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推迟对伊朗石化产业的制裁!是否意味着特朗普对伊朗战略失败而给自己找退路?

我否定这种说法!

美国推迟对伊朗石化产业的制裁,我不认为是为缓和美伊关系,或者是为政策失败找退路!

我否定的原因是美国国内遇到了重大的问题,所以导致了要推迟对伊朗石化产业的制裁!

我们看到美国货币市场如今压力很大,一方面美联储缩表加息,回收了大量的美元。按照正常情况,货币萎缩,那么物价自然会下降。

但是大家也看到,在美联储的持续操作下,对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的原油价格在不断上涨,原油价格的上涨会带动一系列物价上涨。

原油价值持续上涨和谁有关?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当然是受到特朗普一系列的对外政策。

首先是每个制裁委内瑞拉石油出口,然后是制裁伊朗石油出口,再加上利比亚那边处于战争状态,原油出口不稳定。

另外欧佩克的减产期限还未结束,而最近俄罗斯再次宣布减产计划,这一系列因素都在支撑着国际油价走高。

这里就不讨论国际问题,我们把目光放在美国国内。

前面说了,美联储加息缩表,让美元升值,按照正常情况,这时候所有和美元挂钩的物品都会因为美元升值而出现价格下降,但是现在油价没有降,反而上涨,这明显的是一种反货币政策的表现。

而这种反货币政策的表现直接对美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用最简单的话解释就是,由于在市场上流通的美元减少,美国人赚钱就会变的困难,在赚钱变的困难的时候,物价上还升高。这会直接导致美国人的购买力下降,购买力下降的表现就是消费低迷,消费低迷会对美国企业直接造成冲击,弄不好还会演变成经济危机。

特朗普如果想在2020年中获得连任,美国经济的情况对他的影响很大,如果经济不好特朗普肯定没戏。

但是由于美联储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并不会听白宫的话,美联储要执行缩表加息特朗普也是没办法的。

在美联储继续保持缩表加息的情况下,直接让特朗普对伊朗的制裁政策陷入两难。

如果特朗普继续制裁伊朗,或者说加大对伊朗的制裁,那么国际原油价格会持续上涨,这将会进一步对美国经济造成冲击。

现在摆在特朗普面前是一道选择题,他要连任就得减轻或者延迟对伊朗的制裁,让国际油价下降,维护好美国经济。他要加大对伊朗的制裁,油价会上涨,美国经济会崩溃,连任肯定没戏了。

特朗普推迟了对伊朗石化产业的制裁,国际油价马上下跌,很显然特朗普选择了以连任为重。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重因素,那就是在美联储缩表加息的同时国际油价还继续上涨,这必然会压缩美国民众的财力,由于美国民众的财力下降,如今美国国债都发不出去,这个更是要命。

总得来看,特朗普原本的计划是要在5月中旬对伊朗石化产业进行制裁,但是如今推迟。这里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为了给对伊朗政策失败找退路。而是没了保经济,保连任,保民众钱袋,保国债顺利发行。

美国将推迟对伊朗石化产业的制裁!是否意味着特朗普对伊朗战略失败而给自己找退路?

老铁的看法并不那么乐观,世界可能会上了特朗普的恶当,美国此时释放出将推迟对伊朗石油产业的制裁信号,老铁认为是出于三种目标诉求:1,释出最大“善意”骗取伊朗信任,在缓和双方军事对峙后诱使伊朗重谈《伊核协议》;2,让欧盟与伊朗构建的特殊货币支付机制instex失去做用,设法使其废除,消除对美国的巨大威胁;3,特朗普要腾出美国资源,以最大力度,保障对华贸易战和高端产业经济战争的一切需要。

这与几天前特朗普声称:“美国不想推翻伊朗政权”的意图如出一辙,只是投入的诱饵诱惑力更大,欺骗性更强。博尔顿越俎代庖向伊朗周边部署大规模美军精锐,本想制造战争临界态势压服伊朗,没想到“狡猾”的对手将计就计,也以强硬姿态回顶把美国就帮在了这种战火的边缘烤起来,让美国打不敢打,撤无台阶,在此干耗。伊朗人守家在地无所谓,但美国劳师远征大规模的精锐部队到此陪伊朗干耗,美国耗不起。因此特朗普在访问日本过程中指派安倍替美国当信使,以“调停”名义向伊朗发出缓和信号,求得美国体面的脱此囧境。

一,特朗普所性一不做二不休,再投入更大更具有诱惑力的诱饵,用暂停止对伊石油产业制裁来讨好伊朗当局,骗取对方信任,进而趁此缓和的气氛热度,诱使伊朗同意与美国重谈《伊核协议》,一旦伊朗在此“友好”的氛围中入局,接下来就无须美国投入多少资源,仅凭安理会决议的制裁效力加上美国单边的第三方制裁项目,这种绞杀力足以让伊朗窒息,美国拿下伊朗石油资源的控制权就易如反掌,并可长久控制伊朗政府。

二,这种情况下,欧盟与伊朗构建的特殊货币支付机制,就失去了原有意义。但这个机制的更大意义在于,一旦欧盟将此机制的业务使用范围推广扩大,面向世界,面向所有国际贸易,就成了美元主导的当今全球金融体系的强大竞争对手,会逐渐蚕食鲸吞美国控制的这套金融体系业务领地。而这套金融体系是美国经济的最重要两大支柱之一的——金融经济产业,这个产业被破坏是对美国形成的无法承受的毁灭性打击!然而《伊核协议》的废除,使欧盟的这个机制失去了保障欧伊石油贸的功能,美国再设法迫使欧盟废除这个严重威胁美国金融经济安全的机制,永绝后患。

三,一旦伊朗朗中计,美国收拾伊朗只需恢复效力的安理会对伊制裁决,加上美国现行的单边第三方制裁就足矣,让美国从此抽身,调动所有国力资源,投入一部分用于对华贸易战,保护培育美国基础实体产业,重新恢复被《马歇尔计划》打断的美国的工业全产业链,完善产业结构,增强美国综合国力。

再以另一部分用于支撑美国对华高端高技术产业的围剿战,把美国目前不择任何卑鄙无耻手段,绞杀华为等高技术企业的战争延伸到华夏的金融、服务等全产业链,美国已经开始了对华大打一场持久激烈的产业经济战争,以两种文明的生死一决彻底挖断华夏的复兴崛起之路,使华夏重回三流国家地位再也无法阻碍美国称霸世界之路,当然这得需要美国投入巨大国力资源,因此从伊朗抽身就成了美国的不二之选。

当今美国的争霸战略已经处于,因自己社会制度经济体制造成国力不足的发展困境,高端技术产业发展成本过高效率低下,被它一蔑视的华夏超越却无以追赶,便从其引以为傲的世界先进的“文明法制”,堕落为野兽“文明”的以产业经济战争手段打压对手,换句话说就是,我不行,你也别行的野蛮战略。

所以美国的这次对伊“认怂服软”,老铁认为这又是川普老鬼的一个大骗局,为此他将会很快炒了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博尔顿,换上那个叫嚣:“打华为比打贸易战强十倍”的班农,全力投入对华的产业经济战争,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美国将推迟对伊朗石化产业的制裁!是否意味着特朗普对伊朗战略失败而给自己找退路?

美国推迟对伊朗石化产业的制裁,可以看做是美国的缓和举动。这是为了配合特朗普政府近期的“不打仗”和敦促伊朗重开谈判的表态。还有一点是为特朗普的“特使”,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伊朗的斡旋之旅做铺垫,也就是营造一种令伊朗有所期待的温和气氛。

从5月2日开始,任何国家买家与伊朗进行石油贸易,都有可能遭到美国的制裁。美国希望把伊朗的石油出口量降为零,即使这个愿望明显很难实现。

当然,美国的真实意图也不是要把伊朗赶尽杀绝,那么样的话,伊朗很可能会铤而走险。以当前的形势综合分析看,美国并不想在中东陷入一场前途不明的战争。

竭尽所能地以军事和经济制裁压力,迫使伊朗同意再次回到谈判桌前,才是效费比最高的策略。美国在去年5月9日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要求与伊朗就12个条件重新举行谈判。但遭到了伊朗的拒绝。

现在,在是否与美国重启谈判的问题上,伊朗国内高层分歧明显。鲁哈尼示意可以就重启谈判问题进行讨论,而哈梅内伊则明确表态没有重开谈判的余地,他还指责伊朗政府过于相信美欧的承诺才导致现实困境。

伊朗的能源出口分三部分,原油、天然气和成品油等衍生品。其中大宗贸易集中在原油出口,成品油和衍生品的出口量并不大,主要客户是邻国伊拉克。而且伊朗自身的石油炼化能力,并不能完全满足本国的需求。

所以,美国表面上推迟了对伊朗石化产业的制裁,但是对缓解伊朗石油出口的困境影响实在有限,更大的是象征意义。到目前为止,美国仍然掌握着战略主动权,丝毫看不到失败的迹象。相反,伊朗的石油日出口量已经被压缩到百万桶以下的水平,形势相当窘迫。

美国将推迟对伊朗石化产业的制裁!是否意味着特朗普对伊朗战略失败而给自己找退路?

伊朗石油都难以卖出去,制裁不制裁伊朗的石化产业又能有什么实质意义呢?所以说,特朗普这个所谓的推迟对伊朗石化产业的制裁,完全是一个假象。

此番美伊对抗已有快一个月,在美国政治孤立、经济制裁、军事威慑等一系列手段的施压下,妄图以这种极限施压的方式迫使伊朗屈服。但是伊朗这个中东头号大国面对威胁宁死不屈,仍然顽强抵抗。围绕美伊对抗,加剧了整个西亚局势的动荡,并且东亚、欧洲各大国也大有卷入其中的可能。美国施压伊朗的目的没达到,倒是域外的大国不断从外围攻击美国,时下的美国完全是处在骑虎难下的状况。

美国想要摆脱困局,首先就得从伊朗脱身,但是时下美伊对抗已成胶着状态,美国进难以取胜,退则必败。于是想到了与伊朗谈判,但是在谈判条件上丝毫不松口,伊朗人因此也不买账!不管怎么说,伊朗人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自然不可能轻易签订城下之盟。石油出口的海上通道虽然被全方位封堵,但是通过灰色市场走陆路源源不断向邻国兜售,维持最基本的生计。

当然伊朗人也明白这不是办法,这场对抗最终还得有个结局,战争行为虽然痛快,伊朗人也不怕打,终究是下下策,玉石俱焚更不是谁都想看到的。所以伊朗人虽然嘴上说谈判的方式无法解决当前美伊对抗的问题,实际上心里也是倾向于谈判的。但是伊朗人的条件是美国必须先停止一切对伊朗的非法伤害,也就是要解除对伊朗的石油出口封锁。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双方都无法形成共识,那么任何让步都是徒劳的。

特朗普自然不会不清楚这一点,于是抛出这么一个中看不中用的橄榄枝,并且安排伊拉克、日本两国首相作为高级特使进行斡旋。对于这样的表面文章,一向鄙视美国人的伊朗人自然不会看在眼里。

美国将推迟对伊朗石化产业的制裁!是否意味着特朗普对伊朗战略失败而给自己找退路?

据华尔街日报31日报道,美国将推迟对伊朗石化产业新的、更严厉制裁,以缓解地区紧张的局势。

这代表着美国在伊朗问题上战略失败,而在为自己找后路吗?当然不是。

在伊朗问题上,我一开始就认为美国不会对伊朗进行武力打击,而美国现在对伊朗采取的极限施压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美国的目的是要通过极限施压逼迫伊朗彻底放弃核武器,并减少伊朗在地区的影响力。但美国想要达成这个目的,就必须和伊朗进行谈判。

因此,美国采取的战略就是边打(极限施压)边谈,以打促谈,就在本月中下旬,美国对伊朗的极限施压开始出现缓和,特朗普多次向伊朗发出了和谈请求,但不幸的是,都被伊朗方面无情拒绝。

伊朗之所以拒绝特朗普的和谈请求,就是因为伊朗方面认为美国缺少和谈的诚意。一方面口口声声说要和谈,另一方面却在加紧对伊朗实施打压,刀都架在脖子上了还怎么谈。

美国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最近美国对伊朗的极限施压开始出现暂停,美国不仅停止了向中东地区再派遣新的武装力量,而且还邀请日本、伊拉克充当美国和伊朗的中间人,从中进行调解。目前,伊拉克已经同双方进行了接触,而日本首相安倍也将于近期赴伊朗进行调解。

在日本首先安倍即将赴伊朗访问期间,美国又适时推迟对伊朗石化产业的制裁,这无疑是在向伊朗进一步释放和谈诚意,也会使安倍从中进行的调解更加容易一些。

那伊朗会因此和美国进行谈判吗?

我认为是不会的。美国这个举动,对伊朗来说无疑是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伊朗的石化产业在该国所有外贸领域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而石油产业才是伊朗的核心支柱产业。因此推不推迟对伊朗的石化产业制裁对伊朗的经济影响都不大。

伊朗虽然现在石油出口收到了很大的影响,但还不至于出口被完全清零,伊朗的灰色市场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走私石油大业,每天都有数以万桶的石油源源不断的运往伊朗的接壤国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再有这两个国家运往世界各地。因此,伊朗现在虽然经济很困难,国内出现了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但伊朗还没有被彻底逼上绝路。

这就意味着,伊朗还能够挺一段时间,所以面对美国方面的假惺惺表现,伊朗肯定会嗤之以鼻,并会要求美国放弃对伊朗的石油制裁,而不是石化制裁,否则伊朗会拒绝和美国进行任何形式的会谈。

美国将推迟对伊朗石化产业的制裁!是否意味着特朗普对伊朗战略失败而给自己找退路?

美国将推迟对伊朗石化产业的制裁,既可能是特朗普对伊朗战略的失败;又可能是美国的缓兵之计;还可能是美国和伊朗关系改善的信号。

中国财经网援引华尔街日报31日报道,美国将推迟对伊朗石化产业新的、更严厉制裁,以缓解地区紧张的局势。石油网站Oilprice分析师Vincent Lauerman曾撰文表示,假如美国和伊朗“真实”开战(Real War),布伦特原油将可能飙升至250美元/桶。

如果特朗普对伊朗战略的失败,其背景是各个石油进口大国的反对,特别是欧洲盟国的“背叛”。其中还涉及到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新兴及发达国家;欧盟国家更不用说了。巨大的外交成本,或迫使特朗普改弦易辙,只能另辟蹊径。

特朗普缓兵之计概率很大。除了外交成本之外,特朗普还面临国内各种挑战;特别是“向全球开战”,美国企业以及社会能否接受还有悬念。美国工商界及金融界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来自世界各国的挑战,美国民众在心理上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美国和伊朗关系改善的信号其实已经比较明显。从双方对峙的代价来说,伊朗确实略输一筹。如今特朗普主动放出和平鸽,伊朗早已喜在心头。后者如果拒之门外,正中美国下怀,令欧盟国家不得不和在美国立场上重归于好。而安培四十年后重访伊朗的日本首相之行,伊朗方面给予高度重视。

美国和伊朗关系改善的信号,即安培的伊朗之行。当初韩国冬奥会的一丝和平曙光,居然带来朝鲜和美国首脑的两次最高级会晤,这亦是国际媒体始料不及的“ 白天鹅”。伊朗和美国会不会重演朝美和谈的喜剧?还有待观察、有待时日。

勿容忽视的事实是,伊朗和美国的关系,与朝鲜和美国的关系不同。前者虽有霍梅尼扣押美国大使馆人员的严重事件,但是,两国历史上并无兵戎相见。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伊朗首都德黑兰,乃罗斯福、斯大林及丘吉尔成立反法西斯同盟的“根据地”。

历史上有过两个德黑兰宣言,分别是:一是1943年11月28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宣言。二是国际人权会议于一九六八年五月十三日在德黑兰宣布《 德黑兰宣言》。

相对于朝鲜半岛,毕竟韩国全境有朝鲜的三千门大炮饱和攻击之忧,美国解决朝鲜核危机投鼠忌器。而伊朗和美国之间,则完全没有利益的牵扯,而且还有以色列的助阵。而因伊朗石油危机导致其价格上涨,俄罗斯可坐享其成。

如果伊朗一意孤行,坚决发展核武器,将引来国际社会的反感,又给美国以进一步制裁的口实,将一付好牌打烂。按照特朗普入驻白宫之后一意孤行的风格,美伊关系的未来走向分析,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较大。

欢迎批评指正!顺祝周末快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