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提出的加快中小学教师非在编教师入编,指的是公办代课教师还是民办教师?

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聚焦如何筹好用好管好教育经费,对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提出了明确要求。及时足额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的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严格规范教师编制管理,对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并实行同工同酬。

确实2018年8月份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文件中提出要加快非在编教师入编工作。

但是非在编教师是指哪些呢?公办的代课教师还是民办学校的教师呢?

公办代课教师实际上是严格禁止的,正常来讲他们应该属于隐形人。2011年国家在关于进一步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的指导意见》,提出所有代课教师均要进行辞退。中小学目前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可谓是编外人员使用最少的地方了。其他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的编外辅助人员越来越多。

民办教师也不可能纳入编制管理,因为编制是根据一个单位派生的。学校是民办学校,国家不可能给其拨款,顶多发放补助,也不会管理它的教师。国家现在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级统管,统一调配使用,统一设置职称数量,有效增加了教师的职业上升渠道,优秀的教师提升职称还是比较简单的。

民办教师还有一种老概念,是指2000年以前国家认可的农民教师。不过很大一批民办教师通过国家政策转为了公办教师。

真正的非在编教师,实际上也是当地教育部门承认的正式教师,而不是代课教师。很多地区为了解决当地教师的数量不足问题,有县级教育部门统一招聘非在编教师,由人事部门统一管理。一般采取人事代理的形式,他们享受的工资待遇和正式在编教师是一样的,完全实现同工同酬。不过,由于没有编制,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交费管理。只能通过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方式进行管理,没有职业年金。这可能是最大的差别了。

这些非在编教师,当地有教师编制名额的时候,可以依据有关政策直接转为编制教师,或者进行择优考评。

除了公开招聘的在编教师外,还有特岗教师,这些都是有条件可以直接转为编制内教师的。

我们也希望学校的教师能够全部都有编制,享受同工同酬的待遇。不过,希望各个学校加强人事管理,别让很多老师人浮于事,产生资源浪费和人员冗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