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产假是怎么规定的?

国家对对产假的规定非常简单,就是98天。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不是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里面,而是在《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里出现的。

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享受15天产前假。当然也可以合并到生产之后休。

各个省市原先的时候,对于符合政策生育的都有1到2个月的额外产假奖励。河南增加产假三个月,广东奖励80天,北京30天,新疆60天,四川60天,黑龙江产假是180天。

除了给予女方奖励假之外,男方还有一定的15天到一个月的陪产假。全国产假最长的应该是西藏,长达一年,不过高原问题太特殊了。

除此之外,交纳生育保险的职工,可以享受产假津贴待遇,津贴的标准是根据用人单位平均交费基数来的。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指出,没有缴纳生育保险的企业要正常发工资,而且企业要保证女职工的孕期、生育和哺乳期间待遇不降低。

另外,对于小孩未满一周岁的妇女,每天给予一个小时的哺乳假,以前有规定要酌情给予路程假。

所以,各项规定保障还是比较全面的,如果有用人单位没有做到,职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维权。

国家对产假是怎么规定的?

国家关于产假是怎么规定的,如何休好产假?

按照国家规定,准妈妈产假不可少于98天,上班族准妈妈可以开始计划休产假了。如果准妈妈感觉身体笨重,上班很吃力,可以和单位商量提前休产假。

产假不少于98天

国家规定,单胎自然分娩的准妈妈,给与不少于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休息15天,产后休息83天。准妈妈生育第一个宝宝时若已满24岁,为晚育,可以增加产假30天。

剖宫产或生产中使用吸宫器、产钳等可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一个宝宝增加产假15天。此外,准爸爸也享有7-15左右的陪产假。

准妈妈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注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准妈妈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单位支付。

工作交接

准妈妈在预产期前1-2个月最好不要接收新的工作,特别是持续时间长、工作强度较大的任务,如果准妈妈提早分娩,也会影响单位的工作进度。准妈妈要提前和领导沟通,感谢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和栽培,特别是孕期的特殊照顾,提前告诉领导自己休产假计划,并和领导商量自己工作的交接人选等。

要提前半个月左右开始工作交接,如果工作程序复杂繁琐,最好都写在纸上,将所有重要的事和联系人等都记下来。此外,准妈妈休产假前也记得和同事们打声招呼,感谢大家的照顾。

计划产假的内容

休产假每天在家,特别是产前休假这段时间,准妈妈也可以给自己找点事做。比如做点小手工

清点一下宝宝用品是否已经全部准备好。如果是二胎妈妈,还要和大宝宝多沟通,让大宝宝对即将发生的事有些了解。

国家对产假是怎么规定的?

无论生育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法规,产假均为98天,且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增加一胎,增加产假15天。此外,合法生育的,各地计生条例针对合法生育的(如一孩、二孩,符合计生政策的三孩),亦规定不同天数的生育奖励假,具体多少,参见当地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