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中的“无为”真的可以“无为”吗?

无为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但是老子所要说的无为,并不是真的“无为”。

老子所表达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承托”的意思,只不过老子所在的时代词汇量并没有那么丰富,所以只能用无为来表达。

老子书中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是老子时代,由于表述的词汇有限,所以在书的开头先说了这么一句话。

意思的是“我要表达的道,和道路有点相似,但又不是这个道,我想命名的东西,很复杂,我无法为想命名的东西,找到一个更贴切的名字,来把他的核心表达出来。”

正确理解道德经的第一句话,你在读道德经的时候,才能在思维上接近老子的层次。

老子就是怕大家读他著作的时候,会严重偏离他的思想,所以在开头就写下了这句话,给所有读他著作的人先打了预防针。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做,根据老子追溯万物本源的思维,我认为老子的“无为”是“承托”的意思。

要了解这个思想,就么久首先要跟随老子思维的步伐。

老子是追寻天道的人,什么天道?

支撑和调配物质以任何形成存以及运动的神秘力量就是天道。

我对这个问题其实也陷入和老子一样的矛盾,我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这种神秘的力量。

我只能用反问的方式来跟你解释。

比如说,是什么力量在维持物质的出现?

说物质可能比较复杂,那么再简单一点。

什么时候力量维持一个物体成为正方形?

物质所表现出来存在的视角存在状态分为:正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圆形等等。

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物质在视觉中以这种形态出现,而且阻止维持这种形态比较稳定。是什么力量让他长期保持这种稳定形态。

我的理解所,所有存在的物质周围都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挤成某一个形态出现在人的视觉之中。

所以维持物质出现的力量,维持物质形态的力量,维持物质某种特性的力量,维持物质运动的力量,维持物质与物相互作用的力量,就叫道。

老子形容这种力量跟水类似,非常具有柔性,类似水的性质,具有不争性。

从这个角度来讲,任何物质都具有一个“刚烈性”,而这种神秘的力量一直让着这种物质的刚烈性。犹如太极一样,你强任你强,当你刚烈的余力消耗完了,物质形态的延伸就到达了终点,而这种力量就包围着这个时候物质延伸形成的最终形态,把阻止的形态最终确定下去。

这种力量也可以理解为反物质力量,这种力量维持物质出现是因为,物质内部所产生的对外扩张力,与这种力量施加着物质的挤压里相互平衡。

老子无为的意思从力学方面来讲就是平衡,当物质的刚性的余力没有耗尽的时候,你就一直退,退到物质对外延伸力完全耗尽,那么物质就没有力量再继续折腾,只能定性在这个状态下。

无为的意思其实就是“不争”,不与任何具有刚性的力量针锋相对进行碰撞,让他自我把所有力量耗尽,当他耗尽所有力量时,他自然逃不出我的掌心。

学过巴西柔术锁技的人,很容易明白这个道理,巴西柔术锁技体现的就是这种思想。

当然了,老子的无为说的是治国之道,在治国方面不能使用“不争”来形容,而是用“承托”来形容。

所谓的“承”就是承受与承担,托就支持与支撑。

老百姓做事你不要去阻止他,不要干涉他,让百姓自己折腾。

但是让百姓自己去折腾,做为管理者并不是不问不顾的,只不过不言行身教,不指责不干涉而已。

百姓如果要做的事情是错误的,你也不要去阻止,干涉他,与纠正他。

百姓他要做一件事,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你要允许他实施他自己认为可行的想法。他只有自己实施过,他自己才会知道他的想法是否可行,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对自己在这方面的想法死心。

如果你在他实施前去阻止他,那么他会认为你妨碍了在做伟大的事,这样一来管理者就会和百姓之间产生直接冲突。

更可怕的是,你对他的阻止,并不能彻底打消他在这方面的想法,相反的百姓会对这个事情耿耿于怀,甚至他在这方面的想法会越来越激烈,更激烈。你越阻止那么你和百姓之间的矛盾就越尖锐。

一旦管理者和百姓矛盾很尖锐的时候,那么就是国家不安宁的时候。

所以老子要让统治者,允许百姓去做错误的事,让百姓在事不可为的错误中得到教训,这样一来百姓就能够做到自我纠正,并且还避难了和管理者发生直接冲突。

但是管理者,要做好承担百姓做错误事情的所带来的后果与损失,所以承也叫承受和承担。

百姓自己犯了错误,管理帮百姓承担这个错误所带来的后果与损失,那么管理和百姓之间相处的不是更融洽。有这样的管理者,百姓会不爱戴吗?

而且百姓所做的事情,得出的结果并不一定的错的,所以管理者要学会冒风险让百姓去犯一些错误。

但是老子时代,科技水平落后,百姓再怎么犯错误,也不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最多不是拿一亩田去种草,用泥巴盖一座房子,或者放火烧个山。

但是现在不行啊,随便污染点水资源,都会让大量人死亡的,所以管理者心理素质再好也不敢什么错误都敢让百姓去犯。

以上是百姓要做错误事情的时候,管理者的反应,那么百姓要做正确事情的时候,管理者怎么办呢?

其实就死很简单嘛,百姓要做的事情,如果管理者认为是正确的,不但允许他做,还大力的支持他做,并且还给资源支撑他做下去。

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的,只不过是让管理者,不干涉百姓,让百姓自己顺着自己的心思去做事,让百姓自己学会探索,学会进步。

当所有百姓都学会探索,在实践中获得进步的时候,社会文明自然进步,国家自然进步。

千万不要百老子无为思想看作是让所有都过野人生活,如果让所有人都过野人生活,那么老子何必费心思教你治国,大家都过野人生活了,需要国家吗?

老子的无为思想不被统治者接受是正常的,毕竟国与国之间是竞争关系,而且还相互较战,没有那么多条件与时间允许百姓去犯错误。

为了保护国家,战胜对手,统治者直接剥夺了百姓自行尝试和探索的权力,直接被统治要求做“正确的事”。

所以百姓和统治者矛盾的出现与积累就在这里,当矛盾积累的非常深的时候,双方之间自然就变的对立。

由于现实中,统治者无法不干涉百姓,由此这种社会矛盾永远无法消除,而人类社会也在这种畸形的社会形态中一致发展到今天。

上位为了应对这种社会矛盾,所以衍生出了很多权谋之术,人也就是从此刻开始变的不单纯的。

从老子思想看如今的社会,你就会知道,老子的思想是多么的超凡脱俗。老子的思想也只有在一个没有外部竞争的模式下有能进行。

但是如今人心经过几千年权谋之术的侵蚀,人已经很难变回当初单纯的模样了,所以老子的无为思想只能仰望。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真的可以“无为”吗?

【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北苑:南岸风

“无为”是老子《道德经》论道述法的一根筋,筋连天地、感化人心,貌似无为,实为无常。《道德经》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意:自然常常无事可为,却又无事不为。老子认为自然看上去很平常,每天可见,好像没有什么事会发生;然而自然都似乎又无所不为,你想不到什么事会发生。

人,做为自然的一部分,也同天地一样,人的生死看上去很平常,每天可见,来的来,去的去,好像身边没什么事可发生;然而人的生死又似乎很不平常,身边的人和事,每时每刻都不一样。似乎人又无所不为,你根本不知道下一刻,什么事会发生,该来的来,该去的去,无为而为,自然而然。

人,就如一棵树。种子播种在土地里,无声无息,破土而出,沐风淋雨,阳春白雪,茁壮成苗,化苗成树。肧胎孕育在母体内,无声无息,破胎而出,吸乳呼气,风雨兼程,化胚成人。一样的规律,一样的道法,只是形态不同罢了。天地人合,自然之道,无为而治。道法自然,自然而然。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同寻常的人,处事的风格、言行举止与寻常人,看上去没什么两样,似乎也没做过什么,一种“无为”的样子,无声无息,然而其不动声色,无为处事,却教化了身边的人,故被人尊敬,称其为圣。老子以圣人“无为”说,自省自鉴,自然道法而法道自然。

人,就如一扇叶,看似无根无须,长于树梢,沐浴春秋,餐风露雨,品味夏冬,烈日寒雪,春绿冬枯,随风飘落,化土为泥。整个生命历程,无声无息,无为而处,无言而教。吸着二氧化碳,吐出一树新氧,无为而立,氧化人心。春来柔嫩无比,冬去沧桑满茎,生没带来什么,枯没带走什么。

社会,亦如树与叶,看似无为无治,似乎身边的人和事很寻常,来的来,去的去,无声无息,无言无语,不动声色间更陈换新、改朝换代……。雷电风雨处,血染江山;风花雪月时,歌舞升平。无为乎,有为乎?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有为可法,法道自然。故顺应自然道法,而后自然法道。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为者,无畏。无畏自然道法,而行有为之事,必败。执者,无谓。无谓自然法道,而执有为之政,必失。无畏自然,行逆道法之事,无视自然规律,近利妄为,破坏自然,荼毒生灵者,必败。无谓百姓,行逆百姓之治,无视百姓饥苦,近攻妄想,杀戮争战,脱离群众者,必失。

无为而治,无声无息,不动声色,怀民天下,德仁之治,众望。有为而治,风暴电闪,大动干戈,弃民不顾,德仁之损,众毙。故天下之事,多起于暴政苛杂,无视民生。自然之事,多起于无畏生态,无视生机。自然毁,有为之士毁之。自然灭,无为之道灭之。道法自然,自然而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图文原创,欢迎点评🙏)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真的可以“无为”吗?

理解老子的“无为”思想,不能单独从无为的字面上去揣摩它的含义,应该结合“为”,即有为,去辩证地认识。无为与有为是为的阴阳二面,过激的不为与不足的不为,和过激的有为与不足的有为,都是不可取的,无为和有为相互作用、影响,相承发展,阴阳平衡,以保持事物运动发展的常态,打破了这种常态就会出问题。比如文明社会发展,过激了,就会打破生态平衡。再比如,经济发展,强调房地产的重要,强调金融产业,强调稳定社会、民心而减缓农产品价格提高速度等,这些都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平稳发展的。(首)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真的可以“无为”吗?

凡物”约束而不干预“,即可践行”无为“思想。

约束可居无为之事,

不干预可行不言之教。

此文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你的点赞、关注,是一种鼓励!!!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真的可以“无为”吗?

“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其自然,不要刻意人为干预。比如世界是多边的,你就不能用单边的思想甚至武力,强求单边零和。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真的可以“无为”吗?

道家的思想核心,就是天人合一,达到与万物并生,与天地齐一同寿。天,在人的感觉中,是天空,包据日月,风雨,雷电,水火,大地,……似乎没有像人一样的意识,以为它没有作为,无为,其实,在这无为的前提下,它无声无息地给了我们的阳光雨露空气,不求我们对它的报答,,使我们与万物获得了生机,所谓天道至公无私,与其无私,所以:成其私,我们与万物的存在和成长,正是天l的私,这个私,就是天在无为中造成的无所不为,有为!

可见,道家思想的无为,不是真无为,是任何能力都不及它的有为。人类要有作为,应该循于自然,不是狂妄自为,虚心无为地驾御自然规律去从事行动,就会获得成功。在无为的过程中,正是实现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无为走向有为的过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