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表示要和美国共同解决对伊制裁相关问题,什么意思?
表示要和美国共同解决对伊朗制裁相关问题的是发言来自伊朗议长拉里贾尼!
但是伊朗议会马上要重新选举了,已经担任了十几年伊朗议长的拉里贾尼有不可能不会再次竞选下一任的议长之位,所以拉里贾尼的发言并不一定能代表伊朗的态度。
拉里贾尼在伊朗内部属于保守派,但是他与大多数保守派不同,属于进步的保守派。
伊朗的势力分为保守派与改革派,像拉里贾尼这样的“进步保守派”其实也就是中间,但是伊朗中间派力量并不是很大。
伊朗议长拉里贾尼发表要和美国共同解决对伊朗制裁的相关问题,其实就是想与美国进行接触,通过接触谈判来暂时缓解伊朗目前所面临的危机。
从从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对伊朗发动经济制裁以来,伊朗无论在内部还是在外部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也可以说目前是伊朗被制裁以来最脆弱的时候。
内部危机
主要是经济危机,由于受到美国制裁,伊朗的经济并不好,前段时间提油价还引发了骚乱,虽然现在骚乱大体上平息,但是再次发生骚乱的潜在可能性很高。
外部危机由两个:
第一个是
美、伊之间的争端已经波及伊拉克,导致伊拉克亲伊朗的势力被其他伊拉克势力挤压,伊拉克骚乱继续下去必将会削弱伊拉克亲伊朗势力的力量。
简单的说,如果伊拉克亲伊朗的力量削弱,那么伊朗在于美国对抗中就失去了来自伊拉克的助力。
说句不好听的,一旦伊拉克境内亲伊朗势力在伊拉克的政治影响力下降,那么不但有可能让伊朗与叙利亚的陆路通道被关闭,还会让伊朗的经济受到进一步的封锁。
第二个是
最近法国外长说,介于伊朗终止履行部分核协议内容,威胁要启动核协议内争端解决机制。
启动这个机制都伊朗影响是不利的。
根据当初多方签署的核协议中解决争端的机制就让到联合国投票解决。这个投票的内容就是对是否解除对伊朗经济制裁进行投票。
如果联合国投票通过对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制裁,那么各国就解除对伊朗的制裁。假如投票不通过那么伊朗就会继续受到经济制裁。
不过重点要说明的是,现在伊朗受到的经济制裁只是美国单方面制裁,美国利用金融霸权强制别国对伊朗进行的制裁。
但是如果启东核协议内争端解决机制,一旦在联合国进行投票无法获得通过的话,那么伊朗受到的是联合国的制裁。
伊朗目前没有受到联合国制裁,只是美国强下的制裁,所以伊朗不想去联合国投票。
因为就算在联合国里投票通过了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制裁,美国也不会理会联合国的决议,继续单方面利用霸权维持目前对伊朗的经济制裁。
如果万一投票不通过,那么伊朗就由被美国制裁变成了被联合国制裁。
显然!无论那一种结果,绕来绕去伊朗都自然会受到制裁,只不过被美国单方制裁与被联合国制裁的性质上存在差别。
在这三个对伊朗不利因素的作用下,伊朗的确有必要对美国放下身段,试图缓和一下与美国的关系,就算最后无法彻底解决双方矛盾,起码也能缓一口气。
伊朗表示要和美国共同解决对伊制裁相关问题,什么意思?
伊朗议会议长拉里贾尼12月1日在德黑兰表示,伊朗一贯坚持与美国共同解决美方对伊朗制裁相关问题的“政治意愿”,美国应与伊朗共同解决制裁相关问题。这是拉里贾尼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的,他还说,美伊共同解决相关问题的大门没有关闭。他敦促美国放弃对伊朗采取全面制裁的极限施压政策,“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这的确是伊朗方面出现的一个新动向。而且,这次发出声音的是伊朗议会议长,而不是我们熟知的政府机构部门。甚至鲁哈尼总统等,也没有出来重申一遍这个最新意思,令人有些意外。从议长先生的讲话可见,态度和缓,语调平静,不是原来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具有比较强的相互沟通妥协的意味。因此可以说,伊朗方面已经在考虑对美国的新策略了。
伊朗刚刚经历过黑色的十一月。因为汽油价格上涨,加上内部别有用心人的挑唆,全国上下曾经掀起很大一波暴乱。应该说,好不容易镇压下去了,也抓住了一些背后黑手,局势可控。但今后的路子怎么走,也的确引起他们各方反思。应该说,外因只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内部存在的问题,则是自身出现如此剧烈动荡的根本原因。美国和对于伊朗敌对的势力再如何施展妖术,那也要伊朗人自己上了魔道才能有效果。否则,不信则无,无论美国还是以色列如何鼓劲、喊叫,人家不信那一套,照样什么也没有。这就是真理!所以暴乱能够掀起来,还是伊朗自己出现了问题,让人家有了可趁之机。
伊朗根源性问题,仍然是民生问题。在美国强力制裁、极限施压下,加上自己偏重军工、防务产业的开发建设,肯定要对伊朗国内的生活消费领域,造成很大困境。大家的生活都谈不上好!在鲁哈尼等政府中的温和务实派领导下,伊朗政府是想走出一条缓和与美国目前紧张关系的道路。但是,伊朗内的强硬派,却对与美国谈判解决问题抱着深深怀疑态度,几次瓦解了鲁哈尼政府采取的行动。甚至在他们已经到了美国参加联合国会议,还要亲自由最高领袖发令,不得和美国人接触。这样,使双方可能的会谈成为泡影。当然,强硬派也有很多理由,如美国不可信,而伊朗自身在宗教领袖领导下越来越强大。甚至提出谈判条件,只能是取消全部制裁,重新回到伊核协议中来。相当于美国承认失败,向伊朗投降。实际上,这样的条件就毫无意义了。它都投降了,还有谈的必要吗?谈什么呢?谈如何像当初美国被扣海军人员,跪在甲板上吗?一个既荒唐,又好笑的玩笑条件了。
但当这次伊朗暴乱发生后,伊朗统治者近距离看到自己人民内心的怒火。仅仅不多的物价上涨,就会激起他们那么强烈的怨恨,不是需要反思吗!在暴乱被镇压下后,仅过去不多几天。伊朗议会领导人发出这样的声音,带有想和美国进行实质交流的意思,这是确定无疑了。而发出声音是议会,不是政府也说明,鲁哈尼政府的温和派并不愿意再充当被捉弄的角色。既然你们认为我们不行,那么就由你们自己来号召吧!大概是这个意思。也可能哈梅内伊考虑政府和神职强硬派矛盾的关系,特意安排议会出来“调停”。也不排除下步由议会出头,来和美国相关机构沟通,进行相关的前期准备。
当然这些需要美国方面的回应了。突然换了面孔,也换了些人,美国应该感到很奇怪。也可能感到不适应,现在并没有反应,毕竟双方高度不信任,很难说到底能不能形成互相沟通的情形。但可以说,下步已经被破坏的美伊会谈的前景,还是光明起来。
伊朗表示要和美国共同解决对伊制裁相关问题,什么意思?
拉里贾尼议长的这种“政治意愿”与精神领袖、政府的主张并不矛盾,也确实是伊朗那两方一惯的,与美国共同解决对伊制裁的明确立场,哈梅内伊几个月前表示的:“只要美国同意解除对伊制裁,伊朗就愿意与美国谈判”,更早些鲁哈尼的“只要美国懂得尊重,伊朗就可以与其谈判”,他们都愿意和美国共同解决对伊制裁问题,也都是同一种“政治意愿”。
这三方的政治意愿,就是美国尊重契约精神回到《伊核协议》框架内,共同解决对伊制裁问题,这种意愿是在《伊核协议》生效后,美国不遵守这份安理会框架协议规定的,解除对伊制裁的条款约定,不履行自己在协议内的承诺,并未解除对伊制裁的情况下就一直坚持的政治意愿和立场,至今一直没变。其实伊朗的政治意愿就是要求美国尊重契约精神,回到《伊核协议》框架内,伊朗再与美国谈判,共同解决美国的伊制裁问题,共同遵守协议。
而美国极力主张和伊朗谈判的目标,却是在自己已经退出《伊核协议》条件下,与伊朗重启伊朗核问题的谈判,也就是说废除目前这份,正被美国以外的各放遵守履行的《伊核协议》,让此前因协议生效而被暂停执行的,安理会四项对伊制裁决议恢复效力,迫使伊朗同意接受美国捆死伊朗的条件,协议还有没有都无所谓了,被美国彻底制服任美国摆布宰割。其实美真正想要的是在伊朗脖子上套上绞索,任美国予取予求,拿下他的石油出口控制权,垄断世界石油供应市场,讹诈世界经济。
美伊双方所谓的谈判主张,要谈的根本就不是一种东西,政治意愿——追求的目标完全是正相反的两码事,拉里贾尼的这次“政治意愿”表述,跟哈梅内伊、鲁哈尼的立场其实还是高度一致。但他发布这种政治意愿立场,所依据的自身处境却大不相同,其所隐含的态度、底气也有很大不同。6月20号之前,卡尔扎伊、鲁哈尼的那两次所依靠的,仅仅是他们站在道义基础上,有正义力量支持的立场宣誓;
而拉里贾尼这次的立场表述,依靠的却是在6月20号美伊较量中,伊方不容置疑的胜利,引出的一连串胜利,由此使伊朗对美国占据明显有利优势地位,使美国的对伊政策无可奈何,庞大消耗的美国军事部署却无所作为徒非钱粮的条件下,向对手开出条件的放话——这种政治意愿就是伊朗的谈判条件,就摆在这,你美国如果为了改变这种被架在火上烧烤的处境,想跟我谈就先接受我的条件 ,共同解决对伊制裁问题。不同意这个条件就拉倒,咱们就接着耗,看谁先瘪茄子!
伊朗表示要和美国共同解决对伊制裁相关问题,什么意思?
伊朗表示要和美国共同解决美芳对伊制裁的相关问题,这是什么意思呢?伊朗的意思其实非常明显,那就是它压力现在有点大,继续扛下去有点累,所以伊朗政府希望能够和美国共同解决对伊制裁的问题。伊朗的态度终于出现了软化,这是美国一直在等待的局面。
伊朗议会议长阿里·拉贾尼12月1号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表示,伊朗一贯坚持和美国共同解决美方对伊制裁相关问题的“政治意愿”。另外拉贾尼还强调,伊朗和美国政治对话的大门一直都敞开,希望美国放弃对伊朗实施全面制裁的极限施压做法。“全面制裁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拉贾尼当天的讲话内容很简单,没有太多的套路也没有对美国提出太多的批评,然而这其中却隐含着非常重要的信息,拉贾尼的讲话或许预示着美伊关系僵局的打破。
伊朗政府最新表态核心的点在于,它首次将美国放弃对伊朗的全面制裁置于解决问题之后。此前伊朗政府一直强调说,美国解除对伊朗的所有制裁是对话的前提,然而这次拉贾尼却说“美国对伊朗的全面制裁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也就是说伊朗政府更加在意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美国的制裁,美方的制裁不应该阻碍问题的解决。另外此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一再强硬表示说美国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国家,所以伊朗不会和美国进行对话,这次伊朗政府却放话说伊朗和美国政治对话的大门一直敞开,可见伊朗政府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伊朗政府的态度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如此大的转变呢?答案想必大家都已经猜到,这跟上个月伊朗国内发生的大规模民众抗议示威活动存在很大的关系。今年11月15号,伊朗政府迫于财政压力而上调国内汽油价格并且减少汽油配给,这直接导致伊朗民众走上街头进行抗议示威。为了平息国内的抗议示威活动,伊朗政府甚至不惜给全国断网5天,而断网又直接给伊朗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更让伊朗当局意识到危机感的是,一些抗议群众直接把矛头对准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精神领袖的画像都被民众给烧毁,这样的情况估计让伊朗高层心头透着阵阵凉意。(伊朗国内民众抗议示威现场)
尽管目前伊朗的局势已经被当局给平息了下去,但是上个月的全国性抗议示威活动显然也让伊朗政府意识到,如果民众没有了面包,那政府怎么宣传都是没有用的。一次骚乱可以被平息下去,但是如果经济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新的抗议示威活动随时有可能再次爆发。而且随着美国制裁时间的延长,伊朗政府的财政状况肯定会进一步恶化,未来伊朗政府的压力必然会越来越大,如此看来和美国进行对话就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在伊朗国内发生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的时候李姓先生就曾预料到伊朗政府此后可能会向美国做出妥协让步,目前的局面正是美国所希望看到的,美国和伊朗之间的接触肯定会逐步展开,或许几个月之后美伊两国的代表就能够一起坐在一张谈判桌前。
伊朗表示要和美国共同解决对伊制裁相关问题,什么意思?
要明白伊朗为何这样表述?背后是什么?未来如何发展?
补充几点:
1.伊朗的到了某大国尊重并与俄罗斯合力支撑的确认,才有了底气,再次强调可以跟美国谈。
2.伊朗从一开始就是因为美国退出才有被迫开始降低对“伊核协议”的承诺,关键是提高铀浓缩丰度后,用于民用核反应堆,而且是俄罗斯承包工程,这就有了继续跟美国都下去的底气,反正可以用石油换技术,让俄罗斯和某大国继续与伊朗自己紧密团结在一起。
3.美国也不是没有行动,之前不给太多利益情况下,时间久了,就跟庞氏骗局没太大区别了!画的饼子很大,但时间长了,大家都得吃饭啊!
4.美日韩的“东亚小北约”,日韩印澳的“东方北约”,美印的“印泰战略”……美国很着急,日韩掐架,日本拿印度当前置(RECP两国都缓签),土耳其在美俄之间找平衡……伊朗控制阿富汗影响阿富汗,让美国欲罢不能,无法撤军,叙利亚战场美国想夺取话语权很难很难!
这就是现实,伊朗当年跟美国斗,铀浓缩丰度到达19.25%,现在还早!但,伊朗主动示好,探虚实味道更浓!
伊朗表示要和美国共同解决对伊制裁相关问题,什么意思?
伊朗与美国在对待战争的问题上是一致的,双方都不希望兵戎相见。美国是不太希望与伊朗开战,因为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已经让美国“流血又花钱”,美国在未来已经不可能再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区域战争,不仅在资金方面,兵力方面也不允许美国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了,例如现在越来紧张的美国航母。
而在伊朗方面,伊朗的军事实力不能对美国构成致命的威胁,虽然伊朗可以攻击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但是这些远离美国本土的军事基地并不是美国的主力。伊朗攻击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最多就是断美国一“指”,而伤不到美国的根本,而自身的损失可能不可估量。
既然两国打不起来,那么谈判就成为可能,也可能谈判就是唯一一种解决双方争端的方式。正是由于双方知道这一点,不管是伊朗攻击美国的无人侦察机,还是美国接连释放对伊朗“友好”的信息,这都是为日后两国的谈判争取主动权,同时在国际上营造有利于自己的氛围。但美国为了让伊朗回到谈判桌前,除了动用直接军事攻击外,美国尝试了经济制裁等一系列封锁、孤立和围堵伊朗的行动。
不过美国的制裁伊朗并没有让伊朗屈服,反而让伊朗国内更加具有凝聚力,让伊朗对美国的示好表现的更为强硬。因为在美国提出谈判的前提是美国对伊朗施加的制裁及围堵并不会撤销,这种谈判是不对等的,这让伊朗认为美国的谈判没有诚意,再加上美国公然撕毁与伊朗等国签署的伊核协议,让伊朗对美国的信誉充满怀疑。
但是随着美国对伊朗封锁及围堵,尤其是禁止伊朗的石油出口后,伊朗的经济开始出现问题。当伊朗经济出现问题后,与之直接相关的就是伊朗民众的生活水平开始直线下降。随着接连几次示威行动都被伊朗政府控制,但是从提升油价,减少或者暂停对伊朗民众的资金补贴等都透露出美国经济围堵伊朗的策略正在慢慢有效果。虽然这次示威行动有美国CIA的影子,但是也不能否认伊朗国内的经济环境已经开始快速恶化了,伊朗政府在缺乏石油出口的情况下,政府财政正在恶化。
正是在这一压力的推动下,伊朗开始与美国探讨解除经济制裁,或者解决美国经济制裁的原因。但这是否是伊朗的缓兵之计,仍然不得而知。因为伊朗明白,伊朗越求着美国谈判,美国也会提高会谈的价码,这样谈判是不可能促成的,也就是说伊朗议会议长阿里·拉里贾尼表态可能是伊朗安抚国内不满情绪的举措!
因此,不管是伊朗终于抵挡不住美国的压力,还是伊朗应对国内危机的一种举措,伊朗希望与美国谈判也是一种好的开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