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万入市,最高到2100万,现在还剩1600万,到底该走还是该留?
首先表示一下敬意,牛人啊。
按照我们国家的散户炒股经验,一赚二平七亏损。能够赚钱的,只不过是10%。能够炒股实现翻倍,甚至收益多倍的,简直是凤毛麟角。
不过资金量实在庞大,一般散户可拿不出500万的。最高资金2100万,现有资金1600万,究竟应不应该继续呢?
实际上炒股炒到这种程度,绝对不应该退出了。首先,如此的盈利率说明自己本身很有炒股的天赋。说不定操作得当,又是一个巴菲特呢。
可以成立自己的投资公司,比如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当然不要意外,其实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核心业务是保险业务。巴菲特入主之后,一直顺风顺水,有纺织厂变为了保险公司。1956年如果投资巴菲特1万美元,2018年将会变成2.7亿美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目前是301000美元。没有看错,这是世界上股价最高的公司。
相信能将股票炒成这样的人,都有自己的投资理念。如果为了安全,可以将自己的500多万本金逐步撤出,用剩余的1100万进行炒股。又或者专门成立投资公司,给别人投资赚钱。
总之,这样的结果是很有天赋的,千万不能离开股市。但一定要切记,不能贪婪,才会有一番大作为。
500多万入市,最高到2100万,现在还剩1600万,到底该走还是该留?
真心让人佩服,最最让人佩服的是你的回辙竟然只有23.8%
2015年以来的股市,唯一比较好过的年份是2017年,2017年的蓝筹股走出了一波独立的上涨行情,不少个股都翻倍了,在这期间你500万本金,赚3倍还是有可能,但是在2018年这一波下跌中,你的回辙只有23.8%真的很牛,在牛市(哪怕是局部板块的牛市)中赚钱不能展现真正的炒股水平,在股市下跌中能够大幅低于市场的回辙才是最考验人的。
如果你在2014年那一波的话,回辙只有这个数,那就更厉害了。
上证指数在2018年从高处最大回辙是31%
上证指数2018年年初达到最高点3559点,10月份跌破2500点达到2464点,最大回辙31%;
深成指数2018年年初达到最高点11695点,最低达到7089点,最大回辙40%;
创业板指数2018年最高点1900点,最低达到1205点,最大回辙36%;
你的成绩没有几家基金能做到,也许也超越了99.9%的个人投资者,有这个能力不留在股市继续发扬光大实在可惜了,当然每个人的选择背后都是机会成本,如果你另有事业每年都能赚几百上千万的,无暇顾及股市这点“蝇头小利”,离开股市能让你更加专注自己的事业。
给盈利1000多万的人提建议,我感觉自己都膨胀了。
我主做股权设计/激励、并购,业余股民,爱好搏击
认同我的观点,欢迎点赞关注
业务合作,请私信
500多万入市,最高到2100万,现在还剩1600万,到底该走还是该留?
在股票市场里,赚到过钱的人很多,能够持久赚钱的人,却很少。
要解释这样的现象,其实就是两个本质的原因。
1、赚钱的时候更多的是靠运气,当运气走了就开始亏了。
即便是不懂股票的人,在牛市里也能赚到钱,因为买什么涨什么。
最疯狂的时候,市场一天内有90%以上的股票在涨,最多的时候有超过10%的股票涨停,可以说是人人都能赚钱。
像碰到06-07年,14-15年的牛市,赚个几倍的比比皆是,但这并不是实力,而是运气。
牛市背后一定紧挨着熊市,赚到的钱,一会儿就亏了,这再正常不过了。
那句经典的话,很多人都听过,“靠运气赚来的钱,靠运气还回去。”
绝大多数人,出现赚钱后亏钱,都是这样一种情况。
2、市场是动态变化的,投资的技术没有跟上市场的变革。
另外一种人,并不是靠运气赚到的钱,而是靠一套方法赚到了钱。
但股票市场的方法论一定是变化的,因为资金会越来越多,情况会越来越复杂。
最早只有八只股票,到后来几百家,现在的4000多家,数量越多,选股的思路就不一样。
最初的市场体量才几千万,到现在上万亿,规模不一样,交易模式也就不一样。
个人资金体量同样适合不同的方法论,50万资金和500万资金投资方式不一样,500万和5000万又不一样。
还有,时代不一样,优质的上市公司定义也就不一样,最初的金融公司、地产公司、保险公司,占据了整个权重,之后消费类龙头企业开始崛起,到现如今的医药、新能源、制造业等百花齐放。
市场一定是动态的,原本赚钱的模式未来还能不能赚钱,一定不好说。
从微观地看,交易方式在牛市可行,在熊市可能就不行,从宏观来看,顺周期和逆周期的投资方式也不同。
所以,赚钱过后,亏一点钱再正常不过,没有必要因为亏一些钱就退出股市,除非对自己对市场已经失去信心了。
亏钱了,该怎么办?从500万赚到2100万,盈利320%,从2100万亏到1600万,回撤仅有23.8%,完全在可控范围内,真的没必要离开。
当然,如果你是觉得自己当时是靠运气赚到了钱,现在应该收手,那说明你对自己的认知比较清晰,这种做法很聪明,落袋为安本就是智慧。
当你在股市里出现大起大落,尤其是亏钱的时候,一定要找寻亏钱的原因。
到底是大势出现变化导致,还是持有的个股踩雷,还是原本的交易方法论行不通了。
不同情况对应不同的解决方案,我们要懂得解决问题,面对问题,而不是装傻充愣去死扛。
即便你靠运气扛过了一段下跌,下一次依然会因为同样的问题,变得不知所措。
所以,当账面出现一定幅度的亏损时,一定要静下心来分析情况。
情况1:指数下跌,资金外逃,系统性风险导致亏损。
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也就是赚钱跟着大盘涨,亏钱跟着大盘跌。
系统性风险不可避免,毕竟泥沙俱下的时候,除非空仓,否则一定会蒙受损失。
当出现这种情况,第一时间要看自己的亏损,与大盘的下跌比,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
亏少了,说明自己持有的还是强势股,或者自己的操作方式得当,至少损失比较小,自己还有点超额收益。
亏多了,说明自己的操作有问题,已经跑输大盘,需要及时做调整。
系统性风险,如果可以辨识,那肯定是空仓最佳,但问题是绝大多数投资者是没有办法辨识的。
所以,底线就是跑赢大盘,否则真没有意义。
及时找到系统性资金出逃的板块,并且远离,找到在逆周期下的防御板块,适当配置一部分,可以有效减少损失。
情况2:个股出现问题,股价产生一定幅度的下跌。
还有一种情况导致的亏损,并不是源自于整个市场环境,而是投资者所持有的个股。
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是一定要及时做出决断的。
股价出现逆势的下跌,要么是因为值钱出现了超涨,导致的获利回吐,要么就是个股出现了问题,导致资金大举的抛售。
前者可能还有机会,而后者可能会导致亏损幅度越来越大。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分析个股下跌的主要原因,确保避开大坑。
亏损途中,到底要及时止损,还是可以跌深了抄底,完全取决于个股本身对于资金的吸引能力。
找到个股下跌的主因,确认上涨逻辑是否继续成立, 就成了当务之急。
但有一点基本原则要切记,下跌一定是股票被资金抛弃导致的,尤其是逆市下跌,说明市场并不看好,谨慎为妙。
情况3:市场风格切换,交易模型失效导致亏损。
市场的风格切换,也很容易导致原本赚钱,变成了亏钱。
这种情况其实也很常见,尤其是在结构性行情中,会越来越多。
就比如一段时间内,依靠追热点赚到了钱,然后就突然开始亏损。
原因其实是市场风格切换,热点降温,资金从追逐热点中抽离,开始追逐业绩回报。
又比如原本资金是做长线,炒作白马股,突然之间回去炒作题材股。
原因是白马股估值太高,想象空间很小,而题材股符合当下时事热点,可以借机炒作。
要记住,资本是逐利的,哪里有钱去哪里。
尤其是那些热钱,他们并不认可价值,只认可赚钱机会,有赚钱效应的地方,就会有他们。
交易模型的失败,是导致短期亏损的原因。
那么从长期来看,到底要不要换交易策略,这都取决于对未来行情风格的预判,其实难度还是偏高的。
亏钱其实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会亏钱,束手无策没法下手。
找原因,虽说改变不了过去,但是可以想办法拥有未来更好的预期。
股市中的大起大落我也算是一个经历过两轮大牛熊的人,也算是看尽了股市中的大起大落,还有背后那些股民的千姿百态。
有人说,“没有经历过熊市的股民生涯,是不完整的。”
其实这句话我是认同的,毕竟自己一路从小白开始修炼,到现在还算小有所成吧,中间见证了太多的赚钱和亏损。
也深刻的明白,很多赚钱的方法,到了熊市里,真的什么都不是。
没有经历过熊市,就体会不到股票市场中真正的残酷和绝望。
而现阶段在股市里赚到钱,也有可能会因为没有躲过熊市,而灰飞烟灭。
虽说我们都不愿意经历熊市,但股市中经历一下大起大落,还真是完全有必要的。
A股对于散户来说,是一个单边做多的市场,也就是说没有办法通过下跌来赚钱。
熊市的策略只有一个,就是空仓静待。
而作为散户,其实是很难真正意义上承认熊市的,这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说的承认熊市,指的是放弃持股的念头,静静地观望,而不是满仓持股等待熊市过去。
所以,在这里不想说牛市里怎么赚到钱,想说说熊市给人的感受,以及如何辨别熊市的一些方法。
熊市给人的感受,就是毫无希望,买什么就跌什么,按照原本的方法买入股票,总是下跌,尝试换一些方式去买,依旧亏损,偶尔会赚一些小钱,但似乎不可持续,没两天又亏了。
如果你有这样的感受,一定要停一停,好好地静下来,整理一下思绪,因为可能行情已经在熊市里了。
如果你身边炒股的人,和你的感受差不多,那更是印证了熊市的存在。
不是所有的熊市,都非得暴跌,鬼哭狼嚎的,有一些小的熊市,指数跌个几百点,个股大把大把出现腰斩。
熊市特征1:没有赚钱效应。
熊市里不是没有上涨的股票,也不是在下跌过程中没有反弹,而是没有系统性的赚钱效应。
说白了,也有赚钱的机会,但是赚少亏多,一不留神就亏钱。
这种没有赚钱效应,其实身在市场中,是非常能够体会的,只不过我们把更多的心情放在了期待明天会上涨这件事上面,而没有去承认这个市场越来越难赚钱了。
除非是别人都在赚钱就你亏钱,那可能是选股问题,否则就要警惕,是不是熊市已经悄悄来了。
熊市特征2:涨停家数变少,跌停家数开始增多。
我很早就发现一件事,就是这个市场上,每天涨停的家数是常年大于跌停家数的。
也就是说,市场环境还可以的情况下,没有主力资金会砸跌停跑路,或者说跌停也没法跑路。
但是主力为了造势,拉涨停的概率却很高。
在牛市里,要买到跌停的股票,比登天还能,有时候几乎就没有。
但是熊市里不一样,涨停家数会变少,最少的时候可能只有十几二十家,跌停的家数会增多,股灾的时候甚至有千股跌停。
其实这背后就是资金不愿意做多,不愿意炒作,所以涨停变少,资金不计成本出逃,导致跌停家数增多。
熊市特征3:成交量明显缩小。
熊市里人人都亏钱,所以交易意愿会越来越弱。
在盘面上的反应,就是成交量越来越小了,甚至开始慢慢冷清了。
很多人说缩量是好事,出现地量后,就会有反弹,有机会。
殊不知地量之后还有地量,绵绵阴跌没什么尽头。
散户可能理解错了一句话,底部一定是缩量的,但缩量不一定是底部。
其实,放量的时候,赚钱的概率大,因为资金多,钱滚钱总有人来接盘。
而缩量的时候机会很少,没有增量资金,是无法让整个市场的市值去爬坡的,只能是从一个地方挪腾到另一个地方而已。
熊市特征4:没有持续的热点板块。
熊市里,还有个特征,就是追涨总被套。
这背后其实是因为熊市里的资金不可持续,导致热点不可持续。
你追得涨,其实就是资金为了自救创造出的热点,吸引到了资金买入后,就及时撤退。
你可以翻翻热门板块的涨幅榜,几乎都是今天涨,明天就跌的。
板块轮动速度特别快,有时候甚至是上午一批,下午一批,当出现这种情况,就预示着熊市真的来了。
不要计较这个熊市是短期中期长期的,一般来说,资金的周期不会太短,不可能今天走明天就来,所以周期一旦出现,短则数月,长则半年一年,该规避的规避。
只有能在熊市里长记性,能够精准地控制好回撤,才能在市场里更好的生存下去。
所以把钱撤出来,也可以说算是一种聪明的做法,也没说非得要死扛到底。
哪几类人不适合炒股股民见多了,发现有几类人,还真不适合炒股,亏钱的概率远大于赚钱的概率,真没必要去股市里折腾,大概率会送钱给市场。
第一类人,一涨就喜,一跌就慌。
有一类人,天生就是情绪控,情绪特别敏感。
涨的时候开心,跌的时候慌张,这是大概率事件,但不至于特别夸张。
就是因为这种悲喜交加的情绪,很容易出现操作变形,无形中就开始亏钱。
这和做长线短线关系不大,这种性格本身就不适合做股票,交易波动和情绪波动关联度太大。
其实,做短线才更需要情绪稳定,能够沉着冷静的人,长线的话会稍微好那么一点。
第二类人,赌性很重,技术不行。
还有一类人,真的就是把股票市场当赌场的,很不适合炒股。
投资是一种博弈没错,是博概率,赚大概率的钱,而不是五五开的赌大小。
寻找到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标的,才是炒股的关键。
如果风险和收益对等,那么就真成了赌博了,那还不如直接开大小,何必买股票。
赌性中,一定不要去股票市场,股市里输钱其实也很快,但并不是一次性输光,等发现已经不够本金来博弈了,基本上都亏很多了。
第三类人,人云亦云,道听途说。
还有一类人,炒股很久,都只能听消息买股票。
有时候消息到位,买到好股,赚点钱,有时候消息不对,自然就亏钱了。
如果你信别人,把钱给别人,让别人来帮你赚钱,但不要道听途说的去炒股。
这种情况到最后,几乎都没有好的结果,因为你和别人所有的交易操作都没法彻底同步,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心态也不一样。
道听途说的炒股,最终就是靠运气赚钱,至于输钱了,也不知道原因,可以说是不明不白。
第四类人,风险承受能力低。
风险承受能力不行,真的别做股票。
我见过家里两套千万豪宅,资产几千万的,在股市里投资了50万,因为亏了9万块,彻夜难眠几个月。
虽说我没有办法理解,但这明显就是接受不了投资失败,风险承受能力很弱。
你之所以很在意股市的涨跌,就是因为波动带来的损失,超出了你当下心理上的承受能力。
如果你厌恶损失,那就别来炒股,去存银行,买理财,买国债,找点稳赚不赔的就行了。
股票市场就是有赚有赔的,哪有稳赚不赔一说。
这四类人,可以对号入座,如果真是这样的,也没法调整和改变,那就远离股市,还能保住袋子里的钱,挺好的。
股票投资这件事,还真挺难的,因为既需要技术,又需要心态,既需要足够的认知做基础,还需要足够的时间来验证。
该去该留这种问题,别人给不了你准确答案,需要自己去做选择。
就好像一只股票该不该买,该不该卖,钱在你手上,自己做决定。
觉得适合就留下,觉得不适合就离开,这个问题还真不复杂。
但如果想要留下,就要适应这个市场,明白如何生存下去,先别想着一夜暴富,先活下来再说。
500多万入市,最高到2100万,现在还剩1600万,到底该走还是该留?
现在应该留在股市,但是需要重新规划好股市投资的执行策略。500多万入市,最高2100万元,现在剩余1600万元资金。可能是在2013年左右入市,或者2016年入市的价值股,所以呈现的这般盈利效果。为什么现在该留在股市而不是离开,并且需要规划好执行的交易策略呢?
一、5000点位置震荡下跌至今已经有3年有余,还有几年震荡呢?做为市场经济晴雨表之称的股市,难道就此一直震荡下跌?显然是不可能的。时间推移的越长,未来可能出现牛市的概率也就越大。现在离开了,可能在下一次牛市期间高位接盘的投资者,就有你一个!2700点附近位置,足够低,下跌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就算是下跌至极限低点2000点位置,也只有26%的下跌幅度,对应的再亏320万元,剩余1280万元。可是如果牛市到来上涨至5000点呢?那你这1280万元就变成了3200万元!想在2000点时一次性买入?世界没有能够精准预测底部的人!
二、2018年就是震荡下跌年,虽然存在年内的反弹,但不会形成反转。所以,不如把本金拿出来然后利用盈利资金进行股市投资,不管盈亏都是盈利的资金。剩余的就是1100万元资金。而面对震荡下跌市又在相对底部区间,定投才是最好的投资策略。既能够在底部逐渐的吸筹,又能够分散风险摊平成本。不管从任何的角度来看,都是可行性很高的策略。
作者不易,多多点赞,十分感谢!
500多万入市,最高到2100万,现在还剩1600万,到底该走还是该留?
500多万入市,最高到2100万,现在还剩1600万,到底该走还是该留。首先,要看你这500多万是什么时候进入股市的,是十年前还是二十年前,不管是什么时候是进入股市的,目前还赚了钱总是好事,还是要祝贺你,能在股市赚钱的投资者,本身就说明了你的能力。
其次,股市何时进场,何时退出,是股市投资能否赚钱最重要的保障之一。股市投资最怕的是选择了错误的时间退出,或者选择了错误的时间进入。例如,有些人选择在顶部进场买入,在底部退场卖出,这种情况下,你的投资水平再高也只能是赔钱。以当前为例,如果选择在现在退场,未来股市还会上涨,你是追还是不追,如果不追,没有关系,股市一直在震荡上涨,你怎么办,忍住不进场,未来股市涨两年,所有的人都在赚钱,你怎么办,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你在某一天再也忍不住,就会选择牛市的尾声进场,这样的结果就像笔者前面讲的一样,你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间,在牛市的尾声进入股市,这种情况是股市投资风险最大的,结果一定会是损失惨重。现在是股市牛市的序幕才刚拉开,正是进入股市的最好时机,应该是进场赚大钱的时机,先在股市赚钱,将来才有机会在牛市的尾声高位退出。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什么财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资资本运作的难题也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我的头条号专栏开通了,有关于投资理财的最新音频和文章,帮助您提高理财技能,欢迎关注。
p.s. 有很多人问加头条圈子和不加入圈子有哪些待遇不同?怎么加入圈子?
答:我现在只在圈子里回答粉丝的提问,头条圈子是个有价值的群体,这样有助于更高效地一对一解决粉丝问题,非圈子的人看不到我平时每日更新发表的干活知识分享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待新政策的观点等等,这也是我对忠粉的积极回馈。如果您想享受更多的理财知识熏陶,想提升自己的财富管理能力,想帮助自己的企业转型升级,重塑商业模式,那就加入皓脉投融资联盟吧!
加入圈子的方法:首先点击到我的首页,在导航条中最后一个是:圈子,点击加入即可。 加入后,你每天可以在“我的书架“查看更新,有问题可以及时提问,我看到后就会为您免费解答。
500多万入市,最高到2100万,现在还剩1600万,到底该走还是该留?
500多万入市,最高到达2100万,也就是说账户市值最高时涨幅3倍多一点,算不错的成绩。
但不知道你是入市多长时间到达的,是入市20年了、还是10年、抑或是近三五年;也不知道你是否曾经将500万的本亏损过,之后到达现在的状态。
不过,无论何种状态,目前整体来说你还盈利两倍多,从最高峰2100多点时回落了500万,回撤20%多,回撤幅度不算太大,说明你控制风险的能力还不错。
至于是走还是留?天檀的建议是:留下;原因如下:1、目前股市虽然还没有完全结束熊市状态,但距离大底不算很远,但如果未来出现牛市,赚钱的概率就非常大了。
2、因为可能还有下行空间,所以建议你控制仓位交易,避免大盘再次出现下跌之后,资金回撤更大。(公众号:天檀FB)
喜欢吗?记得关注点赞,留下脚印,常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