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选择高档缴费还是选择低档划算,退休金差距大吗?

参加社会保险,一般建议是根据本人的收入水平选择缴费基数

关于缴费基数的确定,企业职工是依照上年度职工本人工资总额的来核定的。相应的工资总额包含了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所以,从制度设计角度讲,我们的社保缴费就应当是按照本人收入水平来确定的。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是自由选择是否参保自由选择,自由选择缴费基数的。2019年5月,《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到,灵活就业人员可以从60%~300%的缴费基数上下限中任意选择一个缴费基数,作为自己的缴费基数。

高低缴费基数,产生的养老金差距有多少?

参加养老保险产生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主要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基础养老金,主要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三个因素挂钩。

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又被称为养老金计发基数,主要是为了保障养老金跟退休时的社会收入水平挂钩。都是以该省份的社平工资为主,这是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体现。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种情况下,未来全国的待遇都有可能一致,这样能够有效消除相同缴费基数情况下,在北京等发达地区退休养老金高,在黑龙江等欠发达地区养老金低的情况。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要从缴费指数说起。缴费指数实际上等于当年各个月份缴费基数之和除以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比如说某年缴费6个月,缴费基数之和是3000元,社平缴费基数是6万元,缴费指数就是0.5。平均缴费指数,是缴费指数之和÷缴费年限之和。

缴费年限具体到每一个月,包含实际缴费年限和凭职工档案认定的视同缴费年限,这样也能够确保缴费的公平性。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按60%基数缴费12个月,退休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100%基数缴费12个月,可以领取1%的社平工资;300%基数缴费12个月,可以领取2%的社平工资。

这样的结果,实际上是国家有效缩小大家收入差距的一种体现。缴费基数反映的是我们收入水平,养老金相对于缴费基数有效缩小了大家的待遇差距。

可是话又说回来,30年前我们社平工资也就两三百元。那个时候,如果按照300%基数缴费,实际上现在看起来也是非常划算的,毕竟相应的待遇是跟社平工资挂钩。

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于本人的退休年龄确定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无法选择,大家都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形成个人账户的,这种情况下都是按照缴费基数形成的绝对公平,多缴多得完全按照缴费基数来体现。

尤其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如果没有领取完毕就去世了,个人账户的余额可以继承,对于个人来说是不会亏本的。职工恰好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承担个人负担部分,所以职工参加养老保险是最划算的,肯定不亏本。

综上所述,灵活就业人员一般来说收入不高,可以按照最低基数来缴纳社会保险。如果收入水平较高,也应当提高一下缴费基数,毕竟养老金待遇还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年轻人,缴纳养老保险基数来,未来退休时可能会更划算一些,还是好好规划我们的养老吧。

灵活就业人员,选择高档缴费还是选择低档划算,退休金差距大吗?

灵活就业人员缴费,选择高档还是低档这个问题,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而定。缴费的基数一般是当年全省社会平均工资的60%,100%, 200%, 300%,档次。不管你选择哪个基数缴费档次,有一部分要纳入社会统筹账户,剩下的才能计入个人账户。如果你资金充裕,可以选择100%, 200% ,300%的,但是缴费数额相也对较高。选择60%的,一般是一年6000多块钱。如果你选择300%的,那一年交费就是18,000多甚至3万多。并且各个省缴费基数是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所以说我建议,如果是年轻的如二十五六岁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缴费基数比较低的,因为毕竟距离退休年龄还很远。可以把有限的资金多用在创业上。等到退休有一个保障,基本上就可以了。如果说年龄稍微大一点的,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情况可以选择缴费低的,也可以选择缴费高的,比如说选择缴费60%的,或者是选择缴费100%的,如果条件特别好的,可以选择缴费200%的。比如现在你是45岁。那么你交费15年以后到60岁就可以享受退休金了。因为缴费数额多,个人账户数额也大。将来的养老金肯定也比缴60%的要高出不少。具体高出多少,因为各地区情况不太一样,在这里我就不详细说了。

灵活就业人员,选择高档缴费还是选择低档划算,退休金差距大吗?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有水平!因为这个问题确实是广大灵活就业人员一直特别关心和比较困扰的问题。如果能搞明白,就可以按照自己比较划算的方式缴纳就行,不用再烦恼和操心这类问题了。

我的回答是:女性按最高档缴费划算,男性预期高寿命人员选择高缴费划算;最高最低档缴费退休金差距3倍多。

我回答问题喜欢用数据说话,量化分析后得出有效结论。

下面就本题分析如下:

我们借用2019年度全国平均社平工资5620元,按照退休最低15年缴费年限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女55岁、男60岁退休年龄和我国平均人均寿命77岁、增加预期90岁高龄两种状况来比较最低缴费与最高缴费相关情况,详见下表: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

1、55岁退休的女性灵活就业者,人均寿命77岁时,最高缴费净收入比最低缴费多拿近15万,那么活到90岁,最高缴费净收入比最低缴费多拿近50多万,从73岁开始,每月比最低缴费多拿3.28倍、2166元。所以女性最高缴费还是比最低缴费划算些,特别是在企业工作过可以50岁退休的。

2、60岁退休的男性灵活就业者,人均寿命77岁时,最高缴费净收入反而比最低缴费还少7.6万元。所以男性同志,按照人均寿命,最高缴费肯定不如低缴费划算

3、最高缴费男性,77岁以后拿的养老金全部为净收入,每年比最低缴费多拿3.4倍,近3万元,如果身体健康活到90岁,最高缴费可以多拿30万元。所以男性寿命80岁以上人员,寿命越长最高缴费越划算。

▏结论:

1、灵活就业人员中的女性同志,可以50岁退休的,在资金宽裕的前提下,建议最好选择最高缴费。

2、灵活就业人员中的男性同志,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和收入情况来选择。如果自己预判寿命在80岁以内,或收入不是那么宽裕,最好还是选择最低缴费。对于身体好,收入高的,综合各方面因素,可以慎重考虑选择最高缴费。

大家好!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问题是【华子社保】重点关注对象,我会常年义务为灵活就业人员免费提供社保咨询、答疑解惑和帮助,感谢阅读和【关注】!

感谢阅读,欢迎留言和讨论。认同或认为有帮助的,烦请点赞鼓励下哦!

灵活就业人员,选择高档缴费还是选择低档划算,退休金差距大吗?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灵活就业人员选择高档次交费和低档次交费哪个更划算,退休金的差距大吗?我们都知道计算退休金的条件之一就是平均缴费指数,当你拥有一个比较高的平均缴费指数,将来一定会获得较高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你选择高档次缴费,那么自己最终得到的回报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的,如果说能够在有限的参保年限里适当的提高自己的平均缴费指数,对自己来说确实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所以我个人建议,如果作为灵活就业的个人,那么自己再选择缴纳社保的过程中经济条件比较好,确实是可以适当的提高缴费指数,没有必要完全按照最低标准60%来交纳自己的社保,可以适当的提高的80%,100%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我们灵活就业人员在缴纳社保之前的每一年,都是可以任意的来调整社保的缴费,指数所以说即便你提高的缴费指数,那么将来如果说你的经济条件不好,也是可以完全降低的。

最终我们是按照平均缴费指数来计算自己退休金的待遇,那么也就意味着只要是我们提高一年的缴费指数,就意味着我们能够多获得一部分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适当的提高缴费指数对于自己来说是有好处的。但至于说高档次划算还是低档次划算,我认为这个是要取决于个人的经济能力来决定,经济条件好,那么我们肯定要选择高档次,但是经济条件不好优先,在保证累计缴费年限的前提下,那么可以适当的降低缴费指数。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灵活就业人员,选择高档缴费还是选择低档划算,退休金差距大吗?

缴费档次的高低与养老金水平成正比,但选择缴费档次要视自己的经济能力量力而行。

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基数)由60%丶100%丶200%、300%等档次。大家都知道,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虽然有好多个,但其中的缴费档次丶缴费年限丶缴费金额起主要作用。一般来说,如果按照社平工资标准60%的档次来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话,每缴费一年退休时每个月就能领取到社平工资标准0.7%的养老金;如果按照社平工资标准100%的档次来缴纳养老保险费,退休时就能领取到社平工资标准1%的养老金。这与养老保险“多缴多领″的原则是完全一致的。

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与有单位的职工缴费不同,不但养老保险的费用全部由自己承担,而且在20%的缴费金额中,其中的14%进了养老基金帐户,只有6%的资金进入个人账户。这对本来就沒有固定经济来源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在经济上是个不小的压力。

由此可见,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选择高档缴费还是选择低档缴费划算,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肯定是选择缴费档次100%以上更划算,如果经经条件不允许的话,选择60%的缴费档次也可以,只要保证养老保险能正常缴费,让自己正常退休后能按月领取到养老金就是最大的划算。

灵活就业人员,选择高档缴费还是选择低档划算,退休金差距大吗?

灵活就业人员,选择高档缴费还是选择低档划算,退休金差距大吗?灵活就业人员虽然没有正规职业,但是不等于没有职业,只是职业特性不一样,所以同样是灵活就业人员,是选择高档还是低档缴费,要从本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勿贪大求高,而不顾自己的生活实际。

我们缴纳养老保险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今后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基本养老金,由于属于基本的养老金,那就是保基本,能够保障自己晚年有一份基本的生活待遇,这就是养老保险的基本功能。由于养老金的计算是以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退休时参保地上一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本依据。在这几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缴费基数高,缴费年限长,无疑今后的养老金是最高的,但是如果缴费基数高,可以弥补缴费年限短的不足,相反缴费基数低,缴费年限长也可以弥补缴费基数低的缺陷。

作为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其实不能完全用选择最高缴费和最低缴费来对比哪个更划算,某种程度上,按照最低缴费反而是最划算的,这只是一种投资回报的关系,但是由于最高缴费和最低缴费之间,形成的养老金差别非常大,所以这有个个人的取舍问题。如果经济条件好的人,肯定还是希望退休后有一份比较高的养老金,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当然是按照最高缴费缴费基数缴费比较划算,但是对于那些经济非常一般的人员,如果只想在退休后有一份维持基本生活的养老金,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费,也是比较划算的。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两者的差别,我们还是一个举个例子来分析计算一下。比如我们的平均缴费基数是6000元,为什么要选择平均缴费基数呢,因为这个缴费基数每年都是在变化的,如果选择一个平均缴费基数方便计算。比如平均缴费基数为6000元,按照60%来缴费,平均缴费指数工资就是每月3600元,如果按照最高缴费标准,平均缴费指数工资就是18000元,缴费基数的差距是5倍。但是得到的回报,就是领取的养老金不一定是5倍,这主要涉及到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问题。按照300%缴费,缴费20年,需要缴纳养老保险总额为864000元,计入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为345600元;按照60%缴费,缴费20年,需要缴纳养老保险总额为172800元,按照300%缴纳的资金总额正好是按照60%缴纳的5倍,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余额为69120元,按照300%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也是按照60%缴纳的5倍。

假如退休时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每月8000元,都按照60岁办理退休来计算,那么按照300%缴费,每月基础养老金为26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2486元,合计每月养老金为5086元;按照60%缴费,每月基础养老金为116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497元,合计每月养老金为1657元,按照300%缴费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是按照60%缴费的领取养老金的3.1倍。但是比较奇怪的是,基础养老金只相差2.2倍,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差了5倍。从这个例子中,按照300%缴费与按照60%缴费相比,按照300%缴费在基础养老金方面比较吃亏,只多了2.2倍。

结论分析:灵活就业人员按照300%缴费和按照60%缴费相比,从养老的角度来分析,当然是按照300%缴费划算,养老金比按照60%缴费多了3.1倍,之所缴费金额多了5倍,养老金只相差3倍,主要是基础养老金要参考退休时上一年度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而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是不分缴费档次的,按照300%缴费和按照60%缴费,其实职工社会平均工资都是参考的6000元,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还是相差5倍。所以作为灵活就业人员来讲,如果选择按照60%缴费更划算。但是如果是单位缴费,那按照300%缴费无疑是最划算的,毕竟从缴费比例来看,单位缴费占了大头,个人缴费只占小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