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价,是否在透支当代年轻人未来的购买力?

关于中国的房价实在高得离谱,这是所有人的共识。但是奇怪的是几乎所有人都想买房,因为买了房更有安全感。即使月薪3500的我,也是想多买套房,以供父母或者孩子居住。

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再加上我们国家广义货币的数量年年创新高,人们需要相当的保值增值的渠道,房地产又成了重要的投资渠道,成了重要的蓄水池。房价年年创新高,也就不奇怪了。

中国的房价绝对是在透支当代年轻人的购买力,说的更可怕点,是扼杀年轻人的希望。

现在一线城市房价5万多,二线城市房价3万多。但是人们收入只有五六千,很多年轻人只有三四千的收入。这点工资又哪能负担起房价呢?照这种收入水平,购买一套80平方米房子,这一辈子是别想了。

但是,试问哪个年轻人不要结婚,但社会风气之下,没有房,丈母娘就会拿有色眼镜看。对女儿未来的安全感抱有担心,也是父母的自然心态。

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不仅因为负担不起房间,还因负担不起孩子。生孩子不仅关系到家庭小事,也关系到国家大计了。生一个还不够,国家还在大力扶持二胎奖励计划,民法典删除了计划生育部分,未来可能放开生育限制。

如果不结婚,不生孩子多好,现在多数人是有地方居住,混在父母家中就可以。所有的钱都可以自己花,有养老保险,未来可以有别人的孩子缴纳养老金给养老。在农村,孤寡老人还属于五保家庭,会受到特别照顾。难怪说高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

以前的70后结婚凑出首付来还是非常简单的,但是那个时代人们对按揭贷款很不感冒,多数人东拼西凑全款买房。

以前的80后结婚时,一家人砸锅卖铁,凑齐首付还是可以的,剩余的按揭贷款还上30年,房子也是属于自己了。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工资增长,房贷的压力会越来越小。

到了90后,现在是“六个钱包来买房”,三个家庭付首付,父母的养老金都会拿来供月供。这样的还贷压力,只剩下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已经开始有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阶段,GDP增长速度会逐步减慢,而带动的工资增长也会降下来。一旦我们国家未富先老,经济总量开始平稳增加之后。

谁还会用百年的收入换取一套80平米的房子呢?

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正处于职业发展的初期工资低,也没有多少积蓄。现在的房价对于所有人来说无疑是天价。很多年轻人直接丧失了对未来努力的希望。

人这一辈子,不能只为了房子而活着。用家庭4到5年的收入,购买一套房子是最合理的。

希望我们国家能够有效的行政手段,让年轻人都能买得起房,住得起房。比如,现在的人才公寓,公租房等等。让房子不再成为,压在他们身上的大山,这样我们的国家的未来才有希望。

要想提升人口生育也很简单,生一个孩子,给一套3室1厅居住。生两个孩给4室2厅。没有居住压力限制,人们也就能养的起孩子了,你说不是吗?

中国的房价,是否在透支当代年轻人未来的购买力?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认为中国现在的高房价肯定是在透支当代年轻人的购买力了。现在中国无论是一二线热点城市,还是三四线小城市,房价普偏高得离谱,且还在呈不断上涨态势,已是不争事实,让不少购房刚需族压力山大。

现在在全国民众心中有一个非常耳熟能详的现象是,为了在大城市买一套房子,要牺牲几代人的幸福,尤其年轻人的幸福已被高房价深度绑架。有一个有良心的学者曾说现在年轻人很不容易,买房要掏空“六个钱袋”;不少年轻人为了购买一套房子凑齐首付款都已经掏控了自己的所有,再按揭房贷就几乎成了房奴,一辈子可能都在为银行打工。比如在北京买一套100米的房子,8万元一平米,需要800万元,首付款30%之后,还需向银行贷款560万元,如果按30年还清,最少需要向银行偿还贷款本息900万元,每月还贷本息约在2.5万元以上,如果月收入没有3万元以上,是无法有能力偿还银行贷款本息的。

在房贷重压之下,除了家庭富裕的富二贷和少数非常有能力的年轻人,大部分年轻人都严重透支了未来的购买力,年轻人哪有多余的钱进行自己想要的消费,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加上养老,还有小孩的抚养教育等等,可能更加感到力不从心,根本没有钱来扩大自己的购买力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这就是眼下年轻人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和无奈的现实。

中国的房价,是否在透支当代年轻人未来的购买力?

你好,嗨住租房回答这个问题。

首付透支了过去几十年的购买力

目前,在中国无论是一二线的大城市,还是三四线的小城市,房产价格与当地工资水平的脱钩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由于工资水平近十几年来都没有较大的上升,因此,对于很多刚刚毕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根本就无力购买房产。

而与工资水平长期保持稳定的现状不同,房价则是以火箭的速度不断上升。当房价不断上升,再加上开发商的一些宣传手段作用下,父母一定比那些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更着急的买房。因此在目前的社会里,父母为孩子筹首付成了普遍状况。

而对于大部分工薪阶级而言,父母的钱几乎都是一点一点省吃俭用才省下来的,是在过去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还未发展起来时,通过牺牲自己的生活累积下来的,这些省下的钱往往就会为了买房子倾尽所有。

房贷透支了未来几十年的购买力

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只有父母省下来的四十几万元,远不足以购买房产。在大部分城市,这也仅仅是一套一百平米房产的首付。而一套房产如果是每平米万元左右的话,也意味着一百平米的房子需要120万到130万之间。而除去首付,剩下的一百多万则需要年轻人自己承担。

从贷款30年来算,每个月要支付的利息也将近有4000到5000元左右。而目前像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平均工资也才8000元左右,这意味着,年轻一代在背负房贷之后,也必须省吃俭用,才能够维持还款的现金流。

背负一生的房贷值不值得

在过去的十几年,我们购买房产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房子不得不买。居住的问题可以通过租房解决,但孩子入学户口的问题就很难在过去通过租房解决的,因此购房就成了刚需。但目前,租购同权的政策下,租到的房产也能成为孩子入学的重要凭证,因此租房的价值也在慢慢的向购房逼近。

如果购买房产不是刚需,那么为了这样的房产去背负大半生的房贷是不值得的。因为房贷本身就意味着对将来生活的牺牲,意味着消费水平的下降,意味着很多东西原本可以享受,但却得不到了。在租购同权下选择租房,也许就会成为更有附加值的选择。当然,租好房要选择优质的平台。嗨住租房-全城房源,一网打尽,房源多,房源真。全平台房源超过1000万套,实时可租房源20万套,在上海我们的房源数量比第二名租房平台领先2倍。

中国的房价,是否在透支当代年轻人未来的购买力?

不用脑子想都知道了!之前一段时间跟我朋友借点钱有急用(因为我弟结婚,房子买了,没钱装修,东拼西凑的在装修,我们家两个儿子,都九零后,实话压力太大,没办法。我自己都还没结婚呢,因为刚工作没钱啊,首付都没有),朋友说去年买了房,月月还贷就剩下生活费了,还有婚礼的钱,没钱借我了,我只能感叹,钱哪里去找。让我们又要买得起房,结的了婚,还得有能力还贷,还得消费,你长的太美就别想的太美!

中国的房价,是否在透支当代年轻人未来的购买力?

这个不是是否,而是肯定。不仅肯定,而且透支的不只是年轻人,还有省吃俭用把他们养大的父母,甚至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如果组成了小家庭,就是两大家14个人的购买力。因为,年轻人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在他们为子女操劳时,还没有房子这个问题。到了他们的子女在为子女操劳时,就有了房子的问题了,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搭上自己十分有限的储蓄,再为第三代操劳了。

这是不可否认,也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

房价,已经把三代人的肩膀都压成了山梁,或者说让三代人都变成了纤夫,整天需要低着头、弯着腰,费尽全身力气地向前拉,过着背朝黄土脸朝地的生活。

这不是控诉,而是严峻的现实。

所以,房价上涨,已成为多数国人心头的痛。为什么要提出“房住不炒”的定位,为什么要“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就是因为房价带来的社会问题太多太多。

只是,有些地方、有些人,至今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仍在打着房价的主意,仍想以地生财。这,才是最令人担心的,也是最严重的问题。

所以,在楼市和房价问题上,还有艰苦的工作要做,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中国的房价,是否在透支当代年轻人未来的购买力?

以我的自己实际经验来看,是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人选,我觉得,现在的高房价,不是透支年轻人的未来购买力,而是说,透支了现在的生活水准。

很多人生活,因为买了房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下子从衣食无忧变成了连买个菜都要把一分钱掰成两分钱去花,精打细算,变得特别的紧张和焦虑,已经透支了当下的生活。

至于未来基本上是都压力重重,时刻感受到危机重重了。 中国的房价,已经在透支了全社会的购买力,这个会导致目前中国经济的各种消费降级,内需乏力等等的问题。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尤其是80后这个年龄阶段的,遇到的房价最高的阶段的入手买房,不像70后起了个早,90后他赶了个晚,他就完全可以断了这个念想,但80后就是很尴尬的一个状态。

80后这个群体现在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各种医疗、教育、生活的支出,再有每月的房贷,基本上就相当于是被上下左右,各个现实束缚给锁死的一个群体,还谈何未来,每一天日子过的都忍辱负重的简直。

所以,如果要来说是什么彻底毁了中国现在年轻人的梦想和理想?房价无疑是最重要的罪魁祸首。所以现在年轻人,有了工作,也根本不敢胡乱花钱,能省一点是一点。只能战战兢兢地工作着,因为一旦失了业,整个家庭就陷入了困顿。

所以,房价根本就不止透支未来购买力的这个问题,中国的高房价,相当于造成了中国整个年轻人群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