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个人能交养老金十二三万吗?为何灵活就业交多领少?

我们可以通过养老金计算公式,比较一下养老保险的缴费和产生的养老金待遇。虽然说我们表面上参加社会保险感觉是一样的保险,但实际上相应的缴费和待遇都是不同的。

养老保险缴费

机关事业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时有很大的不同。

机关事业单位参加的险种有基本养老保险,也就是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的养老保险;还有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叫做职业年金。企业也有企业年金,一般都是用人单位建立的。

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需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现在一般是职工本人承担本人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缴费基数的16%。

本人缴费基数和用人单位缴费基数有可能不同。按照我们的理解,用人单位的缴费基数应当等于与所有劳动的缴费基数之和,地上有些地区直接按照用人单位的工资总额来确定。

职工本人的月缴费基数是按照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月均值计算。机关事业单位缴费都是非常严格的,将相应的费用都是财政承担,很少有瞒报缴费基数的情况。而瞒报缴费基数的情况在企业中较为常见,很多企业都是为职工按照60%缴费基础缴费的。当然这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维权。

灵活就业人员本身收入不高,而且不稳定,参保往往是按照最低缴费。国家为了照顾他们参保缴费,还给出了20%的优惠缴费比例。比用人单位合计24%低了4个百分点。

假设灵活就业人员按照3000元最低缴费基数缴费,机关事业单位按照6000元缴费基数缴费的话。每月缴费金额分别是600元和1440元,灵活就业人员一年缴纳7200元,机关事业单位一年需要缴纳17,280元(其中个人负担5760元)。

我们这并不是结束,还没有计算职业年金。职业年金是个人承担缴费基数的4%,用人单位承担缴费基数的8%。也就是说机关事业单位还有一笔每月720元的职业年金需要缴费,一年是8640元(其中个人负担2880元)。

缴费比较:灵活就业人员一年缴费7200元,机关事业单位一年缴费25920元(其中包含个人缴费8640元)。机关事业单位是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的3.6倍。

很多人对于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10月之前的视同缴费年限,没有缴费就计算养老金可能有意见。可是大家想一下,机关事业单位在2014年10月之前也是有养老制度的,只不过他们的养老待遇跟退休前的基本工资等因素挂钩,再加上一定的退休生活补贴数额。那时候的待遇更高,毕竟是跟在职职工工资相关的。

国家要实行社会化养老,因此就要对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可能仅仅因为一次改革就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本来应该享受的养老待遇给拿掉吧?那样岂止是不公平,简直是掠夺了。那样的改革是推行不下去的。

所以,如果仅凭现在的养老保险缴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缴费要比灵活就业人员高得多。因此,退休待遇有差距也是正常的了。对于以前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国家会实现过渡,最终通过时间的推移消除有关待遇计算的差异。

机关事业单位个人能交养老金十二三万吗?为何灵活就业交多领少?

说一千到一万,我们得搞明白,公务员,事业单位,这种性质的人,纳稅人养着,他们交养老保险。不管交什么,交多与交少。性质都一样,也是纳稅人的钱。[捂脸][捂脸][酷拽][酷拽]

机关事业单位个人能交养老金十二三万吗?为何灵活就业交多领少?

挣的多,就应该交的多,谁不愿意多挣钱?挣的多不见得贡献多,挣的少不见得贡献少,退休就应该扯平了。革命工作只是分工不同,但是都是共同的需要,扫马路的不见得比搞其它工作的贡献小,只是分工和待遇不同,是人为的,并不见得是公平的。退休应该都一样了。

机关事业单位个人能交养老金十二三万吗?为何灵活就业交多领少?

机关事业单位个人能交养老金十二三万吗?为何灵活就业人员交多领少?其实你这是一个伪命题,或者叫无法比较的命题。机关事业单位从2014年10月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以后,其实缴费方式和缴费比例和企业职工是完全一致的,灵活就业人员虽然也是缴纳的职工养老保险,但是这是没有比较意义的。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仍然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但是由于灵活就业人员没有用人单位,但是退休时也要按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方法计算基本养老金,按照职工养老保险的方法计算养老金,养老金就会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而基础养老金是由统筹账户来计发的,统筹账户的资金来自于用人单位缴纳部分,那么灵活就业人员没有用人单位,就需要承担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缴纳,合计缴费比例为20%,虽然比单位缴费低了4个百分点,这就是国家对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的照顾和优惠,其实这少交的4个百分点,就是由国家财政来买单。

由于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是由个人来承担养老保险的全部费用,缴费基数是按照参保地上一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在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费用中,有12%要计入统筹账户,计入个人账户的只有8%,所以虽然灵活就业人员缴费15年,可能所交的养老保险费用有十二三万元,但是真正记入个人账户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这就是为什么灵活就业人员自己觉得交的多,而养老金不高的原因。

但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包括企业职工,同样需要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特别是从2014年10月以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部纳入了养老保险的缴费体系。但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具有明显的差别。一是缴费方式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由用人单位和个人按比例承担养老保险费用,统筹部分由用人单位缴纳,个人只承担个人账户的缴费部分。但是灵活就业人员需要全额承担,而且在全额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中,只有8%计入个人账户;二是缴费基数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用人单位是按照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个人是按照本人实际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比较高,一般缴费基数都会高于灵活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是按照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如果缴费15年缴费金额只有十二三万,几乎是按照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60%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三是缴费年限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累计在一起,大部分人缴费年限超过30年,有的甚至可以达到40年,而大部分的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年限一般在15年左右,缴费超过20年的是不多,超过30年的更是极少数。

综上所述,由于上面分析的三个原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个人缴费金额要低于灵活就业人员,主要原因大部分是由单位来缴纳的,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其实也是财政在买单,而不是没有缴费;但是灵活就业人员需要承担全部缴费金额,从缴费总额看好像很高,其实按照哦养老保险的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来比较,其实无论缴费的比例还是绝对金额,都是比较低的,加上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普遍要低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但这个问题比较方式的本身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也没有比较的正当性,说到底是一种平均主义思想在作祟。

机关事业单位个人能交养老金十二三万吗?为何灵活就业交多领少?

为什么灵活就业人员交多领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能交十二三万吗?

是这样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也就是从2014年开始要缴纳社保的, 而且缴纳的比例也是非常少的,大部分是由单位缴纳的,这跟企业单位职工是一样的。

从2014年至今,也就6年的时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缴纳的社保费用其实也不多。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领取的养老金水平,因为他们之前没有缴纳社保的时间,都是可以算作视同缴费年限的,这样他们的养老金水平还是可以达到四五千元以上的。

而灵活就业人员的话,社保缴纳费用全部是由个人承担的,而且一部分还进入到了统筹账户里面,相比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来说,他们的缴纳费用是要高的,但最终的养老金却可能还不如前者。

感谢阅读。

机关事业单位个人能交养老金十二三万吗?为何灵活就业交多领少?

这个道理很明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由财政发放,缴养老金实际上也是国家从这个口袋掏出来放到另一个口袋里去。所以缴多缴少基本上没什么实际意义,退休后同样还是由财政发退休金;而灵活就业人员就不一样了,退休后所领的养老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退休前所缴费用的多少,也就是说缴的多领的多,当然这是其中最主要的一方面,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