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保年年涨,还有交的必要吗?

农村医保——新农村合作医疗,已经于2016年至2019年并入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现在我们实施城乡统一缴费,统一待遇。

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可能部分农村居民觉得居民医保个人缴费在不断提升,负担有所加重。2023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的最低标准已经提升至了350元,青岛市是395元,北京市是580元,上海市是820元。这种情况下,有没有必要缴纳呢?

说实话,城乡居民医保是一种以现收现付制为基础的保障,一般缴费后没有享受医保待遇,也不会没有什么积累。

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实际上是一种射幸行为。万一得病就可以享受到大额的报销。比如说我家孩子在前几年住院治病,1.5万元报销了8000元,至少20年的医保个人缴费有了。如果不享受报销,可能就算全亏了。

除了住院可以看病报销以外,实际上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实施门诊看病报销。青岛市的门诊报销限额是1600元,只要是签约的定点社区医院就可以报销,零起付线,报销比例可以达到60%。其实,有几次看病拿药我也享受到了有关报销的待遇。

另外,像居民医保的门诊慢特病、大病医保待遇都已经慢慢建立起来了,现在的各项医疗保障比以前要好得多。特别是国家还将多种抗癌药纳入到了医保报销范围,对于疾病的治疗更全更好。

如果我们不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就无法享受到有关待遇的,这种情况下风险很大,对于中老年人尤其不划算

说句不当听的话,农村居民由于收入水平较低,生活条件有所欠缺,可能得病的概率会更高一些。所以说,还是非常有必要缴纳的。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年350元并不算太多。可能偶尔一次发发善心也就捐出去了。我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每年都会给两个孩子缴纳,即使自己用不到,也能够帮助别人。你们觉得呢?

农村医保年年涨,还有交的必要吗?

想开点吧,趋势不可违,该交还得交。如果不交试一试,得了病,尤其是不幸身患重大疾病,需要医疗保障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尴尬了。世界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

无论是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交的城乡居民医保,还是城镇职工医保,每年缴纳的费用不断上涨已成为常态,印钞不止,通胀不休。

全球通货膨胀的大背景在那儿摆着呢,医疗保障需求逐步提高,医药费,检查费,治疗费,后勤保障费,各种成本费用都在上涨,保障从哪儿来?要靠真金白银,要维持社会医保制度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怎么可能不涨?

农村医保的准确叫法早已由新农合改称城乡居民医保。主要面向没有职工医保覆盖的人群,不仅包括劳动能力的人口,还包括老人,儿童和学生,旨在实现医保全民覆盖。

城乡居民医保按年缴费,不仅个人缴费,财政还会进行补贴。个人缴费和财政补贴费用全部划入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基金,同济互助。

全国各地居民医保年缴费标准和补贴标准不统一,老人、儿童和学生还可以享受优惠价,具体标准由各地制定。只要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即可,限低不限高。

国家医保局官媒已经公布,2022年全国城乡居民医保最低缴费标准由2021年的320元提高至350元,比去年的缴费标准提高了30元(医保发[2022] 20号文件)。由此全国各地不同地区劳动年龄人口城乡居民医保年缴费标准将为320元至900多元不等。同时政府年补贴金额已提升至610元/人。

追溯2003年城乡居民医保建立之初,当时的全国年最低缴费标准只有10元,起点相当低。这些年如果医保缴费标准不上涨,医保基金早已不堪重负,甚至不复存在了。目前350元的最低缴费标准是多年调整后的结果。

目前我国社会医保的参保人数已高达13.6亿人,参保率高达95%。要为这么多人提供医疗保障,没有真金白银做后盾,只能成为空谈。

我们每一个个人在生活中都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也要理解国家。有能力缴费就要克服困难交,每年几百元,平均到每天也就是一两元,顶多两三元,怎么都能挣出来或省出来。

如果的确困难,属于失去劳动能力人员,特困户,低保人员等符合国家政策,还可以申请免费享受城乡居民医保。

可能有的朋友总会想,如果我交了钱不得病,不就白交了吗?可真等你有了病,再交就不跟趟了。做人要有一定的觉悟,眼光要长远,要有胸怀。

交了医保,得病了自己受益,没得病等于帮助了他人,也是一份福德。想白嫖没道理也不客观。国家已经给我们每个人补贴了那么多,作为公民也要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再谈权利和回报。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农村医保年年涨,还有交的必要吗?

农村医保年年涨,今年涨到350元每人,加上城乡社保最低200元每人,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估计也要1450元,所以很多人直呼交不起了,特别是大多数人也很少住院,平时感冒啥的就在药店买点药,也难得用医保卡费那个劲,医保一年比一年涨得高,所以很多人就不想交了。

我们村就有这样一个单人户老李,才五十岁左右,感觉身体好得很,年年都不愿买医疗保险,村干部劝他买,他还感觉是村干部要完成任务似的,自己买了一年到头又没用过一次,更加不愿“浪费”钱。

这天夜晚,老李突然打电话给村干部,说自己在福建的出租屋锯木凳时,切割机把自己的小腿锯了,骨头和大筋都锯断了,现在住在医院里,但是没购买城乡医疗保险……

结果是啥也没有报销,整个人急得头发都白了一半,最后只好联系各处亲朋好友,凑得凑,借的借,又通过“水滴筹”筹了一部分钱,自己原来打工攒的一点钱也花光了,才勉强治好了出院,最终还是得了残疾。

现在,每年还没到交合作医疗的时间,他就会问好几次“可以交合作医疗了吗?”再也不用村干部催了。

风险和意外无处不存,为了自身身体健康,减少因病致贫风险,建议还是要购买城乡医疗保险。

农村医保年年涨,还有交的必要吗?

医保涨丶对你的好处也会涨,必须交。

农村医保年年涨,还有交的必要吗?

为什么很多人不想交农村医保,我们来了解一下农村医保的含义

农村医保叫农村医疗保险又称合作医疗,是中国农村社会通过集体和个人集资,用以为农村居民提供低费的医疗保健服务的一种互助互济制度,它既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中有特色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农村医保我认为还是要交的,为了一份安心

其实不止是您有这个想法,说实话,很多农村户口的都有这个想法,认为年年交,好像没有做到什么用处,感觉有点浪费钱,那说明大家身体还是很好的,特别是年轻人,抵抗力本来就好,更不想交了,其实这是很错误的想法。

为什么要交医保

就这几天的事情,前几天我还在为国庆节假期安排“头疼”时,几年前的一个同事就发微信给我,看起来诈骗信息一样,里面内容大概的意思他生病了,治疗花了很多钱,希望我们帮帮他,大家知道的,骗子还是很多的,特别是我跟他之前不是很熟,因为工作需要才加了微信,突然之间就说要钱治病,大家都会质疑这个是不是真的,经过我多方打听,确实是真的,发微信的是他的妈妈,很不幸这个同事得了脑瘤,大家想一下,现在得癌症多可怕,没有农村医保,对农村家庭是不是很大压力

论医保的好处

上面讲的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其实很多农村老人都是老了一身的病痛,年轻出外面打工,老了就回农村,累了一身病,城市买医社保对农村人来说是很难买齐年限的,有的因为价格也不会去买,这时候想象一下身为一个农村户口的人来说农村医保是多好的福利了。

看一下农村医保(新农合)报销比例就知道了

1、门诊报销比例:门诊(卫生所)就诊报销比例为60%,而医院的级别越高则报销比例越低。

2、住院报销比例:镇卫生院报销60%,三级甲等医院则报销30%。

3、大病报销比例:一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在400元以下,不设起付线。而省三级医院报销比例提高到了55%。肺癌等近12种疾病,新农合补助最高达到70%。具体数据以当地标准为准。

看完上面的上面报销比例就知道了,农村医保是个利国利民国家给的福利了,按今年350算起来一天一元都不到,比起那些动不动就上千的保险公司的保险来的实在吧!身为农村人如果在城市没有交医社保,农村还是要交一下农村医保的,现在国家也正在大力支持异地报销,以后农村医保会越来越方便。

农村医保年年涨,还有交的必要吗?

不想交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