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退休后不再缴医保,社保卡还会有钱吗?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职时参加医疗保险,退休后达到医疗保险缴费的年限,就可以享受不交费,社保卡继续有钱的待遇。

我们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由社会保险法规定的,社会保险法中是这样明确的: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具体的交费年限是按照各地规定执行的,各地并不统一。北京市、烟台市、青岛市女同志是20年,男同志是25年。廊坊市、日照市是女同志25年,男同志30年。杭州市男女都是20年,上海市男女都是15年。

一般来讲,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缴费年限都能够满足相应需求。

其实很多机关事业单位不仅参加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还参加了名为公务员医保的补充医疗保险。因此,机关事业单位的医疗保障程度更完善一些。

至于医疗保险每个月的返还比例,确实在职和退休是不一样的。

毕竟在职时我们是需要个人掏一部分钱,而且企业也会缴纳相应的费用。因此,个人账户返还时,首先会将个人部分返还,然后再通过统筹账户返还一定比例到个人账户。青岛市35岁以下按照缴费基数2%返还,35到45岁按照2.2%,45岁以上按照3%。

而退休后不需要交钱了,因此,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返还标准也不一样了。

比如石家庄市按照本人月基本养老金的6%计算。青岛市按照基本养老金的4.5%计算,70岁以下最低80元,70岁以上最低90元。上海市是74岁以下一次性返还1680元,75岁以上每年返还1890元。深圳市按照社平缴费基数60的8.05%划入个人账户。北京市是70岁以下每月97元,70岁以上每月107元。

事业单位退休后不再缴医保,社保卡还会有钱吗?

事业单位退休后不再缴医保,个人社保卡仍然会有钱,金额还不少。

一般情况下,职工退休后,社保卡会定期存入两笔钱,分别来自于两个账户,一个是个人医保账户,另一个是金融账户。

个人医保账户。

顾名思义,就是存放职工医保返还的账户。账户余额可以用于看病、买药;有些地区支持购买商业保险,比如南京;少数地区能够部分或全部提取,比如天津、北京。

事业单位是严格遵守国家规章制度的。你是事业单位职工,单位肯定会按照规定代缴社保,即五险一金。你退休时,医保缴费年限应该已经满足当地标准,通常,男年满25年~30年、女年满20年~25年。这种情况下,你退休之后,可以不用再缴纳医保,而且还能终身享受医保待遇。

除此之外,你的个人医保账户会一直享有医保返还,而且返还比例可能高于退休前。当然,具体的返还金额、返还比例,每个地区略有不同。

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是,个人医保账户余额是职工的个人财产,不会因为长时间不用而消失,可以一直存放在账户里面。

二是,职工如果移居国外,或者不幸死亡的,个人或者家属可以凭借相关证明,一次性取出账户余额。

三是,个人医保账户可以不设密码买药,如果丢失,一定要立刻挂失,再申请补办。

金融账户。

金融账户是社保卡的第二个账户,持卡人需要到合作银行激活之后才能正常使用,其功能类似于银行储蓄卡。激活之后的社保卡既可以往里面存钱,也可以凭密码能够自由地转账、取现。

社保卡金融账户是退休职工的最为常用的账户,每个月的退休养老金就发放到这里。众所周知,事退职工养老金普遍较高,可以说,他们的社保卡每个月存入的金额蛮多的。

因此,社保卡金融账户的密码必须保密到位,防止发生偷刷、盗刷的行为。丢失后,务必当即挂失。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退休后不再缴医保,个人社保卡每个月会定期存入两笔钱,第一笔钱是医保返还,第二笔钱是职工退休养老金,金额还是很多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企业退休职工的社保卡也是一样的,大家不必担心。

拾壹说社保,大型国企人资工作经验,欢迎关注、交流、评论,每天分享职场干货。

事业单位退休后不再缴医保,社保卡还会有钱吗?

机关事业单位医保缴费,各地具体政策不一定相同,但总政策是相通的。即在职在岗职工每年都要根据各自的工资数额上缴医疗保险费(五险中的一种)。我们这里规定50岁以下者每月上缴工资总额的2%,50岁以上者每月上缴工资总额的1%,另外,再缴纳每人每年84元的大病医疗保险金。凡办理退休手续者,就停止缴纳医疗保险金了(只缴纳大病医保费84元)。

不管在职在岗职工或退休人员,在个人的社保卡中,每月都能享受本人工资额度3.5%的医保费用作为门诊费用或药店购药使用。

所以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社保卡中每月会持续不断的增加医保费用,作为门诊或药店支付诊疗、药费随意使用的。

事业单位退休后不再缴医保,社保卡还会有钱吗?

有。事业单位退休后社保卡每月有两笔款入账:其一,养老金,其二,医保金。其中医保账户入账也有两笔:其一是个人账户医保金划入,其二是公务员账户医保金划入。前者是你正式养老金的5%,后者是你当前养老金的4%。

事业单位退休后不再缴医保,社保卡还会有钱吗?

有呀!

根据国家目前的政策规定,城镇职工只要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养老保险最低缴费达到15年以上,医疗保险缴费也达到了当地规定的年限,办理退休手续后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和终身免费医疗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27条规定: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的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末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

当职工退休之后,医保局每个月都会往他们的社保卡里打钱。至于每个月社保卡里能打进多少钱?由于医疗保险目前一直是地方统筹,所以这个问题要根据参保地的经济状况和政策来决定,这是医保部门给退休人员用来买药和门诊看病用的。

据了解,目前在北京,不满70周岁的退休人员个人医保账户会按月划入97元,70周岁以上的是107元。

江西的返钱比例是按照缴费年龄分级,退休人员以70周岁为年龄分段(基数按照上一年江西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每月的入账金额=医保基数x入账比例,退休人员不满70岁的,按4.3%来计算,退休人员满了70周岁的,按4.8%来计算。

还有青岛,退休人员个人医保账户金额是根据养老金的4.5%划入。其中,70周岁以下月划入低于80元的按80元划入,70周岁及以上的月划入金额低于90元的按90元划入。而且个人医保账户每年都会随着养老金的增长而增长。

事业单位退休后不再缴医保,社保卡还会有钱吗?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不再缴纳医保,社保卡还会有钱吗?按照国发(1998)44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精神,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人员,在办理退休时,医疗保险缴费年限达到国家规定的缴费年限,不再缴纳医疗保险而终身享受医保待遇。这种待遇除了统筹费用的住院报销待遇以外,同时也包括打到社保卡里的个人账户资金。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第一,事业单位人员什么时候开始参加的职工医疗保险?

按照国发(1998)44号文件的规定精神,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根据这个规定,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时间,其实和是企业职工缴纳医疗保险的时间是一致的,也就是从1999年1月就是开始缴纳职工医疗保险,只不过那时的医疗保险不是发的社保卡,而是一个蓝皮的本本,每一次住院、看病都需要在蓝皮本本上进行登记。

第二,事业单位职工从2004年10月才开始缴纳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能达到当地政府的规定吗?

也许有人会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从2014年10月才开始缴纳社会保险,到现在算下来也才几年时间,那么很多地方规定的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累计男性要达到25年或是30年,女性要达到20年到25年,按照这个时间来推算,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实际缴费年限是肯定达不到规定的缴费年限的。但是正如上面我说的,机关事业单位其实从2014年10月开始缴纳的只是养老保险,而医疗保险实际上是从1999年1月开始实行的。即使没有实行的地方,还可以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在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地方,只要实际缴费年限达到10年,办理退休后也是会继续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第三,事业单位退休后不再缴纳医保,社保卡里还会有钱吗?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不再缴纳医疗保险,社保卡里是否还会有钱,主要决定因素是两个。一个是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缴费年限;二是如果没有达到规定的缴费年限是否进行了补缴。如果在退休前,视同缴费年限加上实际缴费年限累计缴费达到当地规定的缴费年限的,那在办理退休后就会享受终身的医疗保险待遇;如果在退休前没有达到规定的额缴费年限的,一般用人单位都要为其补缴至满规定的缴费年限,补交以后同样在退休后不再缴纳医疗保险终身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只要是终身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人员,每月社保卡里都会按月返钱。对于退休人员返钱的比例都是比较高的,绝大部分都在5%以上。返还的基数在岗职工是按照缴费基数来返还,退休人员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来返还,如果养老金高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则是按照本人的养老金来作为返还基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于养老金比较高,一般都是按照本人养老金来作为返还的基数。当然各地的规定是有差异的,具体的返还比例和返还金额要以当地的规定为准。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后不再缴纳医疗保险,只要在退休前达到规定的缴费年限,或是虽然没有达到规定的缴费年限,但是在办理退休时,事业单位一次性补缴的,退休后都会终身享受医保待遇,只要是终身享受医保待遇的人员,社保卡里都会按照规定的比例每月返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