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年轻人没有养老储蓄,没存款应该如何规划养老?

据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年轻一代(35岁以下)56%的人暂未开始储蓄,开始储蓄的44%的人中,他们平均每月储蓄人民币仅1389元。即他们也需要近60年才能达成他们认为所需的养老储蓄目标。养老需要多少钱呢?没有足够的储蓄现金应该如何养老呢?

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有56%中国年轻一代三十五岁以下的年轻人没有开展养老储蓄。即使开展储蓄的年轻人中,也仅仅每月储蓄1300元。其实这个文章可能有些危言耸听了,有些哗众取宠吧。

目前,我们年轻人多数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的工资也不是特别高,尤其是35岁以下年轻人。很多人每月的工资自己花都不够,又怎么用来储蓄呢?

本来我们国家农业人口就占较大比重,至今还有一半是农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969元。这么点收入,怎么可能用于储蓄呢?每月存一千元,不吃不喝还不够呢。

而且年轻人正是消费旺季的时期,谈恋爱,结婚,生孩子应该多数人都是在35岁以下完成的。年轻人工资低,自己花又不够,甚至需要父母支持。又怎么会提前规划养老储蓄呢?这是基本的国情,根本没有什么可吃惊的。

多数年轻人为企业工作,缴纳养老保险确定老年之后有养老金就足够了。现在年轻人的维权意识确实比老年人高。很多中老年人为了工作稳定,并不会跟用人单位计较,毕竟他们年轻时代并没有各种社保之类的东西。

根据我们国家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果我们交费40年的话,养老金替代率还是能够达到80%到90%以上。基本上能够维持住退休后的生活,这就足够了。

另外,大家莫不是以为年轻人房贷的首付是天上掉下来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了30年的房贷。自己攒点、父母赞助点,然后每月供月供,就总算在城里有一个安稳的家。这种情况下怎样能够为自己的养老进行储蓄呢?现在很多城市的房子,工作一辈子都买不起。这样年轻人又要每月要付房租,据说房租也要涨,北京已经涨了40%。可能现在的城市都不欢迎年轻人吧。在这种大背景下,年轻人养老积蓄少,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我们也看到了,国家开始推行以房养老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通过以房养老,我们也可以获取一定的养老金收入,这算是我们为老年之后准备的第二笔养老金吧。第一笔指的是我们养老保险。

而第三笔养老金,可能说起来不好听。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等他们老去,父母的房子又能够给他们提供一笔较为庞大的养老金来源。

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房子在我们社会中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国家保持房价稳定的重要原因。

而且我们国家从来都是养儿防老的观念,虽然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出生的孩子逐渐减少,但是子女应当给父母提供养老义务。

我们工资增长速度非常快,个人理财速度远远赶不上工资增长速度,即使现在储蓄养老金费用,未来也会贬值,可能很多年轻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比如青岛市27年工资涨了25倍。

其实我觉得,有46%的年轻人,人均每月储蓄1300元。这一部分储蓄,压根就不是给他们养老储蓄,应该主要是为他们子女结婚、买房准备的吧?

总体来看,年轻人现在储蓄养老有点太早,毕竟我们国家仍然在高速发展,各种变化日新月异,未来肯定有一条妥善的养老道路的。

有些年轻人没有养老储蓄,没存款应该如何规划养老?

在近几天的采访中,我发现,其实赡养老人最担心的是2个方面:

一个是独生子家庭,1对夫妻要赡养4个老人,这是中国社会失衡的一个表现;

另一个是,一个家庭出现失能或半失能老人,这会带来很多麻烦。

你提到没有储蓄,我想说的是一个故事。前几天到超市买东西,遇到一个打工的年轻人,他帮我挑了一个西瓜。他说,我现在虽然没有太多的储蓄,但一直在努力工作,努力赚钱。我想说的是,大家一起努力。

另外,我们国家对于老人,也是有一些基本补贴,各地视经济发展情况有些差异。

以上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海平

※ 以上回答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与本报立场无关。

有些年轻人没有养老储蓄,没存款应该如何规划养老?

我们为什么害怕退休?

现在的年轻人都充满了对未来中国老龄化的恐惧,不仅仅是当前交着养老保险的工薪层,更包括那些自负盈亏的个体户。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人都厌恶不确定性。我们无法预见未来,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明年的世界会变成怎样的,更不要说几十年之后的退休了。所以,大家一想到退休,就莫名感到恐惧。

我们什么时候能退休?

假定我们现在30岁,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能退休?当前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55岁。个别特殊行业的可能还要更早一些。但大家都知道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越来越长,老龄化日趋严重。与此同时年轻人越来越少。欧美和日本都延长了退休时间,当前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普遍在65岁以上,男女同龄。相比之下,中国当下退休的老年人是最幸福的。今天30岁的年轻人,你真的以为30年后可以退休吗?就直说了吧,今天的年轻人要想退休,乐观来说也要工作到65岁。

退休后我们应该期望怎样的生活?

美国当前的人均GDP大约为7万美元,中国大约1万美元。中国当前的人均GDP大约为美国的1/7。我们参考欧美发达国家,到我们退休的时候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0岁。如果我们假设以退休后的中间时间为基准来计算我们的生活水平,那将是多少年之后呢?65+(80-65)/2-30=42.5年,我们四舍五入取43年。那么43年之后,我们应该期待怎样的生活呢?我们要有几个假设

假设1:43年后的人口与现在一样。

根据研究,中国的人口将在2030年到顶,之后将开始缓慢负增长。预计43年后人口不会多于现在。故,假设成立。

假设2:43年里每年的生活水平增长速度是一样的。

我们知道,经济发展时好时坏,但长期来看其速度却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我们虽然假定每年的生活水平增长速度一样,但我们关心的是43年后我们的生活水平,而不是中间的过程。故,假设成立。

假设3:43年里生活水平和人均GDP的增长是一致的。

通常来说,GDP越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也越高。欧美国家的生活水平之所以比咱们高,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均GDP比咱们高。从世界范围来看,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都在一个范围内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近似认为,生活水平就是和人均GDP的增长一致的。

假设4:43年里物价不增长。

我们知道,物价是每年都在增长的。但为了便于与今天的价格进行比较,我们都要以今天的价格来看。也因此我们需要假设物价不增长。我们在后面的计算中会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计算,让大家看到考虑了物价和不考虑物价的变化。

有了上面的假设,我们接下来算一算中国未来43年GDP增长情况。

中国当前的人均GDP为10000美元。如果我们未来43年仍然保持6%的增长速度,那么到时候人均GDP将达到12.2万美元,是现在的12.2倍之多。但这个速度能不能达不达得到呢?从各个国家的经验来看,很难。

但如果我们以今天美国的人均GDP为目标,43年后达到目前美国的水平,GDP增长速度需要有多快呢?从表格很容易可以看出来,增长速度需要在4%到5%之间。这个速度,似乎还可以达到。

那么我们今天30岁的年轻人,看看今天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吧,那就是我们43年退休后的生活!

为了这样的生活,我们需要为退休准备多少钱

我们已经知道43年后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很可能达到今天美国人的水平,那么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到底是什么水平呢?我们来看统计数据。

美国人口普查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比2016年增长1.8%,达61372美元。

家庭收入中位数的概念,就是一半的家庭收入比这个高,另外一半的收入比这个低。当前人民币汇率兑美元为7比1。在贸易战之前为6.2比1。在此我们不再纠结,简单粗暴以6.5比1来计算。这样可得2017年美国家庭收入的中位数为40万元人民币。

我们假设了65岁退休,80岁去世。那么15年的时间就需要600万元!!600万!!!天哪,杀了我吧!!!

先别急着死,还没告诉你,这个钱还没包括物价上涨呢。43年里物价一直在涨。我们按照每年3%的通货膨胀速度计算,43年后的物价将是现在的3.56倍。那么今天的600万,到43年后将是多少钱呢?2100万!!!!OMG!!额滴神呀,真滴不能活咧!!!

美国普通家庭的这个40万的收入,包括了抚养子女、赡养父母的支出。但我们也要考虑到,退休之后我们可能有更多的医疗需求。所以为了维持中等生活水平,这个钱不能少!!!

怎么办?

2100万的巨款,只有35年的上班时间,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钱。即便我们不考虑物价的因素,我们也需要600万元。600万,这意味着我们35年里每年需要储蓄17万元,每个月需要储蓄14000元!!!鸭梨山大呀!!!

且慢,难道我们存的钱没有利息吗?是的。如果我们存银行,确实有利息,但是!但是银行5年期的存款利息也只有3.25%啊,刚刚才跑赢物价上涨。那么这意味着我们每个月还是需要14000元的储蓄啊。我--------没-------钱!!!!!!!!!

喊那么响钱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还是想想到底该怎么办吧。

如果我们的存款的理财收益比物价上涨高,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少点储蓄压力呢?答案是一定的。但具体能少多少呢?我们来算一算。

哟西!原来理财收益不同,每个月的储蓄相差这么多!!

如果我们将钱全部存进银行,那么我们需要从30岁起每个月存14000元,直至退休,才能让我们退休后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但如果我们的理财收益能达到4%,也就是货币基金那么高,那么我们每个月需要存11850元,1个百分点的收益率差距,每个月所需要的储蓄少了2150元!!

如果我们的年化收益率达到当前沪深300ETF的年化8%的水平,那么我们每个月只需要储蓄5200元,比存银行的14000元少了8800元!!少了一多半。

5200元,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已经勉强可以达到了,但还是很大的压力。普通人家当前每个月储蓄2000元相对比较现实一点。而如果仅仅储蓄2000元就要过上体面的生活,那么年化收益率就要达到12%。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长期能够达到12%收益的基金凤毛麟角。即便如巴菲特每年收益达到20%,但那都是年轻时实现的,最近几年巴菲特的收益也不到10%。

所以,43年里年化收益12%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现实,有些人运气确实比较好,但总有些人掷骰子总能得到六。运气总会用完的,何况时间长达43年。

但我们也不必过分丧气。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上述的计算是假定了我们的收入不再增长了!!!但我们刚刚不是还假设GDP每年增长4%到5%吗?如果考虑了物价,那每年的增长是7%到8%呀。长期来看我们的收入增长和GDP的增长速度差不多。这也意味着,如果我们的收入一直维持在中等收入水平,那么收入平均每年会增长7%到8%!!

所以上面的计算我们就可以这样来。

如果我们每个月的储蓄额按照每年7%的速度增加,并且储蓄又能取得一定的投资收益,那么:

如果我们将每年的储蓄存银行定期,每年利息3%,那么我们需要从30岁起每个月存3300元。

如果我们将每年的储蓄的理财收益提高到货币基金的水平,每年利息4%,那么我们从30岁起每个月需要存款2600元。

如果我们的储蓄的理财收益能够达到沪深300的平均8%的年化收益,每年收益8%,那么从30岁起我们需要每个月存款920元!

从2100万的巨款到最后每个月存款920元,你看到的就是复利的威力!复利,其实就是利滚利。

上面说了这么说,最终,为了我们将来的美好生活,我们需要攒钱,那么,如何攒钱呢?

有很多理财的书都会告诉你,想攒钱,先记账,并且举了很多名人的例子来证明。但实际有没有效果呢?这个要因人而异了。

有些人做事比较规律,做什么事都要梳理清楚。比如这个账,如果不记下来可能就不知道每个项目的支出,有点对自己的财务失去控制的恐惧。所以很多人记账之后,有助于了解自己的收支状况,知道都有哪些紧张,钱都花去了哪里。记账尤其适用于那些资金上大进大出的人。

但普通人记账,没几个能坚持下来的。原因就在于繁琐。

大多数人的收入无非就是工资,偶尔可能有点外快,基本上掰着手指头也能数出来,记不记区别也不大。而支出都是一些琐碎的家庭开支,而且日复一日,没有多少稀奇。

但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感觉自己都没怎么花钱,但钱就是存不住。还有些人,只要银行卡里有钱就控制不住花钱的欲望,看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心里就开始痒痒。其实这些都很正常,而且处理起来也很简单。

对于那些平时没有大额开支的人来说,可以单独使用一张卡来提供日常的消费,而将工资卡作为储蓄理财卡来使用。

举例来说,如果你每个月的平均收入为3000元,而你希望每个月储蓄1000元,那么每个月将2000元转入你的消费账户即可,其余的钱则放在工资卡里做投资或买入理财产品。作为不时之需,可以适当配置一些宝宝类的理财产品,以随时可以提现。

很多人想说,工资卡不还是我自己的卡吗?我要花一样会花光的啊。还真不是。别小看这个形式主义,这个形式非常必要。通常人在花钱时,在同一个账户内的钱,在看看来只有数字的差别,本质上没有不同。也就是说,这张卡里花掉3000还是5000,对他而言不会有太多差别。但如果给不同的账户设置不同的功能,则每个人都会在心里给这个银行卡建立账户。那张日常开销的账户就是消费账户,而工资卡则是储蓄账户。消费账户里的钱花掉之后,还需要再换成储蓄账户的钱。很多人等到拿起这个储蓄账户的卡,心里就会更多想起自己最初建立这个账户时的想法,这一个犹豫,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开支。

又有人说了,那我的消费账户的钱总是提前花完了怎么办?其实也很好办。将工资卡自动转账设置为每周一次就可以了,或者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间隔。

如果有些人自制能力就是特别差,钱花完了非要去花储蓄账户的钱,怎么办呢?其实钱是自己的,自己非要花,没人拦得住。但多设置几个关卡都会起到作用。比如可以让老婆保管,又比如停用该账户的转账功能,只能到自动取款机取款,等等。

还有些人觉得每个月收入3000元储蓄1000元做不到。其实也很好办,先设置一个比较低的门槛,比如先从每个月存200元开始,等自己适应了这个消费节奏之后,再加到每个月储蓄300,最终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将储蓄目标定位每个月1000元。

攒钱是理财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一般人只要稍微掌握技巧,就都可以有一定的储蓄。攒钱,其实是一件轻松的事。

有些年轻人没有养老储蓄,没存款应该如何规划养老?

谢邀:估计全国有一半以上都没法按法缴纳社保等。尤年青非国企人。似乎社保只催交任务,其余次之。现实就业难,不稳困住非国企人,当然只会顾及眼前,人数之多,大家也急但始终找不到介决办法,久之就不成问题了,人到山前必有路吧。

有些年轻人没有养老储蓄,没存款应该如何规划养老?

养老保险是一种对未来的一种保障。

如果没有就没有保障吧,有保险再有养老储备是最好的养老保障的方式。

你什么也没有,最起码你的儿女们也会嫌弃你,你想过吗?

有些年轻人没有养老储蓄,没存款应该如何规划养老?

找工作,存钱养老,交养老金养老。

工作几十年,交几十年养老金,存款几十年就可养老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