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不靠谱,以房养老更靠谱”,你怎么看待这句话?
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
说起来也挺丢人的,我是家里的独生子。年龄接近40岁了,现在每个月到手工资3500元,已经三四年没有涨了。
我妻子每月工资也是3500元左右,我们两个都没有任何奖金、奖励待遇,每月就靠这些死工资。
我们还要抚养两个儿子,日常的衣食住行都要精打细算。
多亏四个老人都有养老金。我岳父养老金3300多元,岳母养老金3200多元,我父亲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5000多元,我母亲1500多元。
说实话,如果说我们的极限的话,每月各自能拿出1000元来给双方的父母。当然现实情况是双方父母也不缺。
我岳父租出的一个大车库,被他们用作网点使用,每月租金1200元。岳父家还有一个网点,每年几万元租金我也不清楚,但是岳父家的各种收入肯定比我俩工资高。
这可能是典型的“养儿防老,不如以房养老”例子吧。
这是一种现实,也是一种无奈。谁也不想这样,可是能跟看客一样,怪自己不努力吗?人到中年必须要学会看开,人生就是如此。
绝大多数人的收入都不高,每人每月三四千元的工资很正常。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成功人士。腾讯、阿里、华为、小米等高科技企业月薪三四万元都是正常,华为甚至能达到人均年薪百万。可是呢?又有几个人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即使月薪过万,仍然有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压力颇大。
尽管工资低,但是未来我们退休后,每人都有一份养老金待遇。等攒一点钱再买套房子,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也能负担轻一些。
对于低收入的人,像我们这样,能做的可能是尽量不给子女造成负担,未来还是靠养老金养老了。至于在买一套房子,难道还能用来以房养老吗?估计得给儿子留着了。如果自己有钱,肯定要给子女买车买房,可是没有,你能怎么办?
现实如此,唯是命也!
至于国家推动的以房养老,实际上是一种倒按揭模式。通过将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支付给每月一笔稳定的养老金。老人去世以后,如果子女愿意继承房子,那么需要将保险公司支付的养老金和利息给还上就可以继承。如果子女不愿意继承房子,保险公司会将房子卖掉,余额不足保险公司就亏本,如果有剩余就给其子女。当然,你觉得保险公司会亏本吗?他们是经过严格精算的,几乎是不会亏本的。
按照相应的例子,500万的房产,65岁开始领养老金,每月有1.5万元养老金。相应的待遇实际上并不高,如果有500万存银行,一年至少20万的利息。很多老人觉得房价评估太低,不愿意参与以房养老。
更多的老人觉得房子要留给儿孙。为了减少争议,因此以房养老还需要过儿女关,让儿女签字同意。有时候反而把子女搞的都不高兴,不上门了怎么办?这都是老人需要担心的问题。
实际上,现在的房价高企,很多保险公司都认为房价高有风险,对于五六线城市保险公司都不愿意承保的。
所以,如果是我的家庭,可能真的不会选择以房养老。把房子留给儿女吧,我还是一个传统思想的人。
“养儿防老不靠谱,以房养老更靠谱”,你怎么看待这句话?
现时的“养儿防老”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需求,至于经济层面,不“倒贴”就算孩子挺争气了,而“以房地养老”其实质是房地产的投资收益,既可以是一次性的变现,也可以是“倒按揭”形式的月入,取决于你的思想理念,打破传统的身后给孩子留下两个的思想,过好自己的晚年幸福生活,是一种趋势。
“养儿防老不靠谱,以房养老更靠谱”,你怎么看待这句话?
怎样养老靠谱?网上七说八一。养儿不靠谱,以房养老就靠谱?于我看遇到什么情况,就是什么情况,随遇而安吧。
到目前为止,我所接触的,我周围的那些老人们,有子女的还是子女们养着,那些子女们也还没有不养老人的现象。不管好养赖养,都在养,还没有把老人丢掉不管的。靠谱不靠谱,不能听网上说,看看自己周围的情况就可以了。我看我周围的,还有农村老家的老人,都有后代子女养着。
以房养老,我觉得也靠谱。有些老人没有子女,或是有的子女移居国外了,老人不愿意移居,或是呆不习惯,老了把房处理处理,以房养老也挺好,也靠谱。
老年人越来越多了,国家也会考虑这些问题,怎么让老人安心养老,国家政策好,大家才有幸福可言。这次疫情考验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们也看到了不同的国家对待这次疫情中老人的态度,我们的国家还是值得信赖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的。
不必过多的担心,老人们心态要保持平和,不要焦虑,在家里与年青人和睦相处,有句古话说得好,不聋不哑不为老翁。尽量地少说话,不要用自己的老观念与年青人理论,好汉不提当年勇,多多理解年青人,现在工作中竞争激烈,年青人活着也不容易,不是像过去那样,肯吃苦,肯出力就行的。
一家人多多理解,多多包涵,抱团取暖,老人做榜样,上行下效,养成好的家风,还是那句话,家和万事兴。
“养儿防老不靠谱,以房养老更靠谱”,你怎么看待这句话?
我是@相知倍真惜 ,非常乐意回答这问题!
"养儿防老不靠谱,以房养老更靠谱”你怎么看?
日常所见,年老行动不方便的老人,都是儿女照顾或者儿女出钱请保姆照顾,就算部分老人有高额退休金,经济绰绰有余,不用儿女负担养老费的,到有个病痛,也是儿女亲人上下打点,儿女有照顾赡养父母的义务。
俗话说,人老有四宝:老宅、老本、老伴、老友。
随着社会养老保险的普及,也不是要儿女全负担老人赡养费,起码有个病痛,或走不动时,有个依靠吧。
以房养老更靠谱,这句话只说对一半,无可否认,房屋可以通过出租,或抵扣,或卖买来获得收益,可以不用儿女负担生活费,但钱不是万能的,你老到无助时,钱能当饭吃吗?💰能当药喝吗?
或者有大部分人说,有钱老人可以去养老院,但养老院也不是你家开的,有时会没床位,有时还因某种原因拒收。当你家在养老院的老人有病痛,养老院还是找家属的。
@相知倍真惜认为,养儿防老还是靠谱的,以房养老只能解决经济来源,房子能跟你说话吗?房子能关心你吗?
以上纯属本人观点,不代表其他人想法。
“养儿防老不靠谱,以房养老更靠谱”,你怎么看待这句话?
养儿防老,实际上除了金钱上的依靠之外,更多的在于那种亲情的照顾和照料,以及亲情之间那种快了。如果单纯从金钱上去衡量,很多“养儿防老不靠谱,以房养老更靠谱”还真是比较靠谱。
两个例子做以交流分享:
1、房租比儿子靠谱
有一对夫妇,某天说出了一句话:“这个商铺比儿子都管用”。原来两人买了一个商铺,一共花了十几二十万,每个月都有2千元的房租,基本够两口的生活费了,而且房租很按时,也不用催促。但是反观儿子呢,每个月不给生活费不说,有时候还在啃老。如此,确实这个商铺比儿子管用;
2、倒腾房子成了百万富翁
邻居家的父母,为了家里的两个孩子,此前买了两套房,后来女儿嫁出去以后,房子也没用上,于是两口把房子买了。儿子长大结婚了,自己没钱买房,就住进了父母之前给买的房子里。而房价连续上行,两口子卖掉女儿那个房子后成了百万富翁,而原来买房子也只花了20万,这百万,也基本够两口的养老了。而他们的儿子,还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
实际上,如果单从此前的买房或者租房角度,那确实要比儿子靠谱的多。因为不用看儿子的脸色,也不用看儿子的行动,无论是房租还是房子,这些年都是升值的,足以令作为投资者的父母享用,根本用不着儿子来做贡献。
但是我们知道的,“养儿防老”不仅仅只从金钱上衡量,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要尽孝道,大家一家人享受亲情的照顾和照料。房子能赚钱,但是不能陪你说话,聊天,不能和你一起吃饭。也不能带你不看病,照顾你;更不能在家里有事情的时候,一起来想办法解决。
所以,“养儿防老不靠谱,以房养老更靠谱”,仅从经济角度,还是有点靠谱的,但是从真正养老的意义上,真的不值一提!
“养儿防老不靠谱,以房养老更靠谱”,你怎么看待这句话?
依法说事。养儿防老是中华文化传统,有二十四孝为证。正因为有此优良传统,中国以家庭为细胞的社会才绵延传承数千年而薪火旺盛。进入现代快节奏生活时期,儿辈们工作繁忙,往往难得抽相对长的时间来陪伴父母。所以有养儿防老不靠谱之说。绝非儿女不孝不靠谱原因,毕竟忤逆之子是极少数。养儿防老不靠谱指基于亲情照料欠缺或不能而言。
以房养老更靠谱,特指养老有经济保障而言。所谓家有钱粮遇灾不慌。儿女无暇尽赡养义务,老人可雇保姆,住敬老院。以遗赠扶养协议保证老有人养。不一定特指儿女不孝要老人想办法自养。对于孝顺儿女,即使老人无房或经济能力欠缺,也会想方设法帮老人安度晚年的。
总之,养儿防老是正道,优良习俗不失传。有房无房无所谓,儿女孝敬享天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