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家实行延迟退休,副高级职称和正高级职称会有区别吗?
延迟退休,大家很关注,不过建议大家在国家没有出台征求意见方案之前也不要瞎想。
人社部曾经关于延迟退休政策对外的答复是,未来将会根据社会就业情况、劳动力总量变化情况、养老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情况、大家的接受程度,来适时推动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目前延迟退休政策八字没有一撇,征求意见的方案都没有出台呢。
2015年,中组部出台了一个文件,明确机关事业单位中正副处级女干部和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变为60周岁。这确实是国家推动延迟退休的一种实践,不过国家也明确规定,可以根据本人申请,55岁自愿退休。既然可以原年龄自愿退休,肯定也不会有社会反对的压力。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待遇稳定,多干5年挣的工资更多、养老金也会更高,何乐而不为呢?
我国的职称制度,过去是将高级职称分为过去副高级职称和正高级职称,分别对应机关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的1~7级岗位。现在一般改称为高级职称和正高级职称。高级职称可以聘为5~7级岗位,正高级职称可以评为1~4级岗位。
因为文件规定都是高级职称,并没有将正高级职称拿出来单独设立条件,因此延迟退休的条件是一样的。
山东省2019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事业单位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企事业单位的在相应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副高级及以上高级专家,确因工作需要,身体能够坚持正常工作,可以按照要求申请延迟退休,一般不超过65岁。延迟退休,没有副高级和正高级的区别,主要是一些急需的或者特殊需要的岗位。
相关退休的条件也非常有灵活性,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申请,只要不能胜任岗位工作,都可以立即办理退休手续。
所以,根据国家延迟退休政策的实践,高级职称的专家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但是主要还是以自愿为主。
如果国家实行延迟退休,副高级职称和正高级职称会有区别吗?
我认为,没有区别是肯定无疑的,若有区别那绝不会以你是什么职称,来进行划线或者取舍的。
延迟退休势在必行,但延迟退休的政策着眼点,是在退休年龄的确定上,这与历史过往上的严格年龄边界规定,必是大同小异的。
在高层单位,在大专院校与科研单位,在大中型国企单位,正、副高级职称人员比比皆是,十分正常。但在科研教学能力与学术造诣上,却是天差地别。
尽管如此,但在延迟退休的政策取向上,绝对是以严格的年龄条件为基准,而不是按你属于什么职务与职称来确定。职称作为业务学术能力的主导指标,那是要服从服务于退休年龄的,除分你是国家院士之类的特高级专家,那就另当别论了。
感谢阅读、关注并点赞!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如果国家实行延迟退休,副高级职称和正高级职称会有区别吗?
从理论上讲正、副高级职称是有区别的。总体说大多数正高学识技能要略强于副高,但由于评定职称弊端很多,有不少正高实际理论和动手能力远不及于副高。特别是那些非正常晋升的人,如论文型、人际型、马屁型、熬等型、嘴皮型及造假型等等不择手段削尖脑壳硬往高职队伍钻,这些精致利己主义者,虽然晋升了什么教授、主任及院士,实现了私心满足了虚荣得到了利益待遇。但他们对于益民服务、囯家建设及科技研发无能为力,搭不上手混日子而已,这些人到退休龄年必须退休,决不能让他占着茅坑不拉屎,影响祖国发展的大好前程。
如果国家实行延迟退休,副高级职称和正高级职称会有区别吗?
肯定有区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