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学生真的很难找工作吗?

企业当大学生是廉价的劳动力 大学生被安排实习的单位是否对口专业

今年大学生找工作真的难,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7月的16-24岁的城镇青年失业比例为19.9%,现在有不少人将大学生找工作难归咎于大学生不肯放下身段,只要肯搬砖,遍地都是工作,这种观点我是不认同的!

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需要将几百甚至几千人甩在身后才能成为一个大学生,毕业后你又要让他们放下身段,去从事体力劳动,大多是人都接受不了,读书的就是为了提高工作的起点,如果读书不是为了提高工作的起点,也是出来搬砖,那一句刻在我们骨子里的:知识改变命运,又有什么意义呢!现在客观上找工作就是难,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接纳大学生最多的企业类型就是中小型企业,但是因为这几年“口罩”反反复复,本来以为要过去了,企业准备大干一场的,但是突然又来了一次,想法就被扼杀在摇篮中了,导致现在很多中小型企业不敢扩张,再加上“口罩”让大家消费方式发生了转变,慢慢的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实体复苏缓慢,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接纳的大学生自然就少了,

还要一点就是最近这2年企业倒闭的不少,大厂裁员的人也多,这也间接导致了求职人数的增加,在用人成本相同的前提现,应届毕业生跟这部分人竞争同一个岗位优势不大,所以也进一步压缩应届生的就业率。说了这么多,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岗位变少,竞争激烈,所以就感到找工作很难!

那么有什么解决方法吗?说说我的看法,我觉得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改变大家的消费习惯,将线上拉回到线下,才能快速带动实体,实体复苏了,各行各业才会慢慢的好起来

现在大学生真的很难找工作吗?

我们村去年有三个大学毕业生,分别是985、211、大专生,如今进入社会快一年,来看他们现在的情况。

985同村人的情况如下:

说起985这个大学生,与他有点亲戚关系,当年被985院校录取,我去参加了他的开学宴。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学霸,能上985,我一点也不意外,意外的是他现在的境况。

大学四年,一年回来一次,基本在年终才能见着他。去年毕业时,当时院校举办了几场双选会,有着不少大型的企业向他们专业伸出橄榄枝。但他没有参加,因为他觉得如今大学生这么多,如果能再提高一下学历,未来会更富有竞争力,于是决心考研,没想到考研没成功。家里对他这决定也很不理解,都20多岁的人了还做些不靠谱的事。家里的意思是想让他先工作,如果这份工作不错就做下去,如果觉得不好,可以边工作边考研,这是比较稳妥的方案。毕竟他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没有那么多金钱再供他继续读书。

家人的不理解,加上考研没成功,他自己也变得很压抑。错过了双选会,只能网投简历,没想到自己看中的岗位,很多需要工作经验和相关证书,这可让他头大了。只好退而求其次,最后进了一个小公司,待遇很一般,还经常加班加点。同宿舍的几个同学就不一样了,在双选会上聘上的单位不仅实力强大,而且待遇也不错,真的是相形见绌!这也更加坚定他要继续考研的决心。希望他今年能成功吧。

211的同村人,情况如下:

这个211的同村人是一名女生,读的是我们本省的大学,专业不是很热门,小语种——泰语。

大学期间还拿下了教师资格证,以备以后之需,没想到还真用上了。本来她是打算搞外贸之类的工作,但工作了半年后,又有了新想法,具体原因不详。后面打算转行,先是参加了公考和事业考试,不幸都没进面试,后面在网上看到本市一所民办小学招收教师,于是投了简历,没想到通知去面试试讲,试讲很成功,目前在该校执教,听她父母说待遇比公立的好,只是平时很忙碌,工作比较辛苦。

同村的大专生情况如下:

这个大专生在村里不算很老实,但也不是那种混混,学习成绩比较差,他父亲说他儿子“稳妥妥的工人命”。家里为了让他将来更容易找工作,建议他高考志愿填报了机电维修方面的专业,后面录取上了。

去年毕业时,通过学校的双选会,进了一家私企,这个私企是专门和他们系合作的,所以里面的学长学姐有不少。这些学长学姐们告诫自己,在这里发展没有前途,如果今后想继续干这行,唯有会的技能多了,才有跳槽的资本。

他在这个私企主要工作是电站内的设备检修,工作地点不固定,中标项目在哪就派去哪,检修完后换下一个地方,一年里出差好几个地方,一个地方最多呆四个月这样。做的活是体力活,每天都比较辛苦,待遇比较一般,但一个月下来还能存下钱,主要是加班多又没地方消费,因为电站都比较距离城市较远。

他父母觉得这份工作不稳固,以后谈女朋友都难,建议他换一个工作。他自己觉得这份工作还可以,趁自己年轻,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今后计划回到家乡。因为我们这有不少水电站,而且有几个还属于国有投资的,能进去自然最好不过,也是一个铁饭碗。同样希望他能实现梦想!

总结:关于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一直都是大学生毕业季的热点。大学生找工作,不算难。只是很多大学生觉得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什么是“合适的工作”,这个比较难定义。

“钱多,事少,离家近”。这当然是最理想的工作,可能吗?有可能,但选中应届生的你,这种概率很小。刚毕业的大学生基本都会安排在基层基础岗历练几年,然后再看能力再分配高一级岗位,所以不是大学生难找工作,而是双向选择中合适的岗位和人选很少。

你看中的是待遇的话,企业看中的是你能给它们创收多少?你必须用能力证明给我看!不要眼高手低,要正确地审视自己。如果很有能力,可以自由选择,如果能力一般,还是建议先工作积累经验,再厚积薄发。你们觉得呢?欢迎点评~

现在大学生真的很难找工作吗?

是的,我以我两个儿子为例,老大上的西北一所三本,校招时候错过了一些西北二三线城市的工作,说实话三本毕业生大型国企也很少去学校招,最后就听新疆一家国企画饼式的忽悠,现在在新疆一家化工企业,待遇一般,很辛苦,还好孩子一直坚持,现在是车间设备员,谈不上多好,但很稳定。他们大学同学里面混的最好的,估计就是几个在新疆当老师,现在是学校校长,大儿子毕业今年第三年。

老二毕业于上海一本院校,校招到一家很出名的防水化工企业,实习三个月,待遇挺好,但儿子辞职了,他不喜欢倒班,回家一个月,各种投简历 ,我这才知道大学生就业有多难,曾经以为的天之骄子瞬间被打入凡尘,所有看好的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在校生,应届生,其次考虑的就是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小儿子刚好夹在中间,既不是在校生,也没有工作经验,所以一直没有合适的工作,最后甚至退而求其次大专学历工作也去,加上疫情许多招聘单位不支持线上招聘,我自己当时很迷茫,很担心,觉得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最重要的一点是害怕孩子一下子从校园走向社会遇见第一个挫折,然后逃避,待在家里不敢走向社会,最后终于线上面试了一家杭州单位,专业对口,写字楼上班,正常班,无需加班,十三薪,周末休息,管住有餐补 ,现在上班半年多了,所以还是建议学生尽量别错过校招,还有一下子走向社会,积累工作经验,人脉也很重要。

现在大学生真的很难找工作吗?

也不是。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和同学一起找工作,同学也抱怨这个,现在大学生怎么找工作这么难?

我们一起面试了很多公司、单位。

结果都等不到录用通知。

所以才发出上面的感慨。

后来去银行报道的时候,我才发现找工作并不难。

这个和很多人找对象,道理是一样一样滴。

钱多,事少,离家近。

这肯定是很多人想找的工作,可能吗?也可能,但概率就会少很多。

我们一个一个的来谈。

不能找到“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钱少一点儿,“钱少、事少、离家近”的也是可以接受的嘛。

如果还不能满足,那就辛苦一下,事儿多的也能接受嘛,再不行,离家远就离家远咯。

自己的能力和公司的要求,怎样去平衡。

买家和卖家,都需要有一个平衡点的嘛。

我接受了银行的OFFER,其实就是牺牲了离家近这样的条件。

当然,找工作也是需要机遇的,你喜欢的公司不会在你刚好毕业的时候来找工作。

还有,你的准备,你平时都做好了准备,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也就能把握住了。

最后,如果你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985、211大学毕业,你找工作,也是简单的多。

不是工作不好找。

是人才不好找。

腾讯,阿里,也还在不断的招人呀。

现在大学生真的很难找工作吗?

我认为,孩子如果考不上211、985的话,就按照就业形势和个人爱好,学个能学到一技之长的专业。我女儿因为数学严重短腿,没考上高中,就上了五年大专,学习喜欢的软件工程专业,毕业那年又去上了南理工江阴分校的软件工程专业,虽然是全日制上课,但属于自考文凭。孩子又自考了日语的大学本科(N1级)证书。在学校又取得了网页设计大赛三等奖。今年上月末放假后,自已投简历应聘,现在就已经正式工作了,是她喜欢的后端应用岗位。全程没让我操一点点心。感觉现在,如果文凭不牛逼,就要有一技之长,工作好找一些。

现在大学生真的很难找工作吗?

所谓工作?放下面子到处都有工作,大学生遍地都是。不要觉得大学生就应该有好的工作。放不下姿态的你就去考研,考事业编,考公务员。能放下姿态的可以说到处都有地方吃饭。当今社会过于劳累的工作不是太多了。除非工地上的建筑工人,高强度体力活毕竟是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