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部分农民的医保从当初的十元涨至四百二十元,明年还会涨吗?
2002年10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各个省市陆续开展了新农合的试点工作,当时个人的缴费一般也就是一年10元。不过由于缴费低,筹资标准也低。没有钱形成了医疗保障也流于形式,基本上报销不了多少钱。
2011年以来,国家不断重视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2016年推动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合并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2018年专门建立了国家医疗保障局,未来医疗保障将会成为跟养老保障一样举足轻重的保障制度。相应医疗保障制度的筹资,不能仅仅依靠国家财政给予的补贴,我们采取的是个人缴费和国家补贴同步提升的方式。2011年以来,个人缴费最低标准有50元陆续提升280元,国家补贴标准由120元提升至550元。国家补贴始终在医疗保障方面占据大头,大约是个人缴费的两倍。
上面所说的仅仅是最低标准,一些地方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筹资标准也较高。江苏省一些地区达到了420元,甚至更高也是现实。目前,我们的医疗保险仍然是各个地级市为主的统筹区域。除了几个直辖市以外,没有几个省份或自治区实现省级统筹。
像上海市的筹资标准19~59岁的居民是820元,比上年度同步提升30元,财政补贴标准也同步提升30元,总筹资标准3540元。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缴费标准分别是650元和480元,财政补贴标准分别是5910元和6080元,总筹资标准达6560元,70岁以上老人财政补贴是个人缴费标准的12.67倍。
不过,像山东青岛的城乡居民医保缴费个人负担部分跟上年一样,仍然是462元和395元,但是今年财政补贴标准仍然上涨了30元,达到了790元和710元。
国家的筹资标准提升,其实也大大提升了城乡居民的医保待遇。现在城乡居民的医保待遇报销比例其实比职工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差不太多,如果再加上大病医疗保险的二次保险,能够有效防止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我们的医疗保障已经建立了基本医疗、大病医疗和医疗救助三个层次的保障,现在很少有人不敢去医院看病了。
相对于实在收入较低的低保家庭,是通过政府直接承担低保群众医疗保险个人负担部分的方式,将他们纳入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目前,约有4000多万居民受益。2019年末,我国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人数高达10.25亿人,医保覆盖率超过了96.7%。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参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国家仍然在不断努力推动医疗保险政策的完善。2020年居民医保的政策范围内平均报销比例将要提升至70%,进一步加强大病医保待遇的落实。未来国家还将推动长期护理保险纳入医保,相信未来的医疗保障将会更加全面有效。相对而言,费用肯定也会不断的提升。不过,毕竟社会在进步,我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都维持在7%~8%的速度增长,相信绝大多数人还是负担得起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