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上墙如何使用背涂胶?

大家好,我是专注家居和装修知识分享的家居杂坛。我在这里,我会尽可能的把我所知道的一些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支持!

现在很多朋友反映,家里装修贴的墙面瓷砖,多多少少的总是出现一些空鼓,甚至脱落的情况。于是有朋友问:为什么以前的瓷砖很少出现空鼓和脱落,而现在的瓷砖会经常的出现空鼓和脱落呢?造成瓷砖空鼓和脱落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就有粘结材料的问题。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瓷砖上墙如何使用背涂胶?

什么是瓷砖背涂胶
  • 瓷砖背涂胶的组成。这里所谓的瓷砖的背涂胶,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瓦工师傅说的瓷砖背胶。瓷砖背胶是由高分子的聚合物乳液材料和无机硅酸盐材料,再加上一些添加剂组合在一起,最终形成的一种乳液状的瓷砖粘结材料。准确的说应该是瓷砖辅助粘结材料。
  • 瓷砖背胶的用法。瓷砖背胶在使用的时候是提前先把瓷砖背胶涂刷在瓷砖的背面,要求涂刷背胶不能有漏涂;然后把涂刷完瓷砖背胶的瓷砖放在一边晾干,基本上晾两三个小时以上,晾干以后才能使用;最后再用水泥砂浆来粘贴涂刷背胶的瓷砖。
  • 瓷砖背胶的作用原理。由于瓷砖背胶里面还有的是高分子合成的乳液,它是一种化学制品的胶料。它依靠的就是这种高分子乳液的一个化学反应。最后实现与瓷砖的背面紧密的接触在一起。从而解决瓷砖和粘结材料直接粘贴不牢固的情况,增加瓷砖和瓷砖粘结材料之间的粘接力,保证瓷砖不空鼓,不脱落。
  • 瓷砖背胶的优点。由于此种背胶是发生了一种化学反应,然后它与瓷砖之间形成紧密牢固的粘结。瓷砖背胶它可以解决水泥砂浆和瓷砖背部的粘接不牢,另外就是它的涂刷也比较简单。所以现在很多的地方都是使用瓷砖背胶加水泥砂浆这样一个粘贴瓷砖的方法。
瓷砖背胶的具体使用方法
  • 如果大家用过或者是看过瓷砖背胶,我们就知道瓷砖背胶基本上都是成桶装的。它基本都是乳液状的。跟以前经常用的木工胶或者是108胶非常的相似。它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胶制品。
  • 瓷砖胶使用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毛刷或者是滚刷蘸胶,然后在瓷砖的背面涂抹。要求是必须涂抹严密,不能有漏涂的。在涂抹以后要放在一边自然晾干,基本上大概放置三个小时就可以了。
  • 使用瓷砖背胶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瓷砖的背面处理。瓷砖背面可以用水冲,目的是去除背面的一些粉尘。但是瓷砖不能够浸水,也就是泡水,如果一旦泡水,瓷砖背胶可能就会失去作用,这点大家要注意。
瓷砖背胶适用的瓷砖类型
  • 瓷砖背胶可以说是适用于所有的瓷砖,包括我们最常见的通体砖,抛光砖,玻化砖,以及釉面砖等等。但是有些瓷砖是没有必要使用瓷砖背胶的,那就是传统的一些釉面砖。其实从本质上来区分的话,就是吸水率高的一些瓷砖,我们可以不使用瓷砖背胶,就使用传统的瓷砖粘贴方法就可以了。
  • 对于一些吸水率较低的瓷砖,也就是密度较高的瓷砖,由于它们背部的孔隙率过小,用传统的水泥砂浆是无法沾住的。此时建议大家要使用瓷砖背胶,这里的瓷砖就包括上面所说的玻化砖,通体砖等等。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使用的是地砖上墙,这些地砖都必须涂刷背胶才能在墙上粘贴,传统的湿贴方法是粘贴不住的。
瓷砖背配胶配套使用的粘结材料
  • 因为瓷砖背胶只是一种瓷砖粘贴的辅助材料,它的辅助作用就是增强瓷砖粘贴材料与瓷砖之间的粘合力。它本身并不是瓷砖粘结材料,所以在粘贴的时候还要选择与之配套的一些瓷砖粘结材料。
  • 第一种与瓷砖背胶配套的瓷砖粘结材料就是传统的粘结材料,即水泥砂浆。我们先把瓷砖背胶涂抹在瓷砖背部以后,然后就可以使用传统的湿贴法的水泥砂浆来进行粘贴瓷砖。
  • 第二种与瓷砖背胶配套的瓷砖粘结材料,那就是瓷砖粘结剂。但是,这明显会增加我们的成本。因为瓷砖专用粘接剂,也就是瓷砖胶是完全可以单独使用用来粘帖瓷砖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大家可以酌情进行选择。
瓷砖背胶的选择
  • 现在市场上瓷砖背胶的种类非常的多。只要我们去建筑建材市场,我们就发现各种各样的各种包装的瓷砖背胶是应有尽有。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会导致很多的朋友都不知道如何进行下手了。
  • 在这里个人跟大家分享一些常用的瓷砖背胶的一些品牌。这些品牌都是比较知名的,使用率很高的,而且口碑都不错的一些瓷砖背胶的品牌。包括这些:禹神,雨虹,西卡,德高,马贝,波士胶,百得等等。
结束语

关于瓷砖墙上如何使用瓷砖背胶,家居杂坛从瓷砖背胶的作用原理,使用方法,瓷砖背胶的品牌给大家做出了分析!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更好的意见或者方案的话,也可以分享出来,以供我们共同交流探讨学习,谢谢大家!

瓷砖上墙如何使用背涂胶?

瓷砖背涂胶是一种粘接瓷砖辅助材料,适用于家庭装修,具有良好的渗透性,粘接性和防水性,装修业主一致认可,各种品牌的瓷砖辅助材料很多种,使用方法各有不同,最明显的有些瓷砖辅助材料,在粘贴瓷砖的时候,背涂胶直接涂在瓷砖背面,才可以粘贴瓷砖。装修离不开粘贴瓷砖,粘贴瓷砖辅料很多种,水泥砂浆,瓷砖粘结剂,瓷砖背涂胶,从外观上看,瓷砖背涂胶是乳液,粘贴瓷砖的时候,用刷墙面涂料的小滚筒涂刷瓷砖背面,涂抹均匀之后,才可以粘贴瓷砖,而且瓷砖背面需要清理干净,有灰尘粘接效果不理想。瓷砖背涂胶优点,粘接强度高,抗老化性能好,背涂胶适用于各种瓷砖。

瓷砖背涂胶广泛用于装修,施工简单方便,价格也不是很高,家装新型材料,大部分业主对背涂胶不是很了解,传统装修粘贴瓷砖都是水泥砂浆,由于瓷砖粘结剂,背涂胶进入装修市场,现在装修基本上都选择瓷砖粘结剂,和瓷砖背涂胶。有些业主认为背涂胶贴瓷砖的时候,加入瓷砖粘结剂混在一起使用,这是不可以的。瓷砖背涂胶不需要加入辅料,其中也包括水。背涂胶使用广泛,室内室外装修都可以使用,瓷砖很多种,选择适合瓷砖材质的辅助材料,这样粘贴瓷砖效果好,瓷砖背涂胶,真正了解的装修业主不是很多,家装粘贴墙砖和铺地砖,辅助材料中的一种,主要用于阳台、厨房、卫生间粘贴瓷砖,由于瓷砖种类繁多,瓷砖材质不同,使用一种瓷砖辅助材料,粘贴不同材质的瓷砖,会出现质量问题,容易空鼓和脱落。

背涂胶对墙面平整度要求特别高,墙面不平,贴不了瓷砖,需要找平之后才可以,背涂胶是乳液,粘贴瓷砖的时候,瓷砖背面的背涂胶,涂抹的非常薄,墙面一点点的找平都不可以,乳液没有办法找平墙面的情况下,只能对墙面进行找平处理,墙面找平之前,清清淋一层清水,这样避免墙面吸收水泥砂浆里面的水分,造成早期强度不好,会有起皮、裂纹、脱落等情况发生,影响粘接效果。水泥砂浆是干粉混合材料,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就可以找平墙面了,找平砂浆不宜抹的过厚,薄薄的找平就可以了,整体凝固干透之后,可以粘贴瓷砖,虽然墙面找平增加装修成本,但是咱贴瓷砖效果好,建材市场很多种背涂胶,货比三家,选择大品牌的,绿色环保,质量通过体系认证,家装粘贴瓷砖理想的选择。瓷砖上墙如何使用背涂胶,基本上就是这个流程。

以上是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提问者有一点参考帮助。

个人观点建议,欢迎评论转发。

陈小华2019.7.13日发布于北京。

瓷砖上墙如何使用背涂胶?

瓷砖上使用背涂胶操作如下:

  1. 基面要结实平整、水泥翻沫、干燥清洁、无脱模剂、无油污及溅落的灰浆。
  2. 如在粉刷之前或旧墙翻新表面只要用短毛滚涂就可以。
  3. 粘贴瓷砖,提前3小时,用棕毛刷或小滚筒将德固诺背涂胶搅拌均匀后,直接涂刷在瓷砖背面。

希望对你有用!

瓷砖上墙如何使用背涂胶?

贴墙砖的时候如果是使用水泥砂浆或者瓷砖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空鼓甚至掉砖的现象,但是加入了背涂胶就不一样了。背涂胶主要是加强水泥砂浆和瓷砖背面的粘结,达到一个完全密封的效果,所以现在市面上都使用背涂胶和水泥砂浆一起贴砖,成本也会便宜很多,固莱这牌子的背涂胶和瓷砖胶都是全国十大品牌,你可以去查查了解一下。

瓷砖上墙如何使用背涂胶?

大家好,我是装修第一站的院长,专业解决家居知识问题,装修水深,愿带你乘风破浪!

瓷砖铺贴有很多学问,比如说铺贴方式,可以分为干铺、湿铺,又可以分为厚贴、薄贴,用到的材料又有水泥砂浆,瓷砖胶,背涂胶。

究竟这些材料有什么区别?要如何使用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这些问题。

水泥砂浆、瓷砖胶、瓷砖背胶

水泥砂浆、瓷砖胶、瓷砖背胶是什么?

水泥砂浆,原料其实就是水泥粉+砂子,兑水搅拌之后呈浆状,用水泥砂浆铺贴瓷砖,可以分为干铺和湿铺两种。铺贴瓷砖后,水泥砂浆里的水分慢慢蒸发,形成粘结力,就可以让瓷砖牢固粘结在墙面、地面上。

瓷砖胶,它也是属于瓷砖粘结材料,原料是水泥、石英砂、胶粉、纤维素、淀粉醚等等,也是呈粉状,需要加水搅拌至膏状,使用时,需要在瓷砖背面刮上一层,然后在墙面/地面刮上一层,最后把瓷砖按压在墙面/地面上即可。

相较于水泥砂浆,瓷砖胶的粘结能力要更强一些,所以,用瓷砖胶来进行铺贴的瓷砖,不容易脱落、空鼓。

瓷砖背胶,也叫瓷砖背涂胶,虽然它跟瓷砖胶相差一个字,但其实瓷砖背胶并不是粘结材料,它不能直接用来铺贴瓷砖,它是一种界面剂,用来“承接”瓷砖和粘结材料。

瓷砖背涂胶怎么用?有什么用?

瓷砖背涂胶,可以简单理解为涂抹在瓷砖背面的“胶水”,使用时,需要在瓷砖背面涂上一层,然后等到瓷砖背涂胶干了以后,该抹水泥砂浆抹水泥砂浆,该抹瓷砖胶抹瓷砖胶,这也是瓷砖背涂胶的使用方法。

瓷砖背涂胶,它的存在是为了让粘结材料和瓷砖更好“粘结”在一起,加强粘结材料和瓷砖的粘合力,因为有一些瓷砖和粘结剂的材质不一样,无法很好贴合在一起,但背涂胶可以让这两种材料紧密地贴合在一起,从而避免瓷砖脱落和空鼓。

一般来说,地砖上墙,粘结材料应该选择瓷砖胶,原因是地砖的吸水率比较低,用传统的水泥砂浆铺贴,很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

至于要不要使用瓷砖背涂胶进行瓷砖背面处理,关键还要看墙面基层和瓷砖的质量情况,如果想要确保瓷砖铺贴更牢固,建议使用瓷砖背涂胶+瓷砖胶的方式来铺贴墙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