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是如何得到儿媳杨玉环的?
提出这问题的人有理想,学习态度认真,不久将来会有成就,祝你好梦成真?
唐玄宗是如何得到儿媳杨玉环的?
唐玄宗是如何得到儿媳杨玉环的?(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我们知道,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流传已久,“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虽然是皇帝为了博得宠妃一笑而滥用职权,有不良影响,但也充分体现了两人的感情。
其实,杨玉环最初是唐玄宗李隆基儿子的媳妇,也就是儿媳妇,杨玉环还与李隆基儿子李瑁生活了好多年。并且李隆基最先宠爱的老婆也不是杨贵妃,那么杨玉环是如何成为唐玄宗的老婆的呢?唐玄宗李隆基又是如何得到儿媳妇杨玉环的呢?事情还要从这里说起。
1、杨玉环邂逅寿王李瑁,奉旨成婚。杨玉环,号太真。 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朝宫廷音乐家、舞蹈家。蜀郡人,是隋朝旧臣杨玄琰的女儿。父母离世后被洛阳的三叔收养。杨玉环自小就模样清秀,聪明伶俐,在三叔的培养下,歌舞乐器是样样精通。她的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玉环结识了咸宜公主。开元二十二年,唐玄宗皇帝为女儿咸宜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仪式,杨玄璬带着杨玉环一起参加了婚礼,结果就是在这场婚礼上,唐玄宗的十八子寿王李瑁见了杨玉环,惊为天下,寿王对杨玉环的才貌仰慕不已,就央求母妃父皇赐婚。
寿王是武惠妃的心头肉,武惠妃对儿子百依百顺。儿子执意要娶杨玉环,她当然不会拦着,何况,杨家与皇室联姻已久,娶杨家的姑娘,不违反王子皇孙娶妻的规矩。但是,寿王能否如愿以偿,得听皇帝老爹的。
当时李瑁的母亲就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惠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唐玄宗哪能顶住武惠妃的劝说。武惠妃是唐明皇的心头肉,没有皇后的名分,有皇后的实权。武惠妃跟唐明皇一嘀咕,唐明皇立马答应了寿王婚事,下了一道圣旨,封杨玉环为“寿王妃”。
就这样,在武惠妃的“牵线”下,唐玄宗一道圣旨赐婚杨玉环,16岁的杨玉环嫁给了李瑁。杨玉环嫁给寿王后,二人生活十分甜蜜。时而吟诗作赋,时而莺歌燕舞,日子过得好不自在。二人本以为就这样花前月下,相守一生。
2、唐玄宗宠妃病逝,痛失爱妃无心朝政。唐玄宗当时最爱的宠妃是李瑁的母亲,也就是武惠妃,她是女皇武则天家族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李隆基登上皇帝宝座后不久就入宫,当时武惠妃十五岁芳龄,很快得到唐玄宗的宠爱,在后宫的地位迅速上升,在宫中的地位与礼仪几与皇后比肩。李瑁是玄宗的第十八子,这个武惠妃承袭了武家的政治遗传基因,希望自己的儿子李瑁取代太子李瑛,登上储君之位。
于是,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四月,她恃宠后宫,深谋策划,勾结宰相李林甫等人,诬告太子李瑛“潜构异谋”而被废并赐死,连带另两个皇子鹗王李瑶与光王李琚,为自己的儿子登上太子之位铺平道路。不成想,这武惠妃随后患了重病(也有人说是因为武惠妃进谗言杀害了三位王子,他们死后变成厉鬼来索命)药石不进,于这年的十二月七日去世,年仅四十岁。
唐玄宗对武惠妃的去世十分悲痛与惋惜,下诏追赠为“贞顺皇后”。武惠妃的去世,使唐玄宗的心境发生很大变化,这年唐玄宗已经52岁,渐入老年,整日无心上朝,郁郁寡欢,基本上是“后庭数千,无可意者”。
3、太监高力士推荐儿媳杨玉环,唐玄宗一见倾心。唐玄宗痛失爱妃,情绪不好,动不动就发脾气。为了唤起唐玄宗对新生活的热情,走出武惠妃之死的阴霾。有一天,太监高力士对神情萎靡的李隆基说,寿王李瑁娶了一个妃子叫杨玉环,与武惠妃极为相似,并且精通歌舞,绝世无双。唐明皇听了不但不生气,还草拟了一道圣旨,派高力士传召杨玉环。
唐玄宗在华清宫(今陕西临潼华清池)召见寿王妃杨玉环,但见她肌态丰艳,骨肉婷匀,眉不描而黛,发不漆而青,颊不脂而红,唇不涂而朱,果然倾国倾城,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描写的一般:“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精心梳妆打扮的杨玉环简直是仙女临凡,无与伦比,让唐玄宗喜得心跳血涌,意荡神摇。他命她坐下,问其技艺。她回答说通晓音律,随后吹起玉笛,清音缭绕,逸韵悠扬。李隆基再以自己创作的《霓裳羽衣曲》示之,她略看一遍,即度入新声,且歌且舞,歌如莺啼,舞如飞天。唐玄宗听得痴了,看得醉了,当夜留下这个儿媳同宿。当时,唐玄宗51岁,杨玉环17岁。
4、唐玄宗暗度陈仓,巧夺儿媳杨玉环。我们知道,唐代的婚俗,深受北方鲜卑、突厥、回纥等少数民族的习俗影响,打破婚姻的伦理道德限制,皇室贵族与士大夫不拘儒家道德礼法已经习以为常。唐玄宗纳儿媳杨玉环为妃,虽并非是什么惊世骇俗,但唐玄宗也非常明白,抢夺儿子的媳妇在礼制上是行不通的,毕竟自己是皇上,纵使没有御史站出来以死相谏,也会受天下人指责,堵不住悠悠之口,可他已经离不开这个女人。
无奈之下,高力士献计,以为已故太后祈福为由,让杨玉环离开寿王府出家,让杨玉环先在太真宫假做女道士,几年后,祈福已满,为表彰杨玉环,便让其还俗,封为贵妃,纳入自己宫中,这样一来也就堵住了悠悠之口。
于是,唐玄宗让杨玉环上一道表文,以给已故的太后祈福为名请求成为女道士。唐明皇假戏真做,下了道圣旨,赞扬“寿王妃”,享受荣华富贵,还不忘皇太后恩德,作为小小的王妃,这样的情怀,是何等的高尚,为了表彰“寿王妃”的道德情操,假模假样的唐玄宗赐予杨玉环“太真”的法号。从此之后,杨玉环变成了杨太真,告别寿王,住到太真宫。“太真宫”就在唐明皇的皇宫里,杨玉环可以随时入宫为皇帝侍寝。这样一来唐玄宗将要娶的就是女道士杨玉环,而不是寿王妃杨玉环了。
《旧唐书》记载,这个杨太真,真的是个宝,“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奉承迎,动移上意”。入住“太真宫”将近五年的时候,唐明皇为了表达他的爱,封杨玉环为“贵妃”。这个封号,可不是一般的金贵。“贵妃”的封号,自唐太宗之后,再也没有封过,宠爱如武惠妃,也只是“惠妃”。就这样,杨玉环成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杨贵妃”了,可以说是华丽转身。
唐朝当时以丰腴为美,杨贵妃虽然体态丰腴,却精通音律和舞蹈,唐玄宗也是个精通音律的人,得到杨贵妃这样一个通晓音乐的宝贝,可谓是琴瑟相和,把玄宗迷的是神魂颠倒。为了宠爱杨贵妃,唐玄宗不惜重金为杨贵妃打造华清池,仅供杨贵妃一人使用,不惜千里运送荔枝博美人一笑,可见唐玄宗对杨贵妃的迷恋之深。
就这样,唐玄宗得到了儿媳妇杨玉环,虽然有违人伦,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通过转变身份的手段还是行得通的,他们的爱情故事也被传为一段佳话。
唐玄宗是如何得到儿媳杨玉环的?
虽然唐玄宗利用皇帝特权身份非常霸道无耻地抢走了自己儿媳,但他也不是一味蛮来,还是非常讲究策略的。至于他得到杨玉环的过程和缘分,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命中注定,唐玄宗最后一次东巡时亲选杨玉环为寿王妃开元二十二年,此时的唐朝正是开元盛世的巅峰时期,作为盛世缔造者的玄宗自然是志得意满。这年他带着爱妃武惠妃、皇子女和百官们浩浩荡荡巡幸东都洛阳,而且在这里一呆就是两年,也就是这最后一次东巡,结下了玄宗和杨玉环的神奇缘分。
玄宗在洛阳时,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忙活自己和武惠妃的一双儿女寿王李瑁和咸宜公主的婚事。开元二十三年七月,咸宜公主嫁给了隋朝宗室观王后裔、弘农杨氏观国公一系之杨洄,驸马出身名门望族又聪明俊俏,惠妃对女婿很满意。
到了开元二十三年十二月时,寿王李瑁的王妃也确定了,为河南府士曹参军杨玄璬长女杨玉环。“河南府士曹参军”这个官品并不高,但隋唐时婚俗重视门第郡望,杨氏女也是出自名门望族弘农杨氏,再加上杨玉环美丽非凡,所以玄宗和惠妃对这门婚事也非常满意,而且特地委派宰相李林甫和黄门侍郎陈希烈为册妃使节,隆重又热闹地为寿王举办了婚事。
杨玉环作为玄宗和惠妃爱子之妻,婚后肯定要拜谒公婆,而且平时也要出席各种皇家庆典或宴会等,玄宗多多少少对她会有点印象。但这时玄宗宠爱的武惠妃尚在人间,因此玄宗这会子不可能对儿媳产生什么绮念心思。不过,没有玄宗这次东都之行,生活在洛阳的杨玉环绝对不会有机会成为寿王妃,她很可能就嫁入门当户对的普通人家。所以说玄宗和她的缘分是带了很大偶然性的。
惠妃病逝,玄宗陷入感情中空、寿王李瑁则失去父亲宠爱武惠妃一心为寿王谋求储位,因此她设计陷害太子李瑛和另外两个皇子,玄宗为此一日之内赐死三个儿子,可谓残忍冷酷至极。但此举却让玄宗、惠妃和寿王陷入舆论被动,玄宗对立储犹豫不决,而惠妃由于害死三个皇子内心不安,开元二十五年惊吓而逝。玄宗接受高力士建议,从大局出发立长为储,按照次序第三子李亨被册立为皇太子,而失去母亲庇护的寿王李瑁从此失宠,而且在政治上也没有作为。不过他和杨玉环都不是热衷于政治的人,因此夫妻俩在十王院的宅子里过着歌舞玩乐的生活,杨玉环活泼又擅长舞蹈,她美丽无匹的名声也渐渐流传开来。
武惠妃虽然心计狠毒,但玄宗对她还是有相当真感情的,自惠妃去世后,玄宗在感情上选入了中空状态,后宫虽然佳丽如云,但没有一个得到玄宗的欢心和喜爱,长达近三年的时间里玄宗过着空虚无聊的后宫生活。他身边的人为了讨好他,自然想尽办法搜罗美女,可惜玄宗都不以为意。大概在开元二十八年时,大概确定寿王已经失宠,有人居然在玄宗耳边提醒寿王妃是如何的天生丽质冠绝天下,史书没有记载说这话的具体人物,有人推测是高力士,这也是有可能的。
骊山温泉相会后,玄宗巧立名目,夺走儿媳为禁中禁脔玄宗下决心占有儿媳杨玉环,史家一般认为是在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的骊山温泉之行。此时杨玉环已经二十二岁,有了成熟女人风韵,不再是当初的青涩小姑娘。玄宗仔细打量儿媳后,果然对她的美丽爱不释手,恨不得马上揽入怀中。
但皇帝权力再大,也不好明火执仗地抢走自己儿媳妇,所以玄宗想到了一个绝妙办法。玄宗时,宫廷贵妇们有向道甚至当女道士的风气,玄宗的两个亲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就都出家为道姑了。因此,玄宗借着为过世母亲昭成窦太后祈福的由头,利用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初二太后忌日,度寿王妃杨氏为女道士,赐道号太真,居大明禁宫道观。就这样,以如此冠冕堂皇的名义,玄宗把儿媳杨玉环从儿子手中抢到了自己怀抱,杨玉环成为了公公的禁脔。而几天之后,玄宗就带着新宠再度去骊山泡温泉,过了几天“温泉水滑洗凝脂”的美满生活。
太真妃宠冠后宫,玄宗为她神魂颠倒一开始杨玉环还身着道衣做点表面功夫,但不久之后,她的绝世美貌和活泼可爱的个性就把玄宗迷得神魂颠倒,根本离不开她了,从此六宫失宠,太真妃成为了玄宗唯一的爱人和形影不离的伴侣。不到一年时间,杨玉环就得到了皇后级的待遇,恩宠远甚武惠妃。由于她没有正式的封号,但又特别得宠于玄宗,因此宫里人按照民间对一家之主妇的称呼之法,称呼杨玉环为“娘子”,可以说既化解了尴尬又显得亲热,而且还昭示了她在玄宗心中独特的地位。
册封贵妃,掩耳盗铃的玄宗两度巧施障眼法杨玉环以“太真娘子”的身份陪在玄宗身边四年多了,期间玄宗对她万千宠爱在一身,因此虽然她来历尴尬,但玄宗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为她正名,给她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为什么不直接立皇后呢?玄宗还是要考虑现实政治因素,首先杨玉环如果成为“国母”,身份来历就会取笑于天下;其次太子李亨年长于杨玉环,如果杨为皇后,那成何体统。所以玄宗为杨玉环特设“贵妃”位号,让她在宫中处于事实上的皇后地位,成为六宫之主。
而在册封杨玉环为贵妃时,玄宗又两度巧用障眼法试图掩天下人之耳目。第一就是在册封贵妃前夕,玄宗下旨为寿王册妃韦氏。册封了寿王妃的话,不仅解决了寿王的个人问题,而且也借着寿王婚事遮掩掉了他的第一段婚姻,毕竟以后提起寿王妃就是韦氏了。第二就是玄宗册封贵妃时,推恩的妃子父亲不再是养父杨玄璬,而是生父杨玄琰了,杨玄璬反而被玄宗漠视。原来杨贵妃小时候父母双亡,她被叔父杨玄璬收养为己女,所以出嫁寿王时是以杨玄璬之女的身份。现在玄宗为了欺骗天下人,于是重尊贵妃生父杨玄琰,反而选择性刻意遗忘杨玄璬,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人联想起贵妃和寿王妃之间的关联。
综上,玄宗为了名正言顺得到儿媳妇杨玉环,可以说是智计频出手段用尽。这说明即使在社会风气开放的盛唐,即使儒家伦理道德的约束力量不那么紧密,即使玄宗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他父夺子妻的行为还是不正常的。玄宗事实上还是考虑了社会舆论的影响,所以才等了四年多,而且其中用尽各种手段掩饰,最终才册封杨玉环为贵妃。虽然这事是公开的秘密,但当时的知情人肯定不敢去公然拆皇帝的台,直到贵妃和玄宗等这些当事人已经过世和历史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时,曾经的宫廷秘史才逐渐被暴露公开为天下人所知,并且玄宗和贵妃奇特的爱情成为文学领域的经典题材。
唐玄宗是如何得到儿媳杨玉环的?
唐玄宗是如何得到儿媳杨玉环的?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当然是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
说起唐朝,给人的印象是一个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这样一个开元盛世就由唐玄宗亲手造就的,但最后也是他自己亲手将大唐盛世所毁掉。
众所周知,杨玉环在成为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之前是李隆基的儿媳妇,因为那时的杨玉环是寿王李瑁的王妃,寿王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所以李隆基和杨玉环最初是公公与儿媳妇的关系。
虽然那时的唐玄宗李隆基是拥有至高权力的皇帝,但这样有违伦理的事情,他也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去进行,而是采取了一些比较迂回的手段,在背地里谋划了一番,最后才能将自己儿子的王妃升格成自己的贵妃。
公元734年,当时李隆基和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李隆基和武惠妃还有他们的儿子寿王李瑁也一同来到洛阳参加婚礼,在这一次婚礼上杨玉环也参与其中,当时李隆基和寿王李瑁同时看上了杨玉环。
不过当时的李隆基比较宠爱武惠妃,所以在武惠妃的请求下,将杨玉环许配给了寿王李瑁。第二年,15岁的李瑁和16岁的杨玉环结婚了,婚后二人一同度过一段甜蜜的时光。这一段时期武惠妃为了让李瑁做太子,设计陷害杀死了太子李瑛、贺王李瑶、光王李居,可以说当时的李瑁在当时的宫廷中的位置是节节高升,直奔皇位而去。
武惠妃陷害杀死三王之后因为心虚而疑神疑鬼,最终在公元737年因为受到惊吓而去世。就在这时,有人猜测李隆基魂不守舍的原因是因为想着寿王妃杨玉环,并且说杨玉环天生国色天香,完全可以充入后宫之中,李隆基面对这一些人的提议,不仅没有愤怒,反而因为有人读懂自己的心意而感到高兴,而且还立即批准了这一建议,并为此做出行动。
李隆基为了把杨玉环弄进自己的后宫之中,也为此做了不少表面的功夫。他先以尽孝道的名义为借口,随后便下了一道圣旨让杨玉环出家为道士说是要为他的生母窦太后祈福,而且还给杨玉环赐了一个字号为太真,因此让杨玉环就此搬出寿王府,住进太真宫。
这时候的杨玉环年龄只有22岁,而李隆基已经有56岁了。当杨玉环进入太真宫后,李隆基几乎是每天都往太真宫跑,每天对杨玉环嘘寒问暖,两人也因此感情升华,走到了一起,李隆基与杨玉环幽会私通进入常态化。
公元745年,已经和杨玉环私通五年之久的李隆基认为此时时机已经成熟了,所以最终决定不再对外界隐瞒此事,将把此事放到明面上来解决,他想要将杨玉环纳入自己的后宫之中。这时的他才想起了自己儿子的李瑁,为了成功的从李瑁身边夺走杨玉环,他将大臣韦昭训的女儿许配给寿王李瑁。
之后他便让杨玉环还俗,然后开始光明正大的把杨玉环接到宫中,而且将杨玉环正式册封贵妃,从此之后杨玉环便拥有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地位。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唐玄宗成功的从儿子寿王李瑁的身边夺走了杨玉环,李瑁知道父亲李隆基的安排之后,是敢怒不敢言,因此而变得郁郁寡欢,而且李瑁也因为这件事失宠,而与太子之位彻底的脱离了关系。
唐玄宗在得到杨玉环后,也整日沉迷于声色,纵情享乐。信任官宦高力士,朝政由奸相杨国忠把持,最后还是没有保住费尽心机得到的美人杨玉环。
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带着杨玉环仓惶出逃,在马嵬坡兵变中,众将士逼迫李隆基处死了杨玉环,最后迫于无奈的李隆基只好照做,赐死了杨玉环,一代美人也因此而消香玉殆。
唐玄宗是如何得到儿媳杨玉环的?
杨玉环到底有多美?有诗为证:“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就是这么美。一个女人美到让公爹一看都移不动步不搞到手誓不罢休的地步,那恐怕真的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了。要知道古代的礼仪规矩是非常森严的,即便是皇帝也要顾忌天下悠悠之口以及史家评论。而且唐玄宗还是皇帝,身边哪里会缺美女?他不但是皇帝,还是一个励精图治、大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开元二十五年(737)十月唐玄宗率领众多皇族出游骊山温泉,杨玉环也跟着骑马出游,在一群华服丽影的盛装妇人中,杨玉环显得有些脱俗。她以头巾扎髻,头巾延长下来遮着脸庞,这种头巾以质地轻薄的纱罗制成,覆在脸上时,更显温婉动人,美丽的容颜若现若隐,更让人想入非非。在和众人一起高呼“万岁”时她不禁好奇地抬眼一望,却看到身穿皇袍头戴金冠的天子正呆望着她,她不禁展颜一笑,天真无邪却又万千风情。
这一笑坏了事,他的老公爹李隆基从此患上了单相思。有了单相思就忍不住动歪心思。而且动完歪心思后就成天跟儿媳妇腻歪在一起过二人世界,不务正业治国理政了。
不好说李瑁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不幸的是一个绝代佳人都上了床还被老爹给抢走了,以杨玉环的姿色他没有理由不喜欢,一个人每每想起自己喜欢的人在老爹胯下辗转承欢,心中一定会滴血流泪吧。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他也是幸运的,起码在位皇帝身边的宠妃被儿子搞过的,老子还要对他怀有歉疚之情的李瑁也算是千古第一人了。
其实在杨玉环和李瑁结婚以后,李瑁进宫请安难免要带着杨玉环,一来是孝道,二来也顺便跟老爹炫耀炫耀。古人说的好,金屋藏娇。娇艳美人就要藏起来,不能到处露脸,李瑁这一炫耀,老婆转眼就成妈了,你说冤不冤?其实唐玄宗第一次看见杨玉环就害了单相思,但是当时唐玄宗的宠妃是武惠妃,也就是萧皇后,当时也十分宠爱,两人的感情也很好,没过多久萧皇后就病重,主动腾位置了。
杨玉环从小生在官宦世家,可不是花瓶一类的女子,不但漂亮,还有文化修养,跳舞、唱歌玩音乐,啥都没问题,典型的才女一个。李瑁对杨玉环就是一见钟情,杨玉环遇上岁数悬殊不大的白马皇子,也是很多女人一辈子做梦都想的事情,自然也是一见倾心。婚后两个人不缺油盐酱醋的,过的也恩爱。原本以李瑁的身份,不说继承皇位成为九五至尊,起码保护自己的老婆还是不在话下的。两人可以不羡鸳鸯不羡仙的厮守一辈子,书写可以作为典范的爱情故事。
可惜看上他媳妇的不是西门庆一类的无赖,而是他的皇帝老子,他只好让贤了,这个千古缠绵的爱情故事被他老子写的荡气回肠,千回百转,果然是比他写的有文采,害的白居易都插一杠子,为他们总结了千古名篇《长恨歌》。
就在唐玄宗郁郁寡欢的时候,高力士提醒他说寿王妃杨玉环的长相和萧皇后很像,而且杨玉环也是一个才女,精通音律,可以把她召进宫。唐玄宗一听杨玉环三个字,就打了鸡血一样,当即宣旨召请入宫侍驾,杨玉环毕竟是唐玄宗的儿媳妇,也不好把吃相整的太难看,于是唐玄宗让杨玉环先在太真宫假做女道士,顾忌这老家伙还喜欢玩制服诱惑之类的游戏。从此两人厮守缠绵,如胶似漆,须臾不能分离。
等时机差不多成熟了,李隆基就以女道士杨玉环的名义明媒正娶,封了贵妃。虽然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只要皇帝老子喜欢大家都有饭吃,就一起装傻充愣齐声附和,如此一来,唐玄宗和杨玉环也就心安了,老子娶的是女道士杨玉环,跟以前的儿媳无关。
李瑁能说什么?最是无情帝王家,不用说搞你老婆,搞你脑袋也是分分钟钟的事情。至于曾经与杨玉环山盟海誓的爱情?不提也罢,女人嘛,老不老不要紧,权力和财富才是最重要的,有了皇帝老子,谁还记得李瑁所谓的爱情?
唐玄宗是如何得到儿媳杨玉环的?
众所周知,杨玉环在成为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之前是寿王李瑁的王妃。而寿王李瑁是李隆基的儿子,所以最初李隆基和杨贵妃是公公和儿媳妇的关系。虽然李隆基是皇帝,但是也不可能会明火执仗的抢夺儿媳妇,而是用了一些迂回手段。
杨玉环首次出场便迷倒了两个男人公元734年,当时李隆基和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所以李隆基和武惠妃,还有他们儿子寿王李瑁也一同来到洛阳参加婚礼。
在这一次婚礼上,杨玉环也在其中,当时李隆基和李瑁同时看中了杨玉环。不过当时的李隆基也比较宠爱武惠妃,所以在武惠妃的请求下,将杨玉环许配给了李瑁。
第二年15岁的李瑁和16岁的杨玉环结婚,婚后二人一同渡过了一段甜蜜的时光。这一段时期,武惠妃为了让李瑁做太子,设计陷害死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可以说当时的李瑁在宫廷中的位置节节攀升。
武惠妃去世,李隆基决心扒灰武惠妃陷害处死三王之后,因为心虚而疑神疑鬼,最终在公元737年因为受到了惊吓而去世。
武惠妃去世后,李隆基郁郁寡欢,失去了以往的精气神,奴才们为了哄皇帝开心,用尽了方式方法,但无奈李隆基对后宫三千佳丽根本不上心,没有一个人能够入李隆基的法眼。《新唐书》记载;
“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就在这时,有人猜透了李隆基魂不守舍的原因是想着寿王妃杨玉环,并且说杨玉环天姿国色,可以充入后宫。李隆基面对这一扒灰的提议,不仅不怒,反而因为有人读懂了自己的心意开心不已,于是当即批准了这一建议,并且开始行动。
【后人猜测应该是李隆基授意高力士,然后由高力士提议】
付出行动、掩耳盗铃李隆基为了把杨玉环弄进宫来,也做了一番表面文章,他先是以尽孝的名义说要为生母窦太后祈福。之后下了一道圣旨让杨玉环出家为道士,并且给杨玉环赐号为“太真”。因此命令杨玉环搬出了寿王府,住进了太真宫,这一年杨玉环年仅22岁,而李隆基已经56岁。
当杨玉环进入太真宫后,李隆基天天嘘寒问暖,二人也因此走到了一起。李隆基也开始天天与杨玉环幽会私通。
公元745年,和杨玉环私通5年的李隆基决心不在隐瞒此事,打算封杨玉环为贵妃。所以这时想起了李瑁,便给李瑁安排了一名韦姓的妃嫔。之后自己也光明正大的册封了杨玉环为贵妃。
李瑁知道父亲李隆基的安排后是敢怒不敢言,因此过得郁郁寡欢。而且李瑁也因为这件事失宠,和太子之位彻底脱离了关系。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携带杨玉环仓皇出逃,在马嵬坡兵变中,众将士逼迫李隆基处死杨玉环。最终李隆基迫于压力赐死了杨玉环,一代美女也因此香消玉殒。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