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民间对各型枪械的俗称有哪些?

趁早学习一下武器知识。准备打仗。老式枪械有:独撅子、盒子枪、左轮枪、撸子枪、三八大盖、七九步枪、苏式两节步枪、汉阳造、老土炮、老洋炮、歪把子机枪、水压机枪、嘎嘎嘎机枪、喀秋莎机枪、高射机枪、转盘机枪等等等等。

解放前,民间对各型枪械的俗称有哪些?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尽最大努力详尽透彻的回答每一道问题。(当然有时可能篇幅有点长)。希望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上方的“关注”。

解放前,中国的枪械可谓是万国造,型号更是五花八门。为了方便记忆,我国军民便给各型枪械起了很多俗称。下面介绍一下比较知名的一些武器的俗称,希望能给大家帮助。

手枪

1.毛瑟军用手枪,欧洲成为毛瑟C96,在中国有多种俗称:驳壳枪、自来得、盒子炮、快慢机、匣子枪。从军阀混战到朝鲜战争,毛瑟军用手枪和中国现代史紧密的缠绕在一起。

2.勃朗宁M1900手枪,因手枪握把上有一枪型图案,俗称:枪牌撸子

3.柯尔特M1903手枪,因商标是一匹前蹄跃起的马,俗称:马牌撸子

4.勃朗宁M1910手枪,因该枪的枪口帽前端加工有一圈滚花,俗称:花口撸子

5.绍尔M1913手枪,因绍尔公司的商标是两个叠在一起的美术字“S”很像蛇,俗称:蛇牌撸子

6.西班牙阿斯特拉袖珍手枪,因握把上有一狗型图案而得名,俗称:狗牌橹子

7.毛瑟M1934手枪,因套筒前半部敞开,像张大的嘴巴,俗称:张嘴瞪

8.柯尔特M1911手枪,因口径11.43毫米,在当时手枪中最大,俗称:牛(大)眼橹子

9.鲁格P08手枪,因特殊的肘节式闭锁机构,俗称:罗锅橹子

10.南部十四年式手枪,因容弹量为八发而得名,俗称:王八盒子

步枪

1.汉阳八八式步枪,初期的汉阳八八式步枪,因枪管外部有一套筒,俗称“老套筒”;后来改良88式去掉套筒,俗称“汉阳造”。

2.日本三十年式步枪,于1897年(明治三十年)定型,子弹射程远,穿透力大,后坐力较小,在中国被称为“金钩步枪”

3.日本38式步枪,由于其枪机上有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以及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顾在中国一向俗称为三八大盖。

4.英国李.恩菲尔德步枪,因口径为7.7毫米,又是英国制造,俗称为:英七七

5.春田步枪(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因与中正式步枪一样仿自德国98系列毛瑟步枪,所以和中正式模样差不多,顾被称为“花旗中正式”。

6.苏俄莫辛纳甘步枪,因莫辛纳甘步枪的枪声像水珠一样清脆,顾被称为“水连珠”

7.美国伽兰德M1半自动步枪,弹容量8发,半自动发射,使用方便,在中国被称为“大八粒”

8.德国毛瑟步枪,因口径为7.9毫米,顾俗称:七九步枪

冲锋枪

1.MP18冲锋枪,是一战后期德国研制的一种发射9mm手枪弹的冲锋枪,因枪管上,散热孔特别多,像花纹一样,又因为它可以像机关枪那样连续射击,所以缩成“花机关”

2.汤普森冲锋枪,与同期冲锋枪相比,汤普森单发子弹威力最大,单发命中人体躯干部位即令人基本丧失抵抗能力,俗称为“手提机关枪”

轻机枪

1.捷克ZB26轻机枪,火力凶猛,精度高,操作简单,是当时中国军队最喜爱的武器之一,因产自捷克,所以俗称为“捷克造”

2.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使用的一种6.5毫米口径轻机枪,因其枪托为了便于贴腮瞄准而向右弯曲,所以在中国俗称“歪把子”机枪。

3.九六式轻机枪,是日本在,捷克ZB26轻机枪和大正十一式轻机枪的基础上,取长补短研制出的一款轻机枪,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在中国被称为“拐把子”。

4.苏联捷格佳廖夫轻机枪(DP轻机枪),因供弹具为一个大圆盘状的弹盘,所以国人又叫它“转盘机枪”

重机枪

1.马克沁重机枪,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成功的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中国俗称“赛电枪”

2.92式重机枪,是日本军队在二战中最有名的重机枪,因射击时会发出“哒哒哒”的类似鸡叫的声音,所以被称为“鸡脖子”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非常欢迎大家来吐槽!!!

解放前,民间对各型枪械的俗称有哪些?

三八大盖,王八盒子,歪把子,驳壳枪,机关枪,步枪,半自动步枪,卡宾枪,等等。

解放前,民间对各型枪械的俗称有哪些?

给新事物取个俗称与外号。这是我们的民间历史传统。

最有名、叫得最响亮的枪械,当属八路、新四军缴获敌人用于装备自己主力连队的四种当家兵器了。

三八大盖,歪把子,捷克式与二十响。

下面来分別聊一聊。

(1)三八大盖。日军38式步枪,因其枪上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以及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而得名曰:三八大盖。

肩扛缴获的三八枪,手提歪把子机枪的八路军战士

一直到抗美援朝之初,三八枪仍是我步兵主力枪械。

38军入朝,为了简化后勤,将全军所有战斗连队中五花八门的步枪,全部调换成了三八式。事见出版物《38军在朝鲜》一书。

(2)歪把子。日军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因其枪托为了便于贴腮瞄准,而向右弯曲,而让国人俗称“歪把子”机枪。

歪把子这枪托。说真的,真是很非常的不正。

(3)捷克式。ZB-26轻机枪,因为捷克制造,所以称为捷克式。

这是一款经典的机枪。抗战时期,凡装备捷克式机枪,并且以二三点发”哒哒...哒哒哒”射击的,必定是精锐的”老八路主力连队”来了。

正在射击的八路军捷克式轻机枪战斗组。

捷克式轻机枪,这是一款令中国军队爱不释手的战场利器。

捷克式的二十发直弹匣

(4)二十响。这款德制冲锋手枪,外号就多了。还有”驳壳枪””大肚匣子””镜面匣子”...”盒子炮”等等,各种外号,这枪在中国的战乱岁月中,满满的传奇。

据传,当年的神枪手们,常常弃枪套,将祼枪斜插在皮带上,为方便快速拔出,还锯掉了准星。

双枪李向阳,中国几代人的红色经典记忆。

老枪手打驳壳枪,从不用瞄,出枪举手就射。能左右平持双枪连射,打灭烛火而蜡烛不倒;抬手能打落飞鸟。

红军的手枪队。

红军八路军时代,由于我军支援火力的匮乏。于是,将能用于全自动射击的二十响驳壳枪集中成一队,由首长亲自掌握,每用于投入到战斗关键时,凭猛烈的火力突击,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手枪排”由来。

枪套与握把可连接,此时二十响就成了一枝扺肩射击的冲锋枪。所以又称冲锋手枪。

由上插入十发弹夹。

插入二十发弹匣状态的二十响。

双枪。

正在进行”村落战”的八路军手枪队,

手持二十响,腰间一排弹匣袋的驳壳枪手,正踩着步枪手的肩膀,搭着人梯压房顶。

村落战斗,压房顶,上房抢占制高点,是胜利关键。

毛瑟公司万没想到,这款在德国陆军竟标中落选的手枪,能在中国创出遍地辉煌的战绩。真叫作墙内开花墙外香!

除此之外,又诸如:

日军南部十四式手枪,枪套形状如王八,称王八盒子。

又因其枪形如鸡腿,又称鸡腿撸子。

美制勃朗宁手枪,有个马图案称马牌撸子;

MP18冲锋枪称为花机关;

英国李·恩菲尔德步枪称为”英77”

苏制莫甘纳步枪,水连珠。

美制MI半自动步枪,因八发弹夹而称大八粒

M1半自动枪独有的八发弹夹。

半自动射击的M1以其强大的火力,能将三八大盖压制的抬不起头来。

几乎每一种枪械,都根据特征有一外号,中国人民的想像创造力,无穷。

(图来自网络)

解放前,民间对各型枪械的俗称有哪些?

老枪械俗称之一:战斗手枪“盒子炮”

由于国际列强对旧中国的武器禁运,所以国人当时能见识到的长枪种类不多,俗称有三八大盖、大八粒、英七七、花机关、歪把子、拐把子、捷克式、勃然式等等。

手枪则不在禁运之列,来华种类极多。按类型说,俗称上大致分为撸子、左轮、盒子炮三大类。

国人最熟悉的是毛瑟手枪,即“盒子炮”。

由于毛瑟M1896手枪射程远、威力大,远超普通自卫手枪,所以有“炮”之称。

“盒子”是指能接驳到枪柄上当作枪托的木制枪套,“匣子枪”、“驳壳枪”之名也源于此。

“盒子炮”单手射击有效射程50米,接上枪套抵肩射击有效射程是150米左右。

毛瑟手枪在旧中国的官方称呼为“自来得”,是德文“自动装填”(Selbstlade)的音译。

采用十发固定弹匣装弹,由“桥夹”供弹。

国党中央军定购过少见的二十发固定弹匣毛瑟C-96手枪,俗称“二十响”,配有专用的大号枪套。

由长弹匣、枪柄、连接木枪套颈部三个可握持的把位,也叫“三把盒子”。

由于枪套外型酷似扫帚,美国人也起了个外号,就叫“扫帚把”,国人以为是指枪柄形状而言,其实不是。

正常的“盒子炮”机匣两侧都有凹槽和铭文,只有少量特供的手枪两侧光滑如镜,即是在国内倍受欢迎的“德国造大镜面”匣子枪。

此款枪扳机为黄铜制,色呈金黄,击锤为圆孔,故名“金机圆眼大镜面“匣子枪。

毛瑟C-96使用7.63毫米毛瑟手枪弹,而毛瑟M1916手枪则使用9毫米派拉贝鲁姆枪弹,为防混淆,手枪握把刻有红色“9”字,名为“大红九”。

国人常按大小命名毛瑟枪,全尺寸枪管细长叫“头号(长苗)盒子”,依次下排“二号盒子”、“三号盒子”。

最长当属骑枪型毛瑟,因其使用固定枪托,可做马枪使用, 名为“马匣子”。

毛瑟M1896经过三十多年之后,终于有了改进😴。在1932年推出毛瑟M1932,増加了一个可以单、连发射击的开关;枪身左侧后端设了一个选择钮,俗称“快慢机”。

由于使用10发或20发可拆卸弹匣,导致机匣前侧向外鼓起,又称“大肚盒子”枪或“20响大肚匣子枪”。

西班牙人山寨毛瑟的全自动皇家手枪在1927年就设计出了“快慢机”的功能。

这是阿斯特拉M902型,“快慢机”设于枪身右侧,使用二十发固定弹匣装弹,侧面光滑平整,名为“二十响长苗(枪管)大镜面”。

西班牙的阿斯特拉手枪达不到德国毛瑟手枪的工艺水准。于是重新设计了内部结构,在机匣侧面有七颗外露的销钉,被叫做“七钉盒子”。

由于M903型自动手枪使用可拆卸的10发和20发弹夹,前机匣向外鼓起,也叫做“西班牙大腰鼓”、“大肚匣子”。

西班牙的仿制毛瑟手枪品相、质量不及德国,价格自然也低于德国造。

国内也有大量仿制毛瑟手枪,质量最好的当属山西太原兵工厂大口径(11.43毫米)民国17式“盒子炮”,俗名为“大眼盒子”。

旧中国的仿制品有11种,质量少数很好,多数就不提了。

而世界上毛瑟手枪仿制品多达21种,都在旧中国的战争中使用过。

比利时FNM1903“勃朗宁”手枪。

鲁格P08炮兵型“罗锅撸子”。

南部乙型7毫米口径手枪“王八盒子”。

枪柄连接木制枪套实现抵肩射击不是“盒子炮”专利,德国鲁格P08和日本南部式等军用手枪均有此类型号。

凡是看过各类抗战影视剧的观众,对鬼子军官佩带使用的“王八盒子”手枪都会有印像。

“王八盒子”的正式名称为南部式手枪,得名源于其皮制枪套。

其枪套翻盖部分比较大,且呈半球状,看起来像龟壳,再加上国人对侵略者的仇视,故名“王八盒子”。

虽然“盒子炮”在欧洲并不流行,但在中国却大受欢迎。

“盒子炮”在中国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射速快、威力大,接上木制枪套可当卡宾枪使用,远距离毙敌。而且相对短小轻便,适合警卫队和突击队装备,胜过其它手枪。

“盒子炮”在中国使用历史长达七十年,被各路武装力量广泛装备,在血火峥嵘岁月中立下过汗马功劳,也是见证中国从苦难到胜利的标志性武器之一。

解放前,民间对各型枪械的俗称有哪些?

涛哥知道解放前,民间称汉阳兵工厂所造的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为老套筒、汉阳造。中国仿制的德国1924年式毛瑟步枪称为中正式。日本造的友阪三十年式步枪称之为三八大盖。苏联生产的莫辛-纳甘步枪被称为水连珠。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步枪被称作英七七。美国的加兰德M1自动步枪被叫做大八粒。

日本造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则被称为歪把子。捷克生产的ZB-26型轻机枪被称为捷克式。

德国生产的毛瑟军用手枪被称为驳壳枪、盒子炮、快慢机。日本生产的南部十四年式手枪被称为王八盒子。

德式MP18型9毫米冲锋枪为称为花机关。美国生产的汤姆森冲锋枪被俗称为手提机关枪。

德国发明的马克沁重机枪被俗称为赛电枪。日本的92式重机枪被称为鸡脖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