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E伦镍8号的交易作废,青山集团到底是赢了,还是亏大了?

本人是期货小白,只知道青山集团是我们国家的镍王,此次外国资本做空青山期货,LME伦镍8号的交易作废,青山集团到底是赢了,还是亏大了?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青山都必然亏,而且亏大了。

首先理解镍

镍(读音:nie,第四声)

属于一种硬而有延伸性的金属材料,具有抗腐蚀性和高度抛光。

在制造不锈钢等需要耐腐蚀以及高度抛光的材料中需要添加该金属,在航天工业材料中应用广泛,我们平时使用的硬币里也含有该金属。

除此外,镍还是用来制造电池,而且镍电池比锂电池更环保,因此镍在高端制造业中具有非常高的战略地位。

其次了解空单是什么意思。

空单指的是,当投资者觉得镍的价格未来会下跌,所以趁镍价格高的时候,赶紧卖出合约。

说白了就是趁镍的价位高,和别人签出售合同,等镍的价格下跌后再从市场上购买低价的镍来履行合同。

在这里要注意一定,当合约完成后价格是锁定的,价格青山和别人签订的价格是2万美元一吨,那么无论市场价格是涨了还是跌了对方都会按2万美元一吨的价格来支付,青山按合约数量来交付。

为什么说青山必亏

最大的问题出在青山没有货,青山要完成交付就必须从市场上采购货来完成交付。

但目前市场上镍的价格已经涨到10万美元一吨,这意味着青山每购买方交割一吨镍就会亏损8万美元(在假设青山合约出售价格是2万美元一吨的前提下。)

所以只要市场上镍的价格高于青山出售合约时的价格,青山都必然亏。

有人也许会问,现在有国储和金川借给青山,那么青山是不是不亏了?

就算国储和金川借贷给青山,青山一样会亏,只不过亏给国储和金川而已。

因为现在镍的市场价格这样高,国储和金川不可能以低于2万美元一吨的价格借货给青山,青山必须要支付一个国储和金川都接受的价格。

所以借货虽然可以反杀嘉能可,让嘉能和逼空青山的计划落后,但青山仍然需要为此付出代价。

青山最大的败笔是什么?

青山最大的败笔是做了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

青山是全球最大的镍生产企业没有,但是伦敦交易所里交易的镍是纯镍,青山自己生产的不是纯镍,由此他生产能力再强也拿不出足够的纯镍来履行合约。

当然,这个问题跟国际政治有关,只要是俄罗斯被制裁,俄罗斯的纯镍无法在伦敦交易所里进行交易,由于造成市场上的纯镍出现供应缺口,导致价格上涨。

假如俄罗斯没有被制裁,在镍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肯定会刺激俄罗斯加大生产马力,到时候镍的供应量过多价格肯定就会下来。

嘉能可正抓住了俄罗斯被踢出交易这个窗口大力炒高镍的价格,导致青山陷入被动。

有人怀疑有内鬼使坏,这纯属是胡说吧。

青山长期做空套保,这个是人人皆知的事情,需要什么内鬼?

青山是仗着自己是全球最大的镍生产企业,有实力决定镍的价格,所以长期做空。

在全球镍供应正常的情况下,青山是不会吃亏的,他的确有一定的能力掌控全球镍价格的起伏,只不过在全球供应链出现问题的时候把他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最后总结:

只要市场上镍的价格高于青山出售合约上的价格,青山都会亏,他都需要付出真金白银从市场上购买镍来完成交割。

当然了,市场上镍的价格越高,他则亏的越多,如今就算交易所对镍价格的涨幅做出限制,只要价格仍然高于合约价格,他仍然是亏的,只不过是亏多亏少的问题。

唯一能让青山不亏的方法就是青山自己能够生产足够的纯镍来进行交付,因为青山自己生产的纯镍的价格,肯定会低于他出售合约中的价格。这时候不管市场镍的价格是多少,他都会赚。

LME伦镍8号的交易作废,青山集团到底是赢了,还是亏大了?

青山集团赢了!

根据现有消息,青山集团已经调配到足够的镍板现货进行交割,这样一来,青山集团在这次逼空大战中,基本上就算是赢了,更不会像原来很多人想象的损失几十亿上百亿美元那样惨重了。

青山集团作为全球镍业巨头之一,本来在伦敦交易所开空仓做套期保值交易,也没有太大的问题,而且仓位相对于青山集团自己的产量来说,大概有20万吨左右,相对于青山集团75万吨左右的产能来说,大概也不算太多。而且价格也比较合适,青山集团大概镍产品成本一吨在1万美元左右,而卖空价格大概是2万美元一吨。

但是唯一有点瑕疵的是,青山集团自己生产的产品是用于下游生产的高冰镍,而伦敦交易所交割使用的是镍板或者镍豆,也就是纯镍。

本来,这个瑕疵也是不会对青山集团有啥太大威胁的,毕竟青山集团作为全球镍业大佬,对于镍现货的价格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这样实际上对于期货市场也是可能产生一定影响的,而可能很多潜在对手也都忌惮青山集团有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和较强的镍价话语权,轻易也是不敢针对青山集团做出逼空的决策的。

但是近日好巧不巧,俄乌局势变化,俄罗斯遭遇制裁以后,镍也被禁止出口了,这样一来,欧洲市场镍矿供需可能就紧张了。而青山集团这个本来不是问题的瑕疵一下子就被放大了,这个时候,一些别有用心的国际游资可能就感觉像鲨鱼闻到了味一样,可能是算准了青山集团没有这么多的现货镍可以交割,于是就扑了过来,几天之内,伦镍的价格两个交易日就暴涨了248%,一下子涨到了10万美元,这样一来,青山集团就遭遇了逼空,如果空单到期以后,如果不能交割现货,那么显然就只能在市场对冲多单,多单空单对冲之后,那么青山可能就损失大了。

但是青山集团毕竟是全球镍业巨头,在这个紧急关头,显然不会轻易放弃,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已经调配到了充足的镍板现货进行交割,这样一来,青山集团基本上毫发无损,全身而退,大赚一笔走了,但是对于多方逼空资金来说,如果是真的交割现货,可能就轮到逼空资金傻眼了。

这些国际游资,可能本来就是想在金融市场利用别人失误赚大钱的,本来可能都是高息拆借的钱,并不想要镍金属板材。如果交割以后,这些镍金属板还要找地方库存保管,还要占压巨额资金,还要想方设法高价卖出去,这些事情显然都是相当麻烦的事情了。

因此,总体上来说,青山集团这次赢了!青山被逼空以后,调配到了充足的镍板现货进行交割,那么青山集团总体上就是赢了!青山集团一吨镍大概赚到了1万美元,即使是调配镍板需要一定的成本,但是青山集团依然是赚了很多了。

LME伦镍8号的交易作废,青山集团到底是赢了,还是亏大了?

跟大家讲个故事。

先把原理说一下。镍本来正常价是2万元一吨,小青觉得会降价到1.5万元一吨。那么小青建了一张合约,数量是10万吨,按现在的价钱算这张合约就值20亿。到了交接那天,假如市场价降到了1.5万元,小青在市场上买10万吨货只需要15亿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小青用15亿就能完成20亿的合约,赚了5亿。但是如果交接那天涨到了3万元每吨,小青在市场上要10万吨的货物就得花30亿元了。那小青完成这20亿的合约就得花30亿,就会亏10亿。现在小青觉得会降价,降价赚钱的叫作空方,小嘉觉得会涨价,涨价赚钱的叫作多方。原理说完,我们说说故事细节:

第一阶段:小青觉得会降价,就搞了个10万吨,市场价2万/吨的合约在市场上叫卖。小嘉觉得会涨价,就接了这个合约,交接日小青是卖家,小嘉是买方。

第二阶段:大毛与小乌打架,开市场的小伦说这市场以后不接受大毛家的产品进入了。而小青与小嘉的合约就是要小伦的市场上完成的,这就意味着市场上镍会缺货,一定会涨价。所以小嘉直接买入了大量的合约,导致市场上对镍的需求激增,货少了,需求又大了,所以镍直接涨翻天了,涨到了10万元每吨。如果交接日还是这个价格,小青买10万吨货就得花100亿!也就是小青完成20亿的合约得花100个亿!得亏80亿!而小嘉就只需要20亿就能拿到10万吨的货物,转手卖出,即使到时从10万降价到7万,也能赚50亿。又能赚钱,又能把小青搞破产。十分得意。

第三阶段,小青肯定是亏不起这个数字的,危机关头,小储就跟小青说,你不是要10万吨货吗?我借你,而且不算钱,晚点还我就行。小青问:我要的可是10万吨啊,你有这么多吗?小储说:我也没多少,20万吨到120万吨的样子吧。小青:…

小青就打算借小储的货完成合约。

第四阶段:小嘉听说小青真能搞到10万吨,而且后面还有个绝对的大户支持,不敢真的去完成这个合约。因为按市场价也就1.5万元每吨,之所以会涨价,是因为小伦把大毛的货踢出了市场,而自己又大量收购合约导致的货物短时间稀缺,这才涨的价。如果小储带着20万吨货下场,别说维持现在的高价,就是想吃光这20万吨货小嘉也做不到。因为小嘉想继续维持市场镍的稀缺,就必然要买下突然多出来20万吨流通货。而现在买得按现在市场价买,也就是200亿!不然价格必然下跌。如果合约完成:小储卖出20万吨给小嘉,借10万吨给小青,得到200亿元。小青,欠小储10万吨货,转手卖给小嘉,按合约完成了20亿的交易。小嘉,花了200亿买小储的20万吨货,花20亿收购小青手上的10万吨货完成原来的合约。这还不算为炒高价钱收购的其他合约,也就是说小嘉至少得花220亿元买到30万吨货,还有其他或许不需要实物交割的合约。而小嘉肯定是做不到的,即使真的硬扛,吃下这30万吨货,面对有120万吨储备力的小储,也维持不了这高价。小储还能去跟大毛买补充,小储跟大毛做生意不是在小伦市场做的,所以管不了小储与大毛。这就导致镍的价钱一定会下降,而且一定会降到原本预期的1.5以下。假如降到1万元每吨。小嘉要处理掉手上那30万吨只能卖出30亿。那小嘉就会亏170亿!小青这时再去买回10万吨还小储就可以了,小储有需要还能补充自己的储备。小嘉这就不干了,真要这么搞,自己绝对破产,小伦也急了,真要这样,市场大户与好哥们倒了可不行。就出个公告,今天的交易数据作废,市场暂时停了,晚点再开市。现在小伦,小嘉,小青,小储应该在开会谈判中。

这个事件,小青贪心想搞外快赚一笔,没想到被人算计了一把;小伦不讲武德,踢大毛,停市场,小青被欺负不说话,小嘉受伤就急眼了;小嘉就是针对小青做的局,没想到对面有个大boss;小储就是自己家的熊孩子贪玩捣蛋被人算计,家长出手震慑所有人。

小青:做空方青山集团

小嘉:做多方瑞士嘉能可

小伦:伦敦期货交易所

小储:国储局。

以上数据不一定与实际情况一样,只是方便理解计算随意定的数字。看懂过程发展原理就知道后续情况变了又会发展成怎样,谁亏谁赚也就比较直观了。

其实期货市场一般不会实物交割的,都是合约交易,交割日按当时市场价算,赚与赔直接用账号算就OK了。这次是嘉能可做太过,直接把正常价2万干到10万/吨。如果直接账号结算,青山要花:10万/吨×10万吨=100亿,花100亿去完成当初20亿的合约,亏损80亿,没几个企业受得了。青山想着那我不如直接实物交割算了,或许国储出手会有一定代价,但与80亿相比,都不值一提了。而且期货到了实物交割地步,无论别人怎么样,做多方必然是亏的。你想想真的实物交割完,嘉能可手上就有20万吨的实物。他怎么处理?他又不是冶炼厂,自己用不了,只能卖给冶炼厂。这次价格炒这么高,是因为青山搞了个20万吨的空单,嘉能可去狙击炒高的。按正常情况下青山还预测是下跌的,那这次事件后还会有人炒高价吗?不跌回原来2万/吨,嘉能可都要烧高香了。而且他的是实物啊,一定得卖出去,你觉得他能卖给谁,能吃掉20万吨这个量级的世界也没几个。国储与青山就是其中两个,回购之时价格又会是怎样的感人肺腑呢?看看重新开市时放出的消息吧。现在还不好说结果如何。

嘉能和: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得意]

青山:…[泣不成声]

国储:孩子,试试我这把。[奸笑]

嘉能和:…[震惊]

青山:[泪奔]

*************分割线************

3月11日更新

这两天都在看相关消息,也综合了别人的分析。首先,本人是个绝对外行,不是专业做期货的,所有所写都是看别人分析总结出来的个人理解。所以如果有错误的请斧正。有一点我觉得很奇怪的,在分析谁赚谁亏的问题上,说青山亏的很多都是金融界的博主,但是看其分析明显有很大的漏洞,至少是说服不了我的。相信看过我文章的都不会认为小嘉会赚。业界人的分析说服不了我这外行人,而我这外行人都能点出其不合理的漏洞。是因为我太蠢看不懂那些业内人士的分析呢?还是这些业内人士在故意装傻带节奏呢?大家伙可以留意下这些人的分析,用我文章的内容去反驳下,看看他们怎么回答。结合青山这次就是一瞬间的漏洞就被抓住了,伦所可以直接关闭,欧洲金属什么会的回应,还有国内这些业内人士的故意装傻带风气,可能这次事件不是简单的多空方博弈,而是一次精心的围猎。但愿只是我想太多了。[微笑]

后面补充个套保的概念,方便大家伙理解为啥小青要搞个20万吨的空单,也方便大家理解为啥我会觉得这是次精心围猎。到底事实是怎样,就看大家怎么理解了。

LME伦镍8号的交易作废,青山集团到底是赢了,还是亏大了?

青山现在已经是小赢了,对比昨天来说,是大胜,当然大胜当中少不了国家队的帮忙。国储大胜!国储出20吨镍交割。现在是LME和做多资金荒了,拿8万美金买一吨镍自己血亏。所以不得已才拔网线,宣布8号交易作废。8号作废,7号的镍还有6w美金一吨。所以接下来大概率是协商解决了

LME伦镍8号的交易作废,青山集团到底是赢了,还是亏大了?

这次结果,国家是最大的赢家,青山小赢,其它全输。首先,国家有大量现货可以交割,成本价不足万美金每吨的价格卖十万美金每吨,货可以替青山交,钱肯定也提青山收了,青山难关过关,但也别想赚钱,再说国外其它多空双方,空头交不出货,破产,多头花天价接货,破产,交易所脸面信誉客户全丢,也输。

LME伦镍8号的交易作废,青山集团到底是赢了,还是亏大了?

现在说的都是传言,没有可信度。但是从交易所改规则来看,肯定是对外国交易商不利了,他们才会去改规则。要是他们赚了,赚大了,他们肯定不会改规则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