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到底是什么样子,人站在火星上什么感觉?

140斤的人去火星,体重只剩45斤,氧气含量只占大气的0.15%,用力呼吸也会透不过气。白天气温35℃,晚上低至-120℃,不穿宇航服的情况下,体内血管会裂开,血液快速冻结。

火星是一个神秘的星球,经过探测证实,上面有水流侵蚀后的遗址,如今却是一片沙土,看不到任何生机。在古代的时候,火星被称为“荧惑”,火红的颜色随时发生变化,运动轨迹也无规律可言,里面尘土飞扬,就像一颗“沙漠行星”。

火星的概述

火星是太阳系的第四颗行星,相当于地球的邻居,按照太阳的距离来排,火星在水星和金星的后面。地球上的环境优越,而火星上的生存环境如同炼狱,几乎看不到任何生命。

火星表面有很多峡谷和陨石坑,之所以看上去是红色,是因为那些峡谷经常爆发火山,红色的岩浆布满地表,大气活动频繁,伴随着风暴,红色的尘土漫天飞舞,能见度极低。不过火星比金星和水星的环境要好,上面有稀薄的氧气,在太阳系中,是除了地球以外,唯一拥有氧气的星球。

太阳系中地球的氧气含量最高,其次就是火星,上面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所在大气中,氧气含量只占0.15%,与地球相比差距太大,比起其他星球却要高得多。

很久以前,天文学家在火星发现液态水,大气层比较厚,但由于火星没多少重力,液态水跟随大气一起流失,只留下水流侵蚀的遗址。

火星的体积比地球小得多,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宇宙中的陨石发生撞击,落入火星速度会变慢。由于重力较小,一个120斤的人去火星,体重只有40斤左右。

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NASA天文学家观察拍摄的火星照片,发现地表有流水的遗址,看上去就像一幅画,足以证明之前火星有液态水存在,当时科学家猜测上面还存在生命。

地球上有强烈的磁场,火星刚开始在演化的过程中,也有磁场,不过后来已经消失。根据观测的数据,火星南半球的陨石坑附近有微弱的磁场,但很难被发现。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火星失去强大的磁场,是很不利的一个因素,太阳风会侵蚀大气层,导致上面的环境越来越恶劣。

为什么人类要探测火星

过去的十多年,人类开始对宇宙中的各个星球进行探索,就是希望能够找到第二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地球生态不断恶化,将来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众多行星中,火星是一个特别的星球,不仅离地球较近,而且气候也比其他行星更加优越,上面不仅有氧气,还有水和碳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人类想要生存,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条件,这也是宇航员经常去火星探测的原因。

火星虽然比地球小,但两者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通过人类不断研究探索,发现火星是除了地球以外,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对它的探测工作从未停止过。

从结构上来说,里面主要是铁金属核心,可以抵御各种恶劣的环境,甚至火山爆发也安然无恙。中间一层是地幔,主要是由塑性硅酸盐组成,含铁量比较高,与地球地幔有很多相似之处。外面一层是地壳,包含各种珍贵的矿产资源。

火星上面95%是二氧化碳,还有3%的氮,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1%,虽然没办法供人类生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或许哪一天这个问题可以解决。

由于火星运行轨道发生变化,自转一周要24.6小时,公转一周为787天,少于2个地球年,与地球最近的距离为5500万公里,都是绕太阳公转,再加上火星自转轴产生的夹角大约为65度,离太阳的距离发生变化后,也会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大量迹象表明,火星起初与地球的环境差不多,只是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才导致今天的结果。通过探索得知,火星有很大的改造空间,也许在未来某一天,人类可以从地球上往火星迁徙。

通过探测已经证实火星上面有水的存在,由此可以断定,上面有赖以生命存活的有机分子,虽然没有地球的强大磁场,但是部分地区还是有微弱的磁场,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将能量放大,就可以解决重力太小的问题。

人站在火星上,失重的感觉让人难以适应

人类登上火星,最明显的变化是重力降低,体重会迅速降低,比如说140斤的成年人,进入火星后再去称重,也许只有45斤重。跳起来的时候,可以直接在空中翻跟头,手里拿着重物也没什么感觉。站在某个位置,很难找到方向感,刮一阵大风,随时有可能被吹走。

也许有的人认为,火星的重力比地球低,站在上面不是更轻松。其实不然,重力低了,反而会让人难以适应。

本来人的骨骼和肌肉已经适应地球环境,承受着一定的压力,进入火星之后,骨骼不再承受重量,处于放松的状态,里面的钙质会迅速分解,密度会降低,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身体不需要承担重力,肌肉完全处于放松的状态,长时间得不到锻炼,20%的肌肉会萎缩,就像老年人的身体失去弹性。

在微重力的情况下,体内的血液会涌向头部,脸会变胖,眼睛压力过高,很容易产生视力问题。

正是因为火星的重力比地球低,假如宇航员进入火星探测,回到地球之后,身体方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双脚都没有力气站立,需要地面工作抬出来放在轮椅上。

人站在火星上,产生的辐射甚至会改变人类的DNA

人类之所以可以在地球上生活,避免辐射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地球有强烈的磁场,可以将宇宙的辐射转移到地球的两极,不会直接危害生命。磁场将辐射转移,保护地球的大气层不被太阳风刮走,大气层就可以屏蔽部分辐射。

宇航员去太空执行任务,航天器可以屏蔽粒子辐射,但是有一些高能波辐射可以穿过航天器,还是会受到一定的辐射影响,如果要是去火星的话,吸收的辐射量约0.66希沃特,相当于做了一次全身CT,长时间暴露在这种环境下,会改变人类的DNA。

火星可不比地球,没有强大的磁层,大气层也很稀薄,不能挡住辐射,火星表面几乎没什么保护作用,一天接受到的辐射量约0.64希沃特,已经超过了NASA制定的辐射上限,是地球的6倍。

强烈的辐射,会影响儿童的发育,也会对成年人造成较大的伤害,尤其是生殖方面,会影响这方面的细胞,不育的几率更大。如果是怀孕的女性进入火星,生育流产的概率也要比地球大很多倍。

人站在火星上,沙尘暴遮住阳光,很快将人覆盖

火星上的沙尘暴比地球更猛烈,会将周围十几公里的范围遮蔽,看不到阳光。曾经机遇号探测器进入火星工作,用的是太阳能电池板来提供能源,受到沙尘暴的袭击,整个车身都被破坏,不能正常工作,在角落被尘土覆盖在了地下。

表面大多是沙丘和砾石,并没有液态水,大气干燥,再加上气压和密度较低,火星上面的大气受热不均匀,就很容易形成风,风吹起地表的尘土就是沙尘暴,发生的频率频繁,差不多几小时之内就会发生一次,沙尘会吹向火星每个角落。

到了晚上,温度骤降,大气层无法保留热量,带来强烈的大气环流,荒凉之地,没有障碍物阻挡,沙尘暴以每秒180米的速度飞舞,就像飓风一样,很快就可以将整个人覆盖。

火星的沙尘暴有毒,风速较大的时候,扬起的沙尘就像一堵墙,以很快的速度向前推进,砂砾之间相互摩擦,产生很高的静电,可以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电离成过氧化氢。这种物质有很强的氧化作用,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包含有机分子,就可以被它氧化,生命很难在这种环境下存活,包括人类也一样。

写在最后

火星虽然是地球最佳的替代方案,但以目前的状况,人类很难登上火星,每个人都不是宇航员,探索之路还有很长。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比地球更适合生存的地方,所以要保护我们的地球,它才是我们真正的家园。

火星上到底是什么样子,人站在火星上什么感觉?

火星——一个去了就“不想回来”的星球,因为你“根本回不来”,如今的火星好与坏,似乎与我们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人类如今还没有技术可以实现火星移民,没有办法上去,也没有办法上去了火星返回地球。所以,火星严格地来说,其实也是一颗“未知”的天体,包括如今美国宇航局(NASA)的火星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生命探索,但是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火星有没有生命。

所以,火星对我们人类来说,只要还没有人上去,就算是火星探测器上去,对它的了解并不会非常的完整,而如今科学家们对火星的了解其实也是基本的特性了解。

火星上到底是什么样子?

火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是人类选择“第二地球”的绝佳星球,但是从如今人类对火星的了解情况来看,火星依然属于未知状态,我们对火星的了解都是皮毛。包括世界上多个国家对火星进行探索,其实拍摄下来的“火星照片”都是大同小异,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要说火星是什么样子,其实都是属于“各说各有理”。

毕竟在人类还未真实地到达火星表面之后,一切的火星状态都存在“色差”。如今我们对火星表面的了解,大多数都是以“荒”来进行说明,怎么“荒”了?火星上什么都没有,没有生命,没有水,十分的干燥。所以火星,并不像大家想得那么好,而是一颗“废弃”、“荒芜”的天体,终究要确定火星最相似的外貌,我们需要实际性的登陆到火星上才能精确确定。

所以如今的火星上面,到底是什么样子,没有一个决定性的答案,作为人类未来的“第二地球”,它可以说是近在咫尺,但是多久能够上去,还是属于一个未知数,更何况人类要上去的时候,还要带上一定的地球生存物质才可能生存下来,不然人到了火星基本上都会处于“被动”状态。

人站在火星上什么感觉?

火星的大气是以二氧化碳为主,虽然含有氧气,但是仅有0.15%,这完全不能支持,所以火星相当于就是一个“二氧化碳天体”。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人不带任何航天状态,到了火星的表面,除了极寒的温度将人杀死之外,就算是火星低气压也可能要人的命。同时如果不计一切问题,宇航员直接呼吸火星空气,很可能在短短 15 秒内失去意识,不久就会死亡。

所以人站在火星上面,就是“送命”,根本没有生存的机会,除非能够穿上专门登陆火星的宇航服才可能,不然一切都是不可能的,火星如今是不可能直接适合人类居住,需要在“人类改造”之后,才可能登陆到火星上去,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居住下来,不然按照如今的条件上去,那基本上就是以“消耗”地球物质为基础生存,这样上去也是“无用”。

更加别说,未来我们说的建立百万火星城市,人类真正的就居住在上面,不回来了。这完全是两码事情,在没有改造之前,我们只能够在地球上生存,我相信很多人也不会冒险去火星,当然在开创一颗天体之前,肯定是有牺牲才可能有未来,不然是不可能的。

“第二地球”近在咫尺,人类真能居住?

对于如今的火星来说,我们确实有信心,竟然人类将火星作为了“第二地球”,并且按照科学家们的说法,人类依照如今的技术,可以在2-300年左右将其实现,并且到时候人类就可以不穿宇航服在上面行走,所以其实人类能不能上去,就看人类能不能完全将其改造,但是依照科学家们的说法来看,我们是真能上去,至少在未来是可能实现的。

所以火星作为“第二地球”近在咫尺,人类上去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当然至今很多人还是很难理解,为何人类要上火星,说别了就是因为地球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寻找一颗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地球,人类搜寻了太阳系的大范围地区,但是没有与地球一模一样的天体。

最后通过分析,发现火星是一颗类似于地球的天体,并且预计曾经与我们地球一样,是具有大规模的生命存在,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探索火星的原因,除了寻找是否真的存在生命之外,还有就是为人类移居火星做好准备,做一些先前的准备罢了。

火星上到底是什么样子,人站在火星上什么感觉?

火星是颗类地行星,说明构成上与地球类似,但火星的体积比地球小一圈,质量也小。目前美国宇航局已经派出了大量无人探测器登陆火星,准备在2035年左右载人登陆火星。

根据我们目前对火星所掌握的情况,火星上可以站人,地表有大量的岩石、沙丘等,地貌与地球相似,有高山、平原、峡谷等。火星曾经有海洋,美国宇航局也发现了大量的三角洲地貌,只不过都已经干涸数亿年了。

火星的两极有冰冠,成分有干冰,也有水冰,如果把火星极地的冰冠融化,那么可以形成覆盖火星表面至少1米深的全球湖泊。

人类虽然没有登陆火星,但可以根据火星的基本参数推测一下,火星的表面引力低于地球,大约只有三分之一,所以人会感觉轻了一些,火星有稀薄大气,表面温度大部分在零下数十摄氏度,很冷,赤道局部可能达到零度以上,这也是火星液态水得以存在的来源。

火星上到底是什么样子,人站在火星上什么感觉?

火星是目前人类最追捧的太阳系内行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类地行星之一。

所谓类地行星,就是和地球一样,有一个岩石外壳,有地幔和地核。太阳系已知的类地行星有4颗,除了地球,还有水星、金星和火星。其余4颗行星都是气态巨行星,比地球体积和质量都大很多,而且主要是由氢和氦组成,又叫类木行星,也就是说和木星差不多。

既然火星是类地行星,就有坚硬的地壳,因此人类可以站立在其地表。人类是无法在气态行星上立足的。

但人类无法在火星上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

火星自然环境虽然相比太阳系其他的行星,是与地球最接近的,但对于人类来说,还是极其恶劣的,比地球任何地方都要差。

这种差表现在:大气稀薄,只有地球大气的1%,而且95%为二氧化碳,所以人类暴露在外很快会窒息而死;气压只有7.5毫巴,约为地球的0.75%,人暴露在这样的气压下会导致血液沸腾血管破裂;温度低,温差大,火星最高温度可达27度(摄氏度,后同),最低可达-132度,温差接近160度,在这样的环境肯定会冻成坚硬的冰棍。

由于火星大气稀薄,而且没有地磁保护,因此暴露在外还会受到宇宙射线和太阳风暴的袭击,会受到强辐射而丧命。

除此而外,火星相对地球是一个比较小的星球,因此有诸多的不同。

火星的直径只有地球约一半,体积是地球的15%,质量为地球的11%,表面积与地球陆地面积差不多,密度比地球小很多,表面重力是地球的2/5。

NASA发射的凤凰号探测器于2008年5月25日在火星北极登陆,通过探测证实了火星有水的存在,但这些水都在极地地底下呈冰冻状态,如果不化解无法供人饮用。

综上所述,人类如果现在在火星上登陆,必须像登陆月球一样的穿戴宇航服,这个宇航服有氧气、抗压、抗辐射以及生命支持和适量排泄物收集系统,这样人类才能在火星上舱外适度时间的活动。

由于火星重力小,人类在上面活动的感觉会比地球轻盈,但穿上笨重的宇航服就不一定了,肯定比月球要笨重很多,因为火星的表面重力是月球的2.5倍。

因此我们综合一下在火星的感觉:

火星是一个比地球小的星球,所以在这个环境中人类会觉得很轻盈。但人类无法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穿上宇航服后才能在室外活动,这样火星轻盈的优势可能消失。

景观:火星的表面因为覆盖着一层远古火山喷发物,被风化后富含氧化铁而呈现出铁锈色(红色);但火星落日却与地球的红霞满天不一样,而是呈现出蓝色的天空,这是因为火星大气和尘埃与地球不同,吸收和散射不同波长光的缘故;在火星上看到的太阳只有地球的5/8大小,却由于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远,接收的阳光只相当于地球约40%,因此人类在火星灰蒙蒙的天空,只能看到一个比地球小近一半,蓝色的太阳。

人类首批火星移民很可能会在2033年左右,这些移民的首要任务是在火星上建立基地。

这个基地是一个密封的房子或者舱室,有生命支持系统和生态循环系统,还要能够在里面培育作物植物,以获得食物和氧气。

人类在舱外活动的时间是有限制的,大多数时间将会呆在基地里。随着人类改造火星计划的实施,人类的火星活动范围和方式也会发生变化。从建设大型穹顶火星基地,到建设核电厂和化工厂,改造火星大气,使之逐步适应种植植物的需要,随着气压和温度的提升,人类只要带氧气包而不需穿宇航服就能室外活动了。

最终通过植物的循环作用,实现火星大气达到人类需求,火星终于成了人类可以在露天环境活动的宜居星球。

因此火星改造是一个不同阶段渐次推进的过程。

要火星成为一个宜居星球,有的科学家认为1000年可以实现,有的却认为需要几万年。但有一点科学界是统一的,就是火星是太阳系最适宜改造成为人类宜居的一个行星,将会成为首个人类地外殖民地。

但愿我们的后代能够看到这个荒凉的行星变成遍布绿洲和江河湖海的地球姊妹之星。

时空通讯观点,欢迎点评讨论。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抄袭可耻,侵权必究。请理解支持,谢谢。

火星上到底是什么样子,人站在火星上什么感觉?

答:关于火星的科幻电影和纪录片很多的,里面的描述其实和实际很接近,比如《火星救援》、《火星任务》、《BBC星际奇航》等等。

NASA发射的火星漫游车,比如“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就拍摄了很多火星的实景照片,经常发布到NASA官网上,任何人都可以看到。

我们先来看几个火星的数据:

(1)火星半径是地球的53%;

(2)火星质量是地球的11%;

(3)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的38%;

(4)火星表面大气压强,是地球的1%:

(5)火星自转周期24.6229小时(地球为23.93小时);

(6)火星公转周期687天(地球365.24天);

(7)因为大气差异,火星大气的颜色偏红,日落时偏蓝;而地球天空偏蓝,日落时偏红;

如果我们站在火星上,就会有如下感受。

重力减轻

火星重力只有地球的1/3,所以在火星上的基地内行走,会轻松很多;如果要走出火星基地,那么就得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因为火星上没有氧气,而且气压也很低。

太阳变化

由于距离原因,火星上看到的太阳,只有地球上看到的66%大,由于火星上的尘埃严重,导致红光更容易发生散射,于是火星的天空偏红;但是在日落时,蓝光穿透力更强,又将导致火星天空偏蓝,这和地球上的情景有点相反。

上面动图,是2015年4月15日,NASA的火星探测器拍摄到的火星日落。

碎石灰尘多

由于火星上没有液态水,所以火星上的大石块棱角分明;但是火星上有大气流动,导致石块风化严重,于是存在很多沙堆。

上图,是2016年9月8日,好奇号在火星“夏普山”下拍摄的图片。

火星上还存在一些奇怪的山丘,比如下图,是在2017年1月24日,好奇号拍摄到的黑暗丘陵。

如果把镜头拉远,就如下图,是好奇号拍摄多张图片,然后进行拼接合成的,整个山丘尽收眼前。

很多奇怪的石头

在火星上,我们还能捡到很多奇怪的石头,比如下图,就是好奇号在2016年发现的一块铁镍陨石:

这在火星上很常见,时常有陨石坠落到火星,因为火星大气密度低,于是稍大一点的陨石都能落到火星表面,然后火星大气导致沙丘的“运动”,又带出这些埋藏在沙子底下的陨石。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这里,喜欢我们答案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火星上到底是什么样子,人站在火星上什么感觉?

现在人类对于火星的探索在高峰期,相比于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我们对火星抱着巨大的希望,望有一天人类可以登陆火星。

火星的质量大约为地球的11%,因此人如站在火星上会轻盈一些,火星的上的重力大约为地球上的五分之二。火星虽然比地球小,但是火星的表面积和地球上的陆地面积相当,并不用担心拥挤问题。火星又被称为沙漠行星,当然这是名副其实的,以下是NASA火星车拍摄的火星真实照片:

火星上的大气非常稀薄干燥,主要是由二氧化碳和甲烷组成,我们如果登陆到火星上必须穿戴厚重的航天服,就像《火星救援》中这样。火星上的平均温度为零下55℃,最冷的时候可以达到超过零下100℃,人类必须要有好的保暖物具。

火星上有大量干枯的河床,这足以说明“昨天”的火星是有液态水存在的,最新的消息表明火星的极冠下存在着液态水湖,可能存在着生命(微生物之类)。

人类在十年内就可能实现登陆火星的愿望,到时候就可以知道站在火星上什么感觉了。我认为最大的感觉可能就是“想念我们的蓝色星球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这里是科学黑洞,欢迎关注我们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