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苗应激是什么原因?

😄

说到石斑鱼,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熟悉这种鱼。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追求营养与美味并存的食物。而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又鲜美可口,引起了很多食客的追求。所以这几年石斑鱼市场需求强烈,价格稳步上升的,有这么高的经济价值,是我国沿海地区的养殖户喜欢主养的鱼类之一,据了解我国野生的石斑鱼主要在台湾海峡以及南海海域活动。

现在的养殖环境没有以前那么自然好养,石斑鱼鱼在养殖过程中出现问题越来越多,新问题层出不穷,这过程会有出现石斑鱼鱼苗应激的现象,此时应分析起因,该注意那些问题,怎么快速处理问题,预防出现不必要的麻烦问题。

产生石斑鱼苗应激的相关原因

首先,是养殖池过小,鱼苗数量超载,加上喂养饲料未能满足鱼苗的需求,造成营养不良,严重的还会出现死亡的现象。其次,因养殖中的环境变化太大,鱼苗不能快速适应可能会造成缺氧。 养殖池水的水质越来越差,如果投喂的食物不是正常未过期的,鱼苗吃了也会导致发病。

预防石斑鱼苗应激的措施

控制养殖池鱼苗的数量,降低鱼苗密度。有计划针对性对池水进行消毒,保持水体元素和质量稳定,水的深度视情况适当加深。如果水质不达标及时净化水质并改善环境。不能把外面抓的鱼吃虫子直接往池塘投,需进行消毒后才能投喂。 以科学知识养殖,用专门能增强鱼苗免疫力的所谓保健品进行调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应避免经常去翻动养殖池,对鱼苗造成第二次伤害。

养殖池日常的维护工作很重要。石斑鱼的环境不能随便乱动,否则就会出现应激现象,后续的抢救工作非常麻烦。发生应激现象应及时分析原因,做好预防工作,防治结合。

石斑鱼苗应激是什么原因?

石斑鱼苗应激是什么原因?

感谢邀请,首先我们得了解什么是应激,应激是指动物受到各种因子的强烈刺激或长期作用,处于紧张状态时发生的、以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增强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

简单来说,就是动物受到外界或者内部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动物免疫力变差、生产力下降、严重的还会致死。

在养殖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变化时刻影响着鱼类的生活、生长与繁殖。应激是鱼类为维持其生命活动对外环境的适应性反应。如果应激反应过于强烈,或持续时间过长,鱼类就会因能量消耗过大,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如何避免或减少鱼类应激反应对提高养殖效率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常见的原因

应激反应有很多,鱼类常见的,有水温、盐度、溶氧、PH值、光照、水质等,这些因素如果在短时间内急剧的变化,就会引起鱼的应激反应。导致鱼的内分泌混乱,新陈代谢絮乱,免疫力下降,严重的致死。

水温不稳定引起的应激反应

石斑鱼苗,适应温度是在28°到31°之间,一旦温度在短时间内,产生急剧的变化,高于或低于鱼苗的适应温度时,水温低于23°时,鱼苗不会能正常进食,开口能力变差,鱼苗成活率变差。当水温高于33°时,鱼苗不能正常活动。在长期阴雨天气的时候,和在雨后放晴时,会影响水温,产生应激反应,要想保持鱼苗的成活率,就要在阴雨天气和高温天气做好水温的控制;建议建立一个温室鱼苗养殖,这样能很好的控制水的温度,保证成活率。稚鱼期的适温范围相对略宽,但也要注意防止日夜水温变化过大。

盐度不稳定引起的应激反应

石斑鱼卵孵化用水比重在1.020(俗称20格)以上时,孵化率较高;如盐度降低,那么孵化率下降,但不能低于1.018(俗称18格)。虽然育苗前期用水比重与孵化用水相同,育苗中后期的比重可逐渐降低到1.014(俗称14格)。一旦盐度高于或低于鱼苗适应的盐度,也会发生应激反应,影响鱼苗的免疫力,导致鱼苗死亡。

溶氧和PH值、光照不稳定引起的应激反应

育苗池塘的溶氧量要求保持在3.5mg/L以上;pH值应保持在7.8~8.5之间。育苗池塘水表面的适宜光照强度范围在5000~15000lx,以6000~8000lx最适宜。

当光照低于5000lx时,仔鱼发育缓慢;而光照太强,容易造成育苗池塘藻类生长过旺,导致pH偏高与溶解氧过高,对鱼苗生长不利。严重的也会致死。这个就要做好鱼池的清理和卫生工作,当池里的杂质和水草过多都会影响到水里的溶氧量和PH值,所以要保持好水里溶氧和PH值,安好打氧机,做好溶氧工作。科学的方法调控好PH值和光照。

水质不好引起的应激反应

我们都知道,做水产养殖的,不管你是养石斑鱼还是其他鱼类,水是基础条件,水质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一旦水质发生污染,别说是鱼苗,成品鱼也不一定能成活。要做好排水和换水的工作,定期换水,做好消毒工作。

以上个人拙见,希望对你有些帮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