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对死刑什么感觉?

我朋友谭华坐过监狱,他说他在看守所陪伴过死刑犯。

他是因为寻衅滋事进去的,判了三年。

他所在的号子里有个姓张的死刑犯,年龄不大,30多岁,犯的是故意杀人罪。

谭华说,他进去的时候,那个死刑犯的一审判决书已经下来了,正在上诉阶段。

一个多月后,中院的终审裁定书也下来了,结果还是维持原判。

他看过张某的判决书,觉得他真的是死有余辜,上诉不过是想拖延时间,多活些时日罢了。

判决书显示,张某和妻子生有一女,但是他还想要个儿子,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张某的妻子在生下女儿后一直没能再怀孕。

2010年3月份,张某的妻子回娘家住了几天,回来后不久,她告诉张某自己怀孕了。

张某对自己早就没有了信心,一直怀疑妻子不能怀孕的原因可能在自己身上,当妻子告诉他她怀孕了的时候,他觉得妻子十有八九在娘家期间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妻子肚子里的孩子一定不是自己的。

后来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向妻子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受了委屈的妻子赌气说随你怎么想,便没再做过多的解释。

十月怀胎之后,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全家人都在替他俩高兴,可是张某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他固执的认为那孩子根本就不是自己的。

孩子越长越大,虽然他也很疼爱那个孩子,但是他的心病怎么都无法去掉,他把自己的怀疑也给自己的好朋友讲过,朋友劝他最好去做个亲子鉴定,只有做了亲子鉴定,他的心病才能去掉。

结果他还是不听劝,他说凭直觉就知道孩子跟他没有血缘关系,因为小孩越长越不像自己。

就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五年,有天晚上,他看着熟睡中的母子俩,越想越憋屈,认为这样下去,他一辈子将为别人抚养孩子。

于是,他决定来个彻底的了断,将这对母子杀害了。

事发后,他逃到了离家不远的大山里躲藏,一天一夜后就被缉拿归案了。

在案件审理期间,刑侦人员给他看了一份医学鉴定书,鉴定书显示,被他杀害的男孩就是他的骨肉,而他听到这个消息时居然还是无动于衷,固执地认为办案人员在骗他。

他认为自己没有错,所以坚信法院不会判他死刑,当接到法院的死刑判决书后,他天天在号子里哭嚎喊冤,弄得其他人不胜其烦,都在想方设法的整他,对此,看守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要求别整出事来就行。

谭华说,张某在上诉之前可能是抱了一线希望的原因,人还有一点点精神,当接到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后,他吓得哭都不会哭了,一天只吃一顿饭,连厕所都几乎没上过,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而且稍有动静就会马上惊醒,一米八几的个子,看起来只有一百斤的样子,瘦成了皮包骨,连脚镣都拖不动。

自从收到终审判决书后,张某最怕的是早上开走廊铁门的声音,他听号子里的人说,枪毙死刑犯都是在早上进行,他目前的状态是在死刑复核中,不一定哪天最高法院的死刑执行命令书就会下来,到那一刻,他的人生之路就到头了。

越是临近死亡的人越怕死,在那段时间里,张某丝毫没有一点点死刑犯的嚣张样子,他就像是一只困在猫舍里的老鼠,整日蜷缩在厕所边的角落里瑟瑟发抖,他的眼神空洞而无光,他不洗脸不刷牙,吃饭的时候只会机械地往嘴里塞食,甚至会忘了咀嚼。

谭华说,张某在那段时间的表现,对他们所有人都触动很大,他的表现让他们觉得只要能活着,哪里都是天堂,让他们切实体验了一把“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真正含义。

他说他这辈子都忘不了张某被拖出号子去执行死刑时的那个眼神和动作。

那天早上,天还没亮,走廊里突然传来了金属撞击的声音,所有人都意识到张某的大限到了。

蜷缩在通铺角落里的张某第一个有了反应,他慌乱地用戴着手铐的双手死命抱住了离他最近的一个犯人的腿,就像是一个垂死的溺水者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无论那个人怎么踢他,他都不肯撒手。

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不知道想要说什么,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会从喉咙里发出“啊啊啊”的声音。

他使劲抱着那人的腿,用惶恐的眼神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扫来扫去,好像这些人里面隐藏着一个救世主似的。

他是被几个武警拖出去的,号子门被打开的那一刻,他已经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拖出去的时候,所有人都闻到了一股臭味,地上,有两道湿漉漉的痕迹,他大小便失禁了。

谭华说,张某被拖走后,号子里的人们都如释重负,天天面对着张某这样一个死不死活不活的行尸走肉,让本来就心情不好的他们更加的烦躁,张某死有余辜,早被执行掉早省心。

最后他说,其实执行死刑的那一刻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等待执行死刑的缓慢过程,这个过程会慢慢吞噬掉人的三魂六魄,等真正到了执行的时候,面对枪口的,仅仅是一副会喘息的皮囊。

人面对死刑什么感觉?

这是我见过最坦荡的死刑犯!打扮得体体面面精精神神,仿佛是去赴一场约会!这位50岁的大叔,因为一念之差,一心想着为女儿报仇而犯下了弥天之错,最终造成了5死3伤的结局,他也因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以前当过武警,执行过死刑。早上一大早去看守所提人的时候,就感觉这位大叔坦坦荡荡的感觉根本不像死刑犯,走出监仓以后,面对高度警戒的武警以及熟悉的管教,没有普通死刑犯那样吓到瘫软甚至吓出排泄物,反倒鞠躬说了一句:辛苦你们起大早来送我最后一程。

趁着大叔去洗澡换洗以及吃最后一顿饭,才从管教口中得知了大概。

原来这位大叔以前是小餐店的老板,早上卖包子豆浆油条,中午还要做一些盒饭炒菜,送往附近的工地。小两口勤勤恳恳,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依旧在城里买了两套房,最后在30来岁还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儿,也算是过上了小康的生活。

事情的变故,出现在他独生女儿被拐卖,刚刚读大二的女儿,回家想找份暑假工,结果,因为社会经验太过缺乏,被人贩子给拐卖到了山上。

小两口经过了千辛万苦,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将自己的女儿找到,最终又卖掉了一套房子,才将自己的女儿赎回。但是,因为那段黑暗的经历,女儿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过了半个多月,趁着小两口看管松懈的时候,这位姑娘,非常错误地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小两口瞬间感觉天都塌了,料理完女儿的丧事以后,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这两口子选择了复仇之路。卖掉了自己最后的房子,并转让了自己的铺子,通过钱打听各种渠道线索,并最终确定了当初拐卖自己女儿的两个人贩子。

此时,小两口应该立即报警,并相信法律会主持正义,人贩子肯定逃不过法律的严惩。但他们并没有选择正确的方式,而是选择了他们自己的方式复仇,通过一些特殊渠道,购买了一些无色无味的百草枯成品,给两个人贩子家中投毒,最终造成了5死3伤的严重后果。

法庭上,这个中年大叔想要揽下了所有的事情,当然,最终的结果是他被判处了极刑,他的妻子也被判处了死缓。临出看守所前,这位50岁的大叔打扮得体体面面,说是要去和女儿见面,必须要打扮得精气神十足。

最后,到了刑场,这位大叔坦然地走向了自己的执行位,并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他的生命也画上了句号。

最后,还是要劝大家一句:做人一定要遵纪守法,千万不要挑战法律的体现,否则注定没有好下场。你看那两个人贩子,做多了缺德的事儿,连自己的家人都受到了连累,可以说是可悲可叹!你看这位中年大叔,明明可以选择依赖法律让坏人得到严惩,最终却一念之差选择了自己错误的方式,最终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人面对死刑什么感觉?

“陪杀场”听说过吗?我陪过杀场!

那是八十年代末,十七岁的我因为交友不慎,跟着别人混社会,稀里糊涂就把自己送进了看守所。

在那个年代里,个人隐私不像现在这样被尊重,一般犯了罪的多半会上一趟公捕、公判大会。

也因为如此,我陪了一次杀场。

当时有个杀人犯要被公开枪决,正好我的判决书也下来了:犯罪时因未满十八岁,故从轻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上公判大会的人数不够,把我给凑上了。更倒霉的是,开公判大会的那几天里我刚好满18岁了,要是再早几天召开,17岁的我就不用上台了。

都是那个可恶的杀人犯给拖累的。

在看守所,我们二三十人被分成了两类:

一类是宣布依法逮捕的。这些人清一色戴手铐出场。

我们是二类,就是已经得到判决结果的已决犯。大概有十几人,包括那个死刑犯和我们在内,估计是为了制造声势,全部需要五花大绑出场。

我们被押送到广场时,我清清楚楚听见了群众中间的骚动声:天呐,这次枪毙这么多!

在看守所绑我们的时候是由武警战士绑的,他们比看守绑的专业,速度也快,不过下手也是很轻的,一边绑,一边会问我们是不是紧了,要是紧了就放松一点儿。

我和那些武警战士是同龄人,绑我那个战士还在我耳边低声说过一句话,他说我可惜死了。

后来我的绳子松了,我给法警说我的绳子松了,要掉下来了,他说让我捏住绳头别让松垮掉,然后我就一直捏着绳头没让它松垮掉。

而那个真正的死刑犯就没我们这么幸运了,他被结结实实捆成了一个大粽子,一根绳子两头分别扎住了裤管,防止他把秽物洒出来。脖子上喉咙部位也缠了一根细麻绳,防止他喊叫。

到了会场,我们被分成了两派,一派逮捕的站左边,我们一派判决的站右边。大喇叭里叫到谁的名字,谁就得站到后面的椅子上让观众看仔细。

我们这一派又被分成了前后两排,我在后排最中间,那个死刑犯就站在我前面。

我站在凳子上低着头(不能抬头,稍一抬头,后面的法警就会小声提醒不许抬头),低着头刚好能看到那个死刑犯的后脑瓜子,那一刻也怪,可能是那个杀人犯造的孽太大了吧,我的眼睛就像两只枪管子,一直在他脑袋瓜上瞄来瞄去,那脑袋瓜在我心里被开了无数次瓢。

对那个死刑犯的执行命令是最后一个下达的,当大喇叭里传来法官响彻云霄的“将罪犯XXX押赴刑场,验明正身,执行枪决!”的正义之声时,我看见那死刑犯双腿一软,将要瘫在地上时,被两边的武警战士快速架了起来,同时,我隐隐约约的闻到了一股臭味,一定是那家伙大小便失禁了。

接下来,他被押赴刑场见阎王去了,我们被送回了看守所。

人面对死刑什么感觉?

尿频尿急,这是看守所里面死刑犯的常态。看到一个因为抢劫,强奸,故意杀人罪的人。当省高院维持死刑的裁定书下来后,每天要上30次厕所,就害怕最高法突然下达死刑执行令执行死刑。说害怕自己在刑场的时候,尿裤子,丢人!干了伤天害人的事,还这么面子的人说出去谁都不相信。

中院判决的时候,一点都不在意,他早就知道自己会被判决死刑。判决死刑的还在法庭上骂审判长,说审判长就算判他死刑也没用,还有高院改判,连判决书都不签字,狂得很。

二个月不到,高院死刑维持判决下来,当场就蔫了吧唧的。当时高院的人到看守所提审他,让他签字。他是要多礼貌有多礼貌,生怕得罪了高院的人。一边说谢谢一边鞠躬,结果把判决书拿出来,直接尿裤子了。

高院的裁定一拿到人,每个小时要上三次厕所,就害怕在执行死刑的时候尿裤子!面对死刑,尿裤子是常态,多大本事的人,也不过如此。

人面对死刑什么感觉?

就我所知道的接到法院的一审死刑判决书之后,都会上诉,期待奇迹出现可以改判死缓。

在看守所一审判处死刑押回看守所之后,依照惯例会戴上脚镣,哗啦啦的脚镣声响起之时,监号里的人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被判死刑的在押人员回到监室后,表情木然,神情萎糜,民警会作一些交代安排专人负责照看。

被判死刑的人,看得出心情都是极其沉重的,内心里真正在想些什么,旁人并不清楚,也许什么都没有想,大脑一片空白,也或许是对曾经的行为充满了追悔,内心里肯定是极其复杂的。

被判处死刑的人一般都是罪大恶极之人,国家法律不是儿戏,没有确凿证据也不会作出死刑判决,因此既便是上诉,改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几率也是很低很低的。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对于每一个人而言,生命都只有一次,因此人要学会珍爱生命,活着比什么都好。

或许这也是被死刑之人内心里的想法。

人面对死刑什么感觉?

死刑犯临刑前一晚,抽了半宿的烟,白了半头的发,最终只是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下辈子反正我干啥都行,就是绝对不会再犯错了,和法律做对真的是没有好下场哟。

那时候是2001年的时候,当时,还没有这么多的条条框框,执行死刑的前一夜,看守所管教就会通知死刑犯,让他去洗个澡,换个衣服,写一点遗言,明天好上路,同时也会给他准备最后一餐。

当然,晚上写遗书的时候,是会安排一个会识字的轻刑犯来,死刑依旧会戴着手镣脚链,口述就可以,主要是防止他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出于人性的考虑,也会为他准备一些瓜子儿糖还有香烟。如果他不想睡觉的话,他同监仓的一些人也会自发地和他一起聊聊天,唱唱歌什么的,缓解一下他最后时刻的紧张。

那个死刑犯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因为娶了同村的一个女孩子,给了那个女孩子3万多的彩礼,把家底都给掏空了。但是,女孩子和他结婚之后不到半年,就硬是闹着要和他离婚。

男孩子不服气呀,自己平时也没有亏待女孩子,怎么不到半年就离婚了?于是,让女孩子离婚可以,必须把彩礼退给他家。女孩子一家坚决不同意退财礼,还硬是要和他离婚,就这样两个人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一天夜里,小伙子喝了酒之后就变得非常冲动,到了女孩子家中,又产生了激烈的争吵,将女孩子给杀掉了。当然,这种行为肯定得到了法律的严惩,他也被处以了极刑。

就这样,那个年轻的小伙子走到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晚。那个小伙子当晚上先是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然后就是一根接一根的抽着烟,抽了大概三包多。第2天早上武警到看守所来提人的时候,我们这才发现他的头发居然都变成了花白色。也就是以前黑黑茂盛的头发当中,竟然一夜凭空产生了很多的白发。

最后,小伙子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下辈子再也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啦,之后,就被带了出去,吃了一顿饺子和鸡腿,然后就被带上了车,送往了刑场。

这也给我们大家提了一个醒:所有人都应该遵纪守法,千万不要一时冲动铸下大错!否则,一旦违法犯罪,悔之晚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