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照片拍得通透?
通透也就是拍摄画面的质感,色彩保持原始性和纯粹性,画面要干净,清晰,画面达到透明透亮的状态。保持对色彩原始最小杂色的干扰,通过镜头品质和光线应用曝光来控制。
如何把照片拍得通透?
如果拍作品拍的通透,我们需要从前期和后期二方面入手。
拍摄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天气本身就好,本身就通透。空气干净,透彻。
然后呢,在拍摄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控制好景深关系。
景深所指的是拍摄完成之后,呈现清晰的范围。有的画面景深很浅,只有一部分是清晰的。比如这只鸭子。头部是清晰的,背景都是模糊的。我用了F2.8的大光圈。
二次曝光拍摄的梅花也是这样,我用了F3.5的大光圈,所以梅花的主体是清晰的,而背景是虚化,模糊的。
下面来看看下面的图片,前后都是清晰的。我采用了小光圈。
景深的大小与镜头焦距的长短、光圈的大小以及摄影的距离有密切的互动关系。通常镜头焦距越长(例如说是长镜头)、光圈越大、摄影距离越近,景深就会越浅;而镜头焦距越短(例如广角镜头)、光圈越小、摄影距离越远,景深也就会跟着变深。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希望照片从近到远,都是清晰的。这就需要我们采用小光圈,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就会有一个大的景深。
前景过于突出的场景,可以通过“景深合成”的方式来实现大景深,飞侠稍后会有详细介绍。
光圈不是越小越好,要尽量使用镜头最佳光学分辨质量的光圈。比如微单镜头一般在F5.6-F8左右,单反镜头在F8-F11左右。
如果天气实在不好,有雾霾,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进行必要的后期处理了:比如下边的这张:
看看飞侠如何用Capture One软件快速去雾霾的!我们看“等级”这个工具栏。
我们把这个工具理解成为PS中的色阶。
左右各有一条竖着的白线,我们这样来移动。
让二条白线的下端,分别考靠近中间”曲线“的开始和结束的地方。看看效果吧!不是通透了很多。已经去雾霾了。
这个时候,你如果在进一步的调整画面清晰度和黄色饱和度,亮度,OK,大功告成了!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前期后期共同结合,拍摄出通透好作品。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飞侠头条号。
如何把照片拍得通透?
在人像拍照上,有两种人各有看法和喜欢。第一种人就是希望把照片拍得通透,画面背景虚化好,背景干净,人物主题突出,人物和环境有剥离感。第二种人说的是环境人像,背景有很多元素,还说是故事等。
个人认为如果以普通镜头如24-70,24-105来拍人像,后面的虚化应该不会很好,不少物体和其它元素在里面,看上去比较杂乱,自然也就没有通透之说。我的经验是,如果要把照片拍得所谓的通透,必须有下面几个条件:1.大光圈镜头,如200-2.0定,长焦变焦镜头,如70-200-2.8,100-400-5.6,80-400-5.6,105-1.4,85-1.4,85-1.2,50-1.2,1.4等等,由于大光圈和长焦作用,背景虚化好,这样模特与环境剥离,背景也非常干净,杂乱的物体也被虚化了。自然也就变得通透了;2.环境选择,如果摄影师选择背景没有很多复杂的环境,前期工作等于就做好了。比如站在一个高坡上,湖边上等等,后面一览无余;3.模特衣服色彩简单单一,颜色较为浅淡,也能让照片看上去清晰干净。4.棚拍,背景布的色调是一种颜色,或白或黑或灰等;5.后期调整和ps,比如拉暗提亮,p掉一些破坏画面干净的杂物,物体等复杂元素及其它成分。6.充分利用逆光,因为逆光的优势就是被拍摄者有较强的光视效果,轮廓感强,线条清晰,人景分明。只要把握好光线,通透感更强大了。
(上述照片均为尼康相机拍摄)
如何把照片拍得通透?
照片的通透性,与镜头的档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透性也代表着镜头的重要指标而言。
如何把照片拍得通透?
通透,可利用大光圈镜头
虚化的效果并非只有大炮一样的镜头才可以提供,还有一种镜头,它很短,但是它依然可以有这种效果,特别是定焦镜头,定焦镜头一般都是大光圈,1.8 1.4的这种。好多初期学习摄影的同学,都是从定焦入手的。
通透,可利用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想必大家都知道的吧,就是那种很长的,类似炮筒的镜头,这种镜头可以对照片背景提供良好虚化,不仅突出主题了而且还会提供很好的通透效果。
通透,需要明亮的环境
室外拍摄对环境要求比较高,雾深深雨蒙蒙,再牛的摄影师,再顶尖的设备,也没有办法能排到你想要的通透的效果。所以,画面明亮与否是能够直接影响照片是否可以带来通透感感觉。
通透,需要色彩鲜明的被摄内容
通透的照片,这个跟我们被拍摄的东西也有关系,色彩也是表现层次的重要手段,和谐的色彩搭配,合理的色彩选择都可以让画面“通透”,本来颜色就比较鲜明的,在环境当中显得比较醒目,效果就好。
通透,可以有适当的后期:
是不是前面的条件我们不能很好的具备,就没法通透了呢?当然不!后期可以做一定的调整,我比较喜欢用对比度和曲线,但是还是建议前期到位,后期调整也相对简单一些。
通透,需要合适的测光
人像类型的照片的话,我们可以适当的让照片曝光稍微多一些,这样可以让我们的模特看起来更加的白皙白嫩哦,但是要记住不能过,否则就白花花的一片,再美的模特也毫无美感可言了哦。
通透,需要选择合适的前景和背景
选择合适的拍摄场景也很重要哦,比较好的情况是选好前景和背景后,将拍摄对象放在中间层。前后景的需要也能够提供很好的通透效果。部分照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上面和大家分享了拍出通透效果的几种方法,但这几种方法并非是完全独立的,更多的时候是几种方法的组合运用,多拍多练习,你能行的!我是好美大别山,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不妨点个赞哦,也欢迎关注我,我也会关注你的哦!
如何把照片拍得通透?
一张好的照片,它的基础条件就是所谓的“通透”,我一般把它理解为清晰、干净。摄影人都清楚,一张人像照片的评价标准:一个是清晰,还有就是干净;这样的照片大家都喜欢。在拍摄风光照片的时候,照片的通透不是来自器材,不是摄影师,而是环境、场景。没有通透的天气,哪来通透的照片。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摄影师依靠后期PS功能调整,使照片变得漂亮。但还是有一些复杂的原因,导致照片不通透。比如:细节、张力、奶油、虚化、德味儿、油润等等。这些在前期可以有所掌控的,但这个要因人而异,跟器材的优劣有一定关系。
除了场景,天气和后期,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小细节,那就是配色,这里的配色包括不仅仅限于场景、服装、妆容。如果能熟练搭配颜色,会发现后期调色是非常必要的手段。懂得配色非常重要,可以在后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的摄影师需要具备的本领不仅仅是会摄影,还要掌握在场景、天气、人物等环节上的处理细节(PS)的本领。
照片不通透的意思是觉得蒙了一层雾,通常如果是雾天的话,色彩穿越的能力就比较差,所以这种饱和度太低的照片看起来不通透。因此,处理不通透的照片必须依靠PS软件功能。但是,在前期,摄影师必须把照片拍的清晰,否则后期修图难以达标。
通透在摄影中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照片是否通透全靠人眼的感觉。初学者容易犯的一个问题就是把光圈调到最大,适当缩小光圈,增加照片锐度,对于出片通透很有帮助。“一张照片满足干净、清爽、通透,不是一个两个设置就能搞掂的,这是长期拍摄经验、精良的设备和前后期共同努力的结果。”@萧关麦克h楼下答客这样说。我完全同意他的说法,可以说是最佳答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