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老金发放向题,有人提到中人,那么中人是什么意思?
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提出了中人、新人和老人的概念。
所谓的“中人”指的是2014年9月及以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及以后办理退休的人员。
“老人”则是指2014年9月及以前参加工作,同时也是在2014年9月底以前办理了退休的人员。
“新人”则是指2014年10月及以后参加工作,也是在2014年10月及以后退休的人员。
以上所指的参加工作都是指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实实施有关时间点的划分,主要还是为了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养老金待遇的计算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采取的是国家负担退休待遇的国家保险模式。个人不用缴费,退休待遇跟退休前本人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相挂钩。
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9月及以前的工作年限,对于中人来说是视同缴费年限,试点缴费的钱数会予以退回。
视同缴费年限的养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计算的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有关平均缴费指数也平均了有关视同缴费指数。
过渡性养老金,直接是根据有关过渡性系数和本人的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具体是由各省市自行确定的,全国并不统一。
对于新人来说,是不会按照有关的机关事业单位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计算养老金的。如果是刚刚参加工作,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如果是以前参加了企业养老保险,有关的缴费年限会进行自动接续。计算养老金,是按照企业养老金计算模式来进行了。
10年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不是全部的中人。国家从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确定为机关事业单位的新办法和老办法退休待遇的十年过渡期,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新办法和老办法退休待遇的平稳过渡。
过渡期结束以后,仍然会存在中人,仍然会存在视同缴费年限,仍然会存在过渡性养老金。只不过没有老办法退休待遇保底了而已。
特殊情况下,会有新人在距离退休不足10年的情况下加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在过渡期内退休也是有可能的。
关于养老金发放向题,有人提到中人,那么中人是什么意思?
关于养老金发放问题,有人提到中人,那么中人是什么意思?让我们结合养老并轨改革政策及落地实施情况,来具体分析并解读中人究竟是什么意思吧!
我认为,养老并轨启动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以这个家喻户晓的改革时间节点为政策临界点的。也就是说,以2014年10月1日为界,在这个临界点之前参加工作,之后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他们是名副其实,货真价实的退休中人无疑了。这也就是法定政策中人的基本概念和标准定义之所在。
据此,我们推而广之并落实落地后,可以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得出以下基本认知与答案:一是2014年10月1日以后到站退休,也就是在十年过渡期间退休的,那自然而然属于退休中人无疑了;二是在十年过渡期结束后,即在跨越了十年过渡期之后,至2029年9月30日之间退休的,也肯定属于法定退休中人范畴无疑了;三是再前推到2029年10月1日之后退休的人员,应该既有政策性退休新人,也有政策性退休中人。但是,退休人员仍然是以政策性退休中人居多的;四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加入退休行列的政策性退休新人会越来越多,而政策性退休中人将会相对变少。这种发展趋势,将会延续至本世纪50年中后期,到那时政策性退休中人,才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
众所周知,为了切实提高企业计发办法过低的替代率水平,退休中人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需要进行某种调整与改造,而调整与完善则需要有个实践过程。这就是退休中人领取“预发养老金”的来龙去脉之所在,也是退休中人养老金重新核定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很显然,由于退休中人基本养老金需要重新核定,而重新核定必然涉及到基本养老金的兑现补差问题。这就是题主关于养老金发放问题,必然牵扯到退休中人的政策原因之所在。
感谢阅读,请点关注!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关于养老金发放向题,有人提到中人,那么中人是什么意思?
所谓“中人",就是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已经参加工作,之后陆续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1992年~1995年期间,我国完成了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自此以后,所有企业职工在职时都建立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通过企业和个人按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退休时根据本人的缴费数据计算出养老金,在社保局领取养老金。然而,机关事业单位由于没有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时仍然由财政支付退休工资。于是就形成了养老金的“双轨制"。
为了解决“双轨制"问题,2014年10月1日,国家推行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此以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和企业职工一样,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在职时单位和个人按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退休后根据本人缴费情况,在社保局领取养老金。
以改革之日为分水岭,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已经退休的人员称为“老人";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已经参加工作,以后陆续退休的人员称为“中人";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才参加工作的人员称为“新人"。在退休待遇上,实行“老人"老办法、“中人"过渡办法、“新人"新办法。
为了确保“中人"退休待遇不吃亏,国家把他们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的正式工龄算作视同缴费年限,退休时和实际缴费年限加在一起计算养老金待遇,并以一笔过渡性养老金作为补偿。这样,“中人"的基本养老金便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另外还有一笔职业年金作为养老金的补充待遇。
为了实现“中人"养老金的平稳过渡、自然衔接,国家还把2014年10月1日~2024年9月30日作为退休“中人"养老金计算的10年过渡期。在10年过渡期内,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采取新、老办法对比计算,限高保低。
所有老办法,就是2014年9月份以前计算退休金的办法,即按照退休人员退休前一个月的工资水平,以工作年限来确定退休金的比例,比如30年工龄为85%、35年及以上工龄为90%,再加上一定数额的职务工资; 所谓新办法,就是根据“中人"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含视同年限)、缴费金额、退休地上年度社平工资等数据,套进养老金计算公式里一项一项计算出来。如果用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比用新办法计算的待遇更高,就按照老办法计算的待遇发放; 如果用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比用老办法计算的待遇更高,除了发放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外,对高出部分的养老金待遇按照10年过渡期的调节比例来发放,即在过渡期第一年退休,发放高出部分的10%、在过渡期第二年退休,发放高出部分的20%,依次类推。一直到过渡期第10年,即2024年9月30日前退休的“中人",发放高出部分的100%。
关于养老金发放向题,有人提到中人,那么中人是什么意思?
是这样的,这里的中人,指的是一部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他们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就参加了工作,而在改革以后退休的,那么他们就属于退休中人。
区别于退休中人的,是退休老人和退休新人,这三者在养老金待遇计算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说退休老人,是采取老办法来计算养老金,而退休新人则是完全采取跟企业退休职工一样的计算方法,只有退休中人,在养老金计算上会有一些特殊性。
退休中人还会分为10年过渡期内的退休中人,以及过渡期结束后的退休中人,这个时间以2024年为界,在2024年10月份退休以前的退休中人,养老金会采取新老办法结合的方式来计算养老金,保低限高,并且对于新办法高出老办法养老金的部分,按照一定比例来返还。而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中人,则不再这样来计算了。不过,他们仍然拥有过渡性养老金待遇。
@社保当家,感谢你的阅读。
关于养老金发放向题,有人提到中人,那么中人是什么意思?
所有养老金中人,指的是二零一四年并轨之后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未并轨之前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老办法。
企业单位不存在中人的说法,只有一九九六年前退休人员叫退休,一九九六年之后是叫做养老金。企业人员存在退休金和养老金的区别。
关于养老金发放向题,有人提到中人,那么中人是什么意思?
简单的说:社保改革之前参加工作并且在社保改革之前退休的叫“老人”。社保改革之前参加工作但在社保之后退休的叫“中人”。社保之后参加工作且在社保之后退休的叫“新人”。老中新的划分标准分了几个节段,1985年七月通过,1986年开始。1993年修订1994年执行。现在基本都是以1994年作为基准划分“老、中、新”三类退休标准。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老人和中人”会越来越少,“新人”越来越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