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是什么?

工龄比我少7年,职位比我低,为什么养老金高我五百多元?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发放的标准是什么呢?

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现在的养老金发放方式是:首先按规定分别计算新老办法退休养老金,然后进行新老办法退休待遇比较,按照过渡期内的有关规则确定养老金。

①老办法退休待遇的计算。

老办法退休待遇,大体还是按照原先的退休待遇计算模式。首先是根据2014年9月的本人基本工资标准,乘以本人的全部工作年限确定的计发比例(如下图),加上本人退休时的职务级别确定的退休生活补贴数额,加上2015年国家按级别定额调整退休费的标准。前几项待遇待遇求和以后,连乘2016年以来一和当年工资增长率的和。

如果说过渡期内实现了岗位或者职称的晋升,其有关待遇也会有额外的计算提升。

比如说假设本人的基本工资原先是2000元,35年以上工龄发放90%,退休生活补贴标准是2500元,2015年定额调增460元,假设2016年及以后的工资增长率分别是6%、4.5%、4%、3%、2.5%、2.5%、2.5%,这样计算出来的老办法结果就是4760×128.4%,最终结果大约是6111元。

②新办法退休待遇计算方法。

新办法退休待遇计算方法跟企业退休职工的就差不多了,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但是还多了一项职业年金。具体的详细计算公式比过去复杂了很多。

由于新办法退休待遇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一般工龄三四十年的老职工新办法计算出的养老金待遇总会比老办法退休待遇高。

不要觉得职务、职称等因素在新办法计算公式下没有用了。有关因素会影响视同缴费指数以及缴费基数,能够继续实现更高养老金的作用。

③过渡期内的退休待遇计发。

由于老办法需求待遇和新办法退休待遇确实差别很大,有可能会造成计算出来的结果,相差悬殊。因此,国家明确实施10年的过渡期待遇。

在确保发放老办法待遇基础上,再根据退休的时间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的一定比例。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退休,增发10%。2016年退休发放20%,2022年退休发放80%。退休以后,养老金都是每年各地的养老金调整方案统一调整的,不是再增发10%这样的模式。

这就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计算办法,你了解了没有?欢迎点赞评论,希望能转发给有需要的人。

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是什么?

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是不一样的,目前养老金发放标准是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过渡法计发养老金;工龄比你少七年,职位还比你低,但是养老金却比你多500元;其实主要原因有三点,接下来我们详细说明;

第一点主要原因是实际缴费年限确定;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实际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实际缴费年限×1%

实际缴费年限的确定是从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时候开始,公司承担缴纳比例是12%,个人缴纳比例是8%打入个人账户;

实际缴费年限一定是算工龄的,但是工龄不一定是实际缴费年限;比如说你今年干其他生意,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然后第二年又开始到单位上班,继续缴纳养老保险,所以题主您所说的工龄少7年没有实质意义,主要看实际缴费年限;

反过来想,他的退休金比你多500元,完全有可能他的实际缴费年限还要高于你;所以一切要以人事档案为主;因为工作人员只认事实证据,并不是我们陈述的事实;

第二点主要原因是是同缴费年限确定;

过渡性养老金=所在省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视同缴费年限*1.3%

视同缴费的年限可以计算到实际缴费年限中,所谓的视同缴费就是建立养老制度以前的人事档案记载的工龄或者可以被证明的连续工龄;

可证明的连续工龄,比如说单位能证明你以前的工龄,或者有一些相关的证明可以证明你这个期间是连续工作的工龄,以上都可以被视为视同缴费年限;

比如题出所在地区视同缴费年限界定时间是1992年,那么1992年之前,你可以被证明的连续工龄,或者人事档案记载的工龄,都可以被视为视同缴费年限;

说到这里就非常明白了,视同缴费年限不同对退休金影响也非常大;

第三点主要原因是个人养老金账户储存额;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在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时候,个人账户的储存额记着关键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你个人账户储存额少的话,所以个人账户养老金就少;

影响个人账户储存额多少主要原因缴纳基数和实际缴纳年限有关系,实际缴纳年限上面已经明确说明,这里就不再做叙述;

咱们可以详细说明一下缴纳基数,缴纳基数跟工资有很大的关系;虽然职位比你低,但是他要是加班多的话或者其他补助多的话一年总工资高于您,这一年的缴费基数就高于您,最高不超过300%;这样的话这一年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就高于您;

其实这样的例子,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在企业上班的工人工资开的比领导还要多,就是因为加班赚的加班费;我认识的一个网友,人事档案可记载42年工龄,企业普通工人退休一个月5400元,说出来大家可能不相信,但是确实是如此;

最后总结:

经常有网友给我抱怨说30多年工龄才开1400多块钱,最后查其原因就是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的原因;如果你可以查到你自己的人事档案记载的话,那就非常方便计算自己的退休金;

大家对养老金还有哪些不同的想法,可以在下面评论留言;

关注一晨妈妈,帮助大家解决社保问题;

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是什么?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体系虽然只有一个,但不同人群所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不一样的,私企、国企、银行、外企、合资一般实行城镇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实行事业单位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实行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三者虽然都是养老保险体系的组成部分,但是在缴费、养老金计算、养老金发放等方面却有着天壤之别!

养老金作为参保人退休后主要的收入来源,金额高低直接决定了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在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单位性质、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缴费年限的多少就直接影响养老金额度。养老金一般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组成。

基础养老金 =(A+A×Q)÷2×M×1%

A为退休上年度全市城镇经济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M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Q为个人平均缴费指数(由历年缴费中的当年本人月缴费工资与上一年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比值的平均数确定)

也就是说,退休时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越高,缴费年限越长,月缴费水平越高,基础养老金就会越高。

个人账户养老金 = K ÷ L

K为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含利息);L为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2016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为8.31%。

换句话说,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越高,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降低),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多。1996年1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06年1月及其以后退休并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还可领取 过渡性养老金 。

过渡性养老金=1.4%×(A+A×Q)÷2×M1

M1为建立个人账户前实际缴费年限和实行个人缴费前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

工龄比我少7年,职位比我低,为什么养老金高我500多元”?

题中“工龄比我少7年,职位比我低”就排除了单位性质、社会平均工资、退休年龄对养老金的影响,剩下的就是缴费年限了。工龄少7年,并不意味着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也少7年,养老保险额度与缴费年限有关,与工龄并无直接联系,不能将工龄等同于缴费年限。

除了缴费年限之外,职工自己的缴费基数也需要引起参保人的关注。同一工作单位实行的社保福利制度是一样的,但在不同部门、不同职级、不同工作范围,所实行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是不一样的。

如果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为5000元,普通职工按照60%的基数每月只需要缴纳240元,经理以上级别按照150%的基数每月需要缴纳600元,总监以上按照200%的基数每月需要缴纳800元。缴纳的保险费用不一样,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差距就会很大。

除社会保险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之外,企业年金、商业保险也是全社会养老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养老金领取额度不高,单位福利较差的情况下,要想实现“老有所养”,更多的还需要自己想办法!

了解更多公考、民生资讯,关注重庆中公!

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是什么?

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是什么?

现在的职工养老保险的发放标准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根据你的工龄长短,职位的高低直接由单位发给你退休工资即可。现在发的都叫做养老保险退休金,其待遇的计算方式更加的科学合理,一切都是遵照你缴费社保的情况来给你核定退休工资,跟你的岗位级别没有关系,决定你的退休金的,最终还得是你的缴费情况。

至于题主说的工龄比你短,但是退休工资比你高,根据我的判断。估计你在养老保险实行企业参保以后,自己个人缴纳社保的缴费平均指数很低,造成了你的退休金没有其他人高。

从现在的养老保险待遇计算方式,用我们学习到数学的知识也是可以看出来哪些才是直接影响到我们退休金的因素。其实最根本的因素主要还是两个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之前接触到一个参保者,他40年的工龄结果没有人家30年的工龄领取到的工资多,其实就是因为缴费指数人家高的原因。

比如A和B 都是在重庆参保的人员,A缴费40年,其中15年为视同缴费年限,缴费指数为最低的0.6,个人账户的余额为30000元,B缴费年限为30年,其中视同缴费5年,缴费指数为2,个人账户的余额为80000元。重庆的目前社平工资为6106元,两人均设定为男性,那我们根据以上数据来计算两人的退休金。

A基础养老金=(6106+6106*0.6)/2*40*1%=1953元

A个人账户养老金=30000/139=215元

A过渡性养老金=1.4%*(6106+6106*0.6)/2*15=1025

A的养老金总共为:3195元

B基础养老金=(6106+6106*2)/2*30*1%=2747

B个人账户养老金=60000/139=431

B过渡性养老金=1.4%(6106+6106*2)/2*5=641元

B的养老金总共为:3820元

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是什么?

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是什么?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是什么?

你好!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是什么?

题主所说的养老金包括两层意思:

一层是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退休时计算的养老金;

另一层是已退休的人员每年上调的养老金。

根据国家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2018年退休人员上调基本养老金水平的通知,2018年国家为退休人员上调基本养老金增幅的标准是2017年当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平均数值的5%,也就是说,2018年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是当地退休人员上年基本养老金的平均数值。

而另一个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的标准,一般和两个标准关系密切: 一个是缴费基数,一个是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必须在退休前累计缴纳15年方可发放养老金)。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 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x缴费年限x1%;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实施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x1.3% x平均指数。

式中: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题主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举例说明:王科长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x0.6)÷2x15x1%=480元;

个人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x1.0)÷2x15x1%=600元;

个人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x3.0)÷2x15x1%=1200元。

综上所述,退休时养老金的发放金标准与职工的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别忘了关注和点赞。大家有什么好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