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时的养老金该怎样计算,有35年档和40年档之分吗?
退休时,我们的养老金计算都是有各省市的专门养老金计算公式确定的。
一般来说,养老金都包含,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根据计算公式,影响我们退休待遇的因素有缴费年限和缴费指数,另外还包括我们的退休年龄等多种因素。
一般来说,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待遇就越高。而实际上,我们的交费年限是有缴费月数转换而来,精确到小数点后3到4位。比如说交费15年零7个月,转化为我们的交费年限是15.5833年。
因此,只要交费年限越长,我们其他因素不变的话,退休待遇就越高。
而变化程度有多大呢?这又要跟我们的平均缴费基数有关系了。平均交费基数越高,对于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影响就越低。
一般来说,交费40年,如果平均缴费指数是0.6,不考虑个人账户购买力下降,养老保险替代率可达95%,如果缴费指数是1,替代率只有80%。
往简单了说,我工作了40年,但是收入情况一直变化不大,都是按照社会平均工资来。用人单位也按照给我交纳保险公积金,这样我实际到手只有85%的社平工资。而退休后,我拿到的退休金可以达到80%的到手工资,也就是相当于68%的社会平均工资。
另一种表述就是,我的应发工资一直是社平工资5000元,扣完五险一金后到手4250元,而我四十年退休后可以领取4250元的80%,也就是3400元。
如果我的缴费工资一直是最低60%的基数,实际应发工资也是这样,应发3000元,实发2550元,交费40年养老保险替代率95%,退休金到手2422元。这种情况退休前后差距实在不大。
如果有人考虑加班费、年终奖之类的话,我们在计算缴费基数时应当把这些算上,都应该记入缴费基数的。如果没有算,那只能认为没有按照社保要求,交纳社保费,那就是企业违法行为。这样也会影响我们退休后的实际工资待遇。
所以,35年和40年工龄,退休待遇后养老金的替代率差距会在10~13%左右,基本上还是跟交费年限成正比的。但是,没有具体的档次之分,每一个月都会有相应的待遇差。
退休时的养老金该怎样计算,有35年档和40年档之分吗?
退休时的养老金该怎样计算,有35年档和40年档之分吗?
退休时的养老金该怎样计算,有35年档和40年档之分吗?
看对谁来说了,对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的“老人"来说,确实有35年档和40年档之分,但对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的“中人"和“新人"来说没有。
那么,什么是老人、中人、新人呢?
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巳经退休的人员称为老人;
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巳参加工作,却要等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才能退休的称为中人;
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参加工作的称为新人。
改革前退休的老人,退休后的养老金按退休前最后的工资标准和工龄挂钩,每5年分一档,每一档享受的养老金标准待遇不同。退休养老金=档案最后工资标准x工龄对应的享受比例。
比如某地区: 退休工龄30年以上的(含边界值),按退休前人事档案记载的最后的工资标准的100%计发养老金。退休工龄25年的(含边界值)~30档年的(不含边界值),按退休前人事档案记载的最后的工资标准的95%计发养老金。
而中人和新人则不同,按照国家目前执行的养老金计算方式,构成养老金的主要因素包括:
一是工龄,即养老金缴费年限(其中中人还有视同缴费年限);
二是缴费基数,由此衍生出养老金个人账户积累基金数;
三是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其中,养老金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直接因素就是工龄。养老金计算是统一套取一个公式得出的,工龄精确到月。
中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新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这个公式的计算结果还近似于几何级数。因此,工龄越长,退休时的养老金越高。而35年与40年相比,由于缴费年限相差5年,套入公式计算出的养老金差别是很大的。
由此可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中人的养老金计算不是按什么年龄档划分的,而是精确到实际工龄月计算出来的。
综上所述,职工退休五年一档之说,对企业退休人员来说,1992年~1995年以前退休的存在。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来说,2014年10月1日以前退休的存在。随着老人退休的完成,现在这种划分方法巳经几近消失,待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并轨改变遗留问题,也就是临时养老金和正式养老金差额补发到位后,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退休时的养老金该怎样计算,有35年档和40年档之分吗?
人们对退休时养老金计算,是否有35年档和40年档之分的疑虑,是受过去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过去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双规制运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金计算是分档次的。
过去机关事业养老金计算时按缴费年限(含视同)分为20年以下为一档(基础工资的70%),20至30年为一档(基础工资的80%),30至35年为一档(基础工资的85%),35年以上为一档(基础工资的90%)。自2014年10月1日起,国家已取消双规制,各地都出台了实施办法,现在已没有分档次这一说了。
退休时的养老金该怎样计算,有35年档和40年档之分吗?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其实他是根据你的缴费年限的长短来决定的。缴费年限的长短是每一个月缴费年限都是不同的。
所以并不是根据每五年一个档次,来计算你的缴费年限。而是根据每一个月的缴费年限的长短来计算,你最终的缴费年限。
所以35年工龄的人相比于40年工龄的人。退休工资上可能要少几百块钱左右。当然,如果说35年的这个人。他的平均缴费指数比较高。而四十年的这个人平均指数比较低的话。这种情况也可能是他们俩的养老保险是差不多的。
所以计算养老金的方式取决于,缴费年限的长短也取决于,您每年平均的缴费指数是多少?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你退休时,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是多少?所以并不单单只看一个缴费年限的长短。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退休时的养老金该怎样计算,有35年档和40年档之分吗?
养老金的计算并没有35年档和40年档之分。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退休时的养老金该怎样计算呢?有没有35年档和40年档之分呢?
养老金计算不分档次其实现在养老金的计算,并不是按照档次来计算的,并没有35年档和40年档之分。
很多人可能认为养老金计算是5年划分一档,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养老金计算是不分档次的。
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那么,养老金到底如何计算呢?养老金的计算是比较复杂的。
一般来说,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对于退休中人来说,还有一部分是过渡性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如何计算呢?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
退休时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可见,要想计算基础养老金,就要知道退休时当地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有多少钱,还有个人平均缴费指数是多少,以及缴费年限的长短,包括视同缴费年限。
所谓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就是每年你的缴费基数占当地平均工资比值的平均值,一般是在0.6到3之间。
2、个人账户养老金如何计算呢?
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对来说,计算起来比较简单了,只需要知道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总额,还有相应的计发月数。
养老金个人账户有多少钱,登录社保局网站一查便知。
计发月数是多少,就要看你的退休年龄是多少岁,如果是60岁退休计发月数就是139个月,55岁是170个月,50岁是195个月。
把上面这些数据带入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了,然后两部分养老金相加就是你的养老金待遇的多少。
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可以测算养老金总体而言,养老金的计算是过程比较复杂的,很多人搞不懂,所以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个测算养老金的网站。
最近,人社部上线了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这个平台上面就有测算养老金的功能,只需要输入所需要的数据,就能测算出你未来能领多少养老金,是比较方便快捷准确的。
想要测算养老金,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留言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