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退休养老金按工龄计算最为合理,你怎么看?
确实有很多人说退休养老金应当按照工龄计算,工龄一年发放多少钱就可以了,其他的因素不要考虑。虽然这种说法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实际上我们国家从来没有实施过这样的政策。
最早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我们国家最早的养老保险制度是1951年的《劳动保险条例》,也就是说在建国之后很快就建立起来了。相应的劳动保险基金有工会进行管理,对符合条件的工人发放相应的待遇。
最初的养老待遇是这样确定的:
女工人50岁,女职员55岁,男工人职员60岁,一般工龄满25年(女同志20年),本企业工龄满5年,可以退职养老。养老待遇按照其本企业工龄长短发放退职养老补助费,数额是本人工资的50%~70%。
由于其在职时本人工资的高低不同,所以并不是退休后每个人养老金都一样的。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计算一直是使用这样的比例方式,直至2014年10月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比如工龄10~20年发放基本工资的70%,再加上退休时职务、职称确定的退休生活补助费。工龄20~30年发放80%;30~35年发放85%;35年以上发放90%。
企业养老金计算公式1991年我国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初的制度设计工龄相应的作用确实不大。1997年的企业退休人员待遇计算公式是这样,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不论工龄长短,缴费多少,忽视了工龄的重要作用。虽然工龄在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中有所体现,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贬值比较厉害,过渡性养老金不会再增加新的工龄。
到2005年我国又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机制,形成了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全国统一,过渡性养老金各省自行制定计算方式。
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基础养老金实际上跟缴费年限、缴费指数和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挂钩。
缴费指数等于当年缴费基数÷当年社平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具体到月,每一个月都可以转化为0.0833年。
根据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得出,平均缴费指数是一的情况下,缴费30年可以领取3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缴费15年只可以领取15%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也就是说,相同缴费基数情况下,基础养老金完全是按照缴费年限(工龄)发放,这样非常公平。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50岁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60岁是139个月。退休年龄越大,由于计发月数越小,相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越高。
个人账户养老金实际上也跟缴费年限相挂钩。如果假设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跟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一样,实际上我们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可以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
缴费15年100%基数,个人账户养老金可以领取10.36%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缴费30年可以领取20.72%。
所以,相同缴费基数情况下,如果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跟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一样,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完全是按照缴费年限(工龄)发放的。
过渡性养老金(山东省):
过渡性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指数过渡性养老金没得说,主要是跟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相挂钩。全国各地普遍在1996年前后建立起来。现在这样的年限不再增加,也就无所谓缴费年限(工龄)问题。这是对以前参加工作较早的老工人作出贡献的一种褒奖。
综上所述,我们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从设计上来讲,本身就是按照工龄发放养老金待遇的。不过这个公式也综合考虑了缴费基数(职工工资)这样的人为差异因素,是非常公平的养老金计算公式。
有人说退休养老金按工龄计算最为合理,你怎么看?
只按工龄计算显然不合理,应该按照工龄+缴费额度来计算退休金。
一、工龄一样长,缴费多的应该多拿退休金
比如A交25年交25万、B交25年交了30万,那应该B拿退休金多
二、工龄有差异,缴费多多的应该拿退休金多,比如A交25年 交了25万,跟B交了20年交了30万,那应该B拿的退休金多
有人说退休养老金按工龄计算最为合理,你怎么看?
准确的说,退休金应该是按照工龄和缴纳的养老金基数来计算才是合理的!那些要把在职期间的职称、职务、学历等结合起来的做法都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所有人的能力、职责和岗位的重要性所产生的待遇差异都已经在在职的时候产生出来了,普通岗位一年工资是5万元,重要和艰苦岗位一年可能是30万元,但他们一旦退休,所有人的对社会的贡献状态都是一样了,都趋于零,这个时候,曾经的差异就应该取消,只考虑工龄和社保缴纳基数来发放养老金,这才是最合理的!
有人说退休养老金按工龄计算最为合理,你怎么看?
争论这个本人以为意义不大。最不合理的是双轨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是按原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五至九十五计发,而企业退休人员是按交费基数和年数计发,大约是原工资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实行双轨制的初衷到底是什么。产业工人是国家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为什么退休了要受歧视?
有人说退休养老金按工龄计算最为合理,你怎么看?
只要一提到养老金许多人就盯着公务员,人家养老金多少管你们什么事?有本事你去当公务员,人家能当公务员说明人家还是有一定的实力,说白了就是靠本事吃饭,物竞天择。还有就是有的企事业单位效益好工作期间交的社保多当然退休金当然就多,多交点得理所当然。你想退休金多你就多交养老保险,你觉得企业社保交得少你可以考公务,或者自己做生意多挣钱多交养老保险啊!如果退休金都一样谁还会多交社保?作为一个在已经名存实亡的央企的员工(工厂停产转型)工资低每月交的是最低档的养老保险,以后退休后养老金肯定也不高,但是我绝不会嫉妒那些养老金很高的人,因为我没本事当不了公务员,也没本事(或者是勇气下海经商)每个月能交得起最低档养老保险就不错了,愿赌服输,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没有耕耘哪来收获!我们单位有“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的”,现在人家“搞到事”了,但是很辛苦,天道酬勤再说不假!
有人说退休养老金按工龄计算最为合理,你怎么看?
相对合理,但也有不足。
合理之处在于:大家上班时由于岗位不同,工作强度不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不同等等原因,人们的收入是不同的,它基本体现了公平公正、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原则。而退休之后大家都是一样的在家休养,都未给社会创造价值,已经不存在什么岗位、工作强度和对社会的贡献等等不同因素,这时按工作年限拿退休工资个人认为是比较合理的。它的不足之处在于:怎样处理好由于这种分配制度可能产生的消极的平均主义,以及带来的不良后果。
总之,不管什么分配方法,政府都应做好社会保障,让所有人都老有所养,生病了都能看得起病,不至于因病致贫,绝不能让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我们绝不能再让一个普通公务员的退休工资,远远高于一个在企业勤勤恳恳工作一辈子的工程师的退休工资的事情平凡发生,这是社会的悲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