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时视同缴费年限认定需要注意什么?是什么时候认定?
退休时视同缴费年限认定,一般是提前1~2个月。
视同缴费年限一般是针对四大类群体:
第一,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之前的固定工人,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
第二,上山下乡的知青,上山下乡时间也可以视同缴费。
第三,当兵入伍的复退军人,需要当地安排工作的,当兵入伍时间才可以视同缴费。
第四,机关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原职工,他们2014年10月之前的参加工作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认定最重要的是档案材料齐全,建议提前将有关档案移交当地的社保退休部门审核一下,看缺少什么东西,如何补办。上山下乡的档案材料一般在县级部门的档案局都有备份。
比如很多人的在过去几十年经历过工作调动。在过去工作调动,必须要有相应的调令和调函。没有调令调函自己擅自转换用工单位的话,那么视同缴费年限是不认的。
另外,最重要的是进入企业和离开企业的档案材料。招用职工的审批表,里面会记载职工的身份,如果是合同工就必须交费,如果是固定工可以视同缴费。
所以,一般只要是原国有集体企业的老工人,一定要高度重视自己的档案安全,自己的档案切实关系到自己的退休利益。建议提前审核退休档案,任何时间都可以。
退休时视同缴费年限认定需要注意什么?是什么时候认定?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退休时如果你个人确确实实有这个社保的视同缴费年限,那么这个视同缴费年限,在办理退休的时候需要一并认证,也就是说要通过退休时的这个社保局来进行认证,不需要提前认证,因为你的实际缴费年限和你的视同缴费年限都是同步认证的,最终会认证你的这个累积缴费年限,然后来计算你退休金的一个待遇。
那么想要认定自己的视同缴费年限,必须是通过个人的档案来认定,如果你能提供有效的个人档案,并且在你的个人档案中都有明确的记载,你曾经在这个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一个工作年限,并且有相应的招工表的话,那么完全可以认定你的视同缴费年限,最终都会累加到你懂的养老金当中去的。
反之如果你不能提供有效的个人档案,那么就不能够认定你的视同缴费年限了,这种情况下你在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一些年限只能作废,因为你不能够提供任何相应的档案来认定的话,那么就不能够认定你的视同缴费年限了,所以说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唯一依据就是你的个人档案。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退休时视同缴费年限认定需要注意什么?是什么时候认定?
退休时,视同缴费年认定需要注意什么,是什么时候认定?
对于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我给大家讲一下我的真实故事,我的视同缴费年限比较长,有20多年,但是在办理退休时,也是历经了坎坷和周折,问题虽然得到了处理,但总体上还是不完美的。
我是1975年高中毕业后担任民办教师一年,于1976年3月参军,1979年3月退伍回乡后复习参加高考,1980年考上大学后,1984年9月分配到当地一所中学教书,一年后调到县委机关工作,后考取研究生,于1993年毕业后回到机关工作,1999年上半年辞职下海,自谋职业在外打工,并开始缴纳养老保险。
根据我的工作经历,1975年,担任民办教师一年,当兵三年和在中学教书及在县委机关工作的年限应该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而且我当民办教师那一年的工龄当时县人事局专门出了认定为工作工龄的文件。2015年,我在重庆工作的单位为我办理退休时,需要进行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我心想自己有档案,而且档案一直都是由县委组织部管理的,档案应该是比较完整的,认为自己的视同缴费年限认定应该没什么问题。
但是当社保局打开我的个人档案时,我彻底傻眼了。档案里面当兵的资料只要一张连队的鉴定表,连队没有公章,盖的是连长、指导员的私章,大学毕业分配没有任何资料,既没有报到证、派遣证,调入县委工作时没有干部调动通知,调动介绍信等,好在每年的干部登记表,调资表等还在,按照档案里的材料,我当民办教师一年的工龄不能认定,理由是只有民办教师转正为公办教师才能作为视同缴费年限认定,当兵三年,资料不全无法认定,到中学教书的时间不能认定,因为没有在中学教书的任何资料,只有大学几年的档案齐全的,县委工作的时间可以认定。
按照这个认定,我的视同缴年限,民办教师一年,当兵三年,中学教书一年,总计这五年无法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经过重庆市区两级社保部门都是这么认定的,在原来的基础上少了五年不能认定,那该怎么办呢?
为了找齐丢失的档案资料,我于是立即回到老家,找到县武装部档案室,档案室在士兵退伍档案登记表中,记载我的个人档案是县委组织部提走的,我立即复印这个档案登记表并盖上档案室公章,由县武装部出具了当兵的证明,再加上档案里的鉴定表,证明当兵三年的事实是存在的;中学教书的档案没有记载,县教育局为我出具了证明文件,但重庆社保部门不认可证明,于是我到县档案局找到了从中学调到县委组织调动的介绍信存根、县委组织部开给县委办公室的介绍信的存根,户口迁移到中学的迁移证明存根等资料并盖上档案馆的公章,拿到重庆社保局,这次他们承认了在中学教书的工龄,至于民办教师一年还是不承认。就这样,我的视同缴费年限,经过一番波折后,原本有五年不承认视同缴费年限的工龄,承认了四年,这也算是一种幸运吧。
通过我的这个故事,说明在视同缴费年限认定的这个过程中,档案是比较关键的,没有个人档案是比较麻烦的,但是有档案,如果档案记载不全面或有缺失的,要积极想办法查找相关单位的档案材料来作为补充,不能轻易放弃。只有坚持不懈地寻找能证明自己工作经历的资料,自己权益才能得到保障,这是根据我自己的经历作出的基本总结。
退休时视同缴费年限认定需要注意什么?是什么时候认定?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退休时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是怎么样认定的?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主要是在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企业单位的人员,那么才可以认定视同缴费年限,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建立正式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所以说他的工作年限只能够按照视同缴费形式才能够被认定。
当然如果说自己在1992年之前有着参加工作的年限,并且有着相应的招工表,而且每一年工作的过程中还有相应的工资表能够证明的话,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认定你的视同缴费年限,因为你这样的相关资料都会保留在你的个人档案中,所以说在办理退休的时候,想要认定自己的视同缴费年限,就必须要提供自己的档案,并且在档案中有着相关的记录,那么这样的话才能够认定视同缴费年限。
对于拥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个人,往往是可以获得一个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并且这个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是比较高的,因为它的平均缴费指数都是按照140%来认定的,所以说视同交费年限对于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退休时视同缴费年限认定需要注意什么?是什么时候认定?
视同缴费认定,是办理退休手续时。需要查实参加工作单位,和参加工作时间。个人养老保险手册,个人档案上都有记录。只要是在1992年,或1993年前参加工作的,这工龄就是视同缴费。下岗职工也是如此。下岗职工提供养老手珊,缴费凭证,解除劳动关系合同,有视同缴费的,社保部门会计算进去。如是下乡知青,下乡有几年,也是视同缴费。这可到当地档案馆查询,找出相关证据。
退休时视同缴费年限认定需要注意什么?是什么时候认定?
1992年到1994年期间,当时的劳动部对于实行社保缴费制度改革,进行过一次全国性的企业职工视同缴费年限集中审核认定,各企业根据职工档案中的记载,核对视同缴费年限的时间,并填写认定表,劳动局盖章后装入个人档案,这个认定表使得企业职工在退休时,减少了很多麻烦,当然,也有个别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进行集中认定,这些企业的职工到退休时就会增加一些麻烦,但只要档案里面资料齐全,没有涂改痕迹,没有弄虚作假,并不会对退休造成太大影响,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主要是看你档案里面的招工表,政审表,上山下乡表,参军入伍表等等这些资料,视同缴费年限就是以这些为依据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