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养老为何如此难?

说实话,收入水平决定了我们的养老难易程度。农村老人养老难的根本原因,实际上还是收入水平太低。

2019年,我国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0733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2359元,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6021元。农村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7.8%。

实际上,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城乡二元结构体系社会。建国时,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99.5元,而农村只有44元。197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农村居民134元。上面几个数字,都是全年的收入啊。

人的支出很多是刚性的,比如说衣、食、住、行。维持完基本生活以后,能够攒下的积蓄自然就不多,能够用于养老方面的能力也就更弱。

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063元,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是13328元。也就是说城镇居民每人可以积攒14296元,或者将这笔钱用于非基本生活消费;而农村居民只能攒下2693元。攒钱能力,农村只有成真的不足1/5。

我国最初的退休制度并没有考虑农村。1951年《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适用范围仅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职员,并不包括农民。

按照国家最初的设想,农民的养老问题是想通过农村公社化运动予以解决。当时的农民也是通过挣工分的方式进行按劳分配,最后按照工分多少分得粮食。不过对于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予以照顾。农村还建立了五保制度,对于孤寡老人给予特殊的保障。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也在时间建立农民的养老保险。2009年国家推动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通过个人缴费、国家补贴、集体补助的方式,建立起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

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国家设置得非常灵活,缴费档次从每年100元到几千元不等。每年一般都是10月份以后开始缴纳,而且对于低保户等特殊群体国家会代为缴费。为了鼓励大家缴费,国家还会给予一定的缴费补贴,和个人缴费部分一起进入个人账户。

由于个人缴纳的钱数,全部在个人账户里,如果没有领取完参保人就去世,可以有继承人继承,也就对于农民的整个家庭不会亏本。这也是国家对他们的一种福利保障。

除了个人账户养老金,还有国家给予的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全国设有最低标准,从2020年7月1日起,由88元上调至93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额外提升标准,全国多数地区都在120~170元之间。不过一些城市甚至能达到500元以上,比如说无锡市是每月500元,北京市是每月820元,上海市是每月1100元。

说实话,很多农民对于新农村养老保险还处于初步认知阶段,很多人按照低档次缴费,因此产生的养老待遇不高。2019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养老金月待遇只有162元。

目前来看,农民如果养老金不够的话,只能依靠继续劳作或儿女养老了。希望随着国家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能够让越来越多的老农民能够洗脚上田,安享晚年。#理财大赛第三季#

农村老人养老为何如此难?

天天行走在各个村屯之间,接触着很多的老人,有穷的,有富的,有身体好的,有身体不好的,……各种情况都有,不尽相同,唯一相同的就是他们活的都挺难!

难在哪里?有的难在孤独,有的难在没钱,更多的则是难在没人照顾!

孩子都去了城里或外地打工,他们无奈的坚守着这块土地。即使接他们去城里,他们也不习惯,不习惯那的生活方式,不习惯那的环境,甚至不习惯自己的孩子!

我见过一位老人,老伴走了,自己守着四间大房子,每天在大门口傻傻的站着!我见过一位老大爷,天天用轮椅推着患脑血栓的老伴,嘴里不断的诉说着!我见过一位盲人大娘,用双手摸索着自己洗衣做饭,艰难的生活着……!

农村老人养老为何如此难?

农村老人养老的确是个难题,也成为一个热门的共同话题。难就难在农村老人有的没有养老金或养老金过低,不能保障基本生活。难就难在有的地方经济不发达,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低微,经济困难老人多。难就难在有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已步入老年和将要步入老年因超过社保缴费规定年龄无法领取养老金的老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困难老人,因病和其他原因生活比较困难的老人。难就难在养老服务设施滞后,独居老人和无子女老人遇生活不能自理,缺少护理服务。难就难在有的子女不尽孝,老人孤苦伶仃实可怜。为了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难的问题,首先,要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做到全覆盖,提高社保保障水平。其次,对特殊的困难群体采取兜底政策。其三,加快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其四,政府支持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弥补当前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缺乏带来的问题。根本的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做强农业,使农民致富。但经济发展有一个过程,当务之急是,一方面要解决巳步入老年的老人,处于生活困难的老人的养老问题。另一方面,加大农民参加社保的工作力度,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因陋就简,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和场所,改造改建一批乡村养老服务机构,重点解决生活不能自理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养老问题。

农村老人养老为何如此难?

农村老人养老为何如此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个就是他们没有经济来源。

以今天的物质条件,只要你有钱,几乎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大到房子车子,小到生活用品,可以说应有尽有。我国发展到现在,经济繁荣,物质丰富,已经不是计划经济时期,拿钱买不到东西,什么东西都得靠“票”供应的年代了。大部分问题,都是可以靠钱来解决的。

就说养老吧,只要有钱,可以进条件好的养老院,住单间,有专人服务。北京大学有个退休的钱理群教授,今年76岁了,他就准备卖掉房子到养老院生活,每月准备2万元的费用。大家看,虽然他没有儿女,但是他有钱,所以就有人照顾他。

再说农村,有些退休教师每月退休金7~8千元,自己衣食无忧不说,还经常帮衬儿女。我的一个同学,也是退休教师,去年死了老伴,今年就再婚了,而且女方比他小十多岁。为什么?不就是图他有退休金,以后生活有依靠吗?反观那些没有退休金的农村老人,丧偶后根本没有条件再婚,只能孤独终老。因为他连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人家来跟着你挨饿吗?

由此可见,农村老人之所以养老难,主要就是他们手里没钱。他们绝大部分人没有退休金,如果儿女也不宽裕,那他们的晚年养老就成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觉得家庭有责任,国家也有责任。家庭的责任就是要明白,赡养老人是天经地义的,是做儿女的责无旁贷的义务。因为父母辛辛苦苦把你们抚养大,你就应该感恩回报。国家的责任就是要建立建全社会保障制度,把每个公民都纳入社保范围里来,做到应保尽保,让每个老年人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福利,使他们老有所养。只有国家和家庭共同负责,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才能得到良好解决。

农村老人养老为何如此难?

不是农村老人养老难,城市老人一样难,不信你看,城市老人也在捡垃圾卖钱,来保证生活。人老了都有困难的。也有富裕的。

农村老人养老为何如此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农村老人的养老却是如此之难。

主要有两点

1,养老待遇

由于国家的养老保险政策是,养老保险买得高,养老金就领得多。农村老人没有钱买高档的保险,只有买低档次的。

特别是7、80岁及以上的农村老人,每个月领着百十元的基础养老金,在这个高消费的年代,能解决什么问题呢?猪肉二、三十元1斤,一般最便宜的蔬菜2、3元1斤等等,一百十元能解决几天的生活。

当然,全部靠国家养老是不可能的。儿女尽孝赡养老人是传统美德,但由于好多儿女不在身边,又处在压力山大的环境之下,只能尽最大之力,让老人安享晚年。

2,农村老人看病问题

由于进入老年,各种生理机能衰退,抗病能力差。伤风感冒,各种疾病难免发生。由于医疗技术得到发展,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施得到改善。老人生病都是到卫生院就近治疗。

虽然农村老人也买了农村医保,进卫生院看门诊全年只报销100元,其余的自费。一年要生多少次病?要看多少次门诊,而一次药费都不止100元。

要不,医生就叫你住院,说的是住院报销比例高,可入院后这样检查那样检查,这样费那样费,到出院最多就是报销一半。农民难。

综上,要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难,国家可适当提高养老待遇,看病提高报销比例。做子女的尽到赡养责任和义务。让农村老人真正的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

个人观点,望友友们补充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