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教师会成为高收入人群吗?

大家都知道教育事业非常重要,国家也十分重视教育基础事业。很多中小学教师都期盼着,未来五年老师能够成为高收入群体,但实际上这个是有些困难的。

首先,教师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就必须按照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管理制度。这个工资制度全国是统一的,虽然各地因经济发展情况待遇还是有差距,但是基本工资加津贴补贴标准是全国统一的。

国家不可能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设计的太高,也不会设计的太低。

目前全国公务员不足1000万,事业单位职工4500万左右(教师数量约1600万左右),全国的劳动力人口大约是7.5亿,也就是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数占总劳动力的7.3%左右。一般来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水平能够占到前30%左右,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如果这一群体的收入水平再高,供养就成了难题。

大家都知道,国家强调要确保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即使是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也绝对不是高收入群体的水平。

目前来看,我们将老壮幼三代作为一个家庭,而不是传统意义上讲一家三口。高收入水平家庭年收入应当在80万以上,不知道大家作何想象?而且,这个水平应当是扣完税、缴完社保、公积金之后的水平。很多家庭可能小康家庭水平都达不到。

大家都很羡慕美国、欧洲等一些国外的教师和大学教授年收入能达到10万美元甚至更多。但是实际上国外的人均是收入到3到4万美元,也就是说他们的收入水平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2到3倍。而且这都是税前收入,税后收入只能有80%左右。

就跟我们现在的社会平均工资一样,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是3813元,全国出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是6193元。但是没有平均数,更没有农村在内的平均数。只是2017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6396元/年,全国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5974元/年。其实教师的工资收入平均水平,2017年应当超过城镇非私营单位人均工资收入74318元/年,大约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两倍左右,这样看跟国外还是差不多的。我们国家大学教授的收入会更高。这里面包括各种社会保险个人部分,公积金个人部分,年金个人部分和个人所得税。扣完之后,大约月收入不足5000元左右。

大家既然这么想成为高收入群体。有一个规律能够大大增加成为高收入群体的概率。

社会规律表明,只要我们的受教育水平越高,知识能力越强,社会对我们的待遇就会越高。当然是大概率的,并不是绝对。

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加强学习成为教育学硕士,甚至教育学博士这一层级的人才,再从事教育事业很多年,待遇水平也绝对不会低了。社会规律是不会骗人的。

不过现在,多数体制内的教师只有大专水平左右。不过随着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不少地区都开始招本科生,甚至岗位需求是研究生了。这样我们的教师待遇会自然而然的提升。

不过未来五年,我们的教师队伍受教育水平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所以他们的收入水平增长也不会太多,至于成为高收入群体,可能还会需要很长时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