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你觉得中国高考会如何变化?
高考是个社会的缩影:有各种博弈。
第一、“独木桥”和“多元化”的博弈。
案例一:一个孩子在做一道高考难题时,是没有学过的解出一半的学生优秀?还是学过这道题的学生做出来的优秀?
案例二:一个孩子在高一就开始看大学物理书了,但英语每次的30分。他到底优不优秀?
案例三:一个孩子高考前一天发烧了,父亲去世了等等,高考怎么办?
以上三个案例是高考“多元化”的杀手锏。所以国家放开了自主招生。
案例一:(也是唯一的案例)你敢把自主招生的学生家庭背景亮出来吗?😔
呵呵😊这就是支持高考“独木桥”的人的杀手锏。
第二、减负与增负。
案例一、学生上到12点,要减负。
案例二、学生减负后都去上补习班,不如增负。
以上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已经搞的包括国家在内的各个决策层都不得不犹豫再三。不敢乱改。
至于今年的高考3+3。我看更是一个笑话,是彼此博弈的结果。步子被各种博弈扭曲了的最终方案。本意是减负,但我同事读高一的孩子是在喊苦。感觉比以前高一也苦多了。
至于未来高考方向,以我对国家的了解,除非3+3出现极端性问题,苦就苦吧!搞十年不成问题,这就是答案。
最后作为一线教师,你问我如何减负而且还比较公平:有两个方案,减难度,减科目。其他的任何方案,如素质教育呀😄都是加大负担的。但是上面两个方案也绝对实现不了。(要不然你以为为什么中国学生美国高考分数线多100多分是怎么来的。)
减难度。这个喊了几十年呢?结果了,现在的教材比5年前的都难,至于二十年前的更是难多了。如果减难度,必须从教材入手,如高三教材都不学了。物理取消力学(比喻,比喻),英语取消高二三的词汇,数学取消矩阵等。(都是比喻,比喻)。有人就会说:但这会导致部分学生成绩分不出来好坏。所以而且从科技发展来讲,学习只有越来越难的。
减科目。这个更麻烦,3+3的本意就是减少科目,结果呢?大家都减少物理,可大部分好专业理科都要物理。
其实对比中国和世界有一门课程是真的可以减或者不纳入高考:英语。
因为:1.未来二十年,手机一定可以做的实时翻译。你说英语有几十万词汇,你赢了。你会几十万词汇吗?
2.英语学习耗时最多,而利用率最少。
3.英语生活使用环境最恶劣。各科在生活中都随时在使用,只有英语没有使用环境。我一哥们学英语总60分,派到中东搞5年石油,据说3个月英语牛的不得了。
但英语又是最不可能减少的:
1.英语是势力人物孩子的拉分利器。大城市英语好于小城市。城市英语好于农村英语。这个拉分最多。
2.英语是教育中最大的产业。小学孩子有挑奥数,作文,舞蹈,唱歌,篮球班的,但英语班几乎是百分百参与。至于初中补英语更是系统化,产业化。至于私立学校以某某外语学校命名更是数不胜数。
3.英语是“上等人”的标志。我坐在火车上就看见一个小孩用蹩脚的英语问我问题。她妈妈还高傲的说你们那儿太落后,连小学英语都不会。我们从幼儿园抓起等等。至于上海人更是以英语好瞧不起江浙沪,依次往下歧视。(不是说上海人不好。抛开英语,其他时候人品还是不错的。只不过说起英语有种蛋蛋的优越感!)至于改革的上层那个没有出过国,英国更是牛。
在这次改革中大家其实都看出了英语问题。于是有人提出取消英语,有人反对,最后折中为考两次。意思是第一次考好了,就不用再花精力了。我呸!如果满分150。第一次考148分,你会不会为剩下2分继续努力考好第二次。
其实搞个5等。一等满分150分(超过120分都算一等),二等120,三等100分,四等80分,五等60分。我想考到一等的至少可以不用考二次了。可惜就这么小小的改革,国家都不会。
洋洋洒洒写了半天。一句话高考就只有这样,不会再有什么变化。
未来十年,你觉得中国高考会如何变化?
未来高考变化方向可能为:
1、要进行多元化选拔模式,适度改变“独木桥”式的“一个分数定一切”的选拔模式。从多考选优、“学业水平测试”、“综合测评”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分数决定命运”的弊端。 这是因为“综合测评”所体现的价值,是要反映出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一个学生的成长和他平时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言行都有很密切的关系。要反映一个人,靠一次考试是远远不够的,“综合测评”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未来将更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不仅为学生提供分数,更要通过考试的各种数据,为考生提供知识、能力、特长和潜质的评价报告。并以此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长处和优点,理性选择发展方向。
2、考查内容上,重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测试,适度降低纯粹以记忆性为主的知识类试题。与以往“过多关注书本知识和考量,过于重视笔试测试,评价单一,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不够”相比,增加了素质评价的比重,高考的负担切分到其他的载体上,高考只负担它所能承担的部分学业评价的价值任务。这无疑是一个进步的方向,也是“应试教育”真正走向“素质教育”的一个质的飞跃。
3、在考试的区分度(难度)上要作调整,加大语文科的区分度,增加阅读分析题,适度扩大“博览”面。同时降低数学、物理的难度,适当缩小分数的差别度,这样就变相加重了语文的份量。
4、“3十选科”会全面推进,这是必然走势,但会用制度间接强调物理、化学、生物的选择,特别是物理科,由于物理科不易考高分,导致很少有学生去选,事实上现代工业以及就业必须有物理因素,因此要鼓励选物理科。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变化,这里就不一一细述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