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撞上周星驰、黄渤和沈腾等一堆大咖,《流浪地球》在贺岁档能再创神话吗?

日前,吴京加盟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作为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的贺岁片,能否再创票房神话?

首先票房破20亿应该不是问题。关键还要看品质和对手。如果品质好加猪对手,那30几个亿,甚至40几亿不成问题。至于超战狼2可能性不大。

我会去看。

吴京撞上周星驰、黄渤和沈腾等一堆大咖,《流浪地球》在贺岁档能再创神话吗?

今年的贺岁档期实在热闹,有肖央、吴秀波主演的《情圣2》,有周星驰的《美人鱼2》,还有宁浩导演的《疯狂外星人》以及韩寒导演的《飞驰人生》,成龙、阮经天主演的《神探蒲松龄之兰若仙踪》……

都是从前已经创造过佳绩的导演或者演员,那么同在贺岁档上映的《流浪地球》在这堆大咖中间如何求存?

我们可以看到开头介绍的几部片,光是看名字就已经知道除了《神探蒲松龄》和《飞驰人生》之外其他两部都是延续了之前佳作的风格。说明白点,就是续集。看过前作的,一般都会捧场续作,何况前作口碑都不差,竞争力强劲。

成龙主演的《神探蒲松龄》致敬的是《倩女幽魂》,定位于古装搞笑片,放在贺岁档极为合适,凭着他的人气,以及看一部就少一部的想法,捧场的人肯定只多不少。

《飞驰人生》是韩寒执导,虽然他是个作家,但是此前执导过的几部电影都取得了成功,定位偏向于文艺片的风格,算是风格较为清新的电影。不过此次沈腾、尹正的加盟,似乎意味着这次韩寒要走搞笑路线了?

至于《流浪地球》,应该算是贺岁档期国产片里最独树一帜的一部了。

剧情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作品,说到刘慈欣,毫无疑问,他所创作的一系列科幻小说,已经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其中《三体》曾获得了“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也是亚洲首次获奖记录。

介于《三体》无限期难产,纠结了很多年我们都没有看到成片出现,早已对此失望。好不容易盼来了刘慈欣的小说改编电影档期确定,如何不叫人激动。

仅从《流浪地球》的预告片来看,特效做得还算满意,至于吴京加盟的这个噱头,有些人觉得反感,说“吴京都虽远必诛到了外太空了”……我就很纳闷,吴京到底招谁惹谁了?

这部片吴京算不上大主角,只是加盟此片并且把一部可能会难产的影片拯救了回来——他为这部很可能会赔钱的电影投资了不少钱,加盟出演也为的是带一波话题度,就这点来说,吴京又一次给中国类型电影做出了杰出奉献。

《战狼》系列从头到尾都在被人喷,说是剧情尴尬云云,但是吴京在中国开创了这个类型的电影先河,也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他有什么错?

中国的科幻片一直以来都是国人难以启齿的痛,可以说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部国产科幻片能够让人感受到“科幻”的含金量。

我们有好的科幻作家刘慈欣,却没有一个能够把优秀作品搬上大荧幕的团队,无论是特效、剧组、演员,乃至投资人,都是难题,为了这部片的成功上映,吴京又投资了,他的梦想是真正的为中国电影做出奉献,去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那些还没有看到电影的人,就已经开始喷吴京在拍“太空战狼”,不知道这种极力扼杀抹黑一个敢于创新的人于中国电影的发展有何好处。

我们应该感谢吴京,让刘慈欣的作品得以用电影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感谢他制造话题度(哪怕是被抹黑)为电影做前期宣传。

由于只能看到预告片,我无从得知这部片能否创造神话,但是我确信的是,这部片将会是中国科幻电影的一个转折点。

吴京撞上周星驰、黄渤和沈腾等一堆大咖,《流浪地球》在贺岁档能再创神话吗?

在2019年的大年初一,一部名为《流浪地球》的国产科幻片成为一众喜剧、闹剧扎堆的贺岁电影中冷酷到底的另类。

要不是有自带流量的吴京出镜,要不是有雨果、星云奖双料冠军刘慈欣的原著,这部悲情内核的影片,或许真的会注定悲情下去,写下凉凉的结局。

谈起国产科幻电影,自然绕不开刘慈欣,也绕不开难产的《三体》。 坦白地讲,中国科幻影视化的路程,与国内电影工业的发展并不匹配,有了资本的兴风作浪,赚得盆满钵满,电影工业更像是拿来主义的附属品,有好莱坞接私活,何必要养一帮“闲人”。

遭遇瓶颈的中国电影工业,怎能撑得起雄心勃勃、寄予厚望的国产科幻影视化?

《三体》这颗卫星,是刘慈欣最大的痛。在国内科幻圈,有也只有刘慈欣,具备国产科幻片开拓者的资本,事实上,他也在努力去做了。

只是,遥遥无期的期盼下,只闻其声的《三体》,如钝刀子割肉,一点点耗光了国内科幻迷的耐心和激情,而引进国内院线的名单中,从来不乏好莱坞顶尖科幻大片的身影。

当《流浪地球》定档,伴随而至的是“开创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这类营销号标题。毕竟,我们奇幻、魔幻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一部能拿得出手的科幻片了。 然而,《流浪地球》能否真的担得起开创二字,怕是不太好说。

《流浪地球》的优势,是达到了较高水准的原著支撑,然而,将文字转换为画面的过程,对科幻影片来说尤其艰难。

从预告片和主创透露出的素材看,电影版《流浪地球》对原著进行了大改,虽然,这招致了硬核科幻迷的质疑,但至少刘慈欣亲自坐镇应该不会偏离太多。

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能否在视觉特效与故事深度上,达到四两拨千斤的目标。

吴京的客串出演,本身就是一次引流的过程,最终,还要看屈楚萧、李光洁、吴孟达们的表现。至于,《你好,疯子!》留给观众的美好郭帆能不能继承发扬,这真是个未知数。

总之,希望名不见经传的《流浪地球》厚积薄发,在大年初一给出一个惊喜的答案。

吴京撞上周星驰、黄渤和沈腾等一堆大咖,《流浪地球》在贺岁档能再创神话吗?

不敢说制造票房神话,但《流浪地球》做为中国第一部硬科幻电影,再加上吴京和吴孟达的加盟。对观众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该片出自刘慈欣的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太阳即将急速老化,人类面临巨大的威胁。为了生存下去,人类设计了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但是在此过程中,人类却遭遇了很多艰难的选择,只有一部分人可以活下去,未来的路也遥遥无期……从目前曝光的预告片来看,影片的画面和质感相当惊艳,完全不输好莱坞大片,这也是我个人目前最抱有期待的国产电影。

贺岁档的另一部电影,同样改编自刘慈欣的作品,同样是部科幻片,那就是黄渤和沈腾主演的《疯狂的外星人》,作为宁浩疯狂三部曲的终章,即使铁三角里的徐峥换成了沈腾,但徐峥也将以另外一种特殊方式——动作捕捉参与演出。这样的组合一定更令人期待!

还有一部自然是周星驰的《美人鱼2》了,也正是前部《美人鱼》在2016年贺岁档创造了33亿的票房神话,即使第一部相对于星爷其他作品,口碑并不算上乘,但随着周星驰渐渐老去,作品越来越少,周星驰本身就是电影最好的广告,而此部续集情节上也与太空有关,相较上部格局似乎更大些,再创佳绩也并非不可能!

综上所述,此三部作品同时于贺岁档相遇,实乃观众之幸事,虽竞争在所难免,但愿能够争奇斗艳,票房齐头并进吧!

吴京撞上周星驰、黄渤和沈腾等一堆大咖,《流浪地球》在贺岁档能再创神话吗?

应该会。

“我们必须抱有希望,并不是因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刘慈欣《流浪地球》似曾相识的画面再次出现,非著名导演、非著名演员、排片少,最终以优质的电影内容赢得观众的认可,口碑爆棚,观众像自来水一样在各社交平台纷纷自发推荐,从而使得排片增加,票房逆袭,2019年春节档迎来了2019开年第一口碑大作《流浪地球》,豆瓣评分高达8.3,远远将其他同期电影甩在身后。仅仅上映两天,票房超越周星驰导演的《新喜剧之王》,与韩寒的《飞驰人生》差距几千万,与宁浩导演,黄渤、沈腾主演的《疯狂外星人》差距也不大。随着口碑的发酵,《流浪地球》后劲十足,超越《飞驰人生》基本没问题,与《疯狂外星人》厮杀之后,夺得冠军之位也应不在话下。为什么说《流浪地球》会是春节档票房第一?主创用心、用情、用功《流浪地球》上映首日,导演郭帆在自己的个人微博上写信回顾“小破球”诞生记。在这封信中郭帆说卡神是自己科幻启蒙的导师。早在郭帆15岁的时候,正因为看了卡神的《终结者2》,才立志要拍科幻片。如今《流浪地球》上映,电影《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转发了这部电影,和很多荧幕前的中国家庭一样,见证着这幕中国科幻死磕世界先进水平的新里程碑。在这封信中,郭帆形容刘慈欣对电影的期待是“想看又怕看到”,直到大刘看到这部电影,才“喜出望外,热泪盈眶”,是原著大刘给了电影以灵魂。后来刘慈欣开通了微博,到目前为止,只有5条微博,全都是对于《流浪地球》的宣传。在信中郭帆直言吴京对《流浪地球》的诞生同样功不可没,在他功成名就的时候,毅然加入前途未知的剧组,“拉着拽着推着扛着把你扶上正轨”。至于早就凭《战狼2》拿下56亿票房的吴京,提及为何会选择这部“不成功便成仁”的《流浪地球》时作出解释:他自己曾在看剧本时就哭得稀里哗啦。并且表示导演郭帆为电影付出的一切让他想到了自己在拍《战狼》时的状态,“他只说了一句:‘不信我们拍不了科幻片‘,我就接下了《流浪地球》。”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科幻迷,郭帆为电影苦苦筹备了三年多,带着一种使命感和情怀:“我在尝试创造中国完整的科幻电影工业体系,拍摄《流浪地球》整个过程相当于摸着石头过河。我成立一些前所未见的部门,比如一个超过300人的美术团队,为电影准备了3000多张概念图和8000多格分镜,亲自测试机械骨骼道具等等。”还用了八个月构建世界观,写了100年编年史。除此之外,他还不断地“骚扰”刘慈欣,屡屡解构原著故事,力图还原小说内容,途中还专门邀请了四位中科院科学家参与创作,为此建立了一套严谨的宇宙观,“中国的科幻电影,文化内核和美学呈现必须是中国风格的,这样观众才会产生共鸣。”同时,为了把特效做到极致,无论是地球脱离太阳系那段,还是行星发动机的机械构造、地表环境变化的写实镜头、操作界面显示屏的灰尘细节、粒子特效等等。特效团队都下足了功夫,只为表现出最佳的视觉效果。整个团队就这样带领《流浪地球》展现了中国目前电影工业最高水准,即使在同期好莱坞大片的环境下,也是值得称赞的突破之作。这才有了使《流浪地球》成为了一场真正意义上世界级制作、中国化内核的科幻的可能。类型制霸、一家独大2109春节档大片云集,尤其是喜剧片占据了半壁江山。这般险境却也给了《流浪地球》绝处逢生的机会。大部分观众在选择喜剧电影时,一般只会选择一部观看,然而科幻类的《流浪地球》却只有一部。尤其是在有了超高口碑后,《流浪地球》弯道超车不是没有可能。更何况中国观众等待一部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国产科幻电影已经等待了太久。作为国内首部科幻大片,它所呈现的品质是远超预期的、它所带来的视听语言、情感宣泄,都能够无比精准的击中国内观众,这也进一步促进了逆袭的的可能性。内容上故事架构恢弘、多线叙事完整原著小说《流浪地球》讲述了在太阳即将毁灭的未来,人类建造出巨大的引擎,将地球推离太阳系,踏上寻找新恒星的流浪之旅。由郭帆执导的电影在小说基础上做了大幅改编,在流浪征程和主要人物情感处理上都有别于原著。与刘慈欣一致的是,故事基本没有女主与男主的爱情叙述,更多的是责任与民族大义的阐述。在流畅的叙事中,电影中的几位主角在关键选择上让人记忆犹新。虽然影片情节紧张,我们依然能够寻找到角色与角色之间相互作用的情感抒发。此外,多线叙述多个选择下,世界观架构完整,情感交流充沛,最终用“希望”为主线贯穿整个主题,一气呵成。本土化情感链接《流浪地球》融合了未来、科技、营救、灾难等多个元素,把地球推离太阳系看上去是奇思妙想,其实背后有很深刻的文化背景,就是中国人对土地的深厚情感。许多西方同类型的片子里,当地球面对全球性的危机时,通常的思维是放弃地球离开,拓展新星或者在飞船上建立新的家园,比如《诺亚方舟》……而中国人对土地的情感和西方是不一样的,中华民族对于脚下厚土和故乡的热爱更加深沉。在启动《流浪地球》近两年后的2016年底,一次美国之旅帮助《流浪地球》团队厘清了这部作品的“中国内核”。当时,郭帆去旧金山和工业光魔谈合作。这家公司承接过《阿凡达》、《星球大战》、漫威超级英雄宇宙等多部电影的特效制作,有丰富的科幻电影经验。《流浪地球》有两个情节设定让工业光魔感到诧异和好奇。第一是,为什么地球出现问题时,中国人不是离开地球,而要带着地球一起跑?第二是,《流浪地球》的剧情并没有聚焦到一个孤胆英雄身上,电影里,有5000个发动机而不是一个发动机出现了问题,这是5000个救援队的全球集体作战和集体胜利。郭帆对第一个问题的本能反应是自己刚买了房,房价太贵,得带着跑。后来他深想的结论是,这个设定正好是这部电影的“中国内核”所在——故土情节。对家园的不离不弃,深耕于我们千年的农耕文明历史。面对第二个问题,郭帆想了想,认为:可能是我们人多吧。人类也可以抛弃家园而活,但在这个故事里,我们选择守卫地球而生,因为这里有祖先、有家人;而且这不是一个人的选择,是一群人的选择,这非常中国。犹记得1月20日大寒那天,大刘在参加完《流浪地球》的一场点映活动后动情表白:“之前我也一直在担心票房,但是看完片子之后,我认为就算只卖了十块钱,它也是巨大的成功!”《流浪地球》制片人龚格尔也说:观众购买了一张电影票,又为我们的作品投入了两个小时。观众不论如何评价,我们都会坦然接受。但还是希望我们的作品,能让观众感受到我们的全部诚意。《流浪地球》上映前,被许多人怀疑拍不出、拍不好,最终用引人入胜的125分钟,不输成熟好莱坞科幻电影的观影体验,结结实实地反驳了市场的看空。更重要的就像这部电影的主题“希望”,比票房更重要的,是一部好作品给全行业带来的希望、信心和未来可能性。

吴京撞上周星驰、黄渤和沈腾等一堆大咖,《流浪地球》在贺岁档能再创神话吗?

其实吴京在《流浪地球》里是特别出演,并非主演,估计戏份不会太多。

说说《流浪地球》吧,该片最大的IP在于它是改编自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电影最初的宣传点也是在这里。我们知道刘慈欣是《三体》的作者,《三体》荣获科幻界最高奖项“雨果奖”,这也是中国人首次在此领域获奖。我自己也是《三体》粉,因为《三体》我们知道了刘慈欣,因为刘慈欣我们知道了《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中国青年导演。此前被人们熟知的作品是2014年《同桌的你》。

《流浪地球》还有一大看点就是如何再现地球,宇宙飞船等一系列科幻镜头,如何再现宏大壮观的科幻场面,这将是最考验导演的部分。毕竟此前中国的电影特效水平不敢恭维,五毛特效看多了都有心理阴影了。

本人还是非常期待《流浪地球》的!很想看看大刘笔下的科幻场面在电影院里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