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两岁半,每天一本接一本的讲故事绘本,这样好吗?

我给我孩子开始读绘本的时候孩子9个月大,有人可能会惊讶,这也太小了吧,那么小能听得懂吗?对于给他读绘本他喜不喜欢我开始并不知道,对我来说就是陪孩子而已。

最开始买了《抱抱》、《我爸爸》、《我妈妈》、《我哥哥》、《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这六本书,开始给他读绘本。

至少刚开始的时候,小家伙并不是对绘本这个东西很喜欢,开始读绘本没多久,他就哈气来了,又是揉眼睛又是摸耳朵,这个时候我发现哄娃睡觉如此简单,小家伙差不多10分钟就坚持不住要睡觉了,基本秒睡。

时间长了,读绘本的时间从10分钟逐渐到了30分钟,书也越买越多了,比如《母鸡萝丝去散步》、《小黑猫和球》,其实这些都是3岁左右的绘本,但是小家伙很喜欢这种睡前的仪式感。

我养成每天他睡前给他读绘本的习惯后,儿子白天会自己翻书了,刚开始很粗暴的翻书,大概好几页一起翻,还会撕书,《母鸡萝丝去散步》被撕了好几页,《抱抱》也被撕了好几页,后来我了解到撕书是有益孩子发育的,索性撕了粘好就是了。之后手部动作越来越精细,可以一页页的翻书了,还像模像样的。

之后,我开始买了一些硬皮书,就是他撕不烂的书,比如《毛毛虫去哪里了》和洞洞书。

《抱抱》是他最喜欢的书,会说话后,每当读这个绘本的时候,他会说:“爸爸,抱抱”。

要说读绘本有啥好处,就是他自己翻看绘本的时候会突然安静下来,从最开始不到10分钟到接近30分钟,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大人可以放松下、出去吃饭等座、坐高铁,只要带上他最喜欢的绘本就可以了。

非要说一本一本的读绘本有啥好处,我觉得一两句话很难说明白,培养孩子阅读并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情,孩子今后咋样并不一定是读绘本读出来的。但是我坚信自己做到了高质量的陪伴,这也是我爱他的一种方式。

说了那么多,其实我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目的去给他读绘本,更没有想过什么培养能力,只是单纯的陪他一会。我也希望父母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不要带有太多目的。我们都知道阅读对孩子今后的学习重要性。特别是0到3岁的婴幼儿,80%的脑细胞再3岁前形成,我们往他的小脑袋里输入各种图片和语言信息,宝宝自然以后就更聪明。这是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增加亲子之间的感情,让宝宝在快乐的高质量陪伴中长大。

一本接一本读,没啥不好的。我反对有些人回答的太教条了,每家宝宝又不一样,我们大人看书可能关注的是文字,小孩更喜欢看图,大人其实不需要过分解读,小孩子会注意图片的细节。所以我读绘本的时候跟着孩子的节奏走,他不喜欢这本书,会直接给我合上,就谈不上一本接一本了。

我也反对拿到一本书,反复问孩子问题。孩子跟大人的注意力方向不一样,大人不要过分解读、不要太唠叨,跟着孩子节奏走,他问我再答。

要买孩子喜欢的,不是大人喜欢的。大人提前过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内容太,男孩喜欢车,就买车的绘本。

不要只顾念,及时回应孩子。这其实还是我说的,是大人跟着孩子的节奏,不是孩子跟我们的节奏,孩子想表达什么的时候,要及时回应。

夸张一点读。使用一些语气技巧,吸引孩子的注意,不要白开水一样念,这样孩子不喜欢听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孩子两岁半,每天一本接一本的讲故事绘本,这样好吗?

我认为给孩子讲绘本益处多多,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审美能力,还能增进亲子互动,真的是非常好!

我们家老大因为最开始我不太了解精通绘本,2岁的时候,我只是给她在网上买了一套小熊系列,以及小马过河,小蝌蚪找妈妈等系列故事绘本,当时,她很喜欢,讲一遍就能根据封面图片说出书的名字了,当时,我和孩子爸爸还惊叹她怎么这么快就记住了。然后一本书基本上讲3-5遍,她就能复述了。因为我和老公都不太擅长讲故事,我们每次就是照着书念,没想到,这样还提高了孩子的书面表达能力,后来上幼儿园老师还表扬她想象力丰富呢!

说到上幼儿园,因为当时没给女儿看过“我爱幼儿园”之类的书引导,再加上刚有了妹妹,以为是爸爸妈妈不爱她了,所以刚上幼儿园,她每天早上都哭,哭了整整一个月。

后来,我们小区新开了绘本馆,我才给她讲了《我爱幼儿园》这些,还有《谢谢你做妈妈的宝贝》等等,我们每周讲三本绘本,这样我女儿不仅适应幼儿园,还表现优秀,作业都能及时完成,还主持学校的文艺汇演,自信大方,这其中很大原因我觉得就是绘本。

再说说我小女儿,1岁开始听绘本,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有绘本说“我听到一种声音”,我给她念了几遍,没想到,有天我们在外面听到又小狗在叫,妹妹就说,“妈妈,我听到一种声音”。后来,妹妹学会自己大小便,刷牙,见人有礼貌的问候等等,都有绘本的功劳。

现在妹妹3岁了,自己会完整复述故事,还有声有色的。马上她上幼儿园我也不担心,因为我都通过绘本,提前给她铺垫了好多幼儿园相关。前阵子,去幼儿园试听一节课,妹妹能第一个大方的上台自我介绍,主动回答老师问题,老母亲真是倍感欣慰[爱慕][爱慕]

孩子两岁半,每天一本接一本的讲故事绘本,这样好吗?

跟孩子一起亲子阅读已经成为了大众宝妈们的共识,但是如何跟孩子读,依然有很多宝妈疑惑。在这里,我想谈下我的看法。

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读绘本

记得,台湾清华大学幼教系主任周育如说,“亲子共读不纯粹是父母给孩子讲故事,阅读能力跟听故事的能力不能画等号。”

因此,给孩子读绘本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孩子讲故事,而是让孩子早日实现自主阅读的能力,然后并把这能力保持下去,最后成为一种习惯。简单地说,现在给孩子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不读。

每天一本接一本地讲故事绘本,这样好吗?

这样肯定是不好的。为什么?这样天天一本一本读,除了跟孩子读了很多绘本之外,其他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没有互动,没有精读,没有让孩子主动去读。这样循环下去,即使读2000本也没多大收获。这跟我们工作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你什么都想做,到后来什么也做不成。

所以,最好是先把一本绘本读透了,在接过读第二本。可能有宝妈会说,我孩子读了一遍就不爱读了,怎么办?可能是我们选的绘本不够严谨。

如何挑选绘本?

选绘本,一定选经典的,不是经典的最好不要读,读了也吸取不到什么营养。我给孩子买的绘本不是很多,但有很多经典的绘本。比如《好饿的毛毛虫》、《打瞌睡的房子》、《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等等,很适合2岁半以上的孩子读。

像《打瞌睡的房子》这本绘本,我家孩子第一次不喜欢读,到最后读着读着爱不释手,每天都要读一篇。等孩子大点了,还可以选择《勇气》这本绘本,让孩子从书中获得很多力量,爱上阅读。

之所以选择经典的绘本跟孩子读,是因为经典的绘本中语言设计非常巧妙,孩子读起来容易上口。比如,《打瞌睡的房子》绘本里的语言都是重复的,而且朗朗上口:“有一栋房子,打瞌睡的房子,房子里每个人都在睡觉......”多读几遍,孩子就会爱上。

挑好绘本后,如何跟孩子进行正确的亲子阅读?

我曾经为此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有很详细的方法,在这里,再简单地说下。当我们拿到一本好的绘本后,一点要物尽其用,光是封面就能让我们读一个星期。

首先,第一天先通读整个绘本,读完差不多就要睡觉了。等到第二天,就可以开始认真读封面了。封面上有什么都给读出来,记得配上形容词,等读完后再串成一句完整的话。现在以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做个示范。

1、第一天,第一遍

“来,宝贝,妈妈今天买了一本新书,你看这里有什么?有一只毛毛虫。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毛毛虫?”

孩子就会说“一只很大的毛毛虫。”

“很大, 然后呢?”

“恩,绿色的。”

“喔,很大的,绿色的毛毛虫,还有呢?你还看到什么吗?”

“恩,还有红色的脸。”

“红色的脸,还有呢?”

......

这样一直问下去,直到把整个封面都说完。一直问一直问,孩子就会一直观察一直观察。孩子说对了就要及时称赞孩子。

2、等到第二天,第二遍

通过第一天的仔细阅读,孩子已经了解了很多。这时就可以跟孩子说,“宝贝,今天我们来比赛,妈妈先讲,然后再换你讲,讲不出来的人就输咯,好,我先讲,绿色的身体,换你!”

“红色的脸。”

“好,换我。”

“绿色的头,6只脚。”

......

第三天,第四天......这样一直轮流,直到孩子对这个封面滚瓜烂熟。你会发现孩子一次又一次地观察,到最后观察的点越来越多,越来越仔细。为了赢过妈妈,孩子可以对一只毛毛虫做淋漓尽致的描述。

一本绘本故事,就像封面这样读下去,孩子的阅读能力很快就起来,比你每天一本接一本地读,要好很多,不妨试一试。

其实,这里运用了阅读绘本的3点技巧:“指物命名”、“丰富形容”、“口语延展”,这也是幼教系主任周育如提出的,如何跟孩子进行正确地亲子共读之方法。

亲子阅读用对了方法,孩子的阅读能力,口语能力才会事半功倍。愿每个宝妈都能掌握正确的方法,陪孩子一起快乐阅读。

孩子两岁半,每天一本接一本的讲故事绘本,这样好吗?

你好,我是『家长请坐』沈玉英老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2岁开始,家长就可以给孩子每天阅读绘本了。但做家庭教育这么多年,我发现一个问题,大多数家长给孩子读绘本的方法是错误的。

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多数家长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 家长只负责读,孩子只负责听,在读绘本的过程中没有引导孩子观察和思考,没有亲子互动。

  • 频繁提出问题,并期待孩子做出“正确”回答,如果孩子不愿意回答,或者答案不符合家长要求,就会对孩子发脾气。

  • 把绘本当成教材,用来给孩子洗脑,强行灌输一些父母希望孩子养成的行为习惯,不管孩子是否理解或认可。

  • 读过几次之后,要求孩子来讲,美其名曰是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其实是检验孩子是否认真听了。

  • 没有文字的绘本,不知道怎样讲,所以不买给孩子,或者干脆让孩子自己看,完全不引导。

以上阅读方法,不但无法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还会让孩子形成一种“死读书”的惯性思维,在阅读中没有思考和转化,最后读书量惊人,作文却很空洞。

那亲子阅读到底应该怎么做?绘本当中存在着什么样的潜在价值呢?

别急,我先来给你分析一下绘本的潜在价值,或许会颠覆你对绘本的认知。

  • 绘本的图画都是作者一笔一笔画出来的,这样的色彩比电子涂色更有层次感,孩子的视觉观感更丰富,所以更有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

  • 正版绘本都是用大豆油墨印刷,而价格相对比较高的精装绘本,装帧采用的是穿线方式来装订,不含甲醛,全方位的保护了孩子的健康。

  • 优质绘本都是通过画面来带给孩子一些正面、积极的认知,家长通过引导孩子观察画面、表达感受、模仿人物行为等方法,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提高孩子的观察力、专注力和表达能力。

接下来,我再说一下亲子阅读,家长到底应该做些什么。1、观察力引导。

不要急于给孩子读文字,而且先引导孩子仔细的观察画面,并把看到的所有东西都说出来。

不要小看这个过程,许多孩子上学后的看图写话,总是不符合主题,原因就出在这里。他们只是大概的看一下画面,而没有注意到细节,所以许多信息没有看到,写出来的内容就会偏离主题。

2、想象力拓展。

每个孩子对图画都有自己的解读方法,而他们所想到的往往与他们的认知能力有关,所以家长需要鼓励孩子敢于想象,敢于表达,不要因为担心说错,而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

3、情感、情绪的表达。

孩子的作文为什么不能打动人心?因为不懂得表达情绪、没有同理心,写出来的文章当然会很空洞。所以,我们要让孩子从绘本中观察和体会人物情绪,并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让孩子有共情和表达情感的能力,为以后的写作文打一个坚实的基础。

最后,针对两岁半到三岁的孩子,我建议多看彩色丰富、情节简单、趣味性强的绘本。

比如:《点点点》、《好饿的毛毛虫》、《独一无二的你》等,都适合2-3岁的孩子亲子阅读。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想了解更多绘本阅读技巧,可以观看我专栏里的绘本试听课,让家长更懂孩子。

孩子两岁半,每天一本接一本的讲故事绘本,这样好吗?

亲,和孩子讲故事,不是静态,是动态过程。你拿一本出来,孩子是有反馈的,比如他喜欢哪一页,会要翻回去看,会喜欢哪个人物或者动物,要求你反复不停地讲,进入这样一个动态的互动,而不是你像个机器人一样一本一本的讲。如果你一本一本的讲,而他毫无反馈,那说明对你讲的兴趣不大,而且听过就忘记。可以尝试换一个主题,或者讲得更生动点。我给娃买了超多绘本,许多都是成套的,一套绘本里面,一定有孩子非常喜欢的几本,希望反复倾听的几本,而不是注意力均分。

孩子两岁半,每天一本接一本的讲故事绘本,这样好吗?

孩子两岁半,每天一本接一本的讲故事绘本,这样好吗?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每天一本接一本的讲故事”行为是妈妈自身给孩子制定的计划,还是孩子自己主发要求的?

(1)妈妈(父母)自身给孩子制定的计划

如果是妈妈(父母)给自己孩子制定的计划,则不推荐妈妈这样做。因为在两岁半阶段内的孩子,我们提倡绘本阅读,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我们的亲子时光。对于给宝宝讲绘本的这个行为,着重提倡的是家长享受与孩子的阅读时光,而不是去重视这个阶段阅读书籍的数量。

(2)孩子自身行为出发

如果是孩子自己的行为出发,要求妈妈每天读一本的方式,这样我们是提倡的。可能你会说每天读一本,是读来玩的吧,累死爸爸妈妈,孩子独享乐趣。确实,是读来玩的。如果宝宝喜欢你每天给她读一本,说明他很喜欢跟你在一起读绘本时间,对于他来说,绘本内容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读绘本的时候你在陪着他,认真温和的陪着他,所以他对这段时间很感兴趣。而此时绘本与他来说是相当于玩玩具的一种方式,至少现在他是喜欢上这种行为。而这种行为恰恰是我们阅读习惯的第一步。让孩子喜欢上绘本,对读绘本感兴趣。

很多的育儿老师都会推荐家长尽早给孩子读绘本,以及培养读绘本的习惯。这个建议的终极目的是希望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逐渐学习并且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因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孩子受益终身。那我们要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1)让孩子爱上绘本,喜欢绘本,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我们阅读习惯培养的第一步。对于3岁以内的孩子来说,绘本与他们只是玩具的一种,跟其他玩具不同的是,绘本里面有各式各样的人,动物,房子,还有声音等等。我们在开始绘本阅读的第一步,是让孩子喜欢上这个玩具,维持他们对这个玩具的热情,然后在慢慢增长他们对绘本的热情。因此我们在开始跟孩子读绘本的时候,我们不要去计较是否读完,是否需要读很多本,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对绘本感兴趣,喜欢上绘本阅读,享受绘本阅读,享受这个跟你在一起的时光。

(2)多样式陪伴阅读,维持孩子绘本阅读热情

当孩子喜欢上绘本,对绘本阅读感兴趣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维持孩子的阅读和探索热情。怎样维持孩子的绘本阅读热情呢?很多人会说,增加绘本书籍多样性就可以了。这个只是维持热情的一种方式,绘本具有重复性探索的乐趣,所以不是绘本书籍种类越多,孩子阅读热情就高涨。维持孩子绘本阅读热情的诀窍在父母身上。父母多样式绘本阅读的陪伴才是维持以及增加孩子绘本阅读热情的最佳方法。很多家长目前只是单方面的读给宝宝听,这种方式比较单一。我们可以在读的时候邀请宝宝一起参与进来,比如说模仿动物的声音,模仿绘本故事里的动作。还可以跟宝宝进行角色扮演。总之在读绘本的路上,家长要把自己当作一个“影帝或影后”,与孩子尽情表演。多样式的绘本阅读方式,不仅能够让孩子喜欢上绘本阅读,也能够帮助孩子去吸收绘本的知识。

(3)接纳孩子自发性的绘本探索

在我们阅读路上,孩子经常会有撕书,敲书,啃书等等习惯,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制止,他们这种行为是对绘本书籍的探索方式,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接纳他们的行为,当孩子撕坏书后,我们可以跟他一起把书在粘贴起来,但是不要去做任何责骂,对于新的事物,3岁以内的孩子都喜欢用各种方式去了解他们,等他们探索够了,也就不会再做同样的事了。

(4)从无目的阅读到有目的的阅读

当孩子在我们的影响下,逐渐喜欢上绘本,每天养成读绘本的习惯时,对于孩子的阅读,我们先采取无目的的阅读,广泛的阅读。随后我们再进入有目的的阅读,也就是我们的精读,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一本绘本重复多次的阅读,让他们逐步学会给我们读,以及逐步学习绘本里面的知识。

(5)允许孩子自我阅读时间

亲子阅读,不仅仅是提倡家长给孩子读绘本,同时也是提倡家长允许孩子自我读绘本。从我们读绘本开始,我们就要把绘本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让他们随时随地可以自由阅读,享受自己的阅读时光,当他们在我们的陪伴下开始自己独立阅读的时候,家长可以继续陪伴一起读绘本,也可以在同一时间段开启自己的阅读时间。

我们无法做到一口吃成胖子,同样的孩子也不可能从一开始就养成绘本阅读习惯,这个都是需要家长日复一日的陪伴与引导,才能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每天一本绘本“的行为如果是孩子自己喜欢的方式,那就接纳孩子,让孩子逐渐喜欢上阅读。如果是家长制定的计划,我们可以慢下来,先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我们再制定计划也不迟,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而不是要孩子读很多的书。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分享的鹅 | 90后育儿小宝藏,专注于早期教育,深耕母婴行业。做专业的育儿知识输出,让父母更懂孩子,与父母共同成长。

免责申明:本文分享内容纯属个人论点,仅作参考,如果我分享的内容有误,请留言于我,我非常愿意核实并更正,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