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拟修法提倡生二孩,对生育两个以内子女的,不实行审批,实行免费登记服务,降低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你怎么看?

近日,辽宁省司法厅公布了《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文件中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熟悉?“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

实际上2015年我们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的表述早就已经是:“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对生育两个以内子女的,不实行审批,实行免费登记服务;依法生育子女的托幼费应当由其所在单位予以补贴。

《征求意见稿》进一步降低了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对不符合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每多生育一个子女,对男女双方分别按照计征标准1倍的标准征收。现在的标准是多生育一个孩子按照计征标准的5倍以上10倍以下征收社会抚养费。

辽宁省人口形势严峻

实际上,即使不征收社会抚养费,社会的生育意愿也已经普遍降低了很多。

辽宁省2018年的出生率在全国基本垫底,仅有6.39‰。

2018年辽宁出生人口为27.9万,自然增长率为-1.00‰,减少了4.37万人。

加之外流的人口,去年辽宁常住人口减少了9.6万人。

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辽宁2018年末常住人口4359.3万人。

生育二胎对年轻人普遍是负担

理论上说,人们35岁以前的时候是生育孩子旺盛期。但是,目前根据人类的职业发展,大学毕业都要22岁,然后要成家立业,满足职业发展需要,留给人们生孩子的黄金时间不多。

目前,生养一个子女供养到18岁,至少也需要二三十万元,相当于每年1~2万元的支出,而现在不少年轻人工资收入也就在2000~3000元之间。扣去自己花费和供养老人,如果再背上几十年的房贷,真的没有多余的闲钱去生孩子,更是生二胎。

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花费更是巨大,尤其是买房的支出。所以,北上广深的生育率一直也是比较低的。

生孩子,从怀孕就有数不完的检查,生育之后从生育费用到月嫂费用,然后还要老人照看,月月打预防针,再到上幼儿园,托幼设施短缺。小学、初中,拼的是学区房。高中,拼的又是户口。大学,拼的是家境。总之,是操不完的心

当然还是有一些人愿意生二胎的

主要就是生养孩子压力不大的人群。比如有的家庭特别喜欢孩子,有的人是因为怀孕,也有的家庭是为了减轻养老压力,还有一些家庭特别需要男孩或者女孩,当然大家都在生也有一些人会跟风,另外还有一些害怕面对失独风险的人等等。

辽宁省的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上解决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也很难解决。这毕竟是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不是单独一个省份甚至全国短期之内能够解决的。

辽宁拟修法提倡生二孩,对生育两个以内子女的,不实行审批,实行免费登记服务,降低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你怎么看?

怕生三大原因:住房。医疗。上学。

辽宁拟修法提倡生二孩,对生育两个以内子女的,不实行审批,实行免费登记服务,降低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你怎么看?

自从放开二胎政策后,一直在鼓励生二胎,这次辽宁省又为鼓励生二胎调整出了一些优惠措施。这对于有意愿生二胎的夫妻来说无疑是好事,至于收效会怎么样,则不好说。

日前,辽宁省公布了《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子女,对生育两个以内子女的,不实行审批,实行免费登记服务。要合理配置儿童照料、学前教育等资源,建立普惠性托管所、幼儿园等服务机构。对于经常有母婴逗留的公共场所,女职工较多的单位或火车站等地方要配置母婴设施、提供便利服务。鼓励企业为孕期、哺乳期妇女提供灵活工作时间,支持妇女生育后重返工作岗位等。

可见,辽宁省为了提倡生育确实是为孕妇及母婴增加了不少便利待遇,无疑有利于准妈妈们的生活便利,也可以起到一些鼓励生二胎的作用。

不过,人们现在不敢轻易生二胎的原因似乎不仅于此,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经济压力:这无疑是限制了人们不生二胎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收入方面来看,辽宁省大多数人群的收入水平并不高,大部分人月薪在3000元左右。再加上现在适合生二胎的这批人中,又有不少人是贷款买房结的婚,仅仅房贷月供就压的人们喘不过气来,剩下的钱够维持目前的基本生活就不错了。而且,这样的状态要维持几十年,能把一个孩子拉扯大就不错了,二胎根本想都不敢想。经济是压在人们身上的一座大山,想生二胎也生不起。

2、精神压力:如今由于赚钱不容易,导致人们生活的很累。工作、生活、生存等各种压力,导致人们的精神出于高度紧绷、不敢松懈的状态,造成了不小的精神压力。使得人们没心思再要二胎,没心思再为第二个孩子而分神。

3、时间压力:如今,不少家庭为了生计都是两口子同时上班挣钱,而二胎从出生到里脱手应布置父母特意花时间去照顾,基本需要将近10年的时间。如果为此拖住一个人,靠另一个人的工资维持家庭太难了。必须两人同时赚取。因此,生了二胎也没太多的时间照顾,没法生。

人们不生二胎的原因太多了,辽宁新提出的这些新举措,对于以上主要困难都没有太大的帮助。所以,人们内心是想生二胎的,但是真不敢生。

现在努力相应生二胎倡议的人群,最起码具备一个条件,经济上没太大压力,生得起、照顾的过来。而这部分人也根本不在乎有什么优惠措施,自己的经济实力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因此,如今对于生二胎这件事,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诸多因素,根本用不着鼓励。有条件的不鼓励也会生;没条件的,再鼓励也不敢生。辽宁这些倡导生二胎的新举措,可以起到一些辅助性的作用。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辽宁拟修法提倡生二孩,对生育两个以内子女的,不实行审批,实行免费登记服务,降低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你怎么看?

停车费都交不起了还生二胎呐?

辽宁拟修法提倡生二孩,对生育两个以内子女的,不实行审批,实行免费登记服务,降低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你怎么看?

既想让大家多生小孩,又不想放弃多生小孩的各种税款,每一次对鼓励生二胎的各种调整都没有真正做到减轻家庭的顾虑和负担,到头来天天说减轻负担和降低顾虑,但是结果是一直都是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决定出来,真正大家关心操心的方面完全没有被考虑过,这就变成了一个不在同一个频道的事情,永远没有统一的结果。

对于所谓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现在开始降低,虽然说这是一种费用,但是这并不是真正影响大家生育意愿的根本问题原因,也就是说现在的这些做法根本不是大家最关心的,只是一些不影响大局的行为,出台的这些东西跟大家最在意的东西基本上不沾边,所以现在每一次的这种刺激做法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因为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被选择性忽略。

现在的生活压力太大,生小孩容易养小孩难 ,教育上面的投入让大家压力山大,医疗上面的支出让大家一样感觉到压力山大,在生活上面的压力也是让人非常的难受,毕竟生小孩后的各种开销,一个人需要照顾小孩没办法去工作,家庭收入成为了一种困难,再加上小孩生病什么的,实在让人承担不起,而且教育上面的支出更是让人感到承受不了。

人口出生率下降,是因为现在的人生孩子的意愿降低,为什么没有生孩子的意愿,原因在于生小孩后在抚养小孩上需要花费的精力和物力基本上是一个无法计算的,而且现在大多数人都支撑不起这样压力,教育医疗是最大的疑虑,如果不解决这两样东西基本上没有多少人愿意生二胎。

而且婚姻和住房以及工作这些都还没有考虑进去,要是把这些也算进去,那就更不用说了,这些都是影响现在年轻人生二胎的最大的障碍物,这些都是现在最主要的影响生二胎的根源,但是在多方面的对生育进行改革里面基本上还没有迹象表现出对这些方面进行改变,所以想要提高大家生育的积极性,不拿出真正有诚意的做法那是很难了。

不要老想着怎么让大家提高生育的积极性,首先应该想想去调查一下大家为什么不愿意生二胎,而不是做一些跟大家真正需要不相关的决定,这种头疼医脚的行为改变不了现在的这种情况,毕竟大众也会自己计算得失,不去真正的从实际出发解决大家的疑虑就不要想着让大家愿意生二胎,现实双方其实都明白,只是就是有一些人装傻而已。

辽宁拟修法提倡生二孩,对生育两个以内子女的,不实行审批,实行免费登记服务,降低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你怎么看?

呵呵,恕我直言,看到“拟修法、不审批、免费登记、降低征收标准"这几个字眼,就基本判定,对促进生育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这些词汇的背后还是计划生育的思维,政府的手还是伸的太长。

自建国以来,我们老百姓基本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号召生育阶段,人多力量大,人口从四万万生到八万万,当然这里面也有随着社会进步,死亡率下降、寿命增长的原因;其后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阶段,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主要是只生一个好,严格限制生二胎,此时计划生育被列入基本国策,相配套的出现了计生委;最后就是如今的放开二胎政策,很显然,全社会意识到人口低生育率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最显著的感受就是,大约十几年前还在鼓吹人口红利,现在却绝口不提。

客观上讲,计划生育政策确实在当时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到了正面的积极作用,遗憾的是,一胎政策由于贯彻执行的太彻底,一个孩子好的观念深入人心,导致大部分八零、九零后不想生二胎;一孩政策,某种程度上导致养育成本急剧增加,吃的好了,喝的好了,接受教育的程度高了,综合素质提升了,但是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物质财富支撑的,加上社会发展不均衡,大家生活压力大,导致不敢生。所以,我们看到,自2015年废除一胎政策后,预计的人口生育高峰并没有出现,并没有提高人口生育率,甚至还有所下滑。可见,单凭修法,是解决不了生孩子的问题。不想生的观念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有所改变,但是不敢生的畏惧却难以克服,后者需要坚实的财力支撑。

现在,如果政府还是放不开手,总想管着大家生几个的话,只能说是留恋手里的那点权力。要我说,就彻底废除计划生育政策,不要再搞什么放开二胎之类的闸门了。精兵简政,裁撤冗员,藏富于民,让大家的日子过的轻松点,自然就愿意生孩子了。不过也不用担心再次出现人口增长失控,全民受教育程度已经非常高了,今后会更高,不会把生孩子玩儿当成过日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