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和防治辣椒的褐斑病?

辣椒在生长期间管理不当很容易发生病害,种类很多,有的病害症状极为相似,很难分辨。如果无法诊断具体的病害,防治的时候不能对症下药,就无法根除。褐斑病就是其中一种,它也叫鸡眼病,主要发生在甜椒的品种,叶片上是圆形的褐色病斑,表面焦黄干枯,严重时叶片就会脱落。

辣椒褐斑病病原的产生

辣椒褐斑病在种子上就携带了病原体,属于知菌亚门类型的真菌类型,在寒冷的冬天可以依附在种子表面存活,通常以菌丝残体进行传播。到了春天育苗的季节在苗床里就开始发病,当温度在25度持续高温的时候,褐斑病就会大量蔓延。

辣椒褐斑病的症状与危害

辣椒发生褐斑病以后果实就会慢慢的变成黑褐色,发病部位出现凹陷不规则的形状,后期就会发生霉变直至果实掉落。严重的时候,相邻的果实会同时发病,病斑的面积更大,已经延伸到果实内部发生溃乱,导致辣椒产量直线下滑。

辣椒褐斑病的预防措施和防治方法

1、在育苗前种子要用高锰酸钾溶液充分消毒后进行育苗,苗床的土壤要选择无污染的泥土,要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进行播种。

2、大面积种植时,密度控制要合理,地膜覆盖要规范。微量元素要全面均衡,提高植株的抗逆性,预防日灼病、黑斑病与褐斑病交替传染。

3、摘除下来的病果病枝、落叶要集中销毁处理。

4、如果当季的辣椒褐斑病严重,来年可种植其它的农作物进行轮番种植,可以减少发病的机率。

5、如果是大棚种植,可以用药剂熏蒸棚内,将病原体细菌消灭。通常是采用硫磺和锯末混合燃烧熏蒸一晚达到最佳的效果。

6、发病严重时,药物的量要加重,可以用氟硅唑乳油加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甲硫·硫磺悬浮剂加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加水均匀融合后进行喷洒治疗。

辣椒褐斑病很容易与其它的病害混淆,根据它的发病特点和症状还是可以分清。这种病害是真菌类型的病害,在严苛的环境下也能存活,育苗播种前就要搞好预防措施,防治的时候要彻底才能根治。

如何辨别和防治辣椒的褐斑病?

辣椒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病害极多,如病毒病,根腐病,枯萎病,炭疽病,疮痂病,褐斑病等,其中得褐斑病就是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应题主要求,介绍一下辣椒褐斑病的辨别和防治方法。

一,症状

辣椒的褐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辣椒的叶片,发病的叶片上形成园形或近圆形的病斑,发病初期,病斑为褐色,以后逐渐变为灰褐色,病斑表面稍微突起,周边有黄色的晕圈,病斑中央有一个浅灰色中心,周边黑褐色,严重时叶片变黄脱落。辣椒褐斑病也会侵染茎部。

二,防治方法

1,辣椒采收后要及时彻底的清除病残株及落叶,然后集中烧毁,消灭病原菌。

2,消灭辣椒褐斑病的最好方法是轮作,与其它非茄科作物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

3,在辣椒褐斑病的发病初期,叶面喷施1:1:200的波尔多液,或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

褐斑病对唑类杀菌剂特敏感,现在最常使用的是甲基硫菌灵➕己唑醇,或戊唑醇,或单用。还可以用氢氧化铜,百菌清,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嘧菌酯,苯醚甲环唑,苯甲丙环唑,丙环唑,甲霜-锰锌,三唑酮,烯效唑,多菌灵等真菌性的杀菌剂。

如何辨别和防治辣椒的褐斑病?

辣椒褐斑病主要危害辣椒的叶子或者青果,受害叶片会形成近圆形病斑,中心灰白色,周围为灰褐色,会导致辣椒叶片变黄脱落。褐斑病感染辣椒果实后,果实会出现褐色的圆形斑点,会微微凹陷。

一、辣椒褐斑病的发病原因。

种子带有褐斑病病菌,土壤连作或者未深耕导致土壤中有褐斑病病菌。褐斑病病菌会通过雨水或者从事农业活动人为的传播。气温在20~28℃时,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最容易患褐斑病。在低洼地、土壤不肥沃的地块也较容易发病。在高温高湿天气下有利于辣椒褐斑病的发生。

二、辣椒褐斑病的防治。

一、种子消毒,辣椒种子在种植前放在干净的地方暴晒两天,再用55℃温水浸泡种子半小时,可以杀灭种子上的病菌。

二、整地。在定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土暴晒,可以减少土壤中的病菌。

三、对土壤进行消毒。用50%的多菌灵与55%福美双按按照1:1的比例混合,按每平方用药12克与18公斤细土混合撒入地里。四、辣椒要进行轮作,最好实行水旱轮作,尽量种植在排灌水好的土壤上。

五、辣椒患了褐斑病要尽早进行喷药治疗。可以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0%多霉灵1200倍液,或70%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900倍液。喷药的时候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六、辣椒要合理密植,增加辣椒地的通风透光性。定植前要施够基肥,并进行多次追肥。培育壮苗,增强辣椒苗的抵抗力。浇水的时候不要进行大水漫灌。

七、辣椒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病株。在定植前要清理杂草残叶,最好集中烧毁。八、在辣椒幼苗期喷洒一次芸苔素,芸苔素可以显著减少病害的发生。

对于辣椒褐斑病的辨别和防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下方留言。

如何辨别和防治辣椒的褐斑病?

辣椒在生长过程中,特别冬天低温光照短的情况下,会有各种病发症。辣椒的的褐斑病主要发生在中后期,主要为害叶片,感染病时叶片呈水渍状褐色小斑点,逐浙扩展到深褐色斑,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导致叶片脱落,如何防治在整地栽种时增施微生物菌剂,垄沟要用地膜覆盖可有效减少苗期侵染,在温度低光照短的冷天,适量浇小水,注重补充微量元素(镁,钙,锌)肥。打药要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56‰的百菌请和32,5%苯醚甲环唑1200倍液预防。早预防才能保证棚室病菌少之健康。

如何辨别和防治辣椒的褐斑病?

辣椒地里,如果你发现辣椒叶片症状表现为圆形灰褐色病斑,围绕病斑的边缘为黑褐色,中心颜色为乳白色或浅灰色,如果辣椒出现以上症状,那么可以确定,感染了褐斑病。

辣椒褐斑病是辣椒的常见病之一,因发病初期植株症状较浅,不易发现。中期至后期症状表现为叶片发黄直至脱落,严重时可转移至茎部,使整体植株发生病变,很难彻底根治。

褐斑病的病原菌主要通过寄宿在土壤中,在地温上升后,通过灌溉水传播,所以传播速度非常快,对于辣椒的危害极为严重,所以种植户必须要引起重视。

下面小超根据之前防治褐斑病的经验,介绍一下具体防治方法,以供种植户进行参考。

1,苗前预防,地块选择,我们一般建议选三年内没有种植过辣椒的土地为佳。可以在辣椒移栽定植前,在地面均匀撒上甲托杀菌剂,然后深翻土壤,以对土壤进行彻底的消毒,可以杀灭土壤中大部分病原菌,以减少苗期对辣椒的危害。建议种子要用温水浸泡消毒,病菌一般在60度的水温中,浸泡15分钟可以完全杀灭,之后捞出进行育苗。

2,苗期防治,我们建议加强田间管理,对辣椒及时侧副茎及时去除,以加强植株间通风透光度,对于病弱残株,及时拔除。浇水要采取小水勤浇的方法,严禁大水漫灌,以减小土壤和空气的湿度。

3,病期的防治,对于辣椒发病初期,我们建议用30%咪酰胺乳油2000倍液,均匀喷施植株,或用40%多菌灵粉剂1300倍液加30%异菌脲药剂进行喷施,可有效缓解病情的发展。对于褐斑病后期的辣椒,病情严重,传染性强,我们建议拔除,以免使病菌传染至健康病株。

综上所述,辣椒褐斑病我们一般采取以预防为主,发病初期是最佳治疗时期,但因为症状不明显,很容易错失最佳的防治时间,所以一定要加强田间管理,注意观察辣椒叶面健康状况,以免延误治疗。

如何辨别和防治辣椒的褐斑病?

每年我们家菜园里都会种上辣椒,今年听我爸说:“辣椒还没吃几个就不行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今年雨水多了,叶子上有褐色圆形的斑点,没过几天叶子就脱落枯死了。”我一听这不就是辣椒褐斑病的症状吗?

辣椒褐斑病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它主要危害哪里呢?

辣椒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圆形褐色的病斑,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变为灰褐色,并且稍微凸起,边缘有黄色晕圈,严重时呈黑褐色病斑,最后病叶变黄脱落。茎部感染和叶片相似。

辣椒褐斑病对作物危害大吗?

一旦感染辣椒褐斑病,可以使作物大面积缺棵死亡,轻者产量减少30%左右,重者大面积绝收,又要重新补种。

辣椒褐斑病如何防治才能减轻病情呢?

①农业措施: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带出棚外集中烧毁,与非茄科类进行轮作。在夏季高温季节,注意田块积水,防止病害发生。

②种子和田块消毒:种子消毒我们可用多菌灵拌种。田块消毒我们可用硫磺熏蒸,杀死田块残留病菌。

③药剂防治:我们可用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每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辣椒褐斑病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生,特别是在夏季发生严重。在防治时我们要多方面进行,按照正确的药剂配制,免得产生药害,并且要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性。

〔以上是我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悟出的道理,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喜欢的可以点击关注并转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