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拾元一年的医保直到今年涨到二百五?

无法想通。落后之人。

10元一年的医保,指的是新农合吧?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演变。

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是逐步建立起来的。1998年,国务院率先制定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替代过去的公费医疗制度。毕竟过去的公费医疗制度对于逐渐实行起的外资、私营、个体就业单位是一份很大的负担,也执行起来很难。对企业实行有限责任,这也是激发就业主体活力的一种好的做法。

2002年10月,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6年,卫生部《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升中央财政补贴。补贴标准有10元,上涨至20元,地方财政补贴也要增加10元。

2016年,国务院提出《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合并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2010年以来,政府补贴一直是逐渐增加的趋势。每人每年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补贴有120元逐渐上涨至2020年的550亿。城乡居民个人最低缴费标准由2011年的50元,逐渐上涨至2020年的280元。

为什么要不断提升个人缴费标准?

确实有很多人不理解,明明国家已经补贴了很多的钱,但是为什么还要个人缴费呢?像2020年个人缴费标准最低是280元,而国家补贴标准则最低是550元,个人不用缴不行吗?

第一,增强医保基金的稳定性。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也要个人缴费,主要是提升医保基金的筹资收入。2020年的医保筹资标准实际上是个人缴费提高30元,国家补助提高30元。筹资标准由去年的770元提高至今年的830元。

2019年末我国共有居民医保参保人员10.25亿人,医疗保险基金收入8451亿元,人均筹资标准高达825元,比国家最低标准高出了55元。

实际上我国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压力很大,2019年当年结余只有332.64亿元,当期结余率不足4%。累计结余5061.82亿元,可支付月数只有8个月。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医保基金收支压力更大,就会面临着不稳定风险。

第二,提升医保报销待遇水平。

筹资标准高了,才能够不断提升有关医保待遇标准,各地的医疗保险制度才会运行正常。国家要求各地在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上提高至70%。

大病医保的起付线,国家要求统一降低至当地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一半,支付比例提高至60%。如果报销比例偏低,医保减轻负担的效果也不会很明显,大家参保积极性也不会很高。

通过有效提高报销比例,降低医保的起付线,能够有效避免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发生,医保的作用才会更加明显。

第三,凸显对低收入群体的照顾

国家真的没有免费的医疗制度吗?当然有。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群众,如果是重度残疾人或者低保家庭的成员,其个人负担部分由当地政府予以代缴,其家庭是一分钱不用缴纳的。

国家还在不断加强对农村低保家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起付线和支付封顶线予以照顾。另外,在医疗救助方面,国家也在不断加强低收入群体的救助力度。

国家对医保基金实际上也非常重视,专门出台了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的举报办法,重点查处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不断改革医保报销支付制度,确保让群众的钱每一分都用到刀刃上,让大家不再为住院医疗费苦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