩子在学校里受了什么委屈或者误解,父母在面对孩子表现出的悲伤或软弱时,一定不要呵斥,应该让孩子尽情地发泄心中的郁闷。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应该及时安慰孩子,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孩子的情绪,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呢?

可以让孩子养小动物,孩子受了委屈时,当他不愿意向父母倾诉时,可以鼓励他们对着小动物倾诉。

为孩子准备一个沙袋,当孩子有消极情绪时,允许他们对着沙袋发泄自己的情绪。

鼓励孩子靠跑步、做运动等发泄情绪。

这些都是帮助孩子发泄情绪的好方法,但最重要的一点仍然是,父母要理解和认同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自由表达悲伤和软弱。

3.培养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

能让孩子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这里推荐一个聪明家长的做法:

在我们家,有一个约定:任何一个人情绪激动时都不允许说话,如果感觉到情绪实在不能控制时,就大声地喊“皙停”,然后用其他的方法去发泄情绪,比如做做深呼吸、到另一个房间里去安静一会儿、出去散散步、打打篮球等。

当然,当有人大喊“暂停”之后,家庭的其他成员决不要去问他原因,而是等他情绪稳定了,由他自己告诉大家,他情绪变化的原因。

自从有了这个约定之后,我们爱发脾气的儿子从来没有情绪失控过。

仔细想想,这个方法妙就妙在,它允许孩子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同时又通过恰当的方式把这种负面情绪发泄出去。所以,如果你家的孩子自控能力特别差,或者情绪起伏不定,建议家长们试试这个方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