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核泄漏事故,福岛核电站泄漏和切尔诺贝利有什么区别?
区别就是一个是社会主义大国担当,一个是资本主义精致利己主义。
1.论前期核电站布局和制造。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人类在核弹探索期间,发明的核电站。
所以把巨大核废料放在一起,没有足够的保护壳(铅壳)这些都是事后总结的经验。
而福岛核电站已经有了这些经验。但是福岛核电站竟然没有过多考虑地震因素。这对一个地震大国简直不可想象。
2.论前期人工操作。
不论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还是福岛核电站前期都有隐瞒现象。都是当事人妄想瞒报,直到事情不可收拾。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科研人员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办!因为第一次出现这种事故。
而福岛核电站是在隐瞒中活生生的耗尽了蓄电池为核电站带来的几个小时的宝贵时光。当时因为地震已经停电,蓄电池不断的用电驱动用冷却水为反应堆冷却,直到耗尽电力。由于没有足够的冷却水供给,反应堆内的燃料棒的衰变热无法导出,导致堆芯内的冷却水温度不断升高,最终沸腾。高温高压的蒸汽开始突破堆芯回路内的一些薄弱环节,开始向厂房内泄漏。而由于冷却水变成蒸汽成堆芯内逃逸出去,使得燃料棒开始裸露在空气中,彻底失去了冷却。 失去冷却的燃料棒如恶魔一样,开始展开其狰狞的面目。把四级核事故办成了七级核事故。
3.论中期抢救。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中,大无畏的苏联军人们勇敢的站出来。50万(一说35万)苏联军人,冒着核辐射危险,挖空了核电站下层,做了一个铅棺材。成功避免了核电站的长期泄露。
再看看傻缺福岛的抢救:
在失去蓄电池电能不久,现场的工程师就已经向福岛核电厂和东电公司的管理层建议,使用海水作为冷却水来冷却反应堆。但是,从福岛核电厂到东电公司,没有一个人敢拍这个板。 为什么?因为用海水冷却反应堆意外着这些核电机组要彻底报废。而每台机组的造价高达数亿美元,而且每年创造的收入又是数亿美元。如果东电公司的老板怪罪下来,拍板的人当然吃不了兜着走。 于是接着抢救。
电源车到位以后,从外面赶过来的抢险人员询问福岛工作人员,电源如何接入时。福岛的这群工作人员却傻了眼,回答“不知道”! 没办法,支援人员只好找到图纸自己研究起来。到了12日凌晨,移动电源才接入核电站的电源接口。
但是又有了新的问题,反应堆回路内由于压力太高,冷却水根本无法注入。 这个时候,东电公司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都到这个时候他们还是没有采用大量灌注加硼海水来冷却反应堆的建议。他们想到了一个对他们自己的利益来说更加好的方法,那就是给反应堆泄压。污染老百姓无所谓,保住反应堆才是大事。因此,为了稍微安抚惊恐的人们,每一次泄压排气操作前,东电公司总是装模作样的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表示自己这是“迫不得已”,再然后就是鞠躬,致歉…… 说白了别人的生命健康不关我事,我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接着因为冷却水不够了,暂停注入。(还不加入海水)由于反应堆失去冷却,温度持续升高,随时都会有爆炸的风险!听到这个消息,所有的救援人员扔下东西跑了,不跑就等于送死,没有日本人愿意为了这个反应堆送命,除了小清新文学作品中的日本人。 12日15时36分,福岛核电站一号机组首先发生了氢气爆炸。
在一号机组爆炸后,他们才不情愿地开始用海水对成了废墟的反应堆进行冷却。当然2—4号机组还是要保住的。东电公司不断向一号机组废墟上注入海水,而海水流过废墟后,使得海水中带入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海水从一号机组的废墟的各个破口处不断流出,流得到处都是。一些海水开始流入旁边的太平洋。所以太平洋早就有污染了。
此时的2号机组,出了一个问题。反应堆底层有个区域过热,这是由于当初停堆时有一根停堆棒没有完全插入到位的原因。堆芯的这个地方依然维持着微弱的链式反应,这导致堆芯这一地方过热,熔化。反应堆底部很快出现了大量的氢气,反应堆的底层也受到了损坏。最后发生小爆炸。没有再修复使用的价值后,才得到了海水冷却的。 当然又多了一份需要排的水。
3号机组比一号机组晚几年建成,其安全系统相比1号机组先进一些。所以,同样失去电力,1好机组发生爆炸的时候,3号机组还苦苦撑着。 东电公司的领导之所以在1号机组爆炸后仍然不愿用海水冷却,是因为他们心里还存在一丝侥幸。在1号机组爆炸后,东电公司竟然还对3号机组的安全存在侥幸,这群人的心理素质还真是异于常人。因此,他们命令福岛现场的工作人员想尽一切办法保住3号机组。即使旁边躺着1号机组的尸体。
直到13日,离大地震已经过去两天,离3号机组完全十点已经过去了近30小时,离反应堆堆芯熔毁已经过去了数10个小时。工程师们确认反应堆已经毁坏无法修复,东电公司才同意用海水给3号机组进行冷却。 此时的3号机组反应堆内已经危机四伏。两天没有冷却,反应堆早已干涸,反应堆厂房内满是高温高压的蒸汽和锆水反应生成的大量的氢气。
3月14日下午14时11分,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发生了爆炸,反应堆厂房瞬间成了废墟。3号机组又开始冒黑烟,黑烟预示着废墟内着火了,而着火意味着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参考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再说说4号机组。4号机组虽然反应堆中没有燃料,但是里面是乏燃料池。厂失去电力后情况全部改变,乏燃料池由于水泵失电停运后,成了一池死水。接着,乏燃料池发生的一切和1、2、3号机组内发生的情况一模一样。乏燃料得不到足够冷却,池水开始慢慢被蒸发干净,燃料棒熔毁,锆水反应,生成大量的氢气。接着,氢气发生爆炸,炸毁乏燃料池厂房。 乏燃料池的爆炸比反应堆的爆炸更加麻烦。反应堆爆炸后,反应堆厂房的混凝土废墟,厚厚的钢结构都还覆盖着损坏的反应堆。这样能屏蔽一部分辐射,使得人员可以比较近距离的处理废墟。 乏燃料池则不然,它的厂房仅仅是一个钢结构上蒙一层铁皮,爆炸后,整个乏燃料池便暴露在了空气中。乏燃料棒上致命的辐射线可以让任何敢于接近它的人立刻死去(参考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用铁锹铲乏燃料的军人)。 这种情况下,只能任乏燃料肆意的熔毁,放射性污染环境。至于海水冷却,那是好多天后的事情了。
到了这个时候,福岛核电站已经成了辐射恶魔的天堂,东电公司为全世界人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人间地狱剧。
别tm提什么50勇士。上层为了钱,中层的不敢决断,下层的平成废物。在拥有足够的前人经验下,活生生的把四级事故搞成了7级事故。
4.论大结局。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当地已经基本恢复。只不过苏联地大人稀,不需要重新开这个地方。当地植被已经变得重新茂盛起来。
至于福岛核电站。9年后的现在,123万吨核污水即将让整个海洋世界万劫不复,让接近40亿人口的食物来源和水源受到严重威胁,此时的日本似乎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同时还在隐瞒新冠的真实感染数据。到2021年若是东京奥运会前夕,是否又要开始“鞠躬”了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