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尿素撒后水太深几天后能排水?

给水稻施肥用尿素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去农资市场买尿素要花一些钱,农民基本上就会把水田里的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再去撒肥料。如果遇到特殊的情况,撒了肥料后要排水,也要合理安排,避免肥料浪费。

水稻田撒完尿素以后,最起码要保证营养充分吸收利用才能排水,农民种田,就要看田施肥,如果田里的水太多,都要排水了,那么施肥有什么用呢,只会浪费钱和劳力。不管是用什么肥料,撒到田里以后,最好不要排水。如果是撒完肥以后,第二天就下大雨,那就另当别论。

田里撒完尿素,先来了解一下哪些方面会影响肥效

尿素撒到田里以后,肥料溶化与温度也有很大的关系。在我们孝感老家,现在都是种植一季水稻,到了5月份就开始移栽,这个时候,温度比较高,尿素分解的时间就要快一些。

像以前种两季的时候,早稻移栽的时间要早一个月左右,尿素撒到田里以后,分解的时间也要慢一些。

引用我们当地一些老农民种地的经验,当温度达到10度时,尿素分解的时间需要8~10天,达到20度时,分解的时间需要3~4天,温度越高,尿素分解的时间就越短。

尿素溶在水里以后,并不代表养分就被水稻吸收了,一般施完肥,不管是哪种肥料,从溶化到吸收都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有经验的农民,在施肥的时候并不那么着急,而是等田里的水位比较合适再去施肥。如果田里的水太深,也会先排一些出去,再来施肥。

给水稻施肥,田里要保持合适的水量,如果田里都已开裂,完全不够湿润,先要灌水以后再施肥,有利于水稻吸收。

使用尿素的一些技巧

如果要使用尿素,农民就要明白,影响尿素被水稻吸收的因素有很多,很难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只能是尽量把田里的水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比如某某专家说,使用尿素最好把田的水量控制在3~4厘米,但是在农村地区,根本就没办法做得像那些试验田那么标准。

特别是我们孝感,属于丘陵地区,水田高低不平,没办法判断得那么精确,那些专家说的也就相当于空话,根本就不适用。当地的农民也有自己的判断方法,只要不露底就可以,没有那么多讲究。

农民在给水稻施肥时,用量也不要太多,就像人吃饭一样,少吃多餐才有利于消化吸收,施肥也是同样的道理。有的人为了图方便,一次使用的肥料太多,不仅起不到好的效果,而且浪费肥料。尿素撒到田里以后,比其它肥料的肥效要慢一些,在施肥前完全可以搭配一些氮、钾来使用。

水稻施了尿素以后,多久能排水?
  • 水稻田里撒了尿素,关于多久能排水的问题,每个地区会一定的区别,因为水田的土壤环境不一样,比如说盐分含量太高的水田,基本上是不能排水。而对于普通的水田,施完尿素以后,大概需要3天的时间才能完全溶解。另外,水稻吸收还要5天的时间,最少要保持8天的时间才能排水。
  • 农民为了节约肥料,撒完尿素以后基本不会再排水,都是等到要晒田的时候,才会往下游排水。什么事情都有意外,如果施肥以后,才发现水田里的水太深,最好是等到刚撒完肥以后再排一些。刚开始的时候,尿素刚沉淀在水里,排水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如果要是等到第二天排水,尿素已经开始溶化,再去排水就会造成较大的浪费。
  • 如果要是在阴天撒施尿素,也可以先排一些水出去,不至于施完肥后就下雨,造成田里的水位过高。但最好不要在阴天撒尿素,有时候天气预报也没那么准确,白白把田里的水放掉了,又不下雨就麻烦了。

温馨提示:水稻田里撒完尿素,几天能够排水,每个地区的情况不一样,水田里要排水,一般是下了大雨,水太深影响了禾苗的生长才会排水,施肥之前就要关注天气变化,尽量不要排水。在我们这里一般干旱的情况比较多,农民都不会采取排水的措施,有可能排水没过多久,田里又要补水。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使用尿素的时候,水田里的水也不要太深,不要在中午的时候撒肥,温度越高,氮的损失较多,一般是在下午的时候撒肥比较好。

水稻田尿素撒后水太深几天后能排水?

5–8天可排水

水稻田尿素撒后水太深几天后能排水?

水稻施肥,必须降低田里水位,作为有水稻种植经验的农民不会在施肥的时候,让水稻田水太深的。水稻施肥必须把水稻田水放干,最多只能保留1寸左右水位。

水稻田水位深,如果没有大雨、连阴雨天气,没必要放水,经过几天蒸发、跑冒滴漏,水稻田里水会自然下降,除非水稻被淹没了,才将水排出。水稻种植,出水口大多采用“平水决”,即用泥巴糊成与水稻田水平行小埂,当水稻田水在上涨时,水会从“平水决”上排出,大雨天气不至于淹没水稻。水稻施肥后,遭遇连阴雨或大雨天气,稻田水位上涨,一般在施肥后5天排出,如果水稻被淹没了,必须在7天之内排出积水,7天之内排出积水,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影响不大,但10天之后排干积水对水稻生长、产量会有影响,尤其是高温天气,水稻会在水中腐烂死亡,导致绝收,因此,水稻被淹没后,要尽快排涝,不要顾及肥料流失了,排出积水越早越好!排出积水后,用喷雾器把水稻叶片上泥浆冲刷掉。水稻淹没后,排出积水,可以追施补施尿素,促进水稻恢复正常生长。在施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天气趋势,有大暴雨或连阴雨天气,就不要施肥,三天之内晴好天气,才可以施肥,施肥时把水稻田水放干或降低水位后撒施。只要没有淹没水稻,水位深一点,也就不用排水。要知道水稻生长是需要水的。水稻田蒸发量很大,“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天一放晴,没几天水就干了。如果确实需要排水,降低水位,5天后可以排水,对肥料流失较小。我们当地是水稻主产区,每年“梅雨”季节水稻都会被淹没几次,发生几次内涝,最快也需要7天,水稻叶片才能露出水面,7天之内排出内涝,对水稻生长影响甚微,但10天以后露出水面的水稻影响较大,因此,我们当地低洼水稻田都改成小龙虾养殖了。水稻施肥,对于有经验的老农民不会出现水太深的情况。水稻排出多余积水才施肥,即使水稻田水太深,也不用施肥后排水,因为水稻种植每天从返青到蜡熟期都要抽水灌溉,水太深,还能省下几天抽水柴油和电费,省点种植成本。种植水稻,要有丰富生长经验技术,要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天要下大暴雨了还施肥,就是浪费生产资料,是把钱往水里扔,得不偿失!我是@长江老农,从事水稻种植三十余年,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共同分享、交流水稻种植经验技术!

水稻田尿素撒后水太深几天后能排水?

尿素肥撒到水稻田里如果先排水的话,尿素分子会流失的,具体流走多少一般要根据土质温度施肥多少等有关系

一般情况温度越低撒越多,排水过早流失越重,

尿素肥是一种生理中性酰胺态氮的肥料,也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肥料,因为其储藏性能好使用及方便,易溶于水中而且适合各种土质及农作物,生产上用量比较大,也是水稻等作物常用的肥料,尤其是催肥使用比较多

尿素肥料施入田间后,要分解转化为碳酸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施肥后见效比碳铵慢点

一般尿素分解的快慢与土质类型有机质含量水分温度及酸碱度和尿素施用量有密切的因果关系

通常10℃时水解溶需要7一10天,20℃时5一6天,30度时2一3天,超过30℃几小时至1天不等

另外黏土田比沙土分解快些有机质含量也高,肥沃土壤比贫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快,中性土壤比强酸强碱性土壤快,低温时旱田比水田分解快,而高温时水田比旱田分解快,尿素用量小时比用量大时分解快,同时尿素还能以分子态溶于土壤溶液里面,能与土壤腐殖质等结合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尿素的淋溶损失,但尿素吸附量因土壤而异一般肥沃腐殖质含量丰富的田块对尿素吸收比含腐殖质少的土壤要强些

另外一般尿素施入田间水解后,会通过淋溶损失解氨气挥发,氨或氨离子通过硝化反硝化途径造成氮素损失等,尤其施肥时温度越高,光照越强或田间水层过深,土壤透气性不好或土表干旱时氮素损失越较大,水稻撒施尿素催肥时宜田间要保持3一4厘米左右的水层,避免水层过深或田间无水氮素损失并避开午季高温施肥,施肥后田间保持浅水3到5天最为适合,然后正常田管或排水等,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氮素流失,要避开下雨前撒肥料,防田间水层过深或田水漫灌造成氮素流失,施肥时用量也不宜过大既可以加速水溶解还可以有效避免肥害,防止水稻旺长极品迟熟等!

水稻田尿素撒后水太深几天后能排水?

尿素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化学肥料,由于它具有较好的水溶性,非常利于农作物的吸收,一般都广泛应用在作物的的催苗上,促进作物植株快速生长发育。

水稻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大量的水分和足量的养份,尤其是在水稻移栽后的缓苗期、分孽期以及孕穗期的三次追肥必不可少。而在追肥的施用上,稻农通常都选用肥力强、见效快、效果好的尿素为主。

正常情况下,尿素撒入有水的稻田后,经过2~3天便完全转化为碳酸铵或者碳酸氢铵的形式供水稻吸收利用。从尿素撒入稻田开始分解到水稻田吸收大部分养分份完成,整个过程需持续4~5天的时间。由此可知,天气正常的情况下,撒入稻田的尿素由于水太深,需要排水,只需经过五天的时间就可以排水作业了。

但是,在我们日常生产中,稻田撒入肥料后,由于天气原因或者其它原因积水太多需要排水,该不该排水,何时排水,我们要充分根据天气情况和水田的土质状况和秧苗的高度来决定。

一,对于持续强降雨的天气,我们可以根据雨量的大小和稻苗的高度来适量排水。在田埂上开排水沟的深度和宽度以雨量的大小和水田积水的多少来决定,总的原则是以积水不漫过田埂、积水深度不淹没稻苗的三分之二为准。此时如果不排水,将会上演“水漫金山”的状态。适当的排水可以保留一部分肥水和避免积水淹没稻苗的情形出现。此时,重要的就是保住稻苗的安全,而不是保护肥料流失。只要稻苗安全了,雨过天晴后,再追施一次肥,可能还是一个丰收季。

二,当降量不大、水田渗水能力好、水田积水不超过稻苗三分之二时,我们无需排水。当天气正常,水田渗水能力一般,只需将田水维持在稻苗的三分之二高即可。

综上所述,水稻田尿素撒入后水太深,理论上尿素肥效需要经过五天时间才被秧苗吸收,经过五天以后排水才可以减少肥料的流失。但在生产实践中,我们要充分根据当时的天气状况和水田土质以及秧苗的高度来决定何处排水,如何排水。排水的前提是保证秧苗的安全,而不是为了保护肥水不流失而不适时排水。

水稻田尿素撒后水太深几天后能排水?

水稻田尿素撒后水太深几天后能排水?在农村,水稻田插秧,稻秧已经定植后,大约10~15天,就要进行追施苗肥,能够促进水稻快速分蘖和生长,培育壮苗,一般追施使用的肥料都是尿素等速效肥。尿素撒后发现水太深,怎么办呢?。尿素落入水后马上溶解于水,这时排水,尿素肥料随水流失,施肥失去意义。这时候采取以下处理方法加以解决。

第一,切断堵住进水源头,减少水量灌注。在给水稻追施反青分蘖肥时,应该首先切断、堵住进水的水源,不让外界水源流入,并排放水稻田水层,保持5~8㎝水层后,封闭排水口,避免肥水流出,再撒洒尿素。若是没有注意水的深度,稻田撒了尿素后,发现水太深了。些时绝对不能排放肥水,并立即检查进水口,立即切断、堵住进水,完全截止进水,控制源头,并且在肥水不淹没稻秧心叶的前提下,不要让肥水从排水口排出。

第二,有的田块有泉水眼,可以用泥土围条通道,让泉水排出田外,减小水量的增多。有些田块,除了进水口外,本田还存在冷泉水。稻田撒洒尿素后,必须加固冷水沟埂,避免冷泉水进入稻田,将冷泉水引流稻田外。这样就可以全方位地截断了进入稻田的活水,控制了水稻田水位的抬升。

第三,施尿素后,田水保持静水一周后,可排可灌。尿素撒入稻田,迅速地溶解于稻田水中。水中的液态尿素,从撒洒时起,有一小部分直接被水稻蔸杆、茎叶和泥土表层的根系以及杂草吸收;一大部分尿素水溶液,在微生物作业下,转化成氨态氮,可以由泥土表层根系、水稻蔸部、茎杆叶柄等部位吸收;还有一部分尿素或氨态氮随水渗入泥土深层,有的被泥土和腐殖质上的自由基临时固定,随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水稻吸收利用,只有一小小部分随水渗入土层,水稻根系无法吸收利用。尿素溶解于水后的这些过程,大约需要5~7天时间,水稻田里的尿素浓度逐渐下降至慢慢接近于零。因此,水稻田里的尿素肥水,通过5~7天蓄水,尿素被水稻吸收剩下无几了,而田水被水稻吸收、太阳的蒸腾、土壤的渗透、杂草的消耗,也基本上没有多少了,也没有排放的必要了。七天后,即使排放稻田水,尿素损失也是非常少的。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云上智农,关注三农,和云上智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